02.26 兒子不能返城開店滯留農村,全家上陣幹農活,父親:省了工錢


從正月初一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個月有餘,疫情影響農村一直在實行封村行動,雖然這幾天不斷有復工的消息出來,但在外地做餐飲生意的還無法回城營業,只能安心在家等待通知。山西永濟的農民在外地開飯店的有很多,不能正常營業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在家務農的農民們則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農業生產活動。信昌村是冬棗種植基地,村裡大多數農民都種植大棚冬棗。

閆大叔今年60歲,在家種了三四十畝冬棗,開始時沒有搭大棚,6年前市行情變化,他聽從技術人員的的建議,把所有冬棗地都建起了大棚,這些年來下收益還是不錯的。兒子一家在外開飯店,一般過了初五就要出去營業,今年情況特殊,至今還在家中等待返城的消息。大棚一般兩到三年換一次棚布,今年到了換棚布的時候,閆大叔叫上兒子侄子來到地裡幫忙換棚布,加固大棚。

這塊地大約有七八畝左右,棗樹樹齡有十年了,前幾年收購價格可以,不加大棚也不愁銷路,後來種植戶越來越多,價格和品質的競爭力下降,他便學習了大棚管理技術,在原有的棗樹上加了大棚,大棚冬棗雖然在產量上和大地冬棗差不了多少,但品質卻大大提高,以前是賣青棗,現在是賣紅棗,也就維持了經濟效益。


他建的大棚每畝地投資大約有5、6千元,其中人工費1000元,兩年到三年換一次大棚布,換棚布的人工費是每畝地600元。以前換棚布都是僱的外村農民工,現在棗樹快到了發芽的時候,但僱的外村農民工進不了村,正好兒子也在家閒坐,就叫上自己的內弟、兒子、侄子一起幫忙幹活,閆大叔說這下一畝地就省下了幾百元的人工費。

這個是閆大叔的兒子,他和妻子在北京開飯店,收入還不錯,這幾天在家也是心急發焚,可是無法回去營業也只能安心在家。他說在家閒得慌,正好父親地裡有活,他就過來幫忙,天天坐在家裡也不是個事。外面雖然陽光融融,但也難掩春寒料峭,可是大棚裡溫度卻不低,他穿著個背心都覺得快要出汗了。

棚內溫度計顯示溫度32攝氏度,閆師傅說這個溫度比室外溫度高,所以棗樹的生長速度快,發芽開枝比棚外的要提前十幾天。

這個是閆大叔的侄子,也在外開飯店,今天過來給大伯幫忙,他正在對蓋好的棚布架子進行加固。

這個是閆大叔的內弟,妻子是同一個村子的人,所以平時關係都不錯,走動頻繁,他也在外地開飯店。

三個年輕人齊心全力,幹活的速度很快。今天主要是固定大棚上的鋼管架子,為了防止棚布被風颳爛,需要把鋼管用鐵絲加地錨固定。

閆大叔的冬棗樹管理得非常好,他人勤快又肯學習,在同村的冬棗種植戶里名氣很響,他說農民種地就是要勤快,該乾的活要幹,該花的錢要花,不能圖省事,也不能圖省錢。

閆大叔平時都是自己能幹的活自己幹,今天他當了一回老闆,過了把指揮人勞動的癮。他說今天叫兒子和親戚來幹活並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實在僱不下人,農活又耽誤不得。兒子一家在外掙錢也挺辛苦的,過年回來多歇歇也是好事。過不了幾天疫情控制住就要出去了,這下一走就是一年才能回來。一家人也難得在一起幹活,他覺得疫情雖然影響了兒子掙錢,但卻讓一家人在一起團聚了這麼時間,有失也有得,就看自己怎麼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