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新形勢下,不同人群究竟應該選用哪種口罩,可以在有效防護的同時避免浪費?

彌撒氣球開始燃燒CP魂


第一個就是高危人群 比如奮鬥再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就是要用醫用防護口罩

第二個就是居家隔離 急診醫生 從事防疫安全的人 就要佩戴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

第三個就是在辦公室工作 逛商場出門的活動 在校學生就要帶醫用一次性口罩

第四個就是在家不出門的不暴漏人員 居家、通風良好和人員密度低的場所也可不佩戴口罩。非醫用口罩,如棉紗、活性炭和海綿等口罩具有一定防護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噴嚏和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播散的作用,可視情選用。


<strong>


阿杰的影視小屋


1、首先明確一下口罩分為幾種?

分為: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是一種密合性自吸過濾式醫療防護用品,防護等級高。適用於對經空氣或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尤其適用於診療活動中接觸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佩戴。

醫用外科口罩。適用於醫務人員手術或無菌操作時的防護。可以阻隔大部分細菌和部分病毒,能防止醫務人員被感染,同時也可防止醫務人員呼氣中攜帶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構成威脅。醫用外科口罩要求對細菌的過濾效率達到95%以上。也可用於可疑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但避免感染功效不及醫用防護口罩。

普通醫用口罩。適用於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噴濺物,可用於普通醫療環境下的一次性衛生護理,防護等級最低。達不到對顆粒和細菌的過濾效率,不能有效阻擋病原體通過呼吸道入侵,不能用於臨床有創操作,也不能對顆粒及細菌病毒起防護作用,僅限於對粉塵顆粒或氣溶膠起到一定的機械阻隔作用。

2、不同人群如何選擇口罩?

1)、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使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2)、醫用外科口罩推薦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推薦現場調查、採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

3)、醫用防護口罩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

怎麼樣?你會選擇了嗎?


科普王醫生


多地政府的抗疫工作,已經明確指出沒有在前線的公務人員,不能配帶N95口罩.

那麼普通人如何選擇口罩呢?

1.非醫用口罩,比如面紗,活性炭海綿等口罩。可以選擇,通風好的場地以及在空曠地域活動的人員。就是基本沒有機會接觸患病人群的群體。

2.一次性醫用口罩。超市、商場、交通工具、辦公室等使用。如何避免浪費:如果做不到4小時一更換,那麼就放在通風處,曝曬,單獨保存,不要把口罩放在一起。

3.一次性外科口罩。主要適合普通門診的醫護人員,參與執勤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人員,主要由於他們有機會接觸大量人群。預防流感和感冒也需要佩戴口罩。居家隔離以及家人都需要佩戴這類口罩。

4.那麼N95/KN95以及防護級別更高的口罩,主要提供給一線接觸人員,比如接觸新冠患者的醫生,疾控人員,警察等。

具體情況請參照:中國疾控中心對口罩選擇與實用技術指引。

此外,各地區的疾控中心網站或者公眾微信號,會有針對當地具體情況的具體辦法,請參照。

務必參考各地新發病例的軌跡,動態選擇佩戴口罩。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2275/202002/t20200205_212258.html


海舒醫生


這個問題可以根據防疫工作性質和風險將人群分為五類人,針對不同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防護建議,這樣更科學,更具有可操作性。

接下來,小葛就針對五類人,即,高風險暴露人員、較高風險暴露人員、中等風險暴露人員、較低風險暴露人員以及低風險暴露人員的防護建議展開介紹,供大家參考:

01

再次強調戴口罩的重要性

疫情新形勢下,作為個人衛生防護的“第一道防線”,佩戴符合防疫標準的口罩十分重要。美國疾控中心(CDC)指出,研究發現口罩可以捕獲99.8%接觸的病毒,即,一旦病毒接觸口罩,即使之後人再接觸口罩,病毒也不太可能從口罩上脫落,通過口罩呼吸也不會使病毒從口罩纖維上脫落。

口罩的防護原理是通過材料對空氣中的雜物進行過濾,讓佩戴者呼吸到乾淨的空氣,其中,最重要的材料是中間那層熔噴無紡布,它可以通過纖維的阻隔作用和纖維的靜電吸附作用來阻擋病毒和細菌。

02

五類人五種防護建議,最後一類可以不戴口罩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口罩成了硬通貨,也似乎在一夜之間,人們都學會了快速辨認N95口罩,並開始四處購買。

事實上,在防護物資緊缺的當下,沒必要人人佩戴N95口罩,哪些人需要?怎麼佩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防疫工作性質和風險出了一份指引,具體如下:

一、高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 在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病房、ICU和留觀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臨床醫師、護士、護工、清潔工、屍體處理人員等;
  2. 疫區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生和護士;
  3. 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二)防護建議:

  1. 醫用防護口罩;
  2. 在感染患者的急救和從事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時加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
  3. 醫用防護口罩短缺時,可選用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顆粒物防護口罩替代,也可選用自吸過濾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配防顆粒物的濾棉,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的防護效果更佳。

二、較高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 急診科工作醫護人員等;
  2. 對密切接觸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3. 疫情相關的環境和生物樣本檢測人員。

(二)防護建議:

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

三、中等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 普通門診、病房工作醫護人員等;
  2. 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包括醫院、機場、火車站、地鐵、公交、飛機、火車、超市、餐廳等相對密閉場所的工作人員;
  3. 從事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
  4. 居家隔離及與其共同生活人員。

(二)防戶建議:

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四、較低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 超市、商場、交通工具、電梯等人員密集區的公眾;
  2. 室內辦公環境;
  3. 醫療機構就診(除發熱門診)的患者;
  4. 集中學習和活動的托幼機構兒童、在校學生等。

(二)防護建議:

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兒童選用性能相當產品)。

五、低風險暴露人員

(一)人員類別:

  1. 居家室內活動、散居居民;
  2. 戶外活動者,包括空曠場所/場地的兒童、學生;
  3. 通風良好工作場所工作者。

(二)防護建議:

  1. 居家、通風良好和人員密度低的場所可不佩戴口罩。
  2. 若不放心可選用非醫用口罩,如棉紗、活性炭和海綿等口罩,同樣具有一定防護效果,能降低咳嗽、噴嚏和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播散的作用,建議視情形選用。

2月2日,鍾南山院士接受新華社、央視總檯等媒體採訪時指出,普通群眾不需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就可以。同時,他還指出,普通群眾不是到任何地方都要戴口罩,比如去球場,人沒多少,就用不著戴。只有去公眾集會,人流密集的地方才應該考慮戴口罩。

此外,口罩也沒必要每次換著用,一般普通外科口罩可以用4個小時。口罩只要保護得好,把貼臉的那一面疊起來,脫口罩時手不要沾它,這樣放的話就可以繼續用。

03

延長口罩“使用壽命”的竅門

在口罩緊缺的情況下,除了要學會選擇適合的口罩、避免過度防護外,還應該學會如何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次數,具體建議如下:

一、口罩更換

  1. 醫用標準的防護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專人專用,人員間不能交叉使用。高風險人員在結束工作、中途進餐(飲水)、入廁等脫下防護裝置後,重新進 入需更換;
  2. 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體液汙染要立即更換;
  3. 較高風險人員在接診高度疑似患者後需更換;
  4. 其他風險類別暴露人員佩戴的口罩可反覆多次使用;
  5. 口罩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

二、口罩保存、清洗和消毒

  • 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將其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
  • 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並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 口罩佩戴前按規程洗手,佩戴時避免接觸口罩內側,不要用手去擠壓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離在口罩表層,如果用手擠壓口罩,使得病毒隨飛沫溼透口罩,還是有機會感染病毒的。
  • 醫用標準防護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
  • 自吸過濾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的清洗參照說明書進行。
  • 棉紗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醫用口罩按說明書處理。
  • 戴上和脫下口罩時,最好使用乾淨的手、手套或紙巾,以避免口罩受汙染,因為口罩汙染的主要風險是手而不是空氣。
  • 一定要儘量使口罩與面部有良好的密合。簡單的試驗方法是:戴上口罩後,用力呼氣,空氣不能從口罩邊緣漏出。

總結

口罩不是萬能的,但是正確佩戴口罩,經常洗手消毒,可以大大降低被傳染的幾率,大家可以根據身處的環境(感染病毒的幾率)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口罩。

雖然N95的防護功能最好,但是它也不適合所有人。很多人戴上N95會覺得很不舒服,不能堅持佩戴,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選擇外科口罩,戴口罩比不戴好。

最後,少出門,別去人多的地方,才是最做簡單、有效的防控方式。

《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更多靠譜、使用健康資訊請關注【小葛聊健康】

上述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歡迎各位大神補充!


小葛聊健康


如果你是普通居家人員

1.減少外出活動。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儘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差的場所。2.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隨時保持手衛生,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如果你是出行人員

1.日常生活與工作出行人員,外出前往超市、餐館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佩戴口罩,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2.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佩戴口罩,可選用醫用外科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3.如果需要遠距離出行,應事先配備口罩、便攜式免洗洗手液、體溫計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在人員密集的公共交通場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時要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區時公共交通票據信息,以備查詢。

如果你是特定行業人員

1.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行業人員,因日常接觸人員較多,存在感染風險,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規範佩戴口罩上崗。口罩在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以及備好手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物品,注意保持手衛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一般環境下,不必穿戴防護服、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2. 對於隔離病區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疑似和確診病例轉運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3.對於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開展疑似和確診病例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4.對於標本採集人員、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5.對於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屍體處理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等。環境清潔消毒人員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深度中醫


從事不同工作的人群,去不同的場所出行,按照接觸病毒的高低風險,使用的口罩類型,的確會存在著差異。公眾對預防知識缺乏,導致過度使用和囤積“高級”口罩,即“大材小用”,造成口罩的極度浪費,甚至引起高風險人群口罩的緊缺。

下面,我就用通俗的語言,來對公眾科普下使用口罩的基本常識。

1、按照接觸病毒風險的高低來劃分人群

A、高風險的人群

在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病房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在肺炎疫區指定發熱門診工作的醫生和護士。

B、較高風險的人群

醫院急診科工作的醫護人員;做疫情相關生物樣本的檢測人員;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專業人員。

C、中等風險的人群

在人員密集場所工作的人員,包括醫院、機場、火車站、地鐵、公交、飛機、火車、超市、餐廳燈;參與疫情工作的行政人員、做安全和保衛的人員、運輸工作的人員;與在家隔離的人共同生活的。

D、較低風險的人群

去超市、商場、乘坐交通工具、使用電梯等的公眾;在室內環境辦公的公眾;去醫院就診(非發熱門診)的公眾。

E、低風險的人群

在自己的家裡活動的公眾;空曠場地活動的公眾;在通風良好場所工作的人員。

2、不同風險人群佩戴不同防護級別的口罩

高風險的人群:醫用防護口罩。

較高風險的人群:N95/KN95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

中等風險的人群:醫用外科口罩。

較低風險的人群: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低風險的人群:不帶口罩或帶棉紗、活性炭和海綿類的生活口罩。

3、兒童人群選擇口罩時候會比較特殊

多數防護口罩可能無法與兒童臉部有效密合,而導致防護失效。在需要帶口罩的場所,建議選用符合GB2626-2006 KN95標準並標有兒童或青少年適用的顆粒物防護口罩產品,期間需要觀察呼吸是否通暢。1歲以下嬰幼兒,易引起窒息,不能戴口罩。

參考資料: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口罩使用臨時指南。


【版權申明】本文首發悟空問答,作者已簽約第三方維權平臺,有專業律師打理版權,任何抄襲我平臺文章的,我們將追究您的法律責任。


兒科藥師梅貳康



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但不是所有的口罩都具有防護效果。不同口罩的防護效果如下:

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工業用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護理口罩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優先選擇的是

醫用外科口罩和N95、KN95口罩。如果實在買不到,並且你日常活動不出入醫院等危險以及人員密集的環境,醫用護理口罩也能放心使用。


Ps:棉布、海綿、活性炭口罩等由於材質縫隙較大,不能有效阻隔飛沫,因此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除此外,關於口罩你還要知道:


1、N95、KN95、FFP2、KF94等防護口罩有區別嗎?

這幾種口罩的防護能力相差不大(FFP2和KF94攔截率略小於N95和KN95),都高於醫用外科口罩。

只不過代表的是不同的標準,比如N指的是美國標準,KN指的是中國標準。並且,在同一標準下,字母后數字越大,防護效果越強,如KN95的防護效果>KN90。


2、帶呼吸閥的口罩能購買嗎?

帶有呼吸閥的防護口罩由於不能過濾呼出的空氣,不利於疾病的防控,所以儘量不要購買(但對佩戴者同樣有防護作用)。



3、口罩能重複使用嗎?

原則上不能,但由於現在醫療資源短缺,對普通人來說,若口罩表面沒有破損、沾染汙漬,鼻條能正常使用,且沒有去過醫院等危險場所,口罩還是能重複使用(同一人佩戴不超過5次)。


4、自制口罩靠譜嗎?

不推薦。

因為自制口罩使用的材質如棉布、紗布等材質不夠細密,無法阻隔飛沫;即便加上如保鮮膜等過濾層,由於不夠透氣,長期佩戴容易引起呼吸困難(但若作為應急手段,可短時間使用)。


5、使用過的口罩能直接丟嗎?

為防止口罩被不法商販二次利用,建議普通人的口罩弄出明顯汙漬(如在表面用筆畫出痕跡)後丟入其他垃圾。若有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口罩弄出汙漬、裝袋丟入有害垃圾。


健康之路官方


在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疫情新形勢下,需要什麼樣的口罩,如何有效的使用,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下子複雜起來,在互連網上,口罩和病毒這兩個詞彙構成的信息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泛濫、混亂和難以識辯,怎樣能系統而簡明扼要地介紹醫用口罩,同時又要保持通俗易懂讓普通大眾對醫用口罩有個基本的認識,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口罩和醫用口罩常識

1、口罩的分類及醫用口罩的辯別

口罩的分類方式很多,有按形狀、按材質分類的,也有按配戴方式分類的,從當前的疫情形勢和實用的角度看,按功用分類和介紹,可以更好的方便人們對口罩的瞭解和選擇。

(1)口罩的分類

口罩按功能用途大致分為醫用口罩、顆粒物防護口罩及保暖布口罩三類,醫用口罩又可分為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護理口罩(一次性普通醫用口罩)三個小類,在具體分析其技術指標時又稱為高、中、低等級。

(2)醫用口罩的辯別

三種醫用口罩有各自的技術標準,通過查看產品外包裝上標註的執行標準就可以分辯其分類,另外包裝上也會寫清楚各自的名稱。如果從外觀上來看,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護理口罩兩者更容易混淆。所以還是以外包裝的標註為準,例如醫用外科口罩外包裝標註的執行標準為:YY0469-2011(注,2011也可能隨著新標準推出的年份而變化),醫用護理口罩外包裝標註:YZB/廠標,其中YZB表示醫療器械註冊產品標準。

2、醫用口罩的用途和等級標準

(1)醫用口罩的用途

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核的百度百科【醫用口罩】詞條是這樣描述的:“醫用口罩多采用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覆合製作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熔噴、紡粘、熱風或者針刺等,具有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等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用紡織品。”。

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到,其用途是:(1)抵抗液體(2)過濾顆粒物(3)過濾細菌。

(2)醫用口罩的等級標準

根據醫用口罩用途的三個指標: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過濾細菌。醫用口罩按執行標準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

  • 醫用防護口罩。執行GB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標準,防護級別最高,主要配置給從事高危易感染的醫護人員,現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都需要配備此類型口罩,因為在工作中需要阻隔病人的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微滴等來達到阻止大部分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感染而採用的防護措施。

  • 醫用外科口罩。執行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標準,防護級別中等,用於醫務人員或相關人員的基本防護,如醫護人員在對患者的有創操作過程中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傳播的防護,具有一定的呼吸防護性能。

  • 醫用護理口罩(一次性普通醫用口罩)。執行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防護等級最低,適用於一般衛生護理活動人群。如衛生清潔、配液、清掃床單元等。

注:在標準中,GB表示國家強制標準、YY表示醫藥行業標準、YY/T表示推薦醫藥行業標準(T表推薦)

二、認識病毒和細菌,解析醫用口罩過濾效率

要說明醫用口罩對病毒細菌的過濾原理,有幾個基礎知識需要了解,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醫用口罩的結構、病毒的大小、醫用口罩過濾顆粒效率等幾方面。

1、新型冠狀病毒和細菌常識

(1)一般病毒的大小

病毒一般很小,以納米為測量單位,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不同的病毒大小不一樣,例如:H1N1病毒分子直徑90nm,SARS病毒粒子呈不規則形狀,直徑約在60-220nm,目前發現的最小的病毒口蹄疫直徑只有10nm,最大的天花病毒約250-300nm,所以說病毒的直徑大多位於10-300nm之間。

(2)新型冠狀病毒的直徑是多少?

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的【冠狀病毒】詞條描述“冠狀病毒直徑約80~120nm...平均直徑為100nm”,所以可以粗略推斷出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100nm左右(有報道在0.06-0.14μm之間),細菌的體積遠遠大於病毒的體積,一般為病毒的百倍至千倍不等。

(3)細菌和病毒的結構

細菌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所以不依賴任何生物宿主就可以獨立生長繁殖,而病毒卻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它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構成,核酸也能有一種,要麼是DNA,要麼RNA,因為沒有產酶系,也沒有蛋白質和核酸合成酶系,所以無法獨立生存,只能利用中間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蛋白質和核酸)。

細菌感染,一般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治療。而抗生素對病毒治療無效。多數病毒性感染為自限性疾病,所謂自限性疾病,就是病毒感染後,通過自身的免疫力就能夠康復,不需要去積極的治療,一般多喝水多休息,增強抵抗力就可以了,比如普通感冒或者普通的支原體感染、腮腺炎、水痘等。但有些病毒就必須治療,嚴重的病毒,像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治療上還沒有特效藥。高度寄生在宿主細胞內,一種新的病毒會給免疫系統的識別帶來很大的困擾,因為免疫系統對新病毒沒有記憶。這也是為什麼嚴重的病毒治療比較棘手的原因。

重點:新型冠狀病毒大小100nm左右。

2、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

(1)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

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糞至口傳播,鍾南山團隊在尿液中也提取出了新型冠狀病毒。其中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實質上就是顆粒傳播,這是與醫用口罩防護相關的。

(2)飛沫和氣溶膠的傳播區別

飛沫是人咳嗽、噴嚏、談話從口腔中噴出的液體,一般情況下會短時間(10秒左右)內快速落在地上,沒有外部條件(如風力)的幫助,飛沫噴射到兩米以外的可能性比較少,所以人與人接觸保持在1.5米以上是一個安全距離,所以即使是醫用護理口罩都可以防止飛沫傳播。但醫用護理口罩對氣溶膠傳播效果就差一些,不能保證其效果。

含有新型冠狀病毒的飛沫,在空氣中失去水分後就剩下就是飛沫核。這時含有病毒的飛沫核有可能以氣溶膠的形式漂流到遠處,一是在空氣中存留的時間較長,二是隨風流動的話可能幾百米。

重點:飛沫較大且近距離傳播,氣溶膠較小,可以遠距離傳播。二者都屬於顆粒傳播。

3、醫用口罩對病毒和細菌的過濾效率

對於醫用口罩(包括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護理口罩),雖然等級不同,其執行標準規定試驗條件都是相同的,即採用氯化鈉(NaCl)氣溶膠顆粒大小分佈應為粒數中值直徑(CMD)在0.075μm±0.020μm,相當於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MMAD)(0.24±0.06)μm。

解讀:

(1)試驗顆粒對象

醫用口罩防止空氣的傳播主要有兩種: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而飛沫和氣溶膠本質上都是顆粒。所以實驗採取的是在一定條件下製造出來的氯化鈉(NaCl)氣溶膠顆粒,來替代生活中的顆粒。

(2)試驗顆粒大小

採用了粒數中值直徑為0.075μm±0.020μm,其中還有一個相當的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MMAD)(0.24±0.06)μm。為了表達方便,選取前一個標準,在忽略誤差情況下,顆粒直徑為0.075μm。

為什麼是0.075μm而不是其他的顆粒大小,因為這個大小的顆粒是最難過濾的,選這個粒度其提供的過濾效率數據最具有保守性和現實應用的可靠性。

(3)試驗對細菌與顆粒的過濾效率

對三種等級的醫用口罩過濾效率如下:

  • 醫用防護口罩的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1等級≥95%,2等級≥99%,3等級≥99.97%。無論選用哪個等級,醫用防護口罩對細菌和對顆粒的過濾都達到了不小於95%的要求。

  • 醫用外科口罩的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不小於30%,細菌過濾效率要求不小於95%。美國麻省大學在2016年8月17日出版的研究報告《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cloth facemasks in reducing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中有對顆粒過濾效率達60-90%的報道。

  • 醫用護理口罩(一次性普通醫用口罩)細菌過濾效率要求不小於95%。其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在新版的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中沒有提及,那就意味著過濾效率較差。在百度百科【醫用口罩】詞條中描述的“僅對0.3μm直徑的氣溶膠達到20.0%-25.0%的防護效果...僅限於對粉塵顆粒或氣溶膠起到一定的機械阻隔作用",這個描述已不是最新標準,僅作參考。

4、醫用口罩對新型冠狀病毒過濾能力

新型冠狀病毒直徑100nm左右,而病毒在空氣中很少以單體的形式存在,就是說它絕大多數必須有載體,這個載體就是大於病毒數倍的塵粒,還有可能與細菌、螺旋體等一起以菌團或孢子的形式存在,這樣一來計算顆粒的大小,應以載體的大小來衡量了。像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飛沫傳播時形成的載體大小,無論採用粒數中值直徑計算(0.075μm±0.020μm),還是換算成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使用醫用防護口罩可以很有效地防護,採用醫用外科口罩過濾效果也不錯。

5、更小的病毒顆粒怎麼辦?

醫用口罩過濾顆粒,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顆粒越小就越容易穿過口罩。前面說過,最難過濾的顆粒直徑為0.075μm(粒數中值直徑),對於小於或大於這個尺度的病毒顆粒或飛沫過濾效率都高於這個參考值。

我們知道醫用口罩的結構一般分為三層,外層具有防飛沫設計(紡粘無紡布)+中層過濾(熔噴無紡布)+內層吸溼(紡粘無紡布)。

所以如果顆粒過小,則顆粒擴散沉積效應和靜電吸引沉積效應就越明顯,如果顆粒過大,截留沉積效應和慣性沉積效應就越明顯,這樣都容易被口罩的中間層或外層所捕捉。

三、N95、KN95和帶有呼氣閥口罩是怎麼回事

N95、KN95只是一種標準,既不是名稱也不是分類。由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個標準的口罩太過於突出,於是人們習慣地稱為N95、KN95口罩了。

1、N95和KN95標準及分類

N95和KN95中的N表示不耐油性顆粒,而95就是過濾結果不低於95%,N95口罩遵循的是美國標準,KN95口罩遵循的是中國標準,其實兩者防護級別相當,在測試中,95型可以隔阻直徑0.075μm的微粒,其過濾細菌和病毒的成功率都在95%以上。新型冠狀病毒直徑100nm左右,加上是氣溶膠和飛沫傳染,其體積直徑遠大於這個數值。所以理論上都是可以用來防流感病毒的,故而在發生疫情時均可認為是標準的防護口罩。

需要了解的是,無論N95還是KN95口罩,也分為醫用型和非醫用型兩種,在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中對於高風險暴露人員的防護建議中寫道“醫用防護口罩短缺時,可選用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顆粒物防護口罩替代“,這個防護口罩就是指醫用的。

我們知道前一段被質疑的湖北紅會有一批KN95口罩,當時說不能用於一線醫護人員防護,如果確認屬實的話,那麼這批KN95口罩中就屬於非醫用口罩。

2、普通民眾與N95、KN95口罩

如果非要選95標準的口罩,無論醫用或是非醫用皆可為普通大眾使用,但為了節省資源,95型的防護型的口罩建議留一線的防疫人員。

但95標準的醫用和非醫用的有何區別呢?

醫用類型KN95/N95口罩外表面經過疏水處理,在GB19083-2010和YY0469-2011的醫用外科口罩清楚提出了“合成血液穿透”、“表面抗溼性”的參數指標擔出更要嚴格的要求,即要求液體在口罩表面無法浸透,醫護人員碰觸到酒精、血液時能起到阻擋保護作用;而非醫用類型的KN95/N95口罩則不會經過這一特殊處理。而對於非醫護的普通群體來說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完全用心使用。

但有一個例外,KN95/N95口罩分為帶有呼吸閥和無呼吸閥的。如果在有病毒的環境裡,儘量不要選取帶有呼吸閥。

四、如何根據環境和人群選用醫用口罩

我們通過對醫用口罩的三個等級的認識,再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的大小、傳播途徑等特點,就能大致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下選用不同等級的醫用口罩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中,根據暴露成程一般把人員分為五個等級,並提出了配備口罩分類等級的指導建議,其簡要如下,更為詳細的人員說明等請自行查詢此技術指引文件。

1、高風險暴露人員

防護建議:使用醫用防護口罩。

2、較高風險暴露人員

防護建議: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

3、中等風險暴露人員

防護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4、較低風險暴露人員

防護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兒童選用性能相當產品)。

5、低風險暴露人員

防護建議:居家、通風良好和人員密度低的場所也可不佩戴口罩。非醫用口罩,如棉紗、活性炭和海綿等口罩具有一定防護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噴嚏和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播散的作用,可視情選用。

五、如何辯別真假醫用口罩

辯別醫用口罩的真假是一項技術活,對於一般人群來說不容易做到。

1、儘量到大型有口碑的藥店購買。

2、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查詢。

根據口罩外包裝上的相關信息,如批號註冊證編號或醫療器械註冊證號查詢相關信息。

3、如果是買到盒裝3M N95/KN95系列口罩

可以在3M中國有限公司的“3M樂享生活”公眾號口罩查防偽中進行掃碼查詢,或者手工輸入16位防偽碼進行查詢。

六、如何延長醫用口罩的使用時間

醫用口罩都是不主張重複使用的,但是在當前防疫情況下,很多人一罩難求,我們在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的醫用護理口罩,是否可以重複使用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的建議:“普通居民在風險比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是內層不受汙染的情況下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每次使用之後都應該放在房間比較潔淨、乾燥通風的地方。另外,噴灑消毒劑,包括醫用酒精,會使防護效率降低,所以不宜採用酒精噴灑的方式去給口罩消毒。”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六、使用事項 (一)口罩更換 (二)口罩保存、清洗和消毒。”中有更加具體詳盡的說明。

總之,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根據工作環境選用醫用口罩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通過此次疫情,使我們對醫用口罩的分類、功能、過濾原理等都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對細菌、病毒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再對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相信你可以輕鬆的選擇醫用口罩了。

參照資料:

GB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

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

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


佛學漫話


首先,現在普通人根本買不到N95和醫用外科口罩,這些口罩的生廠商都被國家徵用了,給一線醫護人員;

普通人,只能使用N90, 普通外科口罩,醫用護理口罩等等,雖然防護能力不如N95和醫用外科口罩,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防護效果的,況且我們平時接觸到病毒的概率不是很大。

但是看到有人帶呼氣閥的口罩還是走遠點,這種口罩只能保護他自己,如果他感染了,他體內的病毒可以從呼氣閥裡面跑出來,然後被你吸進去。


我是黃小佳Doctor


看到這個問題不免心頭一緊,今日是2020年2月11日,竟然還有好多人不曉得如何爭取佩戴口罩。本人目前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任職,接觸過一線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病家環境消殺指導工作,現對大家科普下如何正確選擇口罩。

高風險暴露人群

需要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短缺時可選用符合N95/kN95以上的標準顆粒物防護口罩替代,也可以選擇全面性或者半面型的過濾式呼吸器

臨床工作人員

1、發熱門診的診治醫生、疑似待排除的隔離病房中的醫護人員;

3、負責上述區域的清潔、包括實體處理人員等;

非臨床工作人員

1、指的是對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疑似感染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2、隔離區的醫療人員(包括清潔、屍體處置)

較高風險暴露人群

佩戴符合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

臨床工作人員

1、非發熱門診區域的診療區域

2、涉及呼吸道、血液接觸風險較大的醫護人員

非臨床工作人員

1、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

2、疫情相關的環境和生物樣本檢測人員

中等風險暴露人員

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1、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

  • 機場、火車站、地鐵、地面公交、飛機、火車
  • 超市、餐廳燈相對密閉的工作人員

2、從事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

3、居家隔離及其共同生活人員

較低風險暴露人員

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1、超市、商場、交通工具、電梯等人員密集區的公眾

2、室內辦公室

3、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出發熱門診)

4、集中學習和生活的在校學生等

低暴露人群

佩戴棉紗、活性炭、海綿等口罩或者也可不佩戴口罩(視情況選擇)

1、居家室內室內活動、散居居民

2、戶外活動者,包括空曠場所/場地的兒童、學生

3、通風良好工作場地工作者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在保障公眾健康的前提下,可適當延長口罩使用次數和時間

請各位收藏下來以備不時之需,傳播健康防護知識從現在開始!

歡迎關注@公衛醫師小禚,在這裡與您分享健康知識,傳播健康能量#關注肺炎疫情# #清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