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野蠻、美好、隱逸——聊聊古代鹿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多重含義

野蠻、美好、隱逸——聊聊古代鹿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多重含義

唐隱逸詩中,鹿與隱居已形成一種固定的搭配模式。實際上,在唐朝之前,鹿並非一直與“隱逸”相關聯。古代,鹿的含義極為豐富:鹿一度是蠻荒的象徵;在漢朝時期,又是儒家王權的象徵;這之後,一度又是道家神異的象徵。南北朝時期,則增加了“隱逸”的含義。直到唐代,鹿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逐漸固化,才和“隱逸”緊密關聯在了一起。

一、蠻荒遊牧,商、西周的鹿形象

1.鹿圖騰

在商代,鹿的形象是一種圖騰。商代的青銅器中,有很多的鹿形象,例如1961年河北青山龍抄道溝出土的商鹿首彎刀,柄端鑄鹿首,鹿抬頭,豎耳;刀身弓背,直刃整體厚重,鑄造精良。這把小刀的作用,應該是用來切割動物的腹部——

是狩獵或者畜牧業的一種工具。足以證明,鹿在當時的環境中,是商朝人獲取皮毛和肉類的來源之一。

商代的青銅器十分精美。另一件文物,商代鹿耳四足青銅甗,這是一個蒸煮器,器下燒火,蒸炊食物。青銅器兩邊耳上都有鹿雕裝飾,栩栩如生。這件文物表明,鹿已經融入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之中,是達官貴人們用來指代畜牧業生產的一種符號。

這個時期,鹿作為自然界的一種饋贈,給商朝的人們帶來了很多生活資料。在商朝的巫儺文化之中,各種動物的圖騰,都表現出人們對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人們將神鬼寄託在巫儺面上,在祭祀活動中祈禱風調雨順,食物充足。鹿圖騰作為保護神之一,也曾經寄託了人們的祈願。

2.野蠻象徵

西周時期,鹿常常作為野蠻的象徵。在當時,西周的北方邊境比現在要靠南許多,活躍在陝甘一代的犬戎是當時的主要遊牧民族。北方邊境的居民時常受到遊牧民族的侵擾,生命和財產都受到嚴重威脅。有時候,犬戎也會組織起大規模的入侵,給整個國家政權帶來威脅。

西周“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就是失去了諸侯信任和幫助之後,被犬戎攻佔鎬京。周幽王被殺,那個不愛笑的寵姬褒姒真的“一笑傾國”——她被犬戎擄走,此後恐怕也笑不出來了。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曾經強盛一時的西周滅亡,中國進入了充滿戰爭的春秋戰國時代。

野蠻、美好、隱逸——聊聊古代鹿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多重含義

犬戎

遊牧民族的威脅,不可謂小。不過,為什麼偏偏選擇“鹿”作為遊牧民族的象徵呢?為什麼不選擇狼呢?其實,道理並不複雜,對中原人來說,鹿並不是主要畜牧牲畜,而北方遊牧民族則依舊獵鹿獲得生活資料。此外,不選擇狼的原因,是因為遊牧民族常常為狼所害,他們是最仇視狼的,不存在什麼“狼圖騰”。

也就是說,北方遊牧民族依然處在“鹿圖騰”的狩獵-採集階段,而中原人早就進入了農耕時代。相比於豬、牛、羊、馬等畜牧動物來講,鹿的出肉率低,皮毛價值小,幹活耐力又不足,根本不適合中原人的農耕經濟生產需要。遊牧民族的畜牧業也是以牛羊馬為主,獵鹿為輔。而中原人不把鹿列入農耕體系,自然就把鹿和喜歡鹿的遊牧民族聯繫在了一起。

二、群雄逐鹿,東周-兩漢的鹿形象

1.權力的比喻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名句。其中,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電視劇第一部分的大標題為“群雄逐鹿”,實在是非常貼切亂世諸侯爭奪王權、興兵不義的景象。

“曹操許田射鹿”一節,生動地描繪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斬呂布,滅袁紹”,亂世奸雄曹操胸懷“篡逆之心”的故事。而故事的高潮部分,就是曹操借漢獻帝金翎弓箭射鹿的情節。田獵這樣一個萬馬奔騰、共逐一鹿的場景,的確和三國時代有相似性。這一情節暗示了,曹操已經奪走了漢獻帝的權力。

野蠻、美好、隱逸——聊聊古代鹿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多重含義

曹操劇照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些都證明了在西漢初期,“鹿”象徵著“王權”。“鹿”之所以被推向圖騰界的“王座”,其實是有時代因素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龍圖騰,代表著顓頊和炎黃子孫,也象徵王室,卻並非周天子專有。其他的動物圖騰,如虎狼,則含有貶義;蛇代表少昊,專指西秦——其他動物似乎都代表不了王權。

2.儒家之鹿

鹿,有諧音“祿”,代表著美好的事物。在楚文化中,鹿是一種瑞獸,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髹漆木臥鹿等。《詩經·小雅·鹿鳴》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可見,鹿在春秋時期,其“有愛”的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詩經》中的詩,大部分都是當時著名的民謠和歌曲。

鹿的美好形象,在東周各國文化中是一種共識。

在儒家誕生之後,鹿的含義發生了變化。鹿“健而麗,聚而謙”的生物特徵,符合儒家思想中的“仁”的含義。鹿性情溫順,無害善良,並且是群居動物。儒家思想當中,追求“天下大同”,“君子和而不同”;並且,“仁”的本意,就是“大愛”。所以鹿的這種形象還是非常適合代表“仁”的。

在董仲舒之後,“仁政”“仁君”等儒家思想成為漢朝的意識形態。自漢朝開始,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文化的基石。“仁者無敵”“得民心者得天下”,代表“仁”的鹿,自然而然地演變成了王權的象徵。諸多成語如“逐鹿中原”“鹿死誰手”,都是這一象徵含義的體現。

野蠻、美好、隱逸——聊聊古代鹿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多重含義

三、仙風道骨,魏-晉初的鹿形象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中國民間也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宗教體系。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辭官修行,在古代傳統的神仙信仰基礎上,結合了道家的黃老思想學說,創立了五斗米道,即道教的前身。道教和道家並非一物,篇幅所限,不再贅述。

在道教思想中,鹿是一種神異生物,是神仙的靈獸。例如壽星,他的坐騎就是一頭鹿。宋人陶谷《清異錄》中有:“道家流書,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忘”。也就是說,鹿這種生物“天生不凡”,生來就有“神性”,所以是神仙專有的坐騎。

鹿在道教的解釋下,帶上了一種“飄逸”“超凡脫俗”的色彩。例如曹植《飛龍篇》“乘彼白鹿,手翳芝草”,這裡的鹿,顯然不是“王權”。根據其後文“授我仙藥”“永世難老”等句子可知,全詩的意思是,遇見一個乘白鹿之人,便得了

長生不老藥。此處的白鹿,是神仙的象徵。

四、變化之鹿,南北朝的鹿形象

因此在南北朝時期,鹿便逐漸帶有了隱居和出世的含義。西晉初年,劉琨《扶風歌》“麋鹿遊我前,猿猴戲我側”。此詩歌是描述作者行軍乏困,對民不聊生、政局險惡的猛烈抨擊。麋鹿在其中的作用,是描寫露宿山野,鹿等野生動物有吃有喝,而作者食不果腹的困境。與“隱逸”二字並無關聯。

至東晉滅亡,鹿的含義已經初步和“隱逸”聯繫到了一起。例如,謝靈運《過白岸亭詩》“呦呦食萍鹿”“萬事恆抱朴”的詩句,意思在效仿神仙白鹿,“抱朴”而歸,遠離人間俗世。這實際上也是東晉滅亡之時,中華民族遭到了巨大打擊,而當時的人們又無力擺脫這種命運,所採取的一種無奈之下的“消極避世”態度。

野蠻、美好、隱逸——聊聊古代鹿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多重含義

東晉滅亡十數年後,鮑照《代別鶴操》中有“鹿鳴在深草,蟬鳴隱高枝”的句子,一副消極避世,隱士隱居山林之間的形象,呼之欲出。當時時期,是政治動盪,時局混亂的一個歷史時期。“英雄無用武之地”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社會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時期,鹿的主要含義還是代表“王權”,其含義是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南梁開國之君蕭衍《五字疊韻詩》有“六斛熟鹿肉”,實在霸氣十足——事實上,無論是權力還是文學,都已經是蕭衍的囊中之物,焉能不霸氣?

南北朝末期,時局又產生了新的變化。隋朝逐漸控制了北方,繼而統一了全國。隋朝大臣薛道衡《出塞·二》中有“連旗下鹿塞,疊鼓向龍庭”之詩句,這裡的“鹿”,和“龍”對仗,“王權”之意,再明顯不過了。

五、“隱逸之鹿”,唐朝興衰

縱觀整個唐朝,描寫“鹿”的詩歌,既有“鹿”指代“王權”,也有“鹿”指代“神異”,也有“鹿”指代“隱逸”。也就是說,在唐朝初期,鹿是已經具有多種含義的。逐漸地,鹿和隱逸詩才綁定在了一起。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有“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之詩句,乍一看,彷彿是“隱逸”含義。不過,結合題目便知,

李白是在尋訪道士,因此此處的鹿,不應該是“隱逸”之意,而應該是“神異”之意。同樣的還有李白《遊泰山六首》“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也是“神異”之意。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中的“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中的“鹿”,則顯然是“王權”之意。

野蠻、美好、隱逸——聊聊古代鹿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多重含義

杜甫早年詩歌《壯遊》中有“禹功亦命子,涿鹿親戎行”之詩句,此處的“鹿”,很明顯是“王權”之意,畢竟那時杜甫

“往昔十四五”歲,少年氣盛。而在杜甫晚年,《遣興》中有“鹿門攜不遂,雁足系難期。天地軍麾滿,山河戰角悲”之詩句,極其悲涼,此時的“鹿”,是指親子相離的悲苦,全無之前“王權”的氣盛。不錯,《遣興》一詩正出於安史之亂後,戰亂四起,杜甫不得不舉家逃難。

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國運逐漸下降,不難看出,時局的動盪逐漸加劇,而隱逸詩的數量也在增加。“鹿”本身就帶有多種含義,根據時局的特點,選取“隱逸”這種含義的詩人逐漸增加,也就使得“鹿”和“隱逸詩”二者之間產生了深刻的聯繫。

六、總結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鹿”出現過很多含義。在商朝時期,鹿跟當時的巫儺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圖騰,保護神。在西周時期,鹿則代表著

遊牧民族,是荒蠻暴力的代名詞。在東周-漢朝,鹿逐漸成為了儒家“王權”的象徵。在東漢時期,道教興起之後,鹿增加了“神異”的含義。在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動盪,一些詩人便將“鹿”作為“隱逸”的精神寄託。在唐朝時期,“鹿”本來是多重含義並存的,但隨著唐朝國運衰敗,唐隱逸詩的增多,“鹿”和“隱逸詩”逐漸綁定到了一起。

參考文獻:

1.《唐代隱逸詩麋鹿形象闡釋》

2. 《三國演義》

3.《唐詩三百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