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造血扶貧”引“活水”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20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鞏固好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產業興旺,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關鍵制約,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樹立品牌意識,重視培育適合鄉村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海東市集中政策、資金、技術等要素,實施以特色種養、旅遊、餐飲、加工、商貿、運輸等到戶產業發展項目,著力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能人搭臺、組織幫腔、貧困戶唱主角,促進“縣區有主導產業,村鎮有發展環境,貧困戶有就業崗位”的產業扶貧格局在這裡逐步顯現。

鄉土人才當了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抓好產業扶貧,既要精準施策、穩步推進,更要找準路子、發揮好能人大戶帶動作用。

在海東,轉業退伍軍人、返鄉創業大學生、創業致富帶頭人等鄉土人才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成長在鄉村,熟悉本地資源環境和風俗習慣,不僅擁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還具有很強的示範帶動能力,是實施產業扶貧的生力軍,實現鄉村振興的“永久牌”人才。

近年來,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加大鄉土人才培育力度,建立鄉鎮“一把手”聯繫服務優秀鄉土人才工作制度,鼓勵和幫助各類“田秀才”“土專家”發展實體經濟,興辦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創造條件使鄉土人才成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脫貧摘帽不僅要靠政府,更要靠我們自己,只有自己不斷想辦法謀出路,我們才不會落伍掉隊!”說這話的人叫張海山,是一名多次立功的退伍軍人,也是一名有著24年黨齡已卸任的村委會主任。

自精準扶貧的春風吹進千家萬戶,他把握時機註冊成立了“光聚輝合作社”,吸納本村及周邊村的留守婦女和貧困戶到合作社種植百合,不僅有效利用和保護了撂荒的山坡地,更為那些想靠自己勞動脫貧致富的貧困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2019年,張海山轉換思路,與鄰近鄉鎮的種植大戶聯合成立了中藥材加工廠,對種植的中藥材進行炮製、切片、包裝等深加工,延伸了產業鏈,為更多的貧困家庭提供了就業崗位。

前不久,張海山被評選為“海東市優秀退伍軍人”“優秀鄉土人才”。他表示,今年要增種10公頃百合,20公頃黃芪,預計能帶動本村及周邊鄉鎮的160餘戶貧困家庭創收致富,一起脫貧奔小康。

為此,父老鄉親們也給了他最高的評價,“跟著他幹,我們有信心把日子過好!”

黨支部做了群眾的“主心骨”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貧困村之所以貧困,除了自然的、歷史的、客觀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班子、隊伍、人的問題,是觀念、信心、能力的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很難把扶貧工作搞好,即使一時扶上去了,遲早還要掉下來。

走進化隆回族自治縣謝家灘鄉卷坑村,百餘畝的“扶貧林”“團結林”映入眼簾,這是卷坑村以生態“增綠”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的綠色畫卷。

2018年底,卷坑村謀劃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村黨支部利用上級部門下達的40萬元“破零”資金,並申請東西部協作幫扶款50萬元養殖藏香豬。在場地選址、棚圈建設、設施配備等方面先後與多部門溝通對接,並選派2名飼養員赴樂都區藏香豬養殖基地蹲點學習,強化了專業技術。

村民李海龍因為以前有養豬經驗,成為一名飼養員,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這幾年在黨的政策扶持下,我們村一直在發展生態林業,村黨支部帶領大家利用周邊的荒山荒坡植樹造林,村裡的環境是越來越美了,沒想到的是,這些樹林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中也起到了作用。村子在林子邊上建起了養殖場,發展藏香豬養殖,我也不用再去外面打工了,和我一樣在這裡上班的還有4個人,我們對養殖工作非常用心,在樹林底下工作也非常開心。這次疫情發生後,在鄉獸醫站的指導下,大家經常對養殖場進行消毒、檢查,沒有一頭豬死亡,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會迎來美麗的春天。”李海龍頗有感慨。

村幹部和黨員帶頭堅持每年每戶籌措楊樹苗30株,並從縣上爭取到雲杉300株、楊樹200株,種植在養殖場周圍。現如今,養殖場周圍綠意盎然,藏香豬生長有了更加舒適的環境,卷坑村也闖出了一條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的脫貧新路子。

村裡的黨員趙順財對黨支部也十分滿意,“為了發揮黨員作用,村黨支部帶我們去周邊村集體經濟搞的好的地方觀摩,開闊視野,也提升了大家主動參與到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意識,現在村上有什麼事,我們也會提一些合理的建議,大家一同努力讓村子越來越好。”

“站大腳”的貧困戶成了“工作人”

“站大腳”,在青海方言裡指沒有固定職業、無穩定收入的貧困群眾在勞務市場隨機尋求僱主,通過打短工的形式獲得勞動薪酬的一種通俗叫法。

在決勝脫貧攻堅的進程中,如何讓“站大腳”的群眾有固定的勞動崗位、有穩定的經濟收入,這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關鍵所在。

海東市民和縣按照“圍繞扶貧抓產業、發展產業促扶貧、培育項目促增收”的工作思路,牢牢牽住產業扶貧促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牛鼻子”,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聚焦民族手工業、服務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業,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集中建設了北山鄉德興村服裝加工、甘溝鄉東山村石墨烯電採暖產品生產、官亭鎮中藥材加工等8家扶貧車間,促進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

項目形成的固定資產產權歸扶持貧困村集體所有,帶動8個貧困村通過車間承包實現年收益7.5萬元以上。鼓勵扶貧車間在用工時優先考慮貧困戶,9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月收入增長1500元以上,形成了企業發展、群眾增收的“雙贏”局面。

趙存桂是北山鄉永進村的一位貧困戶,2018年她們一家享受到了北山鄉整鄉搬遷的好政策,下山上樓,住上了寬敞明亮的保障房。

雖然進了城,可沒有技術、沒有謀生手段,那就穩不住、也富不起來。2019年12月,民和縣洺欽和服飾北山鄉扶貧車間建成投產,她積極參加鄉黨委組織的技能培訓,主動申請到扶貧車間工作。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針對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短缺的嚴峻形勢,北山鄉扶貧車間變身應急防護物資加工廠,趙存桂和工友們加班加點,生產防護物資及時配送到防疫一線,贏得了村“兩委”的表彰獎勵和全村人的點贊好評。

問起她現在有什麼感受,她幽默風趣地說:“以前我是個‘站大腳’的貧困戶,現在我竟然也成了鄉親們口中朝九晚五的‘工作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