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1》

正月已經過去了。

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的日子又近了一些。

一位愛穿旗袍的老友,由於身在外省,已經居家多日沒有出門。

好在,她是一個心態特別陽光的人。

就著一個晴天,她寫下這樣一句:

“某日,晴,保持好心情,增加免疫力。”

配圖是一杯美麗的菊花玫瑰茶,在一旁的綠植陽光襯托下,顯得熠熠生輝。

淺黃的胎菊,映紅的玫瑰,遊弋在清澈的玻璃杯內。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於是,便和她簡單的一番敘舊。

在過春節前,給那位老友寄去了兩餅老壽眉,不知道她有沒有泡來喝?

沒想到,老友提到一個問題。

“泡老白茶,用玻璃杯好,還是用紫砂壺好?”

原來呀,前不久她常用的蓋碗,蓋子不巧被磕壞了。如今的家中,只剩下玻璃杯和紫砂壺泡茶。

毋庸置疑,蓋碗是泡老白茶的最佳選擇。

但是,在兩權相害取其輕的情況下,泡茶工具該如何作出選擇呢?

這可真是一個難題。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2》

玻璃杯泡茶,簡單便捷。

不論是居家喝茶,還是在辦公室泡茶,玻璃杯都十分的趁手,普及率高。

試問,哪家哪戶會沒有準備玻璃杯用於喝水,泡茶呢?

使用玻璃杯、馬克杯、甚至於保溫杯泡茶,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陷是茶水不分離。

茶味物質豐富的茶葉,長時間在玻璃杯內浸泡下,容易讓過多的茶多酚、咖啡鹼浸出。

以至於,一不留神,整杯茶就會泡得異常的苦澀。

另外,無法實現茶水分離的玻璃杯, 在泡茶的時候,自然也無法感受每一衝之間不同的香氣和滋味變化。

不能像蓋碗泡茶那樣,可以通過揭蓋聞香,去感受一道茶湯的前調、中調、尾調的香型變化。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可以說,用玻璃杯泡風味甘醇的老白茶, 對茶味利用而言,實在有點浪費。

提到玻璃杯泡,它最為適宜的是沖泡花草茶,菊花、茉莉、玫瑰、金銀花等。

因為這些花與草,它們本身的不是真正的茶,原料並不源自茶樹。

所以在菊花和玫瑰的內部,不含咖啡鹼物質。

故而,泡一杯玫瑰茶,久泡後苦澀味均不明顯。

再加上,材質通透的玻璃杯,在沖泡色彩繽紛的花草茶時,可以盡情的觀賞數朵花姿的綻放,視覺效果極具美觀感。

如果在泡茶條件有限,需要用到玻璃杯泡白茶時,那麼建議不要選老白茶,而是選新茶期的白牡丹和壽眉,更不會浪費茶味。

畢竟,它們的茶香足夠清新清麗,能夠有提神解乏的效果。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以2019春壽眉為例,在用玻璃杯泡白茶時,有什麼注意要點?

第一點,茶與水不分離的玻璃杯泡茶,投茶量建議宜少不宜多。

一般常見的直筒型200ml玻璃杯,搭配高山白茶幹茶1-1.5克,茶水濃淡剛好合適。

第二點,沸水沖泡。

優質的高山白茶,不論是新茶還是老茶, 一應是用沸水沖泡,茶香更馥郁,茶味更飽滿。

第三點,泡茶時間不要過長。

注入沸水泡茶後,春壽眉的葉片們就能快速甦醒,像是被剛喚醒的美人魚那樣,浮浮沉沉。

等到淺黃綠色的茶湯顏色泡出,或者是用手捧玻璃杯,感覺表面不再炙手,溫度下降到適飲溫度時,就需要及時的飲用杯中的茶湯。

要不然,直接泡上大半個小時,茶湯溫度徹底放涼了。

在這樣春寒料峭的時候飲用,總不太適宜。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3》

紫砂壺泡茶,比起玻璃杯泡,最大的優勢是茶水可以分離。

特殊時期下喝茶,在泡茶條件有限的情況下。

如果是打算喝老白茶,那麼兩權相害取其輕,在玻璃杯和紫砂壺之間,建議選後者。

畢竟,用紫砂壺泡老白茶,在逐次的沖泡出湯間,能夠讓我們感受到茶湯的風味層次變化。

雖然說,比起蓋碗沖泡,紫砂壺泡出來的風味效果,要打了一點折扣。

但總的而言,聊勝於無嘛。

紫砂壺沖泡老白茶的限制性因素,在於兩點。

在材質上,紫砂沒有經過超高溫的燒結。

它的內部構造,有點兒像海綿,分佈著不少的“毛孔”。

這部分“毛孔”的存在,使得紫砂壺泡老白茶時,風味無法得到完整的展現。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注入沸水泡茶時,在熱水溫度的影響下紫砂壺的“毛孔”張開,不斷的吸收茶香。

於是,一把使用了多年的紫砂,才能夠達到不放茶,光注水, 同樣能釋放出茶香的效果。

這樣一來,用紫砂壺泡老白茶,茶香表現上容易受到干擾。

不僅不同的沖泡次數間,同一泡茶的香氣層次會受影響。

更為主要的是,如果一把壺,沒有專壺專用,而是此前泡過了熟普,泡過了傳統鐵觀音等。

再去用於沖泡白茶,那麼對老白茶的甘醇茶香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這會導致香氣的串味,讓茶香風味大大減分。

另外, 在器型上,紫砂壺的“壺”型設計,不利於快速徹底的倒出茶湯。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通常而言,泡茶的壺,往往是壺身大, 壺嘴細小。

泡茶出湯的時候,茶湯通過狹小的壺嘴,呈現細柱般倒出。

大珠小珠落玉盤,稀稀落落之下, 整泡茶泡出的用時較長。

並且,茶壺裡細窄的壺嘴,還容易被泡開的茶葉堵塞,讓出湯過程更加不通暢。

比起蓋碗,囿於壺的構造,在倒出茶湯時,待在壺底部的少量茶湯,難以徹底瀝乾。

在沒瀝乾茶湯的情況下,剩餘在底部的茶,容易成為“引子”,導致茶味過多釋放。

對老白茶的甘醇茶味表現而言,會有負面影響。

可見,泡好茶,還是得選蓋碗。

紫砂壺泡茶,只是略比玻璃杯泡,稍有優勢的一個選擇!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4》

白瓷蓋碗泡茶,是沖泡老白茶的最佳選項。

除此外,還是沖泡武夷巖茶、桐木紅茶、生普、以及不少綠茶和黃茶的好選擇。

現階段喝茶,對茶具的乾淨和衛生要求高。

而經過上釉的白瓷,質地光潔,不容易殘留茶垢。

泡茶後,經過搽拭,便能恢復光潔如新。

並且,由(蓋、碗、託)三合一的蓋碗,可以自由組合,方便內外的徹底清洗。

相比起來,直筒狀的玻璃杯,底部容易殘留衛生死角,清洗過程實在太麻煩。

而一把用了多年的紫砂壺,容易有不少的壺垢、茶垢。

特別是小巧型的西施壺一類,壺嘴內部的罅隙處難以清洗。

從茶具清洗,和健康喝茶角度看,自然是白瓷蓋碗沖泡,好處更明顯。

瓷,經過了超高溫的燒結, 內部緊密。

經過上釉後,整體的材質更是細膩溫潤。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使用白瓷蓋碗沖泡白茶,能夠讓一款茶的原汁原味,得到完美的展現。

在逐漸的不同沖泡次數下,能完整的感受一款好茶的風味變化。

從器型構造上,蓋碗的蓋子,有點兒類似草原民族的蒙古包, 又像歌劇院的穹頂,呈現弧形。

用於泡茶時,幹茶一接觸到水,馥郁的茶香不斷嫋嫋升騰。

不少的芳香分子,被穹頂般的杯蓋接納,形成了多變的茶香。

從聞香的角度看,蓋碗的杯蓋設計上,細節雖小,實用性卻很強。

另外,標準器型的110ml白瓷蓋碗,泡茶百搭。

在投茶量的選擇上,沖泡白茶5克,武夷巖茶8克。

碗沿略寬,像是南方小鎮的舊式屋簷那樣,能夠快速的讓湯水倒出,並且還不易燙手。

泡茶出湯時,可以通過調整杯蓋,自由的調整出湯口的大小。

蓋碗內的茶湯順著碗沿,好似滑滑梯那樣,呈現瀑布狀般倒出。

對於快速、徹底的倒出、瀝盡湯水而言,大有好處。

可以說, 對於內部茶味豐厚,泡茶時間不宜過長的老白茶而言,蓋碗沖泡是最佳選擇。

日常沖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沖泡的最佳選項

《6》

蓋碗,是茶桌上必備的茶具。

與此同時,也是最最常見不過的泡茶工具。

任意一處的茶城、或者大型商超裡,都能找到白瓷蓋碗的身影。

從中挑到一個趁手的蓋碗,並不難。

和老友閒聊過後,給她寄去了一套標準的蓋碗,及相應茶具。

現在的階段,仍是一個特殊時期。

閒下來,多喝一喝好茶,能夠讓身心更安然。

翻一本汪國真的詩,看到這樣幾句,與君共勉。

“只要春天還在

我就不會悲傷

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