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很多文人都有“隱逸”思想和“桃源”情懷呢?

羈文


您好,這裡是史料小王爺,這個問題我來答!


中國古代社會是儒家至上的社會,而儒家思想便是社會的主流思想。儒家提倡“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按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步驟,實現作為文人的人生價值!

其實絕大部分的文人都有著為國家作出貢獻,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夢想,但夢想有著實現便同樣有著破碎。當一些文人不滿於官場的黑暗而憤憤不平,或者懷才不遇而滿懷悲涼的時候,很多的文人便產生了隱居的想法,“眼不見而心不亂”,歸隱山林,寄情山水,閒時舉觴飲酒賦詩,這樣的生活豈不快哉?這應該就是那些文人的想法了吧!

作為隱逸中的田園詩派代表人物以及《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應該最能生動反映這一種思想的產生!這一類人最是嫉惡如仇的,最出名的便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了,怎麼可能為了僅僅五斗米的俸碌而去向一切小人獻殷勤呢?這位彭澤縣令僅僅在位八十多天便辭去了官職!

這也和人的性格有關,陶淵明“本性愛丘山”,田園才是他真正的家,而有一些人哪怕是身處山林田園,心也在廟堂高處,這樣的人是做不到真正的山林自樂的!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受到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影響。道家崇尚自由,而佛教講究放下,相比較於歸隱自然的自由豁達,官場是那樣呢嚴格而殘酷!


史料小王爺


古代文人是一個階層!階級社會產生後,便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結構。由天子,諸候,士大夫,平民,農民,賤民組成,士大夫階層處於上游社會,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爭霸,思想活躍,士大夫階層為天子和諸候服務,當時有“學的一身藝,賣與帝王家”之說。各諸候看待士大夫也不盡相同,在招攬人才的同時,也在有意控制思想,加強統治。西周初期,周公旦和呂尚分封魯國和齊國。當時周公尚禮,齊國充尚功利。分封令下來後,魯國公子則先制禮,後排序,再置百官士大夫,三年則禮成。齊呂尚則一天也不停留,直接招賢納士,大赦天下,設置百官,一年國治,當時周公得知齊國和魯國的事後說:“齊國一定出亂臣,因為沒有先置禮。”呂尚則說:“魯國的後代將一代不如一代,因為因循守舊。”當時齊國主呂尚招賢士許由來輔佐他,三招而許由不至,呂尚便把他殺了!周公責備呂尚殺賢士,呂尚說:“不做天子臣,不做諸候之友,不做大周之民,是為叛逆。不殺他,我做誰的諸候?”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統一法制思想,殺了很多儒生,招來後世詬病,漢武帝則同樣為控制天下,雜百家,尊儒術,進一步控制天下,也叫乾綱獨斷,後代帝王便沒有了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採用一種體制,即一相三公六部官僚體制,用權力控制官僚系統,官僚系統是由士大組成,又各有體系,相互爭鬥,皇帝便增設宦官和皇族,外戚加以牽制,皇帝從中權衡,當皇帝衰弱之時,以上這些集團便矛盾重重,一旦權臣當道,很多中下層士大夫上升的渠道便被堵塞,有些士大夫便產生失落感,又不願同流合汙,於是便選擇退隱山林,以待時變,當政治清明,他們便出來做官,有所做為,一旦世道昏暗,他們便退養山林,蹈光養晦,這便是文人雅士選擇“隱逸”和“桃源”的原因!








狼煙一九三一


我的分析這裡邊的原因是,封建社會里的有識之士一般都是文人居多,而又文人又不同於一般的政客,他們勾心鬥角,派系鬥爭無所不為,文人夾在其間,日子久了,也有的文人深受其害,不勝其煩!漸覺人事霏霏,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無奈之中,必然產生了僻世的思法的。


直又直



題主所謂的“隱逸”和“桃園”,其實是隱逸者自行創造的域外世界,理想的烏托邦,並不是真正的逃遁者的樂園。

我們細細咂摸和品味隱逸者的行為就可以發現,其實所謂的隱逸,不過是一種對於現實的有效逃避,是一種鬱郁不得志的躲閃行為,並不是真的就想著世外桃源那般奇花異草,與世無爭。

我們就說說盡人皆知的世外隱者陶淵明。

這個兩晉之間唯一被謳頌的大詩人、大隱者就是世外桃源的創造者,啟蒙者。

而我們細看陶令盟的身世和動機 就可以迅速發現,原來是另有所含。若不是上面耳提面命的要他唯命是從馬首是瞻,他才不會撇了那個可以每醉方休的美差事去種豆南山下。所謂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其實是有人要他折腰,他則慢散慣了不會俯聲下氣的看人臉色,有人要他在喝美了之前去恭奉於他,那他自然不是心甘情願的,日久天長必然心生倦怠,甚而厭煩憎惡,敬而遠之也是人之常情,也叫好漢不吃眼前虧,這不是什麼所謂的隱逸,其實就是躲避,也叫躲災。

其實,很多所謂的隱逸之士,大都具有經世之才,才堪大用,甚至可以輔弼匡政,宰割天下。但他們的另一面同樣也很突出,那就是他們的桀驁不馴,也叫孤芳自賞,不屑於與世俗為伍,就像那個同樣曬肚皮的阮籍,其實是一種和世俗的較勁與爭持。

但同時,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不可調合與挽回的壞毛病,那就是眼裡容不下人,目空一切,鼻息幹虹霓,自認為胸懷錦繡曠世奇才,自然不屑於世俗世態,看不順眼看不上眼就先私下裡開溜,逃之夭夭也是他們的天性,所以,與其說他們是在隱遁,倒不如說是刻意的逃避。

陶淵明如是,杜子美亦如是,李太白同樣如此。天下士子才人莫不以斯為卓犖,反而荒唐了帝王之術,廢弛了治世之功。

史上的那些大儒大隱們,莫不如是,不過是他們飲譽的一種藉口。就像現在人,遇到了懷才不遇,同樣吃飯罵娘,遠走高飛。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個人拙見:古人對於名的看重多於金錢,隱逸之士多是官場受挫或是看透官場的爾虞我詐,遠離鬧市,歸隱山林。他們寧願寄情山水以表達自我情感,享受田園生活,也不願被濁世所裹挾失去初衷。而當今社會,考慮利多於名,再加上人們攀比心和事故人情的改變,多選擇於塵世中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靜幽如楓


為什麼古代士大夫們鍾情“隱逸”和“桃源”呢?本人淺見如下:一、中國五千年文明離不開做官文化,自古以來的文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是,對於古代士大夫們來說,“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還要有人慧眼識珠,如果沒遇上伯樂、沒遇上明君,那他們就只好長嘯“懷才不遇,空有抱負!”從此他們信心盡失,看透紅塵。他們會選擇逃避社會,寄情山水獨善其終。他們代表人物有姜尚、阮籍、賈誼、杜甫、柳永等一大批自覺“報國無門”的文人。

二、還有一部分文人是已入仕途,確因得不到賞識,得不到提升,幾多年過去還是進步不大,甚至是原地踏步和退步,使他們心涼意冷,心生去意;而有的則是看不貫官場黑暗腐敗,不願同流合汙而辭官而去;有的是正確的主張不被採納,上報救國諫言反遭迫害,皇帝聽不進忠言,大臣們拉幫結派,打壓異己。這些原因使一大批“以報國為己任、潔身自好”的文人們只得選擇急流勇退,掛冠歸去。也有的人是功成身退,不戀富貴見好就收的。他們從此隱逸江湖、寄情山水,過著尋覓桃源、採菊東籬、泛舟江海的樂山樂水生活。他們之中有屈原、陶潛、范蠡、李白、劉基等一批有志有識之士。

所以本人認為:是以上兩大原因造成了古代文人們產生了“隱逸”和“桃源”情結。


曉岸漫步2018


古代的文人尤其是有成就的人,久經官場或不能進入官場。對於官場的事早已厭惡或者不屑一顧,另外可能本身就是喜歡自由自在的人怎麼受得了約束,有的棄官不做遊歷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隱居山野過以世無爭的生活。其實這些人才是有眼界作實的高人看破紅塵與世無爭。不受世俗的影響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捂臉]


老陳126753240


主要還是錢夠花,你看杜甫


大白天的電影院


關於隱: 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

關於桃源: 功成身退,衣錦還鄉



儒商誠品


貪圖安逸且名利雙收。用現在的話說:沒擔當,不作為,不肯擔負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