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華南海鮮市場1公里的萬人社區有序“攻堅”,“四類人員”連續十天“清零”

“有沒有肉類套餐?”“我想團周黑鴨!”2月22日下午,江漢區唐家墩街香江社區的“團購群”裡十分熱鬧,街坊們正你一言我一語地預定著下次團購的食材。社區書記李俊感慨地說:“隨著防疫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居民們的活力也回來了。”

距離華南海鮮市場1公里的萬人社區有序“攻堅”,“四類人員”連續十天“清零”

(圖為給居民送生活物資。)


據瞭解,距離華南海鮮市場直線距離僅1公里的香江社區,轄區面積達0.61平方公里,下轄24個小區,居民逾萬人。

面積大、人口多,管理千頭萬緒,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小挑戰。但在各方面的支持和社區書記李俊帶領下,社區依託線上線下手段,調集人力物力資源,充分做好居民排查、病人送診等工作,自2月13日至今實現連續10天“四類人員”每日“清零”。

一天1000個電話摸排居民體溫

“李師傅,請過來量一下體溫。”自社區實行封閉管理後,位於轄區天門墩一路的路口,就成了附近法院宿舍、石油宿舍、市政宿舍等5個老舊小區唯一的出入口,這裡24小時有人值守,負責對過往居民、車輛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值守隊員兩人一組,白天是下沉幹部和居民志願者,晚上是街道城管隊員。

距離華南海鮮市場1公里的萬人社區有序“攻堅”,“四類人員”連續十天“清零”

(圖為監測居民體溫。)


“這樣的值守點整個社區共有16個,值班人員一旦發現體溫異常者,就會讓他等在那,並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李俊說。

打好社區“防疫”戰,前期摸排工作做細、做實很重要。香江社區每天都會安排工作人員和下沉幹部25名左右,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對全體居民進行體溫摸排。“電話摸排是主要形式,”李俊說,“負責這項工作的同志每天要打1000多個電話,從早打到晚。”

此外,在社區網格群中,工作人員還會發起“體溫接龍”摸排居民情況;對於電話、網絡無法聯繫到的居民,社區工作人員和下沉幹部則會按區域分組上門排查體溫。

從送出門到接回家,發熱病人全程跟蹤

2月22日早上,社區得到消息:72歲的居民徐爹爹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癱瘓在床的老伴也是疑似病人。李俊立即聯繫街道上報名單,街道緊急派來轉運車,兩位身著防護服的社區工作人員把婆婆從二樓家中抬下來,中午時分,兩位老人就被送到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進行了妥善安置。

自開展“應收盡收”以來,社區作為防疫一線,轉運、送診發熱病人的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軌。據李俊介紹,如今出現發熱病人,由社區工作人員全程陪同就近就醫,依據症狀,需要隔離的送隔離點,需要救治的第一時間上報街道申請床位,並安排車輛送往醫院。

距離華南海鮮市場1公里的萬人社區有序“攻堅”,“四類人員”連續十天“清零”

(圖為排查進出車輛。)


對於送往隔離點或醫院的居民患者,社區會一直保持聯繫,跟蹤身體狀況,詢問生活需要。“有些住在隔離點的患者需要生活用品或者慢性病藥物,我們就會派專人送去。”李俊說。

距離華南海鮮市場1公里的萬人社區有序“攻堅”,“四類人員”連續十天“清零”

(圖為轉運發熱病人。)


“一切都按部就班地來,不僅提高了診治發熱病人的效率,也極大緩解了他們的焦慮情緒。”李俊說。隨著香江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推進,2月7日,社區新增發熱病人迎來了“拐點”。“7日之前,社區每天跟蹤、隨訪的發熱病人有10多個,之後降到了一天三四個,10日之後,越來越少。”李俊介紹。

病人痊癒後,社區會派專人接他們回家,並請他們簽訂自覺居家隔離14天的“居家承諾書”。這兩週內,痊癒病人的生活物資都由社區“包攬”,送菜上門。截至22日,香江社區已迎接4位病人康復回家。(長江日報-長江網 記者曹欣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