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對於英國公民來說,1997年是一個極不平凡的年代。

英反對黨領袖布萊爾贏得選票,正式成為英國首相,他思想的激進和自由主義言論,還不知將英國言論引向何方。

備受人民愛戴和敬重的“平民化身”的英王妃戴安娜,因車禍死於巴黎。

於是,素有以持重、泰然著稱的英王伊麗莎白,陷入了極度混亂的思緒中。

《女王》圍繞戴安娜事件,延展出媒體對此的看法,英國民眾的情緒,英內閣和剛剛走馬上任的布萊爾的態度,以及英王真實的想法和處事的原則。

影片跌宕起伏,頓挫波折。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歷史背景

電影《女王》是英國少有的幾部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劇情將鏡頭對準了英皇室家庭。

英王妃戴安娜,在與查爾斯王子離婚一年後,在法國遇難。

於是,輿論風波乍起,報道連篇累牘抨擊王室家族對戴安娜的不善之舉,有些人甚至認為,英國不要世襲的王權統治,儘管他形同虛設。

掀開查爾斯與戴安娜的婚史,卻讓人看到他們之間存在的不協和之音。

戴安娜出生平民世家,生活裡多了些真誠而少皇室陳腐禮節的她,與婆婆伊麗莎白口角不斷,隔閡難免。

此情蔓延到小兩口的生活之中,加之查爾斯與老情人卡米拉來往頻繁,漸次對戴安娜產生情感衝擊,最終導致兩人情感破裂。

1997年盛夏,孤獨無助的戴安娜與男友法耶德一同去地中海旅遊,他倆在海灘著泳裝浪情的“風光照”,被英國狗仔隊抓拍,後以25萬英鎊昂貴的價格出賣給了報業老闆。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當豔照露布於世時,媒體輿論譁然一片,禍起蕭牆。

有人以為,戴安娜的死與媒體對她的戕害,不無關係。

電影《女王》並沒有過多累述這些查爾斯家族矛盾的細節,而將鏡頭直接對準權力至高無上的伊麗莎白。

電影開始時伊麗莎白正襟危坐在高壇上,她雍容華麗、儀態芬芳,王室畫師正在對著她的尊榮描摹。

鏡頭給了一個特寫,至下而上慢慢推搖鏡頭,最後在那張嚴肅俊麗的臉上定格。

隨即,銀幕上出現《女王》片名的定格。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一個令天下人敬畏、仰慕的女王形象,頓時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導演手法洗練、畫面簡潔,氣韻貫通、行如流水。

電影主線不在伊麗莎白的生活瑣事上,而集中於戴安娜事件中。

針對戴安娜的去世,英國民眾悲情湧起,鮮花與淚水一時拋灑在白金漢宮。

深居宮中的伊麗莎白對這位昔日的兒媳,早就持漠然視之的態度。

她對於戴安娜在外面“風情萬種”的表現,以及媒體過度渲染的那些緋趣,更是徹骨痛恨,嗤之以鼻。

其實,在人民心目中,戴安娜是一位體察民情的王妃,她關心所有的病患者,她對癮君子、麻風病人、無家可歸者、受性虐待兒童,傾注了深切的感情。

戴安娜還曾多次出訪北非,訪問慈善醫院、學校、慈善機構、進行籌款活動。

所有這些,足以表明戴安娜與王室不同的地方,也許是她的千般柔情,撫慰了英國社會的傷痕,使那些對英王室抱有成見的民眾,貼近了皇族,願意國家每年拿出3670萬英鎊,供他們消費。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對於戴安娜的死,一面是冷冷相對的伊麗莎白,一面是悲情湧動的英國民眾。

導演以敘事加情景新聞報道的手法,真實再現英國當年那令人扼腕的一幕,表現出王權與民權的抗爭,媒體輿論與官方言論的對立的場景。

《女王》電影雖然沒有激烈的打鬥和衝撞的場面,卻有心理角逐和民意與皇旨的對抗激情再現。

處於矛盾焦點的伊麗莎白二世,在執柄英王權以來,遇到最大的麻煩,她高大偉岸的皇室威嚴,溫文爾雅的國母形象,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使民眾對於英王及其同僚的信任,因戴安娜事件降至歷史的冰點。

面對眼前的窘狀,伊麗莎白起初是堅持以冷漠和規避的態度來對付媒體的熱議,可最終難逃英國民眾對戴安娜去世要求王室出面聲明的意願。

最後,在布萊爾的調解下,伊麗莎白低下她那高貴的頭顱,在公眾面前承認戴安娜合法的王室成員地位,並以誠懇感人的悼詞,感化了英國民眾,重拾尊嚴,再次回到英國民眾中來。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藝術魅力

<strong>01

電影《女王》的藝術魅力在於,它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同時也不乏真實性,將歷史事件和社會批判、世人心態與皇室想法疊羅在一起,讓人去思考、品茗,去體察歷史的精彩,回味走過的歲月。

為了增強電影在敘事方面的力度,導演大膽採用新聞報道紀實性手法,世界媒體的參與,克林頓總統的講話,布萊爾首相的斡旋,都使其電影魅力大增。

使得電影顯得鮮活靈動,極具時代感。

豪不誇張地說,《女王》是繼《伊麗莎白一世》大片之後,又一部反映英國王室風雲的歷史影片,在跌宕起伏的思緒中,讓人體會高貴與平淡、恬靜與紛擾的樂趣。

電影既可展露文學語言的魅力,同時也是生活情境生動的再現,那些平時人們說話的語速和姿態,行腔中的抑揚頓挫,顯得是那樣的別緻和另樣,從劇中人的話語間,使觀者能夠體察到人的生活態度,判斷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

說話是人精神的一面鏡子,它透射出人物的內在氣質和秉性。

電影一開始,有一段伊麗莎白二世和貼身侍衛羅賓的精彩對話。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伊麗莎白:“他讓人猜不透對嗎?(指布萊爾)”伊麗莎白以徵求意見的口吻,詢問身邊的羅賓對新上任首相布萊爾的看法。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羅賓回答:“是的,他成長背景很保守,父親是保守黨,他就讀費提學院,家庭教授與威爾斯親王一樣......”

由此可見,英王室對新的首相布萊爾,頗有微詞。

導演除了用局中人對話來表述伊麗莎白對布萊爾心存疑慮外,還在其他細節,表現出布萊爾與伊麗莎白兩人間的心理碰撞。

女王在召見新上任的首相時,有一個場面令人難於忘懷。

布萊爾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伊麗莎白居住的白金漢宮,伊麗莎白坐在沙發上,右腿置於左腿之前,雙手平放於膝蓋上面,舉手投足都顯示出具有很好修養的皇家禮儀風範。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據歷史資料記載,做為君主,女王儀態莊重,一絲不苟,而且總是非常嚴肅。

她從來不打哈欠,偶爾打出不體面的噴嚏,也是立即用手絹捂住鼻子和嘴,以免汙垢了周圍人的空氣。

然後,布萊爾在伊麗莎白的宮中顯得有些隨意,二郎腿高蹺的他在與伊麗莎白談話時,略帶調侃之意。

對於此情,伊麗莎白嚴肅的對他說:

“你是我自上任以來的第十任首相,第一任為丘吉爾,記得第一次見他時,他穿著風衣,戴著高帽,給我這個害羞的少女上了一課......”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言下之意,暗指丘吉爾的行為規範是符合英國皇族對首相的要求的,而眼前這位毛裡毛躁的你呢?

針對這段話,筆者認真查閱了歷史資料,在伊麗莎白父王喬治六世1952年2月駕崩的那一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確率領英國家全體內閣,到機場迎接出訪迴歸的伊麗莎白,丘吉爾在機場所舉行的嚴肅且莊重的迎接禮儀,顯示了二戰期間這位經歷國家外交禮儀薰陶領導人的卓絕風範。

影片接下來,女王暗示首相布萊爾向她跪下來起誓,布萊爾只好跪下宣誓就職。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君臣之間這一心理角逐的情況,不是藉助電影的真實再現,我們很難相信英國這一古老的習俗——君王與臣民、自尊與卑微、皇威與民賤的真實情況。

鏡頭繼後轉向守候在門外的布萊爾那位性格外向的妻子雪莉,在她那不屑一顧的臉上,流露出輕挑與過分的自信。

所有這些細微的表現,都被觀眾盡收眼底,體察到皇室與世俗的區別。

<strong>02

英國電影《女王》在敘事和新聞雙重表達寓意的語境中,讓人領略真實與虛幻的美感,品茗藝術與生活的樂趣,通過電影蒙太奇手法,將人的思緒帶進當年那些風起雲湧的1997新聞再現中去:

新聞畫面一,戴安娜王妃取消與首相的會面;新聞畫面二,戴妃今天和前任王室保姆和解;新聞畫面三,戴安娜王妃飛到南非參加設計師凡賽斯的告別式;新聞畫面四,她今天引發另一場皇室爭議,也是她本週第二次捲入爭議......

以上四段新聞,採用播音主持在電視上露面的方式來向公眾披露。

這種手法有點像中國的新聞聯播,具有廣泛的社會影線面。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導演利用此手段,是想向觀眾展示戴安娜不因循守舊,不遵從皇室家規,敢於挑戰威嚴皇權的個性。

也正是這點,戴安娜在英國成為英國民眾愛戴的對象。

接下來另一組鏡頭,卻給戴安娜個人名譽造成無限的損傷。

英國狗仔隊喜歡追蹤名流顯宦的風流韻事。

戴安娜與法耶德結伴地中海旅遊的畫面被偷拍了下來,特別是她在遊艇上身著泳裝,與這位風流哥兒親密交談的畫面被曝光。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或許,正是這些流言蜚語,傷害了查爾斯與她的情感,也激怒了伊麗莎白,不願意承認戴安娜的合法的王室地位。

這是本片的焦點,也是觀眾在觀摩《女王》後留下的最沉重的思索。

戴安娜出身平民世家,身前從教幼兒事業,天性樂觀、質樸,好動與豁達與生俱來。

戴安娜與查爾斯王子的相遇是一個偶然事件,她天生麗質與單純,導致她在生活中犯了一個美麗的錯誤。

查爾斯起初不認識戴安娜,他與戴安娜的姐姐莎拉有過一段秘而不宣的戀愛。

一次,查爾斯到莎拉家做客,年幼的戴安娜身著白色花點的小裙子,尚未褪去嬰兒肥的戴安娜,身型粗胖,不施粉黛,天真的言談中略帶幼稚滑稽,這給身居王室,過著嚴謹生活的查爾斯王子一絲新意和快樂。

1977年查爾斯王子作為戴氏家族的座上客,經常出入戴安娜家,查爾斯和莎拉開始交往甚密,跳舞、狩獵、打高爾夫、釣魚燈一系列社交遊戲活動後,輿論一度認為莎拉很有可能成為英國未來的王后。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但是,由於她對拋頭露面的熱衷遠遠超過了王室成員女友應有的謹小慎微,查爾斯對她的興味不再著迷。

1978年11月,查爾斯王子在白金漢宮舉行30歲晚宴,在宴會炫彩的舞池裡,莎拉看到查爾斯輕樓戴安娜的細腰在旋轉,接下來是兩人熱戀火速升溫的事情,都詳細被記錄在英國的歷史中。

儘管查爾斯喜歡上戴安娜的理由有千萬條,但是,王子與戴安娜在性格上有諸多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造成了戴安娜婚後的痛苦原因。

一個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名校弟子,成天與高爾夫、釣魚、要不就是斜靠在英國梧桐下啃嚼哲學書本的放浪哥,與一個涉世淺薄、以幼教和嬰兒營養學研究為樂的幼兒園阿姐相好結婚,這事情本身就值得深究。

而世事輪迴,如今女王的孫子、戴安娜的兒子哈里王子和王妃哈里梅根也毅然退出王室,恐怕又要讓女王不勝唏噓、大費一番心思吧。


由史蒂芬·弗利爾斯執導的電影《女王》曾以較高的票房紀錄刷新了英國影業,英國著名老派演員海倫·米倫以嫻熟的演技賦予伊麗莎白女王沉穩、睿智和新的內涵,最終使她榮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后。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本影片尊重事實,重現歷史,展現了那歷史上動人心絃的一幕,在悲痛中感受一種壯美之情,在糾結裡為伊麗莎白二世能夠化解與人民的隔閡感到欣慰。

畢竟,伊麗莎白二世,是受人尊敬的英國最高女王,1986年在她訪問中國時,鄧小平與她進行的親切交談的畫面,至今使人難忘。

一位具有卓越風韻的女人,登基以來溫文爾雅,母愛和慈心遍及天下天下的伊麗莎白,在影片的結束悼語中,顯示出她大度的胸襟和博愛之情。

《女王》:用藝術還原戴妃之死與伊麗莎白二世的抉擇

也許,《女王》所獲的金球、奧斯卡、威尼斯等歐美所有A類電影節的重要獎項以及美國洛杉磯、紐約等無數影評大獎的緣由,正在與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