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了願意去敬老院養老嗎?

紋含


老了會去養老院嗎?

說實話,我還真有這想法!家裡有個親戚就在我們鎮上的養老院裡任職,現在的養老院裡相應的配套設施挺齊全的!


記得剛有我們家大寶的時候,就和媳婦商量著等將來老了,如果孩子需要我們老兩口給他們帶孩子,我們就幫著帶,等他們的孩子上學以後,就去養老院裡住著去!

從小生活在農村,見多了家裡的孩子結婚後和老兩口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矛盾的,尤其是以前家裡孩子多,父母基本上也沒有多大的本事,更沒有多少錢,等孩子結完婚後基本上就把所有的積蓄全部全部消耗沒有了,甚至還欠下一屁股的外債!

老兩口歲數越來越大,慢慢的沒有了勞動能力,養老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常言說養兒防老!可真到了那個時候,孩子們會商量著怎麼辦了?輪流來伺候老兩口,日子久了,就會覺得自己吃虧了,老大家不如老二家了,等等這些問題就隨之而來了,或者說老兩口平時有點什麼給老大家沒給老二家,老二家就會覺得不平衡了,矛盾就有了!

其實這種事情見了很多很多,所以就覺得等自己看了以後,除非兒女要求,不然絕不和他們一起,就去養老院,反而清淨,省的到時候遭嫌棄!


以上個人真實想法!


家是我的信仰


年老體弱,身邊無人照顧,養老院特別是公辦也是好去處。大家認為我回答的對,請給我點個贊。


429方寸世界


老了,不想拖累孩子,也不想去養老院。和閨蜜商量好了,等滿頭白髮,邀常玩的三五知己,去山青水秀的地方,買套大大的房子院落,抱團取暖。陽光晴好一起曬曬,落雨時節聽聽音樂,說說過往。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自在逍遙!為了美好的晚年,我要出門拼命賺錢咯!


小雅禪心


我國傳統觀念的養老方式,一般是隨成家的子女生活,選擇家庭養老,或獨居,或社會養老等。


目前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完善和建立,老年人的養老方式會逐步向“社會養老為主,家庭養老和自養為輔”的方向發展。


我所處的環境,很多人的養老思想觀念,還停留在家庭養老方式上。捨不得走出家門,寧死也不願意去養老院!這一現象,給我這個準老人也上了一堂警示課。


我現在55歲,是獨生子女媽媽,在我身邊,很多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

當孩子們長大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現在的年輕夫妻,既要面對社會和職場的激烈競爭,又要照顧雙方父母,還要撫養年幼的孩子,如果這樣的老人固執的一定要選擇家庭養老,只會給自己的孩子添堵拖後腿。


聰明的老人,多為自己孩子的家庭和他們的承受能力考慮,不要在老了的時候成為孩子們的負擔,主動又心甘情願到養老院養老,這是一個明智又快樂的選擇。


生老病死,是人的生命旅程從開始到結束的自然規律,我們必須要平靜的接受和麵對。

如果哪一天我真的老了,我會去養老院的,為孩子著想,也給自己一個輕鬆愉快的晚年生存環境度過晚年生活!


鷗小小雅萍


敬老院條件再好,我也不願意去敬老院養老。

當我老了,身為一個當時是國策的只生一個好的六零後,不管我願意還是不願意去,敬老院終將是我不二的選擇。

我羨慕兒女成群的父輩,他們的晚年一直都在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我們兄弟姐妹六人,父母都八十上下,平時都是老倆口單獨生活,每當逢年過節家人團聚之時,父母總給我們兄弟姐妹們講我們在成長路上的各種趣聞、囧事,有著說不完的話題,有著止不住的歡樂;父母年老多病,當他們生病住院時,床邊圍繞的也是我們在本地四家兒女的身影,根據每家的不同情況,送飯的送飯,陪床的陪床,閒假之時儘量來到老人的身邊陪他們聊天解悶,用親情來緩解他們的病痛之軀。中間雖也有矛盾,也有摩擦,畢竟身上流淌著同樣的血,時間可以慢慢化解種種不快。



誰都將有老去的一天,父母養我們的小,我們養父母的老。當我老了,只有一子的我在病榻之時,誰能在我床前?當我最需要親情的呵護,最需要親人的陪伴之時,我的兒女卻在幹裡之外,那裡有他的家,有他的家人。他和他的妻子每天都在含辛茹苦地工作著,不敢請假,不敢生病,不敢失業,只因他們不僅要養活自己的孩子,而且身上更是揹負著高房價時代下的房貨,他們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誰在我床前,除了敬老院我還有選擇嗎?


我不願意去敬老院,我姑姥的親身經歷已經告訴我(也許是個例),當我需要離不開人照顧迫不得己來到敬老院時,我會因為長時間、不仃地要麻煩一個沒有任何親情關係的人,而遭受到她們的白眼、內心詛咒甚至打罵……敬老院硬件措施再好,此時此刻,山不是那山,水也不是那水,再蔚藍的天空,也支撐不住老人脆弱、絕望的心。


我不願意去敬老院,那裡沒有我熟悉的生活環境,沒有我知心的三朋四友。退休之時便是我更為關注自身健康新生活的開始,為了不拖累遠方的兒孫,為了以後有自尊的活著,我祈禱我能自食其力地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默唸LL


其次,無論將來我的兒女多孝順,我都不想擾亂他們的生活。人至中年,家庭與工作是必須承受的生命之重,無一可卸載,無一可逃避,唯有我能退出他們的世界,減輕他們的負擔。不添亂,不拖累,是我對孩子最後的奉獻,最後的關愛,心安之處哪裡都是家。

年輕時,認真的工作,認真的享受生活。老了趁能走能動,好好的吃,好好的玩。等實在太老了,就帶著退休金去養老院抱團養老。因為不苛求完美,越低的生活目標,就越容易幸福容易快樂。拙見而已。


凡俗之塵


老了願意去敬老院養老嗎?我想明確的說我不願意!

原來想象敬老院裡有許多年紀相仿的人在一起,每天可以說會話,講講自己的故事,談談家人,或者打會兒牌,下幾局象棋,日子應該過得挺好的。

可是改變這種想法卻是我親眼看到了敬老院的生活之後。記得姑父去世,沒人再照顧姑姑,因為表哥表姐都有工作,總不能一直請假照看姑姑吧,開始請了保姆來家裡照顧,可姑姑總是不滿意,一連換了好幾個都不能盡如她意,不是嫌這個不會做飯,就是嫌那個不講衛生,可能是原來姑父照顧她太周到了,相比之下她總覺得不滿意。無奈,表哥他們只能把姑姑送到敬老院。


一個週日,我們兄妹幾個去敬老院看望姑姑,買了她最愛吃的雞腿,餅乾蛋糕,牛奶等,那時正好趕上午飯時間,看盤子裡的白菜粉條豆腐菜,油水不多,小米飯,一個饅頭,姑姑平時在家吃的都好,可能是咽不下,也可能看見我們帶了好吃的,所以她基本沒吃幾口飯菜,我趕緊遞給她雞腿,她狼吞虎嚥的,大口大口吃著,一邊吃一邊還不忘囑咐我們,回去了給你哥他們說把我接回家吧,我想回家!我不想在這待著!邊吃邊說邊掉淚,我的心很疼,眼淚止不住流下來,回家,這兩個字真的觸痛了我!



(上圖是老母親過生日時,我們全家齊聚一堂慶祝,每句祝福都是真心,每道菜都飽含深情!)

記得父親得病後,在醫院住了幾天就嚷嚷著回家,他說我不想待在醫院,就算死也要死在家裡。人老了,都有一種葉落歸根的心思,就算敬老院再好,也不如自己家裡溫暖!

常言道:窮家難捨!老了更是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家。尤其是病了,身心脆弱,更需要親人在身邊的關愛和照顧!敬老院卻只能給你提供吃住的場所,但絕對沒有家的味道,更沒有親人的溫暖!父母一生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你把我養大成人,我陪你慢慢變老!這才是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

女兒一再強調:媽媽,你養我長大,我一定陪你到老,永遠陪在你身邊!無論我去哪都要帶著你!很幸運我有個懂事的女兒,有個懂事的女兒真的很幸福!!!(這是女兒放假時我去接她,她買給我的康乃馨)


才下心頭839


看到這個問題,正是我家遇到的問題。姥姥在五天前剛剛離世,留下姥爺93歲的老人一人,怎麼對待姥爺成為現在家裡的大問題,包括去不去養老院。



姥爺現在有些老年痴呆,家裡如果沒人陪他下棋,他總想往外跑,出去後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有好心的人有時能送回來,我也曾晚上十點到派出所去接他回家。 老媽兄弟姐妹6人,最小的已經63,三個在外地,本地的三個人原來也是輪流照顧老人們,但畢竟他們年齡也大了,身體也開始出問題,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有下降。現在就姥爺一個人了,送姥爺去養老院,大家不同意。主要是怕姥爺神智不清,照顧不了自己,外人不可能像自己兒女照顧那麼好。可是一個人照顧他也不行,他會亂跑,一個不留神就出去了。子女們來回跑照顧他,時間長了身體也受不了…… 姥姥去世讓我也看清了,以後自己老了,沒有那麼多孩子可以依靠,就一個孩子得是多麼大的負擔,養老院可能必須去了。如果有個條件好的,即使費用高些也好,象姥爺這種生活可以自理的,就是孤單,如果養老院裡大家可以一起聊天,下棋,打牌也未必比一個人在家差。 不管最後怎樣,在老人在世的時候多抽時間陪陪老人,在送走老人時,心裡沒那麼內疚。子欲養而親不在,別留下遺憾。願所有老人長壽安康!


曉食說


一定會去養老院安度晚年,了卻餘生。1、孩子工作壓力大,每天都要上班,根本陪不上老人,和在養老院沒有兩樣;2、人老了可能出現邋遢和好事成壞事,影響家庭生活和諧,更有可能導致孩子與媳婦之間的矛盾升級;3、有退休工資夠自己花就行了,也免得給孩子帶來工作以外的精神負擔和壓力。所以說,老了的去處最好選擇就是養老院,有人說話、打牌、下棋,愉愉快快地安度晚年。



和諧131679225


能在家養老誰願意去養老院,孤獨的待在房子裡,我婆子媽九十多了,腰椎骨折,給她請了一個保姆陪她在養老院,呆了一天就鬧著回去,最後女兒接去養好了自己和保姆住在一邊,兒女誰有空誰去看她,她成天把保姆罵走,兒女輪著陪她,一年換十幾個保姆,她還不是想和兒女在一起。

我們這一代,真正老了由不得自己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很忙很自我,不像我們上一代都有四五個兒女,輪流照顧不累,也許還是去養老院才是最好的方式吧。沒得選擇,老了再有錢都可憐,身體好才是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