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是在得失之間


不惑之年,我才遲鈍地從母親身上體會出一種哲理:人生的成長,不在於有無得失,而是學習如何有得有失。


人生總是在得失之間


年邁的母親,不識一字,經常讓我陪她去超市買一些日常的東西,她依靠我知道各種商品的價錢,然後再盤算該怎麼買。偶爾遇到一些人,讚美我的一份孝心,但我只是認為:為人子女,盡一份孝心,理當如此。

然而,母親往往會不自覺地嘆息說:“不識字,差很多。”我依稀回憶起,母親的這種想法,曾經讓我的年輕歲月,內心感到苦悶與彷徨。

聰明的人從不擔心失去了什麼,而會思考應該得到什麼;愚笨的人,則只惶惶於失去一丁點兒東西,而不曾思考真正要的是什麼。十六世紀法國大思想家蒙田有一句慧黠的話:“什麼都來一點兒的人,什麼都得不到。”

失落身外之物,而不致失去自我的人,肯定會獲得更多的機會;然而不曾失落任何東西的人,卻會因為找不到自我,而終至失去一切。一時失敗並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擔憂;有時候,不曾有過掙扎的考驗,付出的代價更大。俗話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人生總是在得失之間


人類生而獲得,卻無處不失落。惟有,得所該得,失所該失;因得而失,由失而得,才能真正掌握取捨之鑰。

下一次,陪母親去逛街買東西時,我應該提醒自己:這不只是一份人間孝道,更要從母親嫁入趙家五十多年的苦澀歲月中,找一找我自己的人生哲學。


人生總是在得失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