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崇禎輕視的蝗災,卻是明末農民起義的催化劑

被崇禎輕視的蝗災,卻是明末農民起義的催化劑

說起崇禎的帝王生涯,那可真是皇帝的工作不好乾。崇禎每天工作996,上班時間長又壓力大,還沒什麼工資可以拿。若是放在現代職場,這樣性價比的工作只怕都找不到員工來做。

然而,工作兢兢業業的崇禎,運氣卻實在差得出奇。多年高強度工作幹下來,崇禎非但沒能帶領明王朝走向富強,還召喚出了“天啟四騎士”,讓原本脆弱的明王朝雪上加霜。

想來當崇禎黯然走上煤山那日,親眼目睹了北京城破,山河破碎的他,必定也會帶著一肚子的疑問仰天長嘆:我工作這麼努力,為什麼明朝還是亡於1644呢?

一、防災論文

其實,大明之殤,早有預兆。

明朝晚期,科學界百花齊放,出了不少名人,這其中便有重量級科學家徐光啟。他不僅學貫中西,主持了明末一系列西方科技引進活動,還寫下了不朽的著作《農政全書》,一度暢銷日本以及歐美各國,被啟蒙運動時代的歐洲各國學者推崇,影響十分深遠。

被崇禎輕視的蝗災,卻是明末農民起義的催化劑

而比起這大部頭的《農政全書》來,徐光啟寫下的另一篇“小文”《除蝗疏》,卻對明王朝有著更為重要的影響。在這篇寫給崇禎的《除蝗疏》裡,徐光啟憑藉深厚的學識,超前的眼光,一針見血的指出,要救大明,就要先除蝗蟲災害。

在徐光啟看來,明末各種自然災害中,蝗災最為特殊。一來蝗災一旦發生,“數千裡草木皆盡”,危害性很大;二來蝗災的輕重,取決於人工干預的力度,通過預防與救治相結合的方式,完全可以有效減弱蝗災的影響;三來蝗災一旦形成,個人幾乎無計可施,只有依靠國家的力量,才能有效掃蝗。

為了便於崇禎操作,徐光啟還在《除蝗疏》裡,詳細介紹了蝗蟲的生活習性和防蝗方法。比如徐光啟提到,蝗災“最盛於夏秋之季”,而想要除蝗,最好在蝗蟲剛剛孵化出來後便撲治,對於已經能夠飛行的蝗蟲,要組織群眾一起用繩兜布囊捕殺。

被崇禎輕視的蝗災,卻是明末農民起義的催化劑

滅蝗重要,防蝗更重要。《除蝗疏》中,也記載了許多防治蝗蟲的方法。比如在農作物上撒草木灰,變旱田為水田等等。總之,《除蝗疏》中乾貨滿滿,算得上是明代治蝗經驗最系統,最翔實的文獻資料。

二、大明之殤

這部治蝗文獻,堪稱中國古代治理蝗災的集大成者,不但深遠影響到了近代,還被許多國家學習,而它對明朝的價值,更是非同一般。

明朝自誕生起,就頻頻受到蝗災侵擾。自洪武元年至崇禎十七年,276年間,發生蝗災的年份就有205個,單是崇禎在位的十七年裡,就爆發了十六次規模空前劇烈的蝗災。

被崇禎輕視的蝗災,卻是明末農民起義的催化劑

正是看到明王朝飽受蝗災之苦,徐光啟才在崇禎三年,揮毫寫下這篇“防災論文”,為崇禎指明瞭延續明祚的道路。

然而,《除蝗疏》送到崇禎手裡時,明朝的蝗災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於是崇禎只輕輕看了一眼《除蝗疏》,便把這篇真知灼見的文章棄置一旁,然後一門心思琢磨起如何打勝仗來。

誰知無巧不巧,崇禎九年至十五年,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蝗災便在黃河、長江中下游及華北平原爆發了。河南、山西、陝西、河北、山東相繼受災。鼎盛之時,蝗災西起關中,東至徐州,形成長達1000千米的超大蝗災區,以至在史書上留下了“飛蝗蔽天,田禾俱盡”的記載。

這場大蝗災,造成了嚴重的糧食短缺,陝北等災區因此產生大量饑民,再加上地方官員盤剝,饑民們被迫走上起義之路,李自成、張獻忠等明末農民起義軍就此應運而生。

與此同時,大量駐守在固原、延綏的官兵也飽受饑荒之苦,可空蕩蕩的國庫讓崇禎拿不出賞賜來安撫軍心,結果軍隊譁變,官兵們一股腦加入起義軍,讓本就難以剿滅的起義力量更加壯大。

被崇禎輕視的蝗災,卻是明末農民起義的催化劑

可以說,正是崇禎輕視的蝗災,成為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催化劑。如果崇禎能早些重視徐光啟的《除蝗疏》,主動除蝗滅蝗,大明王朝的歷史,或許便會改寫。

可惜,歷史不容假設,忽略災情防治的崇禎,不得不喝下自釀的苦酒,陷入到大災的泥淖裡,徒留下“朕非亡國之君”的歷史詠歎。

參考資料:《明史》、章義和《中國蝗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