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是什麼裙?

25度拇指論


01石榴裙

石榴裙,其實就是指硃紅色的裙子(一說繡石榴花的大紅裙)。純色的紅裙豔麗明媚,襯托得人豔若桃李,故有“紅裙妒殺石榴花”之類的詩句傳唱。

“石榴裙”出自梁元帝蕭繹所著《烏棲曲》中“交龍成錦鬥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一句,以紅裙指代女性的萬種風情。

時至今日,緋紅的石榴裙依然廣受歡迎。在它流行的千年間,產生了無數與之有關的動人詩詞和典故。其中,最出名的典故就是“拜倒在石榴裙下”。


02拜倒在石榴裙下

相傳唐明皇為楊貴妃種了許多石榴樹,在石榴花競相開放之時,他們一起在花叢中飲樂。

貴妃喝酒易上臉,雙腮緋紅,猶如枝頭盛放的石榴花,美得不可方物。唐玄宗喜歡欣賞她醉後的媚態,醉臥美人懷,不理天下事。

大臣們對此頗有怨言,卻不敢明言,便遷怒於貴妃,不肯尊敬她。

一次,唐玄宗宴請群臣,讓貴妃助興。貴妃撇嘴:“他們平時對我側目而視,不尊敬我,我不想跳舞給他們看。”

玄宗聽後,心疼寵妃所受的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必須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之後,眾臣見到楊貴妃,不得不恭恭敬敬地跪拜,不敢直視她,只能看見她的石榴裙襬。

在權勢面前,大臣們不得不屈膝,“拜倒在石榴裙下”,即拜倒在女性的權勢下。當時,眾臣拜倒因權勢逼人,情非得已。

如今,“拜倒在石榴裙下”,則表達對女性的崇拜,崇拜可能由於品行、能力、素養等多方面,而不僅僅是權勢。有時候,也指男子沉迷於某人的美色無法自拔。

說完石榴裙的名典故,再來看看名詩詞。三葉草以為,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武則天筆下的“開箱驗取石榴裙”。


03開箱驗取石榴裙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如意娘》,是武則天在感業寺寫給唐高宗的情詩。短短四局,寫出無窮無盡的相思愁苦。

因為思念過度,我五色不辨,將紅色認成綠色。春光漸逝去,落紅融入春泥,枝頭只剩綠葉。可只有綠葉又有什麼意思?沒有紅花相配,終究沒有光彩。

逝去的春天如同我們遠去的甜蜜時光,已成為心口的傷痕,想一次,痛一次,淚如雨下。如果你不信我如此思念你,可以看看我箱子裡的裙子,那上面還有點點淚痕。

“看朱成碧”蘊含著三層意思:我想你;年華易逝,你要珍惜我;我獨自一人,過得甚是艱難。

一個女子,將原本含蓄的相思之情表達得如此真切熱烈,首句含蓄,後三句皆直白,女子向男子這般表達入骨的相思,許多男子都會心動吧。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描繪出一位執著不造作而且果敢決然的女子形象。相思斷腸,不容置疑。這兩句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

總體來說,這首詩明朗而含蓄、絢麗而清新,是武則天詩作的代表作品之一。加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的名氣,這首詩名氣也陡然上升。

所以,不論技巧,只談名氣,這首詩可當石榴裙詩詞中的第一。

石榴裙本來只是女子追捧的漂亮衣物,因為文人的筆而成為富有美感與內涵的詩詞意向,還因為名人效應在中國文化中紮根立足。

這也驗證了一個道理: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文化皆有根,起源於日常,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沉澱,最終香遠益清。


三葉草青青


女生有一句話:讓所有男生拜倒在石榴裙之下,那麼石榴裙究竟是什麼呢?

石榴裙,是唐代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唐人萬楚在《五日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莊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贈姬人》

在我國,有關石榴裙的傳說,比石榴果還要豐富生動,紅得似火的石榴花,易於想到男子對異性的熱烈追求和嚮往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對風流女性崇拜傾倒的俗語。這句俗語的產生與唐明皇和楊貴妃有關。

傳說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繡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每當榴花競放之際,這位風流天子即設酒宴於“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

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唐明皇愛欣賞寵妃的嫵媚醉態,常將貴妃被酒染之粉頸紅雲與石榴花相比,誰紅得豔麗?因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則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

楊玉環無奈,依然愛賞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繡滿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並邀楊玉環獻舞助興。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於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行己有恥31580


石榴裙是古代女子最常穿的一種紅色裙子,為何叫石榴裙,是因為古代的紅色染料,大多是從石榴花中提取的。

石榴的由來有個美麗的傳說

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到達安石國的時候,發現此處常年大旱,於是將大漢朝先進的水利灌溉技術傳授給了安石國,隨著水利工程的建成,張騫解決了安石國吃水難的問題。

安石國國王非常感動,於是給了張騫的大量的金銀財寶,但張騫都拒絕了,畢竟我大漢使臣,助你一國解決用水問題也是舉手之勞。

安石國國王看張騫不為金銀所動,於是想起了一件寶物,並講了一個安石國的傳說。

相傳有一任安石國國王外出打獵,忽然發現野地躺著一隻金色大鳥,於是國王將它救治,金色大鳥感念國王的救命之恩,於是將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塊紅色寶石叼了回來,國王將寶石放在了地上,就在這裡長出了一棵樹,結出了果實便是石榴,因為是在安石國,所以最初的石榴叫“安石榴”。

張騫聽了傳說也很好奇,於是去看了那棵樹,這次他接受國王的禮物,因為他得到了這棵“安石榴”的種子。

回到了長安,張騫將石榴種子種在了長安的上林苑和驪山腳下,從此中原便有了石榴樹。

“石榴裙”之說來自一首詩

石榴樹到了中土,聰明的漢朝人開發了另一種用途。

原來石榴果實能吃,石榴花更是一種非常好的染料,被這種燃料染成的布匹是一種鮮豔的紅色,很快成了愛美的女性競相購買的暢銷品,美女們拿回家中,將其製成了裙子。

梁元帝寫了一首《烏棲曲》,其中有一句叫“芙蓉為帶石榴裙”用來形容嬌媚動人的美女,從此後,“石榴裙”成了形容年輕女人的代名詞。

“拜倒在石榴裙下”和楊貴妃有關

時間到了唐朝,楊貴妃也很喜歡石榴,不僅愛吃石榴,更喜歡石榴花,還喜歡穿石榴裙,唐玄宗對待愛妃的這種愛好當然是非常支持,種了滿園的石榴樹,楊貴妃在其中翩翩起舞,皇帝看著喜歡。

但大臣們卻不喜歡,認為皇帝沉迷於貴妃不理朝政,但皇帝聽不進勸,所以大臣們便遷怒於楊貴妃,見到她時不打招呼,所以楊貴妃被冷落,心裡自然是相當不爽的。

結果有一次,玄宗大宴群臣, 酒至半酣便想要楊貴妃舞一曲助興,但和平時不同的是,楊貴妃很不高興,拒絕出場,然後跑到皇帝耳邊打起小報告,說平日了這些人見我愛答不理,更別說行禮了。

皇帝當即就生氣了,馬上下令,從此以後見了貴妃娘娘必須行禮,行大禮!

從此以後,大臣們只好被迫的對楊貴妃行禮了,於是有人偷偷的便說了句:今後算是要拜倒在這石榴裙下咯!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拜倒在石榴裙下”演變成了男子被女人魅力征服的描述語言。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放歌聲野老梁


石榴裙的來歷,跟武則天和李治有關 ,石榴裙到底有何魅力,可使男人拜倒。那麼拜倒在石榴裙下是怎麼成為男子對女性崇拜傾 ,現代的石榴裙唐代的石榴裙


鬱金香137652766


可以說,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有關“石榴裙”的傳說,甚至比石榴果還要生動誘人,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他顏色,因此顧名思義,將紅得似火的石榴花比喻成裙子,那種不可言表的美麗與香豔,是極易撩起男子對異性的熱烈追求和嚮往滴。

於是石榴裙在我國由來已久,梁元帝的《烏棲曲》中有“芙蓉為帶石榴裙”的詩句,可見那時候已經石榴裙看作漂亮的衣服,而發展至唐代的時候,石榴裙美麗得更更迷人了,因為唐代的詩們人曾經寫了諸多關於石榴裙的詩作:

萬楚在《五日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那麼這位色藝驚人的彈琵琶女子所穿的“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

梁鮑泉《奉和湘東王春日詩》:“新落連珠淚,新點石榴裙。”

韋莊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

明代大才子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詩中寫道:“梅花香滿石榴裙”。

南北朝詩人何思澄在《南苑逢美人》詩中,也曾用石榴花來暗比心中美女——“媚眼隨嬌合,丹唇逐笑兮。風捲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由此可見,在唐代石榴裙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服飾,為年輕女子所珍愛,而且不光時大姑娘小媳婦將它當作自己最漂亮的衣物,就連了那些有著高檔審美眼光的文化人,也將它看成最能迷人的服飾。

那麼,由於石榴裙的魅力一直經久不衰,於是便有了這句“拜倒在石榴裙下”暗喻風流男人被美色所征服崇拜傾倒於漂亮女人的俗語,其實,這句話是頗來來歷的:

傳說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從小就非常喜愛石榴花,也非常愛穿石榴裙。風流天子唐明皇為了博得美人一笑,便在楊貴妃經常遊玩的華清池西繡嶺、王母祠等地方,栽種了大量的石榴樹,每當夏天石榴花盛開的時候,唐明皇便設酒宴於“五月榴花紅勝火”的石榴花叢中,與身穿石榴裙的楊貴妃開懷盡興。酒後,楊貴妃雙腮緋紅,猶如火紅的榴花紅,這令唐明皇非常陶醉,終沉湎於美色之中,從而忘了朝政。對此,大臣們非常不滿,但又不敢指責皇上,便遷怒於楊貴妃,從而對她拒不使禮。唐明皇知道後,感到楊貴妃受了委屈,便立即下令:文官武將所有之人,見了貴妃,一律使禮跪拜!否則,便以欺君之罪嚴懲。於是,眾大臣們,只要一見到楊貴妃,便紛紛下跪使禮。那麼,從此“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俗語便流傳下來了。

那麼,石榴裙為何如此受到人們的鐘愛呢?原來它有四個別的服飾所沒有的特點:

一、打造熟女

火紅的石榴裙,一旦穿上,能瞬間提高你的成熟度,再青澀的女子,也能成為熟女。

二、雍容華貴

石榴裙本身就是一種高貴華麗的體現,話說“五月榴花紅勝火”,穿上它再普通的女孩也能顯示出優雅不凡的氣質,從而成為最有氣質的明星級人物。

三、清新脫俗

石榴裙雖然紅的豔麗,便由於其與眾不同,所以看起來清新脫俗,給人一種自然美的形態。

四、女人味

石榴裙的紅豔俏麗與雍容華貴,使女子穿上之後,更加具有女人味,更有魅力,更吸引眼球。

一般,常見的石榴裙有三種類型:

一、“蓬蓬石榴裙”

“蓬蓬石榴裙”,是上世紀20年代最流行的服飾,因為女人的小蠻腰會讓男人情不自禁地去攬住。這款長及人的小腿部,像藕蓮蓬似的蓬蓬裙襬,穿上後顯得腰肢特別的纖細,加上可愛甜美的蓬裙,往往會令異性們情不禁地拜倒在裙下。

二、“拖尾石榴裙”

“拖尾石榴裙”的款式穿上之後,不但勾勒出女性完美的曲線,更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因為它是抹胸拽地長裙款的設計,而且還是用國寶級的面料“雲錦”,以及絲和孔雀羽線等手工精製而成的。若再配上的相應的項鍊,其高貴的氣質往往就是紅毯上的焦點。

三、“超短石榴裙”

“超短石榴裙”有一種強勢之美,然而這種強勢的美麗,只可遠觀不可近享,因為它是青年女孩子與強勢女子的最愛,它沒有繁瑣的裝飾,其款式是梯字型的,極簡的線條,自信而直接地展示性感模樣,從而以硬挺的質感來表現大女人的強勢。於是,只有那些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的男子才能靠近它。


超能博士


說起石榴裙,大家或許都能想起武則天這位鐵血女皇所寫的那首哀婉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那麼,石榴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所謂的“石榴裙”自然是與石榴有關。

石榴是原產波斯的水果,在漢朝時傳入中國。根據張華《博物志》載:

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

隨著石榴的引入,人們對這種水果的喜愛,也從果實發展到石榴花上。

由於石榴花的顏色極其鮮豔奪目,所以古代往往會以石榴裙來形容像石榴花一樣硃紅色的裙子。這就是石榴裙的歷史由來。

石榴裙在文獻中的出現是從齊梁開始的。

詩人何思澄《南苑逢美人》有云:風捲蒲桃帶,日照石榴裙。

再比如梁元帝的《烏棲曲》:交龍成錦鬥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

等到唐朝時,石榴裙已經是一種風靡於所有年輕女性的服飾了。

由於顏色鮮豔,能夠襯托出少女的美麗,所以很得當時的女孩子們的喜歡。

因此,最後出現“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這不是沒有根源的。


HuiNanHistory


看到“石榴裙”,想到“石榴姐”,苑瓊丹在影片裡說:“是我風華絕代、萬人驚豔的石榴啊!”

石榴在古代是和美女搭配的,石榴裙也是佳人們的專屬,流傳甚久的金句“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說美女征服男人。

那麼,石榴裙到底是什麼裙呢?這既涉及到植物石榴,也涉及到歷史典故,還是很有文化味道。

古代的女人,比較偏愛石榴,它不僅是可以吃的新鮮水果,且是製作漂亮衣服的染料,還有著良好的預言。

石榴花是上好的天然染料,古代女子往往就是用石榴花來染紅裙子,這種裙子就被叫做“石榴裙”。古詩當中,多有用石榴裙來指代美人,如“紅粉青蛾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風捲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古代女子有子嗣很重要,貴如後宮可以“母憑子貴”,賤在民間可以“傳宗接代”。石榴是多子的植物,古人有著天人合一的觀念,認為穿著石榴裙的女人會吸收一些石榴的生命力,從而興旺夫家。

如此一來,被賦予各種吉祥色彩的石榴裙,就成為古代女子最愛穿的服裝,沒有之一。流傳至今的古畫裡,穿石榴裙的女子被作為女性的重要標識入畫,比如顧閎中所畫的《韓熙載夜宴圖》裡最右首的紅裙女。

石榴裙的歷史典故也不少,比如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唐玄宗為愛妃種下無數石榴樹,楊貴妃穿著石榴裙為君王在花間跳舞。還有武則天思念死去的唐高宗,寫下罕見的詩句:“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總結一下,古代的石榴裙就是紅色的裙子,它們往往是用石榴花所染紅。憑藉文化的作用,石榴裙也是象徵美女的代名詞,它是1個褒義詞。


子屠龍


石榴裙到底是什麼裙?

在色彩學中,有一種紅色,叫石榴紅,因為這種紅色跟石榴花的顏色非常相似,紅色的對純度非常高,而且色彩明度也非常高,因此給人一種明豔的美感。當然,對於我這樣的直男來說,紅色只有一種,就像那些千奇百怪的口紅色號,對我來說都是紅色,根本分不清。

石榴

石榴作為一種果實,它承載了太多意義,在古代的以色列,石榴是所羅門王欽點的聖物,在古希臘,它是女神的忘憂果,在古代中、西亞地區,石榴被認為是上天賜予的聖果。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石榴也在此時,由中亞地區的安國、石國傳入中國,因此被稱為安石榴。

很快,石榴得到了中國人的喜愛,要說理由,其實跟前面舉的例子都差不多,石榴多籽,象徵多子和豐收,而且中國人喜愛紅色,有吉祥的寓意,當然了,石榴美味也是受到喜愛的一大原因。

石榴裙

石榴的顏色太過明豔,不加以利用就太可惜了,於是乎,石榴花就被人們製成了染料,用來給服侍上色。

石榴裙,顧名思義,就是通體被染成石榴紅的裙子,穿上之後美豔不可方物。

石榴裙真正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行起來,是在唐朝,美好的女孩子,穿上明豔的石榴裙,那明豔的紅映襯到女子的俏臉上,霎時間把女子襯托得更加俏麗動人,眼前彷彿不是一個普通女子,而是仙女下凡。

俗話說女為悅己者容,女孩子穿上石榴裙,把自己打扮得楚楚動人,自然是為了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心上人,而唐朝男子也對明豔的石榴裙非常痴迷,白居易就曾在《琵琶行》中描寫了一個穿著石榴裙的歌女,詩云: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這句詩中的“血色羅裙”,便是石榴裙。

比白居易更直白地表露對石榴裙的喜愛的詩人,是開元時期的萬楚,他在在《五日觀妓》一詩中,寫出了這樣的句子來表達對石榴裙的喜愛: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唐朝是開放的,唐人是浪漫的,唐朝女子是美麗的,她們可以創造最美麗性感的時尚單品,每個人都是時尚達人,比如齊胸裝、露乳溝,淋漓盡致地展現女性身體之美,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那樣的裝束,可不是沒有一句,有詩為證:

“日高鄰女笑相逢,慢束羅裙半露胸。”——周濆(pēn)·《逢鄰女》

石榴裙的美麗傳說

石榴紅似火,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人們對愛情的熱烈追求,石榴裙這種浪漫的服侍,自然也跟愛情有些關係。

這個愛情故事的男主人公,名叫李隆基,女子叫楊玉環。

相傳啊,楊貴妃鍾情於石榴花,李隆基作為寵妻狂魔,就在華清池等地種滿了石榴,每當石榴花開之際,赤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總會看到李隆基和楊貴妃的身影。他們在這裡飲酒作樂,貴妃的俏臉上,因酒精的緣故,有些泛紅,再加上石榴紅的映照,那醉態更添幾分嫵媚。

但中國人向來有個臭毛病,喜歡把當局者的不作為,怪罪到女人身上,很自然楊貴妃受到了朝臣的排擠,認為她魅惑皇帝,致使李隆基醉情聲色,不理朝政。

一次宴會,李隆基邀楊貴妃獻舞助興,不料貴妃說,朝臣們對她不尊敬,因而不願跳舞。寵妻狂魔李隆基想著自己的女人竟然瘦了如此委屈,心中十分惱火,於是下令說,一會兒貴妃出來,你們必須行跪拜禮!

楊貴妃有了臺階也不好再耍性子,畢竟是皇帝的命令,於是穿上那一抹紅裙,飄飄然走出來,眾臣見之,無不下跪行禮。

就此,“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成了一個典故,比喻男子對女性崇拜傾倒。

李隆基雖然在執政後期一系列騷操作,在歷史上飽受詬病,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也常常被人拉出來作為反面教材,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拋開政治層面來說,這樣的愛情確實讓人嚮往。



也可自話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石榴裙”並不是指裙子的形狀像石榴,也不是指裙襬上繡滿了石榴花的圖案,而是指像石榴花一樣硃紅色的裙子。

具體是什麼顏色呢?請參看豆瓣網頁:契丹的相冊-中國顏色稱謂大全

至於這個名詞的出處,一直以來眾說紛紜,南朝《南苑逢美人》就有“風捲蒲桃帶,日照石榴裙。”

而比較有名的是武則天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石榴裙就是硃紅色的裙子。

石榴裙唐代以前即有之,而以唐代為盛。石榴裙在文獻中的出現是從梁代開始的。齊梁間詩人何思澄《南苑逢美人》:"風捲蒲桃帶,日照石榴裙。"梁鮑泉《奉和湘東王春日詩》:"新落連珠淚,新點石榴裙。"梁元帝《烏棲曲》:"交龍成錦鬥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唐詩中也多有出現,如劉禹錫詩"其奈錢塘蘇小小,憶君淚點石榴裙";白居易詩"燭淚夜黏桃葉袖,酒痕春汙石榴裙"。

由石榴花的美豔如火衍生出“石榴裙”的特殊物象, 奔放的唐代女子鍾情鮮豔的紅裙,而紅顏料主要從石榴花中提取而成,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他顏色,穿著俏麗動人。因此,人們將紅裙也稱之為"石榴裙"。

由下圖可看出,石榴裙的形狀和色彩確像盛開的石榴花。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