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才有貧而不憂的豁達

莊子“繕性”: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才能貧而不憂,拋開內心的嘈雜。

莊子: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才有貧而不憂的豁達

對於人生來說,拋開自己主觀意識對於世俗的感知,換一種不同的心態和活法,來應對自己的內心與人生,才會遇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因為人生最高貴的事情,是對於自己靈魂心性的保全。

在道家思想中提倡一種狀態,就是嬰孩的純真狀態,正如《道德經》中說:“常得不離,復歸於嬰兒”,因為嬰兒的狀態純真,沒有摻雜外在事物的紛亂,所以能夠保持一種淡然淳樸。

這反而是對於自己心智的一個保全,而世俗之人會因為自己的慾望以及情感產生慾望以及紛亂,傷及自身心性。

莊子: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才有貧而不憂的豁達

《莊子》“繕性”篇章之中有這樣一段話:

古之行身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德,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故曰:正己而已矣。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古人保全自身不用狡辯文飾的智慧,不用智謀令天下困頓,不用心智來困擾心性獨立自處而返歸自然的本性,又何需有所作為。道本身不是小行,德本身也不是小識,但是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所以說匡正自己就可以了。

外在的機巧和文飾,都是傷及自身心性的根源,而保全自身心性淳樸,才是莊子所說的“得志”,將自己的追求放在高官厚祿上,但是高官厚祿卻是傷及自身心性的禍患。

莊子: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才有貧而不憂的豁達

《莊子》在這一段話中提出的核心,也就是這一篇章的主題“繕性”,闡述了修身養性的前提,就是養心的問題。

“繕性”也就是所謂的修繕,保養心性的榜樣,目的就是窮樂無憂,無論外在境遇如何,自己內心都有一種富足和完善。

“繕性”的出發點就是老子學說中的“絕聖棄智”,拋開自己內心的機巧。

因為人的心性是自然生成,並沒有什麼缺損,談不上所謂的修,但是隨著一個人的成長,隨著對於社會發展的經歷,他的內心會呈現一個“德而下衰”的趨勢,也就是會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情感,慢慢的產生慾望,出現了內心的嘈雜。

莊子: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才有貧而不憂的豁達

《菜根譚》之中說:人生在世,太閒則別唸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耽風月之趣。

人生如果太過於閒逸,那麼別的念頭就會悄悄產生,人生如果太過於忙碌,那麼純真的本性就不會顯現,所以德行高尚的君子,既不可以使自己身心過於疲憊,也不可不懂得吟風弄月的樂趣。

一個真正的君子一定不會讓自己的身心過於疲憊,太忙只會讓自己成為生活的奴隸,為生命所奴役。

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多數過度忙碌的人生,他追求的一定是外在的功名利祿,是那一些生命之外的東西,卻是傷及自身心性的根源,也是人生的一種悲哀。

正所謂說:終身役役不見其成功,蕭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就是說人生一輩子忙忙碌碌的都在幹什麼呢?做自己身體的奴隸,做物質的奴隸,但是最後卻一無所成的離去,一生都看不到成果,生命便結束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外在事物的嘈雜對於內心心性的損傷,而導致的心性偏頗。

莊子:達到“性命雙修”的境界,才有貧而不憂的豁達

那麼反之,按照道家思想中“繕性”的智慧去修養自身,自然樂而無憂,豁達樂觀的去面對生活。

不管外在身外之物的那些功名利祿,是否在自己的生命中出現,自己的內心仍然不為所動,這在無形之中定能收穫一個完善,而又時刻能夠讓自己感到幸福和快樂的心情,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狀態。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