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皇太極即位後,發展了努爾哈赤的軍事戰略思想,把對明朝作戰,推翻明朝的統治比喻為“伐大樹”,為更好地“伐大樹”,首先要做的就是完成對明朝的戰略包圍。

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把進攻矛頭轉向明朝的“左膀右臂”

寧錦之戰後,後金與明在遼西戰場形成暫時對峙局面。皇太極面對內外重重阻力,無法繼續向西推進。皇太極審時度勢,決定暫時放棄對明朝的進攻,把戰爭的矛頭指向明朝的“左膀右臂”,即朝鮮和蒙古

對朝鮮

朝鮮東臨日本海,西瀕黃海,北面原與明朝毗連,並有水路交通往來。後金攻取遼瀋等地後,朝鮮與明朝之間的水路交通被截斷,朝鮮成為後金的左翼鄰國。

後金在攻打皮島時,曾向朝鮮借船,被朝鮮果斷拒絕,皇太極因後金兵無戰船且不習水戰而失敗。1627年,皇太極派兵攻打朝鮮,此舉並不是專伐朝鮮,而是想把明朝毛文龍的海上勢力剷除。

在後金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朝鮮國王李傢被迫求和,朝鮮對後金稱“兄弟之國”。

1636年,皇太極繼皇帝之位,改國號為大清,皇太極接受百官群臣朝拜時,獨朝鮮的使臣羅德憲、李科不拜,朝鮮的使臣的無禮讓皇太極非常生氣,他認為朝鮮的傲慢無禮背後是因有大明的支持。

所以皇太極再次發兵朝鮮,以期斷絕朝鮮與明朝的一切關係,解除後顧之憂。1637年,朝鮮國君李驚被迫投降,俯首向皇太極稱臣,並中斷與明朝的往來

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對蒙古

明清之際,蒙古分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由於漠南蒙古東與後金接壤,西與明朝毗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後金與明朝爭奪的對象之一。

皇太極認為要與明朝抗爭,入主中原,就必須使漠南蒙古歸服後金,以斷明朝之右臂,而明政府同樣試圖利用漠南蒙古牽制後金。

漠南蒙古諸部中,以察哈爾部最為強大,其首領林丹汗奉行親明政策,明朝每年賞賜大量歲幣,以拉攏林丹汗。察哈爾部的逐漸崛起及林丹汗的親明政策對皇太極政權造成極大威脅。

皇太極採取分化結盟的政策,即採取聯姻、誓盟等方法同漠南蒙古各部結成軍事同盟,皇太極利用漠南蒙古諸部封建主之間的內訌,採取不同方法,對親明的林丹汗則軍事征剿,對其它各部則通過聯姻、誓盟等手段安撫。科爾沁、杜爾伯特等部先後歸順後金

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1632年,皇太極大舉進攻察哈爾部,林丹汗敗走。漠南蒙古歸降後金後,後組成蒙古八旗,成為皇太極重要的軍事武裝之一。蒙古的歸順,改變後金與明朝力量對比,解除攻打明朝後顧之憂,打通後金從蒙古地區進入中原的道路。

朝鮮、蒙古的先後降服,掃除了皇太極繼續西進的道路上的障礙,皇太極面前的唯一的敵人就是明朝,再無後顧之憂,併為後金扭轉了危機四伏的戰略形勢,為皇太極迂迴入邊打開了通道。

對明襲擾作戰

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是通往關內的門戶,也是屏蔽北京的要塞。皇太極決定繞過山海關,先攻打明軍防守薄弱的其它城池。

第一次:1629年十月,皇太極發動首次入關征明的戰爭,是為“己巳之役”。由於後金攻打寧錦不利,皇太極繞過寧錦,自北向南,直追北京。

此次遠襲,不僅使後金兵長途行軍、攻城戰守及與主力配合的能力增強,同時也堅定皇太極及後金兵,必克大明,入主中原的信心。此時的大明災荒連年,農民起義不斷,加之軍情告急,已是無力應對後金進攻。

第二次:1634年,皇太極覺得此時從山海關進入關內,時機尚不成熟,且明軍在山海關防守甚嚴。皇太極決定繼續繞道遠襲。皇太極詢問大臣們徵明當由何路進兵,大臣們表示應從山海關而進。

後金隨即繞過山海關攻打大同,同時收服察哈爾。皇太極第二次入關遠征明朝,歷時三個月,入侵宣府、大同,並連克多處城鎮,掠奪百姓、牲畜不計其數。後金進攻範圍以宣府、大同為中心,在明朝的府州臺堡之間任意橫行,嚴重地消耗大明的經濟實力,沉重打擊了大明王朝。

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第三次:1636年五月,皇太極兵分兩路入關征明,以中原為進兵目標,歷時五個月,轉掠兩千裡,所獲戰果輝煌,兩路大軍共敗明軍五十七陣。

所陷州縣順天府所轄順義、文安、慶雲;保定府所轄博野、慶都、蠡縣、深澤、高明;河南府所轄獻青、任丘、興濟、吳橋、古城、寧津;真定府所轄獲鹿、高城、靈壽、元氏、無極、平山、西陽、行唐、南宮、新河、武邑、饒陽、武強、趙州、柏鄉、臨城、高邑、贊皇、寧晉、深圳、衡水;順德府所管轄沙河、南和、平鄉、唐山、內丘、任縣、鉅鹿、廣宗、欒城、廣平、雞澤、威縣、清河、兗州府所轄平陰、樂昌府所管轄博平、茌平、青平、高唐、恩縣、夏津、武城、濟南府所管轄歷城、齊河、禹城、齊東、泰安、長山、海豐、測城,凡破七十餘城。

俘獲人畜計四十六萬二千三百餘,獲得黃金四千零三十九兩、白銀九十七萬七千四百六十兩,殺明兩名總督及守備以上官員百餘人,生擒德王朱由樞,郡王朱慈炎、奉國將軍朱慈賞,監軍太監馮允升等,加上事後崇禎帝誅文武失勢諸臣巡撫張其平、顏繼祖、總兵倪寵、陳國威、內監鄧希詔、孫茂霖等三十三人。

從皇太極這幾次遠襲迂迴作戰中,可以看出,皇太極有意避開了難以攻打的山海關,把大批兵力用在攻打山海關附近的城池上,牽制明軍主力,使明朝從財力、兵力上受到損失,直至無法與後金相抗衡,後金再一舉奪取山海關進入北京。

講和

皇太極是一位擁有遠大抱負和深謀遠慮的政治家,在登上皇位以後,將對明戰略重新進行了部署,在他在位期間,曾多次與明講和,來麻痺明朝,為自己爭取時間。

1627年,雙方第一階段講和是明寧遠巡撫袁崇煥遣使來吊賀,並議修好事。面對袁崇煥的講和,皇太極順水推舟,殷勤地款待使者,臨行前贈送他們大量的財物。

皇太極新君上任,並沒有急於建功立業,而是很有誠意地對待和談,主要是從他當時所處形勢來考慮。

第一,後金人口稀少,財力上和人力上都需要時間整頓。為彌補兵力不足,後金不管老幼一律徵兵,上從十歲小兒,下至七十老翁,無不從軍。

第二,雙方力量對比上,雙方戰爭不可能速戰速決。經過兩方長時間征戰,無論誰獲得戰爭勝利,彼此都消耗元氣,更何況此時此刻兩方各有優勢,都不能使對方迅速垮掉。

第三,皇太極與袁崇煥戰略主張大致相同,袁崇煥的戰略主張是“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野戰即非所長,唯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守為正,戰為奇,和為輔,數遣使來議款。即招募遼人駐守遼土,在遼土上屯種以供養士兵,以守為主,以戰為攻,以說和為輔助手段。

即以講和為手段以獲得足夠的時間調整並且“欲乘間修復錦州、大小淩河諸城,為持久計,遣使偕喇嘛僧致吊,因以戰虛實。”

皇太極想暫時講和,先伐朝鮮以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

1629年雙方進行第二階段講和,皇太極將崇禎帝致後金的公開信張貼在北樓口。內容是:

滿洲原系我屬國,今既叛犯我邊境,當此炎天深入,必有大禍。今四下聚兵,令首尾不能相救,我國人有得罪逃去,及陣中被擒欲來投歸者,不拘漢人、滿洲、蒙古,一體恩養。有漢人來歸者照黑雲龍養之,有滿洲、蒙古來歸者,照桑葛爾寨養之。若不來歸,非死於吾之刀槍,則死於吾之炮下,又不然,亦被彼誣而殺之矣。


松山決戰後,雙方內部形勢及戰爭形勢都發生巨大轉變。從形勢上看,後金在戰爭中佔據主導地位。

講和對明更為有利,根據當時的狀況來看,明朝松山一戰失敗後,已無力與後金抗衡,關內農民起義愈演愈烈,明朝腹背受敵,不僅財力上無法支撐,且無將帥可用,朝野上下一片混亂。

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從雙方力量對比來看,明朝經過長期作戰,人力、物力、等方面消耗巨大,加之李自成農民軍揭竿而起,漸漸成為對明的一種潛在的威脅,所以明朝為避免兩面作戰,提出講和,以作為緩兵之計,打算先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軍,回頭再攻打後金。

後金統治者看出明的意圖,決定繼續攻打明朝。

皇太極的戰術

皇太極時期軍事力量大為增強,皇太極開始仿製和使用火炮,建立了火器營一一烏真超哈。火器的製造與使用為皇太極圍城打援提供了客觀條件。

圍城打援

努爾哈齊自萬曆十一年以來,經歷了統一女真內部戰爭、薩爾滸之戰、開原鐵嶺爭奪戰等大小几十次戰役,憑藉著野戰突襲及女真人一貫驍勇善戰,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在攻打寧遠時,久攻寧遠不下,且傷亡慘重。

明軍在寧遠與寧錦兩次戰役中,憑藉堅城,用大炮抵擋住後金兵的猛烈進攻,取得戰爭的勝利,使後金統治者感到強烈震驚。後金軍長期以來引明兵野戰,以騎術攻堅及車梯盾牌作為攻具,後金無論從裝備上還是技術上都落後於明軍。

針對明軍堅城大炮,皇太極英明地採用圍城打援的消耗戰。

1631年八月大淩河之戰,後金採用圍城打援戰術。後金軍將大淩河城圍困住,明將祖大壽及祖家軍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突圍,二是等待援兵。

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祖大壽不斷派遣小股部隊出城,靈活地同後金作戰,力圖打破其圍困,但都被嚴密防守的後金兵打敗。明朝雖有三次增援,但都被準備充分,靜候戰機的後金精兵打敗。

明朝無力再派援兵,大淩河圍困時間一長,城內糧草等軍需不足,城池岌岌可危,全體官兵和百姓陷入孤立無援和缺糧斷薪絕境,部分將領出城投降,城內人心渙散,殺人相食。

祖大壽於十月二十八出降。

1640年,皇太極經過一系列戰略上的調整,後金軍事實力大為增強,皇太極發兵圍困錦州。

為了讓圍困錦州順利進行,皇太極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將城東、城北、城西的莊稼全部搶割完畢,以斷絕錦州城內的軍糧;掃蕩錦州周圍的明軍臺哨,徹底孤立城裡的明軍。

1641年皇太極進一步採取措施,在城外築牆,牆高一丈五尺,寬可駐營。營強上遍築垛口,四面留門。

明朝不斷派援兵來援。四月,明援兵自杏山至松山,濟爾哈朗、阿達禮、羅洛宏等伏兵於錦州南山西,阿濟格、多鐸等伏兵於松山北嶺,令前鋒誘敵,伏發,大敗之。明軍十三萬大軍全部潰散,統帥洪承疇被俘。後金對錦州實行長期圍困,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淺析皇太極的“伐大樹”戰略

圍城打援不止是皇太極一次戰略戰術改變,而且對於鼓舞后金士氣也起了很大作用。大淩河之役與錦州之役的勝利是後金自寧遠、寧錦之戰失敗以來,取得一次較大勝利,有重大戰略意義。

在此後戰役中,後金這一打法屢屢見效,後金兵在炮火不及之地設重兵防守,使明軍賴以戰鬥強勢失效。在後金準備充分時候,把握戰機,以守株待兔之勢及充分時間,分析敵情、佈陣、調配等,對於後金兵來說,圍城打援,易守易打,相對明軍來說則突圍不易,等援兵來救更不易。

反間計

明朝從永樂朝始,宦官漸受重用,宦官常被委以重任,從事特殊活動,諸事直接報告皇帝。皇太極利用俘獲大明宦官制造一場駭人聽聞的反間計。

先是,獲明太監二人,令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巴克什達海監守之。

至是還兵,高鴻中、鮑承先遵上所授密計,坐近二太監,故作耳語云今時撤兵,乃上計也。頃見上單騎向敵,敵有二人來見上,語良久乃去。意袁巡撫有密約,此事可立就矣。時楊太監者,佯臥竊聽。

隨後,高鴻中、鮑承先故意放跑其中一個姓楊太監。楊太監逃回後,立即向崇禎帝上奏。崇禎帝本來生性多疑遂以“議餉”的名義召袁崇煥等入宮覲見,隨即質問袁崇煥為什麼殺毛文龍,乃為何一直在北京逗留不去征戰,袁崇煥一時不能回答,遂被逮捕。

皇太極終於借崇禎帝之手,除掉了袁崇煥,為下一步的軍事征伐掃平了道路。

袁崇煥之死,對明朝和後金都產生重大影響,就明朝來說,明朝一是失去一位深知邊事策略的大將,自崇煥死,明朝更無可用邊帥。以前聚集愛國將領也心灰意冷,不願再為之效力。自此邊事更加艱險,無將士樂於之守城,無兵士願為之出生入死,自此以後,皇太極也清楚地意識到崇禎帝猶疑,大臣腐敗無能、軍事上疲憊,更加堅定其直驅明朝的信心。

綜上

在皇太極時期,戰爭形勢發生諸多變化。隨著戰爭的繼續,主戰場也發生變化,擺在皇太極面前的不僅僅是明朝一個敵人,還需要考慮到蒙古與朝鮮的後顧之憂。

所以皇太極通過和明朝講和,來延緩時間,積蓄力量。對明朝的“左膀”一一朝鮮則採取軍事征伐,對明朝的右臂——蒙古則通過聯姻、賜宴、誓盟等手段安撫,後蒙古八旗成為清軍重要的組成部分。

皇太極意識到奪取明朝還需要一定時間,山海關防守又嚴,強行攻取恐傷亡太多。故皇太極採取遠襲、迂迴的戰術方法,繞過山海關,不斷侵入明朝腹地,進行掠奪,嚴重消耗明朝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消耗明朝的有生力量。

所以皇太極在努爾哈赤的基礎上對明朝的軍事戰略有了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