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因山得名的奧密被發現

自古以來,中國人取地名愛用“陰”、“陽”二字,取名的法則也很簡單,就是根據所在地勢,“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則為陰”。其實,這也好理解,我國處在地球的北面,山的南面肯定向著太陽的,有大量的光照,所以是陽。以水為界限的話,那就是山南水北了。相反,山北水南的話,陽光經常會被遮擋,所以就是陰了。

“襄陽”因山得名的奧密被發現

地勢陰陽示意圖

下面這些地方,叫陽叫陰的,都比較貼切:

咸陽——號稱天下第一帝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和水都是陽,所以就叫咸陽了(鹹是“全是”的意思);

洛陽——十三朝古都,位於洛水之北,邙山之南,也是個雙陽;

江陰——市名,在江蘇省,位於長江以南,叫江陰很合適;

湯陰——縣名,隸屬河南省安陽市,位於湯水以南,叫湯陰也很合適。

我國地名叫陰陽的還有很多,大部分都“名正言順”......

然而,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卻好象“名不副實”。請看下面的襄陽城地勢圖,襄陽古城的南面是峴山,北面是漢江,按道理應該叫“襄陰”更合適。

“襄陽”因山得名的奧密被發現

襄陽城地勢圖

“襄陽”這種明顯違反“陰陽”的問題長期困擾著大家。為了解釋這個難題,大家找了各種說法:

說法一(襄水說):說襄陽城南面的一條小河溝,現在水量比較小了,但還有水,現在叫“南渠”。據說以前水量較大,古代可能叫“襄水(或襄渠)”。因襄陽城在“襄水”北面,故稱“襄陽”;

“襄陽”因山得名的奧密被發現

襄陽南渠示意圖

說法二(遷徙說):說在現在的襄陽城位置,漢代以前叫“北津戍”,漢末曹魏時,襄陽城由鄒家灣搬入北津戍。鄒家灣在哪兒呢?在峴山之南的歐廟鄒灣村,207國道旁,離現襄陽城約30公里。鄒家灣南面是一條小河,名渭河(古稱涑水);其北面是峴山山脈的餘脈缷甲山。鄒城遺址經相關部門挖掘考證,確有古城遺址。據此推測,此處古城處於典型的“山南水北”,命名為陽,當無不妥。另南面的渭河,推測古稱可能叫“襄水”,“襄陽”由此得名。

“襄陽”因山得名的奧密被發現

古襄陽城遷徙示意圖

以上兩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下面我們來逐一分析:

第一種說法,“襄陽”得名與山無關,只因城南的小河而得名。但這條小河現在叫“南渠”,過去是否叫過“襄水”或“襄渠”?是先有“襄水”或“襄渠”叫法,後有“襄陽”城名?還是相反?均不得而知,查無依據。就算是先有“襄水”、“襄渠”後有“襄陽”城名,那“襄水”、“襄渠”的“襄”字又從何而來?無從說起!因此,這種說法很勉強!

第二種說法,“襄陽”在鄒灣處得名後搬過來,既符合中國陰陽命名法則,又有遺址考據為證,現在看來越來越被大家認可。只是“襄陽”得名於南面的“渭水”,同樣勉強得很!“渭水”古代叫“涑水”,但是否叫過“襄水”?現在還沒有找到證據。

以上兩種說法,都沒有很好地解釋“襄陽”得名由來,究其原因,是大家始終沒有跳出一個思維侷限——水,總是在襄陽城南找“襄水”,陷入了一個“先有襄水,後有襄陽”的思維定式!

之所以沒有人說“襄陽”得名于山,可能是這附近沒有一個山名帶“襄”字。的確,細數襄陽城附近的山,東面,一條是與漢江基本平行峴山山脈,包括峴首山、羊祜山、真武山、虎頭山、琵琶山、尖山、扁山、曹家山等;西邊的一個山脈,包括萬山、順安山、旄旗山、馬頭山等。奇怪的是,襄陽城附近的這兩個山系中,都見不到“襄山”的影子!

“襄”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翻開字典來看看!

看一下古“襄”字寫法(下圖順序: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

“襄陽”因山得名的奧密被發現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我們可以發現,“襄”字與衣服關係密切。

1)《說文解字》解釋“漢令:解衣耕謂之襄”。

2)《康熙字典》給出第二個解釋:“上也”。

分析:1)《說文解字》是根據古文字字形構成,特別是金文字形,並根據《漢令》給出的解釋。可惜這個解釋,在現實語言中找不到應用。(《 案》校正說:《說文》解釋有誤)

2)《康熙字典》的解釋,表明“襄”意思同“上”,表示“為用外衣包裹之狀。本義:包裹、包容(異物)”。查“襄”字的古音,其實就是與“上”同音。現在南方的許多地方的方言還是“襄”“上”不分的。這個從我們現在的口語中還經常把“衣服襄邊”說成“衣服上邊”,把“衣服襄釦子”說成“衣服上釦子”。中國人過去穿的衣服多是對襟式的。對襟衣的扣環和扣瓣一般不是都襄在一邊的,而是交叉的,這叫”互襄“。後來變成了“互相”。“襄”字與“鑲”字有相近的意思,但又有不同。“鑲”字是用金屬鉤將物品包在內,而“襄”是衣之上包。

3)現代用“襄”字,多用來表示輔助、幫助之意,如襄助、襄理等。其實這是根據上述第二個字意引申來的。如衣服襄邊。是不是達到加強衣服邊強度的輔助作用?

明白了“襄”字的本意,你是不是會突然發現,“襄”應該指山而不是指水了。

其實,我們的古人對此早有記載,北宋樂史著《太平寰宇記》雲:“荊楚之地水駕山而上者皆呼為襄,上也。”也就是說,在我們荊楚一帶,把駕在水上的山,都稱作“襄”。不知為什麼,一直沒有引起注意。再回過頭來看看前面襄陽地勢圖中的峴山山脈,是不是象被漢江駕起來的山啊?所以把峴山稱為“襄”也就不奇怪了!

分析至此,我們是不是明白了,“襄陽”的“襄”就是指峴山山脈,“襄陽”只能是也必然是指鄒家灣這個“襄陽”舊址了。

至此,“襄陽”得名的秘密才被真正揭開。

文字考古,其樂無窮;文字考古,價值無限。如有您的參與,將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