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的育兒觀,為啥王菲有效,在我們這裡就變得沒用了呢?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可憐天下父母心”,不論怎樣,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永遠的牽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就像風箏與線: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小心翼翼的拉著線,讓風箏在自己看得見的天空飛翔,在正確的方向飛翔;而孩子長大後,想要飛到更高、更遠的天空,這個時候,父母不能一味的束縛,也不能直接放手,父母可以通過線來感知孩子是否健康快樂,幫助孩子認識世界,讓孩子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天空。

現在,各種教育觀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近年來,一種名叫“散養”的育兒觀,引起了許多家長的關注,甚至許多明星,也大力推薦這種“散養”方法。王菲對大女兒的養育就是典型的“散養”,孩子想學就學,想喝就喝,想玩就玩,正常女孩不該踩的雷區基本都踩了一遍,可這樣的一個女孩性格很好,為人謙遜,工作認真。

可見“散養”的孩子不全是壞的,但也不全是好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這也表明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僅僅是模仿,那麼將永遠都不能超越。


小環的父母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以他們對小環的要求非常嚴格,小環感覺自己的童年失去了自由。自從小環有了孩子,她就暗暗告訴自己,一定不能對孩子管束過多,她想用“散養”的方式給孩子自己沒有的童年。可是,不知哪裡出了問題,孩子雖然活潑聰明,可是卻任性妄為,隨心所欲,在小環又一次因為孩子做出格的事,被老師叫到學校時,小環困惑了。

小環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個自由自在的童年,選擇了“散養”,可是這種方法真的有用嗎?家長選擇這種方法的原因是什麼呢?



家長為什麼選擇“散養”呢?

1、溺愛孩子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父母愛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事過猶不及,如果父母過分溺愛,不管孩子是對是錯,都放任孩子,在孩子犯錯後,捨不得教育,甚至還為孩子辯解。

2、補償心理

就像故事中的小環,因為自己的童年在嚴厲的教育中度過,沒有自由,就對孩子實行“快樂教育”、“減負教育”,大多數家長很容易因為自己的童年遭遇,對孩子有補償的愧疚心理,希望孩子能彌補自己的遺憾,從而在無形中形成了散養。

3、希望快樂

小時候的孩子天真爛漫、無憂無慮,一部分家長擔心過多的規矩會讓孩子失去天真的本性,為了讓孩子童心不泯,家長選擇了“散養”,不給孩子任何壓力,認為這樣孩子就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教育的問題上,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採取有效的方式,因為沒有家長的幫助與約束,過度的放縱與“散養”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過度“散養”的危害

1、以自我為中心

在孩子成長的階段,給孩子太多的自主,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在這個階段,孩子並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並不知道謙虛,想要什麼就要什麼,如果家長不加以約束,以散養的態度為主,那麼極為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2、沒有自我約束力

用散養的方式教育的孩子,往往是隨性而為,沒有自我約束的意識和習慣,他們可能無法融入學校或者團隊的生活中,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能堅持把一件事做完,甚至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

3、無視法律法規

我們都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個從小散養、沒有形成規矩意識的孩子,長大後進入社會也很容易忽視法律法規,繼續隨心所欲的做事,甚至可能會因為不知法而犯法。這種後果不單會影響孩子的前途,而且很容易讓孩子誤入歧途。

小時候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既要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又要做到散養有度。

對於“散養”,可能大多數人認為是這樣的:父母讓孩子隨心所欲的做每件事情,不刻意的管教,也不刻意約束,而父母也完全像一個甩手掌櫃,不用擔心孩子的一切,過得舒適自在。但事實當真如此嗎?

在"散養"教育裡,王菲絕對算得上是一位代表人物了,在散養理念還未被提出來時,我們常用佛系一詞來為此命名,近幾年來,隨著"散養教育"愈發的膨脹,王菲的"佛系養娃之路"也被越來越多的網友稱讚、效仿,但是父母真的懂“散養”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散養”的正確打開方式

1、創造自由,從旁協助

散養不代表不管!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父母不能覺得孩子只需要走自己走過的路,就能像自己一樣成功,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不可複製的,家長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應有的自由,當孩子遇到問題茫然無知的時候,家長應該及時的站出來,教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要讓孩子明白是非。

2、幫助訓練,培養自律

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有時候孩子的創新可能如同天馬行空,讓人哭笑不得,但家長要用適宜的方式進行引導,不能強硬地否定。孩子只有懂得自我控制,才會知道邊界,才會明白責任。而良好的自我控制力,是年齡到一定階段的孩子才能做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逐漸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力,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

3、讓孩子有錯就改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了卻不知道改正。家長在面對犯了錯的孩子時,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裡,應該怎麼改正,讓孩子知道犯錯是可以改正的,不要讓孩子為了掩蓋錯誤而錯上加錯,要讓孩子吸取經驗,在得到教訓的同時得到成長。



選擇對孩子進行“散養”的家長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家長要知道孩子生長的環境和時代在變化,孩子是否適應“散養”是一個未知數,家長就要適時轉變方法,避免“散養過度”給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