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已然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戰勝疫病離不開科研支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科研戰線快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到醫療戰線早發現早治療、集中力量救治、中西醫結合顯成效。

在抗疫戰場上,科學的“硬核力量”與科研人員“齊心協力”,成為阻擊疫情有力的武器。

“科研”已然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科研攻關戰“疫魔”

此次疫情發生後,科研人員迅速從患者樣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測出了該病毒全基因序列,研發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立刻讓潛藏的病毒“現身”。

科學防治,找到有效的治療藥物是關鍵。

眾多科研人員從70000多個藥品與化合物中篩選出5000個“可能有效”的候選藥物。

經過反覆試驗選定100個左右藥物在體內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實驗。

最後聚焦到磷酸氯喹、瑞德西韋、法匹拉韋等一批藥物......

無數科研人員爭分奪秒的與時間賽跑。

在已經上市的和正在開展臨床試驗的藥物中進行系統化的、大規模的篩選,並遞次推進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

最後結果也是讓人欣喜,目前部分藥物已初步顯示出臨床療效。

科學防治,加快研發剋制疫情的疫苗。

疫情伊始,我國已第一時間啟動疫苗研發工作。

滅活疫苗、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病毒載體疫苗、DNA疫苗等多條技術路線並行推進,加速疫苗研發。

過去是串聯的方式,一個試驗結束看看結果後再進行第二個試驗。

現在是把這樣的週期變成並聯的方式,很多試驗在同步推進。

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當前部分疫苗品種已經進入動物試驗階段。

“科研”已然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科學救治顯身手

2月13日,火神山醫院中首批7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痊癒出院——這間火速建成的醫院2月4日才開始正式接診。

“科研”已然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打好戰“疫”,不斷探索更科學的診療方式尤為緊要:關口前移,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增加發熱門診、設置醫學隔離觀察點、疑似患者進行單間隔離、一經確診立即就近轉送定點醫院救治。

各地將關口前移,把好收治患者的第一道大門,集中力量,不斷優化救治方案。

集中專家、集中資源、對患者集中救治,各地醫院與死神展開一場場生死競速。中西醫結合,協同起效、聯手抗疫。

2月6日上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18名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出院。當天下午,又有5名新冠肺炎的患者從武漢市中醫醫院出院。

這是湖北省首批大規模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痊癒的患者。

在江西,截至2月13日,治癒出院的187例病例中,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佔比89.8%。

在安徽,截至14日,累計治癒出院198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佔比89.4%。

在這次抗疫中,中西醫聯手發力。

學術戰“疫”,科研人員齊聚力

在本次疫情當中,得到網友點贊最多的是抗擊疫情中的“科研速度”

醫學領域專家是這場戰役的智囊團,這樣的研發速度給了人民群眾莫大的信心。

疫情蔓延時,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科研”已然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在院士出席訪談時,談到武漢醫務人員的付出,更是讓人淚目。

病毒溯源、臨床救治、藥物研製、疫苗研發等等……

他們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他們是醫學領域的科研人員,他們是臨床救治的醫護工作者,他們是無雙國士,是戰“疫”勇士。

當前,廣大醫務工作者、醫學科研工作者正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線,人民群眾在與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行鬥爭。

疫情爆發以來,各地高校也紛紛推遲開學返校時間,採取積極避免人群聚集的措施。

為響應各地高校的政策,艾思學術與AEIC聯合發起學術戰“疫”。

“科研”已然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