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超級烘焙工坊崛起 烘焙+ 漸成行業轉型發展新趨勢

2019年底,奈雪全球最大門店“奈雪夢工廠”在廣東深圳開業,涉及烘焙、茶飲、咖啡、精釀等15大類目。而早在2017年,星巴克就已經在上海推出全沉浸式咖啡體驗門店——“臻選烘焙工坊”;2019年3月,星巴克又在日本東京開設了一家;同年11月,位於美國芝加哥的臻選烘焙工坊開業……雖然超級烘焙工坊業態所佔整體烘焙行業業態的份額並不多,但是令人驚異的市場反應,則對烘焙行業甚至整個餐飲業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考和觸動。如今,超級烘焙工坊這塊“超級試驗田”正在不斷持續探索與發展中。

茶飲、咖啡品牌跨界做麵包烘焙,已經是烘焙業的新常態。同樣是飲品搭配麵包糕點,具體的做法各家也不盡相同。大多數品牌把重點放在如何創新出更有趣的產品,有的則把重點放在如何打造場景上,讓來店裡喝點吃點成為生活方式。最受矚目的恐怕當屬超級烘焙工坊了。

在風起雲湧的餐飲消費市場環境下,如何突破渠道束縛構建新增長,是烘焙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而打破業態壁壘、實現資源的共享就成為其中的關鍵。超級烘焙工坊就是將與烘焙相關的各種業態做了大融合,用烘焙的元素聯動各個環節、平衡功能性與體驗感,將一個空間拓展為多個場景來完成資源疊加利用的典範。

在Shopping Mall興起之時,體驗式消費的時代就已到來,而在近一兩年裡,超級體驗式消費開始滲入到各個品類,比如生鮮行業的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

業內人士認為,以烘焙為主業的品牌謀求場景化的升級轉型,同樣也可以去做這樣的超級店。超級烘焙工坊引領消費潮流的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必將帶來一波烘焙業的變革。

大場地 + 多品種 + 體驗感

“大”是體驗式烘焙工坊的第一個標配。

2019年開業的星巴克臻選東京烘焙工坊,便是一家大店,門店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966平方米,共有四層,各樓層都有不同的主題。同樣是當年橫空出世的廣東深圳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面積近3000平方米。而小試牛刀的宜家烘焙工坊,則由一樓餐廳和咖啡館改造而來,面積也不算小了。

這種龐大且獨立的空間能直接給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體驗服務:消費者對烘焙食品的社交屬性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是來買麵包,而是要坐下來和朋友一起分享,這就需要足夠的空間;烘焙食品製作的過程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從一堆麵粉到一個麵包,經過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經由人工和機器參與,是一個賞心悅目並且有趣味性的過程。這也是製造體驗感的一大源泉,而只有足夠大的空間才可以進行充分發揮。

在深圳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裡,一樓及二樓的中央部位設計有一個烘焙區,作為整家店的核心樞紐中央烘焙區,橫跨兩層。第一層烘焙蛋糕、巧克力;第二層烘焙麵包,全透明的環形玻璃,將一堆麵粉變成麵包的過程全流程展示出來。

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的側重點在咖啡,一般整個門店會分為主吧檯、生豆烘焙區、麵包烘焙區、品鑑吧檯、臻選市集、茶飲吧檯及圖書區域,以此來展現一杯咖啡誕生的每個環節。

除了夠大,豐富的產品線、產品組合也是烘焙工坊的一大要素。

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的不同分區會展示不同的產品,如賣各種各樣的烘焙咖啡豆、麵包、茶飲和星巴克周邊產品,甚至是賣酒。

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的顧客可以全天候享用咖啡、酒類、果汁、甜點下午茶、正餐菜品,這裡供應了100多款不同口味的麵包產品。其中招牌款是牛角之神、牛角包冰淇淋、超級馬卡龍,更有魚香肉絲麵包、梅菜扣肉麵包、宮保雞丁包等奇葩口味的產品。

巨大的空間加上豐富的場景、花樣的產品一起構成了烘焙工坊這樣的“麵包奇幻樂園”極強的體驗感和參與感,並依靠這種體驗感和滿足感所帶來的興奮度激發了消費和重複消費。

關鍵點在於“給出驚喜”

與麵包店的即買即走不同,體驗式的烘焙工坊會想方設法讓顧客留下來,並且愛上這裡。這也是這種超級業態的底層邏輯。這個道理並不新鮮,在各種商業設計原則和方法裡,都有一個同樣的目的就是讓顧客停留更長的時間。從單個商戶到一個商業綜合體,再到一片商業街區,能夠通過設計和規劃讓人群來到這裡並長時間停留,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如今,這種需求對於單個商業體會有所不同,有的希望顧客能夠長時間留在自己的商業區域內,有的則更追求翻檯率,顧客不斷地來又不斷地離開。

烘焙工坊這種大體量、大空間的商業個體則屬於前者,並逐漸呈現出另一種趨勢:主業與副業的邊界變得模糊,高頻消費業態(餐飲業)的勢能越來越大。

最直觀的例子是宜家。宜家首席財務官曾表示:“宜家正處於為期4年的轉型期,過去75年,我們一直沿用相同的商業模式。2018—2022年,將徹底改變公司,為下一個75年做準備。”怎麼轉型?簡而言之,家居類大賣場的比例將縮減,餐飲類將擴大,宜家開始以餐飲消費帶動家居消費,並有可能會在市中心開設餐廳。

眾所周知,宜家原先的餐廳是為了顧客在大賣場裡逛累能有一個暫時的休息場所,並且增加顧客留店時間,但現在餐飲消費的增長已經開始讓餐廳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併成為解決宜家增長乏力的有效方式,其烘焙工坊的開設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和轉變。

宜家在家居賣場層面的體驗感打造能力已經相當成熟,相信在餐飲業態也有很大的空間去發揮。因為體驗感離不開精巧的設計,而那些超大超酷的烘焙工坊,無不出自厲害的設計師之手。

星巴克的幾家烘焙工坊是由自家設計團隊完成整個店面設計。每家店各不相同,這都要歸功於這個設計團隊的種種創意和落地能力。而對於烘焙工坊,設計團隊要打造的一個統一理念就是“咖啡奇幻樂園”,就是要通過各種設計讓進入者彷彿來到了一個從未來過的小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探索關於咖啡和烘焙的一切奇妙過程。

如星巴克在上海的烘焙工坊,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設計就是靈感來自意式濃縮咖啡機增壓手柄的木製六角形拼片組合而成的天頂。1萬多片的木製六邊形錯落有致地從一樓一直綿延到二樓,延伸到店內的每個角落,讓人彷彿置身於山洞內或是海底宮殿一般。設計者把烘焙的過程設計成為10個“奇幻時刻”,以此來製造不同的驚喜,比如店內隨處可見蜿蜒至天頂的咖啡管道,將咖啡豆運送到吧檯儲豆罐時發出沙沙的響聲,給顧客帶來視覺加聽覺的奇妙感。

在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裡,櫥窗內擺放著巨型翻糖城堡蛋糕,是花費了一個月才完成的,有著精緻的細節;在市集零售區,為了吸引烘焙愛好者,這裡提供了很多精美的烘焙工具和周邊產品,還有精緻的巧克力口紅等創意產品,這些都是在細節上來製造創意驚喜的範例。

因此,打造體驗式的業態關鍵的要點就是要能夠“給出驚喜”。唯一的方式就是:設計者要足夠敏感,拿捏消費者每一絲神經,輕輕抓撓;難點則在於如何“持續不斷地給出驚喜”,這就需要一直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去融入最新的思路。

在場景上尋求新突破

先來看一組數據:BEEPLUS超級烘焙工坊於2019年1月1日開始試運營,4月27日正式營業,開業以來,門店單日客流突破2萬人次,單筆客單價高至1.3萬元,平均每天超過300人註冊成為超級會員……這種面向未來生活方式打造的零售消費場景項目的成功,證明烘焙工坊儼然已經成為烘焙行業的業態之王。

與此同時,其他烘焙品牌也在不停地尋找新的場景做升級,來突破愈發嚴重的同質化競爭。例如2018年連鎖麵包坊品牌味多美與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打造的無人智慧麵包坊;幸福西餅年中宣佈在5年內打造1000多家智慧門店,其功能主要包括智能收款機、刷臉支付、人流分析、無人取餐等;原麥山丘在北京開設早餐店來增加新品類、新場景,道路艱難不易。

而超級烘焙工坊類型業態的出現、興起和成功,給探索中、陷入僵局的烘焙行業創新帶來了三點啟示:

深度體驗感的營造體驗並不單單是消費體驗,僅僅發生於選購、購買、售後的幾個階段,而是全方位的體驗。消費者不僅可以去觀看甜品製作的過程,還可以親手做自己喜歡的甜品,對產品的感覺更豐富,以此激發出更多購買行為。

現在也有一些烘焙品牌開始往深度體驗的方向挖掘。比如一些DIY烘焙坊、面向兒童和成人的烘焙課堂。一般是有兩個經營的方向,一種主要是面向兒童的烘焙教室,盈利模式是以教授兒童烘焙技術、家庭親子互動課程為主,同時搭配出售一些烘焙產品和使用工具;另一種則是面向成人的烘焙館,讓生活節奏過快、做飯都成為奢侈的人們學習烘焙技能,完成之後提供用餐區域服務。

選品更注重品類互補產品的豐富性是超級烘焙工坊的一大特色,而中小型連鎖烘焙門店能夠借鑑的則是其選品策略,將門店的主營產品和其他產品有機搭配形成豐富的互補,刺激顧客更多的消費。

並非所有的產品都適合進入麵包坊、西餅店等渠道,也不一定是售價高的產品能夠和主營產品形成配合,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快消”和“互補”,尤其是形成流量的互補。例如乳品就是一種很好的互補產品,因為牛奶和烘焙在主流消費理念中就是經典的搭配,節省了教育消費者的成本;休閒烘焙零食、烘焙原材料和輔材都可以形成某種強互補。

鋪貨的場景挖掘超級烘焙工坊將場景和產品進行了密切的連接,對於沒有足夠空間做大場景、新場景的中小門店來說,鋪貨的創意就是最現實的改造方向。

繼選品之後,如何讓快消產品在烘焙門店中迅速得以鋪貨和亮相,也是門店經營者們考慮的問題。門店中最為醒目的是貨櫃,邊櫃是顧客途經最多的地方,收銀臺附近則是顧客在烘焙店中駐足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這3類位置就需要有不一樣的鋪貨策略,如前者重在做招牌產品和新品、毛利高的產品,中者做特色產品,後者做小而美、選擇決策快的產品,同時讓鋪貨的創意感、形式感體現得更強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