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提到戰國時期的趙國,廉頗、藺相如、毛遂、趙奢、趙勝的名字會一個個浮現在眼前,但有一個人我們也不應該忘記,他是著名的雄辯之士和偉大的愛國者,他本來的名字早已經無人知曉,人們只知道他叫虞卿。

虞卿者,遊說之士也。躡蹻簷簦說趙孝成王。一見,賜黃金百鎰,白璧一雙;再見,為趙上卿,故號為虞卿。——《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虞卿一個很有謀略的人才,他從小家境貧寒,不為人所知。他曾經穿著草鞋打著雨傘,帶著斗笠去遊說趙孝成王,第一次被接見,得到兩千四百兩黃金的重賞,第二次被接見就當上了趙國的上卿,所以他被人們稱為虞卿,但他的真實名字是什麼,反而被人們所遺忘了。

合縱之謀:聯合楚魏,對抗強秦。

在長平之戰發生前,秦國和趙國的長平打了一仗,趙國失敗了,還死了一名都尉。趙王把樓昌和虞卿叫來說:“長平軍隊在初次交鋒中為秦軍打敗,我們還死了一個都尉,我打算集中長平的軍隊再次突襲秦軍,你們看怎麼樣?”樓昌說:“沒有什麼用處,不如派一個級別高的使團去向秦國求和。”虞卿說:“樓昌所以主張馬上求和,是因為他認為如果我們不求和就要打敗,可是這麼一來在和與不和的問題上,那就是秦國掌握主動,我王分析下,秦國他想打敗我們呢,還是不想呢?”趙王說:“秦國已經是全力以赴,當然是要打敗我們。”

虞卿曰:“王聽臣,發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內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從,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說:“那麼大王您聽我的建議,您可以派使者帶著珍貴寶物去聯絡楚國和魏國。楚國、魏國為了得到您的寶貝,就一定會接納咱們的使者,趙國的使者一進入楚國和魏國,秦國勢必會懷疑我們結盟,山東六國又聯合起來,他肯定會害怕,到那時我們再求合才能成功。”趙王沒有聽虞卿的建議,和平陽君趙豹商議,立刻派鄭朱入秦,代表趙國談兩國議和之事,秦國接納了鄭朱。

趙王不聽,與平陽君為媾,發鄭朱入秦。秦內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於是趙王又接見虞卿,對他說:“我讓趙豹派使者入秦,如今秦國接見了鄭朱,你看我們的和談會怎麼樣啊?”虞卿說:“大王的求和計劃不會成功,我們的軍隊也肯定要被秦軍打敗,天下諸侯很快將去向秦國祝賀勝利。因為鄭朱是我國的一位顯貴人物,他到了秦國之後,秦王和範睢一定會隆重地接見他,這樣楚國和魏國覺得趙國已經向秦國求和,他們就不會再支援我們。當秦國知道大家都不來支援我們的時候,也不會再答應我們的求和請求了。”

虞卿對曰:“王不得媾,軍必破矣。天下賀戰者皆在秦矣。鄭朱,貴人也,入秦,秦王與應侯必顯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範睢果然開始時很尊重鄭朱,把他介紹給各國前來向秦國祝賀的人們,而最後果然沒有答應趙國的求和請求,以至於趙軍的長平大敗,都城邯鄲也被秦軍所圍困,整個趙國被天下人所恥笑,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趙郝的見識:自相矛盾的說辭,被虞卿一語道破。

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大戰,最後秦勝趙敗,趙國元氣大傷,接著秦兵圍困趙國都城邯鄲長達三年之久,趙國差點被滅亡。公元前257年,楚魏聯兵救趙,才解了邯鄲之圍,合縱抗秦的效果顯而易見。但是秦強趙弱,趙國害怕秦國他再次進攻,希望搞好鄰里關係,也是迫切的問題。如果合縱和連橫二者不可兼存,趙國何去何從必須作出選擇,這一選擇關係國家存亡,趙王拿不定主意,就交給大臣們討論。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秦國提出秦趙兩國議和的先決條件,要求趙國割讓六座縣城給秦國。趙國朝中很有權威的大臣趙郝主張連橫,勸趙王接受秦國提出的條件,虞卿堅決反對,主張合縱抗秦,兩種思想,兩種策略,在朝堂之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雖然自己上次的主張沒有被趙王採納,但出於為國為民的角度,虞卿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虞卿對趙王說:“秦國這次退兵,是因為他們自己疲憊無力再戰而回去呢?還是有力量再戰,只是出於愛你才回去呢?”趙王說:“秦國攻我們已經用盡全力,這是他們自己不能再戰才撤回去的。”虞卿說:“用盡力量來奪取他想得到的東西,結果沒有得到疲憊不堪的回去了。而現在您想要把他用盡力氣都得不到的東西送給他們,這不是幫秦國過來打自己嗎?這樣下去,到明年秦國再來打您,您恐怕沒救了。”

趙郝曰:“虞卿誠能盡秦力之所至乎?誠知秦力之所不能進,此彈丸之地弗予,令秦來年復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王曰:“請聽子割,子能必使來年秦之不復攻我乎?”趙郝對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晉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韓、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韓、魏也。今臣為足下解負親之攻,開關通幣,齊交韓、魏,至來年而王獨取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韓、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趙王把虞卿的話告訴了趙郝,趙郝說:“虞卿能準確的判斷秦國的力量是已經用盡了嗎?如果他能準確判斷秦國已經沒有力量攻打我們,那當然好,假如不能,我們今天心疼這塊小地方不給秦國,而秦國明天再來打我們,那時候可不是割讓六個縣的問題,而且要割讓更靠後的內地給秦國求和。”趙王說:“那就聽你的話。把土地割讓給秦國吧,但這樣做之後你能保證明年秦國就不會再打我們嗎?”趙郝說:“這不是我能擔保的,過去韓、趙、魏三國和秦國的關係都是挺好的,現在秦國和韓、魏友好,而專門攻擊大王,那說明您對秦國恭敬服從的程度趕不上韓、魏兩國,我現在只能為您解除由於您過去對秦國的背叛而招致的攻擊,併為您打開兩國的邊關,互相通使,讓秦國與趙國的關係能夠和韓、魏與秦國的關係一樣,如果到明年您又惹到秦國來攻,那就說明您對秦國恭敬侍候的程度肯定比不過韓、魏兩國,所以我對此負不了責任。”

王以告虞卿。虞卿對曰:“郝言‘不媾,來年秦復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復攻也。今雖割六城,何益!來年復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盡之術也,不如無媾。秦雖善攻,不能取六縣;趙雖不能守,終不失六城。秦倦而歸,兵必罷。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罷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償於秦也。吾國尚利,孰與坐而割地,自弱以彊秦哉?今郝曰‘秦善韓、魏而攻趙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韓、魏也’,是使王歲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盡。來年秦復求割地,王將與之乎?弗與,是棄前功而挑秦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語曰‘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聽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趙也。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趙,其計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以有盡之地而給無已之求,其勢必無趙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趙王又把趙郝的話告訴了虞卿,虞卿說:“趙郝說如果我們不求和,明年秦國來打大王,我們就得拿更多土地才能求和,可是現在求和了,趙郝又不敢保證明年秦國不來打我們,那我們豈不是白白送掉六個縣有什麼用,明年秦國來進攻,我們再割給他一些秦國用戰爭也得不到東西求和,這樣下去不是自取滅亡嗎?還不如不求和秦國,即使開戰,他們也不可能輕易奪得我們六個縣,趙國雖不善守,我們也不會輕易丟掉國土,秦國之所以自己回去,但是因為他們太疲憊不堪了,如果我們割讓六個縣收取東方的國家一起攻打疲憊的秦國,這樣我們為了收取東方各國所付出的代價,就一定可以從秦國那裡找回來,這才對我們國家有利。我們怎麼能夠平白無故的甘心去給人割地,來削弱自己,擴大秦國的勢力呢?”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虞卿接著說:“趙郝建議您割讓土地給秦國,用來換取和平,但趙國的土地是有效的,秦國的慾望是無邊的,我們用有限的土地怎麼去滿足趙國無邊的慾望呢?到時候如果不給土地,就又給了秦國攻打我們的理由,如此一來趙國就完蛋了。”

可恥的賣國者:樓緩口口聲聲救趙國,背地裡卻為秦國做爪牙。

趙王還是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剛好樓緩從秦國回來,於是趙王就和他商量:“我究竟是割讓土地還是不割讓土地給秦國,你看哪個辦法更好?”樓緩推辭說:“這不是我所應該回答的。”趙王說:“儘管如此,你還是談一下你個人的意見吧。”樓緩說:“大王聽說過春秋時期公甫文伯母親的事情嗎?公甫文伯在魯國作官,後來生病死了,他一死他屋裡的兩個妾隨即跟著自殺。他的母親一見如此,就再也沒有哭他的兒子,他家的保姆說哪有兒子死了母親不哭的道理呢?公甫文伯的母親說:‘孔子是個大賢人,當他為魯國驅逐出境時,我的兒子沒有跟著孔子一道流亡,現在他死了,卻有兩個女子為他自殺,這說明他肯定是對賢人無情無義,而在女人身上倒是很下功夫的。’這個話出於當母親的嘴裡可以說是良母,如果是當妻子的嘴裡恐怕就肯定被人說成是嫉妒。所以同樣一句話,隨著說話人的地位不同,別人的看法也就不一樣。如今我剛從秦國來,如果我要說不給他那不是好辦法,如果說給他又怕認為我是替秦國說話,所以我開始不敢說話。如果真要為大王考慮,我看還是不如給他為好。”趙王說:“好。”

虞卿聞之,入見王曰:“此飾說也,王蜰勿予!”樓緩聞之,往見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樓緩。樓緩對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趙構難而天下皆說,何也?曰‘吾且因彊而乘弱矣’。今趙兵困於秦,天下之賀戰勝者則必盡在於秦矣。故不如亟割地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將因秦之怒,乘趙之弊,瓜分之。趙且亡,何秦之圖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原王以此決之,勿復計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虞卿聽說的這件事後,立刻就跟趙王說:“樓緩說的這些都是騙人的,趙國千萬不要給秦國割地。”樓緩聽說虞卿阻撓,就又去見趙王,趙王又把虞卿的話告訴了樓緩。樓緩說:“不對,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現在秦國和趙國發生衝突,其他各國都高興,這是為什麼呢?有許多人都說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趁機順著強大的秦國一起來收拾軟弱的趙國。如今趙國的軍隊已經被秦國整治的夠嗆,各國諸侯早就派人到秦國祝賀勝利去了,所以我們不如趕緊割地求和,這樣可以讓東方各國疑心趙國已經和秦國和好,同時也可以讓秦國得到安慰。不然的話,東方各國就會趁著秦國發怒而趙國疲憊的時機而瓜分趙國,趙國馬上就要滅亡了,哪能等得到秦國來算計呢?所以說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大王就這麼決定,不要再考慮了。”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虞卿聞之,往見王曰:“危哉樓子之所以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獨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賂齊。齊,秦之深讎也,得王之六城,併力西擊秦,齊之聽王,不待辭之畢也。則是王失之於齊而取償於秦也。而齊、趙之深讎可以報矣,而示天下有能為也。王以此發聲,兵未窺於境,臣見秦之重賂至趙而反媾於王也。從秦為媾,韓、魏聞之,必盡重王;重王,必出重寶以先於王。則是王一舉而結三國之親,而與秦易道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聽說之後,又去見趙王說:“樓緩為秦國打算,他給您出的這個主意可真夠狠毒的?這麼做就將更加引起東方各國對趙國的懷疑,又哪能安慰秦國呢?他讓您這麼做,難道就不怕在各國面前暴露趙國的虛弱嗎?再說我說不要給秦土地也並不是簡單的不給秦國就完了,秦向大王要六個縣城,大王您就拿著六個縣城去賄賂齊國。齊國和秦國是死對頭,齊國既能夠得到趙國的六個縣城,又能夠和趙國協力抗秦,這是齊國求之不得的。齊國對您的請求,等不到您說完就會表示同意,這樣您在齊國丟失的東西就可以在秦國補回來,齊國和趙國對秦國的深仇大恨就可以報了,同時還可以在各國面前表明我們趙國是有作為的,只要把這個消息放出去,那時候,不用等到我們出兵接近秦國的邊境,就可以看到秦國人帶著重寶來到趙國向我們求和。到那時我們再答應秦國的求和,那麼韓國和魏國也會看重您。他們看重大王,就一定會帶重寶來和我們討好,這樣一下子就可以結交三個國家,到那時趙和秦國的關係地位,就會和現在完全倒過來。”

趙王曰:“善。”則使虞卿東見齊王,與之謀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趙矣。樓緩聞之,亡去。趙於是封虞卿以一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趙王說:“好!”於是立即派虞卿去見齊王,和齊王商量共同抗秦的事,虞卿還沒有回到趙國,秦國派來向趙國求和的使者已經來到趙國的國都。樓緩聽說後,趕緊悄悄逃走了,趙王於是把一座城封賞給了虞卿。

主動與被動: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說辭,不同的見識。

沒過多久,魏國也派出使者到趙國,要求合縱,趙王拿不定主意,便召見虞卿做決斷。趙王對虞卿說:“魏王派使者來到趙國談判合縱,您有什麼好的建議?”虞卿說:“魏王錯了。”趙王問:“我還沒答應魏國使者的要求,怎麼就錯了?”虞卿說:“大王錯了。”趙王說:“一件事,怎麼雙方都錯了。”虞卿說:“趙國強於魏國,合縱的事一般是強國要求弱國合作,強國一方佔盡便宜,再說合縱是要得罪秦國的,魏國主動向趙國提出合縱的請求,既得罪秦國,也佔不了便宜,所以我說魏王錯了,這是站在魏王立場上說;既然魏王主動與趙國合縱,大王不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還在猶豫不決,所以說大王錯了,這是站在趙國立場上說。”

居頃之,而魏請為從。趙孝成王召虞卿謀。過平原君,平原君曰:“原卿之論從也。”虞卿入見王。王曰:“魏請為從。”對曰:“魏過。”王曰:“寡人固未之許。”對曰:“王過。”王曰:“魏請從,卿曰魏過,寡人未之許,又曰寡人過,然則從終不可乎?”對曰:“臣聞小國之與大國從事也,有利則大國受其福,有敗則小國受其禍。今魏以小國請其禍,而王以大國辭其福,臣故曰王過,魏亦過。竊以為從便。”——《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趙王聽了之後如夢初醒,連聲說:“好意見,好意見!”立即傳令舉行國宴招待魏國使者,讓虞卿出面商談兩國合作事宜,於是趙魏兩國結成了聯盟。

虞卿:雄辯之士和偉大的愛國者。

秦國為了各個擊破東方六國,害怕六國合縱抗秦,於是採用各種手段威逼利誘,讓東方六國一個個與秦國單獨議和稱為連橫。秦國用重金收買六國的執政大臣為內奸,例如趙國的樓緩就是一個內奸,而趙郝則是個毫無擔當的宗室。虞卿在趙國戰敗的不利形勢下,又有宗室大臣趙郝和秦國內奸樓緩作對,他堅持主張合縱救趙,反對向秦國割地求和,局面極為複雜且困難重重。

虞卿:除了廉頗、藺相如,你應該知道的雄辯之士和愛國之人。

但虞卿巧妙地說服了趙王,留下了卓絕的辯論藝術,虞卿反駁趙郝是利用趙郝言論中的自相矛盾,他反駁樓緩用事實做驗證,最後虞卿說魏王、趙王都錯了,實際是反說,以貶為褒,既能讓趙王明白其中的道理,又讓趙王高興,可以說虞卿既是雄辯者,也是偉大的愛國者。作為趙國的上卿,虞卿和藺相如一樣踐行了自己的使命,堅守了自己的職責,保衛了自己的國家。虞卿這樣的人能夠口舌如刀劍,是因為心中有國家。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