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大才女~林徽因


民國十大才女~林徽因


民國十大才女~林徽因


女人要擁有圓滿的人生,是需要後天智慧的運籌策劃、從容的怡養謙守,能做到“靜、緩、忍、讓、平”,懂得取捨,收放有度,才不會辜負身為女子的天資,擁有一世幸福快樂—就像林徽因那樣。

天生麗質的林徽因無疑是紅顏薄命的有力反證,這個美顏如玉的女子,幼時能靜守生慧,懂得事緩則圓的真諦,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毅,成長後無論對愛情還是事業,她有從容不破的氣度,懂得權衡、取捨,在平淡中活出不平凡來,她的幸福人生值得每個嚮往圓滿的女人借鑑。

民國十大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家庭背景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叔叔林覺民。

幼年時期

1904年6月出生於浙江杭州,隨祖父母居住;5歲,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矇;8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職,舉家遷往北京,就讀於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

1920年4月,隨父遊歷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在此期間,她還結識了父親的弟子詩人徐志摩,對新詩產生濃厚興趣。

1921年,隨父回國,仍到培華女中續學。

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曾登臺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臺詞全用英語。她流利的英語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藝界留下深刻印象。

少女時期的林徽因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啟超長子梁思成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

1924年9月,兩人一起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均從三年級課程讀起。梁思成在美術學院建築系,因建築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註冊在美術系,林徽因註冊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選修了建築系的主要課程,實現了自己的志願。

1927年夏,從美術學院畢業後,又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臺美術設計半年。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結婚。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林徽因在到職前先回福州探親,曾應福州師範學校和英華中學之請,作《建築與文學》和《園林建築藝術》的演講。又為其叔林天民設計福州東街文藝劇場。翌年,到東北大學講授《雕飾史》和專業英語。

古建考察

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像河北趙州大石橋、山西的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於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築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

1931年,林徽因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在此後數年中,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築,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

文學創作

林徽因在從事建築科學研究之餘,也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以“徽音”為筆名,發表於《詩刊》第二期。以後幾年中,又在《詩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報》《文學雜誌》等,先後發表了幾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詩歌,也有散文、小說、戲劇和文學評論。她的詩多數是以個人情緒的起伏和波瀾為主題,探索生活和愛的哲理。詩句委婉柔麗,韻律自然,受到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的讚賞,奠定了她作為詩人的地位。當時,她曾被聘為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講授《英國文學》課程,負責編輯《大公報·文藝叢刊·小說選》,還擔任《文學雜誌》的編委。她經常參加北平文學界讀詩會等活動。1936年,平津各大學及文化界發表《平津文化界對時局宣言》,向國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項要求,林徽因是文藝界的發起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