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新房、二手房,會不會出現“拋售”潮?

關於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是最近房產圈比較熱議的話題。關注的人無非是想買房的、炒房的、中介和開發商。無論是漲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樓市自2016年暴漲之後,便迎來了猛烈的調控,使得我們的樓市,自2019年價格普遍趨於穩定態勢。我們的成果來之不易。其實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樓市不能永遠暴漲下去,這樣的話,最終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都心知肚明。所以,必須調控,調控是把雙刃劍,即可以防止過快上漲、又要防止過快下跌。

新房、二手房,會不會同時出現“拋售”潮?


疫情後,新房、二手房,會不會出現“拋售”潮?

然而,應了那句老話:計劃沒有變化快!疫情的不約而至,使得所有計劃都被打亂了。這個春節假期,也是上班族有生以來,過得最長的一次。好在現在至少半數企業復工了,市場得到運轉,並且復工企業數量每天都在大量的提高。我們的第三產業服務業,應該是飽受衝擊比較大的。即使你飯店開門,商場營業,也是“門庭冷落未有期,商賈亦難無米炊”。

服務業受衝擊,必然帶動影響第一、第二產業。現在大家在新聞上也看到很多企業裁員的消息。裁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企業本來運營就有困難了,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導致。既然這麼多的產業都在受影響,房地產能獨領風騷嗎?能不能屹立不倒?

疫情後,新房、二手房,會不會出現“拋售”潮?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去年12月份,網上數據顯示,在A股3743家上市公司中,有1826家公司持有投資性房產,佔比超過48%,總市值高達1萬億之多。這個市值到底有多大作用,舉個例子:2008年經濟危機,國家啟動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使得我們得以走出危機。2019年,國家又啟動4萬億舊城改造項目,用5年的時間完成,進行中。這樣大家或許能理解這個1萬億的作用大小了吧。而且只是不到兩千家公司持有的房產市值。中國的企業不止這些吧,很多沒有上市的還無法統計出來。有的人之前很疑惑,為什麼自己住的小區裡或者旁邊小區有的一個單元,一層樓、一棟樓10年了,沒住過人?

現在,企業經營有困難,尤其是上市公司,為了保殼,首先會拿出房產出售。其他沒有上市的公司、做個體的老闆也會變賣幾套自己庫存多年的房產來救急。另外還有一些最近兩年加槓桿炒房的散戶,無力償還貸款,也會選擇出售。最近爆出40天90多家房企倒閉的消息,開發商手裡的新房,一定會拿出一部分低價促銷。這樣一來,市場供應集中出現,會不會形成“拋售”潮?

拋售,既然是拋售,那就要有人賣,有人買。只要有人買,就沒事,就怕賣幾年,價格降一倍,房子還是你的。 

疫情後,新房、二手房,會不會出現“拋售”潮?

沒人買,無法交易,這個事情就很難發生。現在國家已經在二手房上做了大量的限制,導致無法拿到足夠大比例的貸款,怎麼賣?那些全款買的,也有限制,比如深圳,如果不滿足條件不讓過戶,你有錢全款買,但是不能過戶你還能買嗎?另外大部分散戶還是不捨得大幅降價,最終還是不能成交。大幅降價的只能是企業持有的房產,並且企業購買的早,成本低,市價腰斬依然不賠錢。但是這樣,勢必帶動價格下降。

人們出手買東西,如果不是剛需,歷來是買漲不買跌的。因為跌價的時候入手,也就是說是一到手就在貶值 。你今天買入時是1萬一平米,下個月跌到9000一平米的話,假如你買的是100平米的房子,那就是說這一個月你的房子貶值了10萬。如果是剛需,那沒辦法,因為你不能不買,因為丈母孃要你買!要是月收入是一萬的話,那就是說你白乾十個月。誰會甘心這樣?哪個還會在跌的時候出手?

疫情後,新房、二手房,會不會出現“拋售”潮?

所以,拋售可能會出現,但是拋售潮出現的概率不是很大,因為各種因素相互制約著。畢竟我們還有調控政策,可以直接鎖死成交價。不過,著急用錢的就必須降價才能賣掉,剛需慢慢等著,這種機會應該會比去年增加很多。炒房的就不要跟著撿漏了,對你來說撿到的不是漏,而是什麼?想想就知道了!

疫情後,新房、二手房,會不會出現“拋售”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