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抗疫債券”加速落地

企業運轉和疫情防控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銀行業加足馬力、爭分奪秒,不僅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還通過發行抗擊疫情專題債券等方式滿足企業資金需求。

2月11日,由中國工商銀行獨家主承銷的“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成功發行。此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已合計發行215億元抗擊疫情專題債券,所募資金專門用於參與疫情防控支持。

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表示,“抗疫債券”迅速落地並實現低成本發行,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可發揮積極作用,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做好債券承銷等工作,並確保資金切實用於疫情防控。

“抗疫債券”認購踴躍利率低

2月6日,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分別發行了135億元和30億元的抗擊疫情專題債券,發行利率分別為1.65%和1.61%。至此,包括農業發展銀行在內,三家政策性銀行合計發行215億元的抗擊疫情專題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於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信貸投放。

具體來看,國家開發銀行此次發行的抗擊疫情專題債券為1年期固定利率債券,按年付息,所籌資金將主要用於國開行向疫情防控提供的應急融資。本期債券面向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以及“債券通”渠道發行,規模為80億元,認購倍數達到11.85倍。

同時,通過電子渠道向社會公眾零售55億元,由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上海農商行、交通銀行和寧波銀行作為承辦銀行,引導社會資金通過網絡銀行渠道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進出口銀行發行的30億元抗擊疫情專題金融債,利率為1.61%,低於市場平均水平50個基點,全場投標倍數為12.35倍。農業發展銀行發行的50億元1年期抗擊疫情專題金融債券,發行利率為1.8833%,認購倍率為13.41倍。

分析人士認為,本次抗擊疫情專題債券呈現出“利率低倍數高”的特點,彰顯了投資者對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抗擊疫情專題債券的認購倍數總體水平較為可觀,說明各類投資主體對於抗擊疫情專題債券比較看好,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積極參與疫情應對。”郵儲銀行戰略發展部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商業銀行積極承銷抗擊疫情專題債券

除了發行抗擊疫情專題債券外,銀行主承銷的專項債券近日也加速落地。

《金融時報》記者瞭解到,工行獨家主承銷的“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為10億元,票面利率2.90%,募集資金用於補充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資金需求。

九州通醫藥集團總部位於武漢,是湖北省直接參與抗擊疫情的民營企業。疫情發生後,工行主動對接九州通醫藥集團的融資需求,制定債券融資方案,並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發債審批、備案等工作,確保資金快速到位,有力支持了抗疫一線醫療物資供應。

股份制銀行也在積極行動。2月6日,由招商銀行主承銷的中國南山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南開集團支持武漢火神山醫院、各地隔離醫院的廂房建設以及保障湖北區域物流的防護費用。

2月7日,由中信銀行作為獨家主承銷商的物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成功發行,金額3億元,期限231天,票面利率2.95%,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民生保障和採購各類防護用品等。

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在第一時間瞭解物美集團發債需求後,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實時跟進,經過雙方多次溝通和協商,最終中信銀行被確定為本次債券的獨家主承銷商,該債券也在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下,最終成為全市場首單“疫情防控專項債”。中信銀行總、分、支行通力配合,兩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製作、項目報備、上線掛網、發行繳款全流程工作,並以協同高效的“承投聯動”成功將發行價格鎖定低位,北京市首單疫情防控專項債券由此成功發行。

利好政策持續加碼發行規模將繼續擴大

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面臨流動性困難。2月1日,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提高債券發行等服務效率。對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較重地區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的金融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公司信用類債券建立註冊發行“綠色通道”。

2月7日,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發佈的《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機構發行債券有關事宜的通知》提出,採取多項便利措施,支持金融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發行各類金融債券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短期融資券。

分析人士預計,隨著更多利好政策的加碼,“抗疫債券”發行主體將繼續擴容,發行規模也將繼續擴大。

“抗擊疫情專題債券作為抗擊疫情的一種方式,金融管理部門持鼓勵態度,也提出通過綠色通道的方式加快發行,疫情應對及其後續經濟恢復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預計後續還會有較多的發行。”婁飛鵬表示。

業內專家同時提醒,雖然目前綠色通道政策相對寬鬆,簡化了審批發行流程,適度降低了准入門檻,但對資金用途的監控不能放鬆,要進一步細化優化抗疫債券發行及使用管理,確保抗疫資金用好、到位。在此背景下,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做好債券發行和承銷等工作,保障資金切實用於疫情應對。

銀行在貨幣政策傳導和流動性支持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的多位銀行業人士表示,針對企業資金需求特點,近期將不斷推出針對性支持措施,綜合運用貸款、債券、租賃、股權投資、理財投資等綜合服務,全力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和生產經營。同時,通過開闢綠色通道、提升審批效率、創新優化融資、提供利率優惠等方式,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支持實體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