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的友善與危險,由病毒決定《傳染病》

一部關於傳染病的電影——《傳染病》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演:

瑪麗昂·歌迪亞《盜夢空間》《蝙蝠俠》

凱特·溫絲萊特《泰坦尼克號》《朗讀者》

勞倫斯·菲什伯恩《黑客帝國》《蟻人》

馬特·達蒙《星際穿越》《火星救援》

裘德·洛《布達佩斯大飯店》《驚奇隊長》

格溫妮斯·帕特洛《復仇者聯盟》《七宗罪》


握手的友善與危險,由病毒決定《傳染病》


影片一上來就是咳嗽聲,迅速進入情境。片中的新病毒由香港始,而港片特有的黃綠色調此時更襯得疾病之可怕,令人壓抑與恐懼。

病毒最先感染的,是朋友、是親人。正如《血疫》中所講,病毒可怕之處在於,當我們表達愛意時,卻帶來了災難。此片中關於握手最初意義的情節也表明了同樣的道理,握手起源於為了表達無危險,可是這一點,病毒不知道。

此片中的疾病,像殭屍病毒一樣,感染後迅速死亡;且傳播力極強,由香港迅速傳至全世界,無數人受難。通過片尾,可見是蝙蝠帶給豬的類似豬流感病毒。

握手的友善與危險,由病毒決定《傳染病》


雖說是電影,但這一部看起來像個新聞專題片,以時間線記錄了病毒傳播的全部過程,將病人、醫生、政府、媒體、公民的不同表現呈現得面面俱到,這也導致哪一部分都刻畫不深,從電影角度來講顯得散亂。

不過,比起紀錄片的科學性和優質電影的深刻性,《傳染病》能帶給人的,是一種相對直白而真實的代入感。

握手的友善與危險,由病毒決定《傳染病》


影片中最為感人的一幕,是醫學家研製出疫苗後,決定不在猴子身上做實驗,而是注射給自己。

片中此前講過相關的話,“猴子真可憐,又要被送上太空,又要被注射全身病毒。”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拿其他生物做實驗,這樣的行為到底該如何評判?不斷髮生的全球性傳染病,到底是病毒在侵犯人類,還是對人類侵犯的一種反擊?

握手的友善與危險,由病毒決定《傳染病》


此外,影片提出了對疫苗的思考。

首先,不管是這部《傳染病》還是韓國電影《流感》,都是以研製出疫苗為結尾。可現實情況是,太多致命病毒至今沒有疫苗。

其次,即便科學家能夠研製出疫苗,但此片給了無比赤裸的展現:疫苗有限,人太多,誰先打呢,當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其他人會感到不公,這是社會問題。

第三,即便有疫苗、即便可以所有人都打,記者一段話引人深思,誰又能知道,疫苗的副作用到底是什麼,一年後,十年後,會面對著什麼。這是醫學問題,也可能涉及倫理問題、哲學問題……

握手的友善與危險,由病毒決定《傳染病》


至於連翹,呵……

電影塑造的最立體的角色,就是裘德洛飾演的那個記者。

好一部大牌雲集的片子,除去關於病毒的思考,再沒什麼了。

握手的友善與危險,由病毒決定《傳染病》


<code>公眾號:行走的影碟機/<code>
<code>原創文章/<code>
<code>轉載請提前告知/<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