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與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是一場集戰略、制度和文化三個方面的比較,也是一場決定西方文明為了方向的戰爭。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與迦太基既是近鄰,也是世仇


西方歷史上某些重大的較量決定了未來走向。公元前218-202年,羅馬與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就決定了西方文明走向,而羅馬人的勝利也讓他們成為了“世界性政治力量”,從此西方就由雅利安人主宰,未來的面貌也充滿了希臘羅馬文化。

第二次布匿戰爭之所以會引起世人的關注,主要還是因為裡面有一位著名的歷史人物—迦太基將領漢尼拔。他在入侵意大利半島的15年中,直接威脅了羅馬的生存,但可惜的是漢尼拔最後還是徹底輸掉了戰爭,而強大的迦太基帝國也淪為對外喪失自主權和被迫不設防的城市。

為什麼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天才漢尼拔會輸掉戰爭?羅馬為何又能在十幾年中經受住一次次的打擊,從未屈服最後反敗為勝?

筆者認為,在羅馬與迦太基的這場戰爭,恰恰就是因為兩個國家之間戰略、制度和文化的比較,而也正是因為羅馬在這三個方面領先於迦太基,才導致了羅馬最後贏得了這場戰爭。

羅馬、迦太基、漢尼拔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在羅馬還是城邦國家之前,迦太基已經是一個包括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海上商業帝國,實力要遠遠強於羅馬


在第二次不膩戰爭之前,羅馬和迦太基是地中海最主要的兩大強勢力量,迦太基歷史悠久,發展程度比羅馬要高,公元五世紀前就已經成為地中海西部強大無比的海上商業帝國。它由強大的商業家族組成寡頭集團執掌政權。

在地中海,眾多海島和北非、西班牙都建立了貿易據點以及殖民地,逐漸將西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後花園,並在那裡建立強大的海軍霸權。

由此,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迦太基在財政力量上強於希臘所有城邦,波利比阿被稱之為世界最富的城市。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這張圖顯示了羅馬百餘年間的快速擴張過程


而在同一時期的羅馬,僅僅是意大利半島中部的一個二流農業城邦,但是在尚武貴族的統治之下,它也慢慢的發展成為了整個意大利的霸主。公元前四世紀初期,羅馬迅速成為“拉丁同盟”的領袖,在意大利中部確定了主導地位,經過一個世紀後,羅馬已是整個意大利半島的最強城邦。在公元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爆發時,波河以南所有意大利城邦全部被併入羅馬同盟。

在古代相鄰的兩個國家,在實力均衡的情況下,必定難以保持持久的和平,歷史23年的第一次布匿戰爭是羅馬和加泰之間的首次戰爭,羅馬取得了勝利,迦太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此戰勝利後,羅馬向迦太基索要鉅額賠償,並將迦太基人趕出了薩丁島,將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的全部海上基地全部剝奪,並且把科西嘉島和除敘拉古以外的全部西西里佔為己有。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兩次布匿戰爭路線圖


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失敗後,受到巨大損失的迦太基圖謀再來一場戰爭,以洗刷布匿戰爭中受到的恥辱。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是迦太基名將,也是一個富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失敗後得出的一個結論:想要打敗羅馬,就必須建立具有絕對優勢的陸軍部隊,以此為進攻羅馬的主要力量,而後,哈米爾卡將目光投向了西班牙。

公元前236年,哈米爾卡攜帶幼子漢尼拔實行徵兵制,建營編練軍隊,把士兵訓練成為最忠誠的勇士,為了限制迦太基在伊比利亞的勁頭,羅馬與他締約劃定伊比利亞北部邊界。然而公元前222年,20多歲的漢尼拔成為了伊比利亞的軍隊統帥,他的唯一目的就是發動新的戰爭,變更迦太基與羅馬之間的力量對比和地位對比,復興迦太基在地中海原來的優勢。

在三年後,漢尼拔攻陷了羅馬在伊比利亞的同盟城市薩貢圖姆,怒火攻心的羅馬也隨即向迦太基發起戰爭。

戰略與反制戰略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迦太基帝國史上的天才將領漢尼拔是羅馬國的苦主


在戰爭初期,漢尼拔出乎羅馬人的意料,翻越了阿爾卑斯山脈,毀滅性的打擊了在軍隊數量上有絕對優勢的羅馬軍隊。此後的15年中,漢尼拔更是轉戰意大利半島,讓羅馬人的社會承受無情的打壓。此次戰爭中的漢尼拔,被稱為西方最為著名的軍事天才之一,而事實上他也承受得起這個稱號。

漢尼拔髮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奪回迦太基在西地中海被羅馬搶走的地位,他在戰爭前就說到:“我不是要打一場消滅羅馬人的戰爭,我是為了榮耀和帝國而戰”。作為軍事天才的漢尼拔,自然知道他的軍隊與羅馬軍隊的差距,所以他憑藉哈米爾卡訓練出來的軍隊,從陸地上入侵意大利,並始終與羅馬軍隊保持陸戰。

漢尼拔主要的軍事戰略目的是將羅馬的盟邦和羅馬分離,而分離羅馬盟邦的關鍵就是在戰場上反覆重挫羅馬軍隊,以達到削弱羅馬勢力在意大利盟邦中的威望。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坎尼戰役顯示出了漢尼拔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戰役是漢尼拔軍事史中的奇蹟,相反也是羅馬軍隊的噩夢。漢尼拔以微小的傷亡,殲滅了佔意大利兵源的七分之一羅馬兵力,在坎尼戰役後,意大利的許多城邦都歸降漢尼拔,包括第二大城市卡普亞。

隨後漢尼拔動用外交,分別與馬其頓腓力五世和西西里最重要的城邦徐拉古結盟,在意大利之外獲得了軍事支持。從以上的漢尼拔統帥的戰役來看,他確實是一個軍事天才,並有著可觀的戰略操作才能。

而羅馬雖然遭到了挫敗,但他們的戰略會隨著事態而調整,以傑出的戰略動能性顯示了對漢尼拔的優越。戰爭開始,羅馬的總戰略目標就是限制迦太基因征服伊比利亞而復甦的權勢,兩個羅馬的執政官各自率軍進攻伊比利亞和北非迦太基本土。

可是,漢尼拔在意大利北部甫一出現,羅馬當時的戰略便立刻胎死腹中,在經過重創後的羅馬人也開始反思和調整戰略,他們也意識到不能在漢尼拔的戰略中打敗他,而要揚長避短。以此同時,危急的形勢要採取非凡的政治策略,即在共和國內實行戰時獨裁製。

特拉西美尼湖之戰失敗後,費邊.馬克西穆斯被任命為獨裁官,他採取了消耗的戰術,每天都緊跟在漢尼拔軍隊的後面,但從來不予其正面對抗,唯一的目的就是限制漢尼拔的後勤供應,在長時間的消耗後,漢尼拔的銳氣逐漸降低。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艱難反攻下的羅馬軍隊


羅馬見到費邊的戰術奏效後,即刻組建四個軍團,並延續了費邊的戰術,儘可能的消耗和遏制漢尼拔軍隊的士氣。此後,意大利的戰局進入了僵持狀態,漢尼拔原有的優勢慢慢消失。

西地中海是羅馬極為重要的戰略資產,它可以不受任何阻礙的不斷投送兵力,發動大規模戰略進擊。迦太基卻從未成功地部署雖然較弱但還有那麼點潛力的海軍力量。因此,羅馬人能迅速在伊比利亞戰場取勝,而迦太基只能把中途的兵力抽調用來增援漢尼拔,令後者無法征服意大利。

同時,羅馬人在西西里的勝利使其控制了通往意大利南部和西部的通道。不但如此,羅馬派軍跨過亞得里亞海,擊敗馬其頓,致使這個陸軍強國無法支援漢尼拔,而羅馬的外交也有利的相助他們的海上優勢,外交操作導致希臘眾城邦與之結盟,共同對抗馬其頓。

漢尼拔想要破壞羅馬依賴的意大利同盟,但羅馬的海上優勢和迦太基元老院的戰略消極讓他沒有得到增援力量,他的戰略計劃再一次破滅。現在希臘多個城邦和羅馬各殖民地以及所有的拉丁城邦都開始效忠羅馬,羅馬人圍攻並重新奪回卡普亞是這次戰爭的關鍵點。

羅馬人本著戰略分寸意識區別對待背叛者,他們及其嚴酷的處置卡普亞,而寬容對待返回羅馬同盟的倒戈城邦。此外,為拉攏意大利的希臘城邦,羅馬將閃族迦太基描繪成了希臘一直以來的敵人,所有這些舉動都在說明“天平逐漸向有利於羅馬的一方傾斜”。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漢尼拔未能實現畢生的抱負


漢尼拔只專注意大利戰場15年,而羅馬人在與他僵持後,以更為宏大的戰略目光和戰略靈活性變更“戰略重心”:公元前209年,西庇阿之子小西庇阿率軍攻佔迦太基的頭號據點伊比利亞,而漢尼拔不得不望洋興嘆。

兩年後,鑑於在伊比利亞的大勢已去,漢尼拔只能命令自己的弟弟哈慈德魯巴率殘軍抵達意大利,但該部隊還未和漢尼拔會師就被羅馬軍團打的滅團。隨後的羅馬“外向戰略”再度推進,漢尼拔被逼的只能率軍返回北非。

自此,漢尼拔被迦太基寡頭集團從意大利召回,但隨即兵敗扎馬,第二次布匿戰爭以迦太基的徹底失敗結束。從此以後的迦太基淪為只能聽命於羅馬的附庸城邦,而羅馬在地中海地區也再沒有跟自己勢均力敵的對手。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最終令人不可思議的打敗了漢尼拔的入侵


從布匿戰爭的全程來看,羅馬戰略經典體現了其國家大戰略的本質內涵,即武裝力量、政治安排、財政規劃、外交操作、對外宣傳等各種國家戰略手段及資源基礎都被充分的動員和協調,目的就是保障羅馬的生產並繼續為徹底打敗迦太基而變更嘗試。

而與其相反的,漢尼拔和迦太基的不僅輸在戰略上,其迦太基的寡頭集團一直都未充分動員國家的軍事人力和財政資源,也為有效的建設和使用海上力量配合漢尼拔作戰。雖然漢尼拔運用了外交和宣傳手段,但在具有相對穩固特徵的意大利同盟面前,是在難以奏效。

羅馬在戰略上的有一優越性,在於其傑出的戰略能動性,也就是隨戰爭大局的重大變動而積極調整戰略。反觀漢尼拔,坎尼戰役後的戰略幾乎是一成不變,即便羅馬戰略極度變更,戰局基本性質也為做出改變。雙方的優與劣,相當明顯。

制度的力量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


孟德斯鳩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坎尼戰役後:羅馬的得救是由於它制度的力量。羅馬能夠在一場先是連續戰敗後又發出優越的潛能,最終將敵人擊敗,而這個潛能,就是羅馬的制度

就政制而言,迦太基已經走過它最好時期,而羅馬卻處於巔峰時期。羅馬在戰爭之始終保持外部成功必須的內部和諧。

特拉西美尼湖戰役失敗後,執政官直接對民眾宣佈:我們在這場大戰忠失敗了,我們的軍隊已經被對手粉碎,我們的執政官戰死了,為了你們自己的解救和安全,你們需要好好考慮。這是信任、引導和動員人民。

曾經獲得民眾支持後的瓦羅被推薦成為執政官之一指揮軍隊,坎尼戰役慘敗中雖然僅瓦羅一人生還,但包括費邊在內的眾元老仍到城門迎接瓦羅,感謝他對共和國保持信心,元老階層的寬容大度是保證內部和諧的重要力量。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迦太基的失敗和羅馬帝國的建立


羅馬共和國的政治體制不僅能夠有效動員社會資源,並還能塑造合理的政治和戰略決定,以適應戰爭的能動要求。坎尼戰役失敗後,元老院仍然有條不紊的勝任自己的職責,他先是徵募青少年入伍,同時也將囚犯和奴隸武裝起來,迅速組建了四個軍團,呼籲眾拉丁城邦出兵支援,共同解救危機。

許多人驚歎到,與其說漢尼拔為自己在戰場上的勝利而開心,不如說他因為羅馬元老們表現出來的堅定和高尚而驚訝和沮喪。

羅馬吸取失敗教訓,根據調整領導和修改體制,其中著名的費邊戰略就是羅馬採用並加以執行的,而這也成為了漢尼拔的剋星。之後的羅馬還改變慣例,將一切軍務全都委託給執政官,並酌情延長格外卓越的執政官的任期。當時僅24歲的小西庇阿儘管資格還不夠,但在民眾大會上毛遂自薦,結果就被元老院委以重任。而這正是羅馬政制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構成羅馬文治的一大活力,這也是讓漢尼拔一直無法攻克的原因。

羅馬精神

共和國是穩固地建立在古老的風俗和人的力量之上的”,這是公元前二世紀,羅馬世人恩尼烏斯創作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史詩。

學者認為,古老的風俗指的是“某種生活觀,某種道德品質,再加上某些不成為的規範及責任與行為方面的先例,它們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準則和管理傳統。”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令人敬畏的羅馬精神


羅馬能夠戰勝迦太基,很大程度上是羅馬幾個世紀裡形成的精神特質和政治文化提供的強大力量,而這種力量恰恰是迦太基不曾擁有的。

波利比阿曾說,羅馬擁有卓越的精神,即堅韌、勇敢、城市、敬畏眾神和服從權威。在古典時代,制度和法律是民族宗教的一個部分,而羅馬人的虔誠,甘願為祖國而拋頭顱啥熱血。在歷史中的羅馬經歷大小戰爭,他們也曾失敗過,但幾乎從沒有因失敗而割讓土地,這是因為農民士兵的土地情結和堅韌不拔。

羅馬共和國早期以來接連不斷的戰爭使得羅馬成為一個基於公民軍人的尚武國家,“它將施行暴力的能力抬升到了美德地步,成為一種其本身就是善的品質”。共和時代的羅馬人不怕戰爭傷亡,一旦置身於衝突中便會堅持到底。羅馬社會從頭到腳可見軍事化特徵,其最強烈的願望就是羅馬壯大。

從平民到貴族,差不多一概黷武豪強、爭強好勝,其貴族崇尚英雄主義,血刃拼搏和建立戰功是活的政治地位餓社會聲譽的重要來源。因此,沒有十年征戰生涯的羅馬人是沒有哪個可以擔任政治公職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十年裡20位執政官中有12人戰死,這種傷亡比例奇高,但對羅馬人來說這已經習以為常,即便有坎尼戰役那樣的重大失敗,而羅馬共和國仍然堅持著抵抗迦太基。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整整花了近五百年時間


經過兩個多世紀的時間,羅馬的威望輻射意大利半島,從政治文化角度來看,漢尼拔分化羅馬同盟的戰略目的有很大不可能實現。可以說,漢尼拔也犯了“以己度彼”的錯誤,他將羅馬同盟看成迦太基帝國的類似物。他理解帝國控制下各族對迦太基的仇恨,而認為羅馬盟邦對羅馬也是如此,他以為一旦揮舞自由的大旗,在挫敗羅馬軍隊後,那些羅馬城邦就會歸附到他的麾下。

然而,事實上迦太基和羅馬對城邦的管理方式並不一樣,羅馬的統治比較寬厚,迦太基極為苛刻。迦太基自始至終都保持著獨佔,他們不允許附庸城邦有一天得到平等地位的機會;而羅馬對即使是最下等屬國也完全奪其獨立,並對任何屬國絕不課以固定貢賦。所以,羅馬的長期交往融合,導致大多數的意大利城邦資源和羅馬結合,但迦太基在意大利人的眼中是狡詐、殘暴、野蠻的代名詞,因此漢尼拔的“自由”旗幟並沒有他心中所想的那樣有吸引力。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相比羅馬的團結,迦太基更像是一盤散沙


羅馬城邦會終於羅馬還有另外的精神文化原因,他們一向不能容忍鄰邦的背叛,對那些背叛的鄰邦羅馬人總會處於最嚴厲的懲罰,背叛者對他們加以“殘忍”的符號。可以說在古代高政治文化的民族,極少有像羅馬人那樣的極度殘暴,但更廣泛地說,羅馬的“殘忍”與其精神一樣難解難分。

他們其實很少有無緣無故的殘忍,他們偶爾的憐憫仁慈是經過自我利益的考慮,羅馬的戰略提供了嗜殺本能的最生動例證:從費邊的消耗戰略,到小西庇阿的深思熟慮的外向進攻戰略等,這其實是羅馬文化中“實用的冷酷無情”

對布匿戰爭中,羅馬與迦太基各方面的總結

羅馬與迦太基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是決定西方文明未來走向一場較量,但嚴格來說,他們之間的較量大致只發生在制度領域和體現民族精神特質的文化領域。

在戰略領域,其實之發生在漢尼拔個人和羅馬國家之間,而羅馬國家的戰略決策和戰略實施是由由元老院主宰,費邊和小西庇阿則是羅馬統治集團內戰略性貢獻比較大的兩位統帥。顯然,羅馬要戰勝迦太基,就要在戰略、制度和文化這三個方面高於迦太基,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戰略、制度和文化的較量,羅馬與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戰爭


在以上的三個方面中,每一方面都有較量的重大意義,三個方面的每一個都其他兩個方面無法代替,而它們之間也有著必然的深刻聯繫。特別是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說到底仍然是戰略優勢的最終條件。

從歷史的因果角度來看,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戰略、文化和制度三類較量在程度和意義上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文化較量,是民族精神特質和政治文化的競爭,效應也是最根本、最廣泛,無所不在較量。而制度和戰略較量相比之下,略輸於文化較量。正因如此,從古典時代到近代的馬基雅維裡和孟德斯鳩等,無不將羅馬的勝利歸功於羅馬的精神和政制。

也正是因為羅馬和迦太基三個方面的較量,才有了歷史上上著名的漢尼拔在這場戰爭中的發揮,也讓我們瞭解到古代羅馬帝國的強大,他們的故事構成了一篇精彩的歷史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