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開放空間下,氣溶膠傳播病毒感染健康人的概率可忽略不計

“氣溶膠傳播疾病主要是在封閉和半封閉空間,在室外環境通過氣溶膠傳播感染的概率可忽略不計。”

對病毒來說,空氣不一定是個舒服的生存環境,其活性可能隨時間快速衰變。

封閉和半封閉空間,比如辦公室、病房與汽車等狹小空間,需要開窗通風,不能開內循環空調。

南方週末記者 汪韜

氣溶膠傳播這個專業術語近日引發了公眾的關注乃至恐慌。什麼是氣溶膠?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而無處不在了嗎?家裡還能通風嗎?

氣溶膠(aerosol)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或液體微粒的統稱,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懸浮”,被形容為“像是芝麻撒在蜂蜜裡”,沉不下去,懸在當中。氣溶膠中包括了很多種物質,天然的化學物質如海鹽,也有汙染物比如尾氣排放形成的硝酸鹽。氣溶膠中還有一部分叫做“生物氣溶膠”,這其中有花粉、孢子,還有細菌和病毒,它們有的單獨存在,有的相互聚集,有的附著在其他顆粒上。

北京大學教授、生物氣溶膠實驗室負責人要茂盛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建議,公眾不必恐慌,“在開放空間如公園,假設發生感染的話,如果沒有摸過一些運動器材等導致接觸傳播,基本上是飛沫傳播造成的”。他認為寧波市江北區與另一患者約15秒的接觸後被傳染的病例,很可能也是近距離的飛沫傳播,“在戶外開放環境,通過氣溶膠傳播的概率很小,如果附近沒有病人,吸入病毒的概率很小”。

2020年2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專門對氣溶膠傳播進行了解讀。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也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例如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時。但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馮錄召說。

開窗降低氣溶膠濃度,小心空調的內循環模式

大氣中含有很多很多微生物,例如每立方米有超過1萬個細菌。這些細菌也有很多種類,但它們不一定都會對人類造成健康損害,大部分是共生菌或機會致病菌。

對於需要尋找宿主從而不斷複製自己的病毒來說,空氣不一定是個舒服的生存環境,例如部分已知的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存活的時間約為1小時。目前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尚不清楚,但在空氣裡碰到氧化性物質如臭氧與氮氧化物等,其活性與感染能力可能受到顯著影響。

事實上,患者排出的新冠病毒飛沫快速蒸發形成病毒核,雖然可以通過氣溶膠長距離輸送,但是濃度很快會稀釋得忽略不計,而且活性也快速衰減。“即使吸入,致病的幾率非常小,因為劑量和活性都不滿足要求。”要茂盛說。

劑量和活性都太低的病毒,不會克服人的免疫能力,難以產生感染。所以,在開放環境下,空氣中如果有病毒的話,其濃度會很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在室外環境,戴口罩基本上就可以防護近距離的飛沫傳播,不過,“戴口罩也應該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因為口罩也有漏氣的問題。”要茂盛說。

值得注意的是,氣溶膠的傳播主要針對封閉和半封閉空間,比如辦公室和汽車等。在這些空間裡,如果沒有通風或通風不好,防範氣溶膠傳播就很重要了。“患者通過打噴嚏、咳嗽和說話(釋出病毒),空氣中病毒隨著時間累積,濃度越來越高。這樣即便病人離開這個密閉空間,健康人進來了,感染的幾率也會很大,即使戴了口罩也有風險。”要茂盛說,“空氣會從鼻子與口罩間的縫隙漏氣進去。這就一定要開窗通風,降低病毒濃度。”

如果使用空調通風,則要注意是否為內循環。上海長征醫院原副院長繆曉輝接受《解放日報》採訪時介紹,中央空調分為較為先進的新風系統和老式內循環系統,如果是後者,疫情期間必須關閉,特別是有患者的樓宇,因為病毒難以釋放出去。

始建於1981年的天津寶坻區百貨大樓,與之相關的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了29人,近萬人被要求居家隔離。要茂盛懷疑大樓裡的聚集性疫情,中央空調內循環很可能是原因之一。他提醒,汽車空調中也有內循環系統,如果有病人在車內,不要開內循環模式。

通风!开放空间下,气溶胶传播病毒感染健康人的概率可忽略不计

2月6日,工作人員拆卸普速列車空調風道過濾網準備進行清洗消毒。(新華社/圖)

2020年1月下旬,深圳市疾控中心發佈了用於賓館、飯店、候車(船、機)室等的《公共場所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指引》。指引要求,公共場所應儘可能打開門窗通風,每日需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在風機房、迴風濾網處可安裝高強度低臭氧紫外線燈,對空氣消毒。

“如果公共場所的空調沒有消毒裝置,我們要求場所關閉迴風系統,否則會讓空調成為傳播媒介。”1月22日,深圳市疾控中心環境衛生所主任醫師周國宏對媒體表示。

防止醫療廢物、廢水空氣化

2003年,通過下水道產生的氣溶膠,SARS病毒在香港淘大花園傳播。多位專家提醒,如果為了防止下水道里的氣溶膠傳播,建議平時外蓋地漏,平時把衛生間的馬桶蓋蓋上,沖廁所時也蓋上。

2月8日,有環保組織建議,針對人流量大以及疫情嚴重的城市,在公共場所監測空氣中新冠病毒濃度,並及時公開監測結果。並推薦深圳市疾控中心在地鐵站的檢測方法:在平皿上放上3mL緩衝液吸附空氣中的病毒,再以28.3升/分鐘的速度,採樣5分鐘。

因為空氣中病毒濃度很低,需要採集大量空氣、富集才能檢測出結果。不過,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二次感染風險,比如在大流量採集過程中,空氣中的病毒會富集成高濃度,採樣人員需要注重防護。

相較於其他公共空間,含有高濃度細菌或是病毒的場所,滅菌消毒至關重要。2019年夏天,中牧蘭州生物藥廠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導致下風向的蘭州獸研所學生布魯氏菌抗體呈陽性。

對此,要茂盛提醒,要防止醫療廢物、廢水空氣化,需要密封處理。醫院的廢氣要消毒處理後再排放。

此前,據楚天都市報訊,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的中建三局安裝公司現場技術負責人李永峰說,醫院廠區所有醫療汙、廢水和可能攜帶病毒的雨水經過單獨的管網集中搜集後,再進行消毒處理,然後排入外網汙水管網中,最終進入蔡甸汙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後排放,避免病毒通過水體傳播,規避環境汙染。

(本文首發於2020年2月9日南方週末,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請留言。)

通风!开放空间下,气溶胶传播病毒感染健康人的概率可忽略不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