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網約車巨頭Ola進軍倫敦 和“軟銀系兄弟”Uber展開“內鬥”

外匯天眼APP訊 : 印度移動互聯網巨頭Ola,在日本軟銀集團和中國科技公司的投資支持下,從最初的網約車業務向更多領域擴張,這家公司在全球的覆蓋範圍也在擴大。

印度网约车巨头Ola进军伦敦 和“软银系兄弟”Uber展开“内斗”

據外媒最新消息,2月10日,Ola公司宣佈在英國倫敦市推出網約車服務,目前,另外一家網約車巨頭Uber正面臨被禁止運營的風險,Ola正好可以利用這一機會推翻硅谷巨頭Uber在英國首都的市場領導地位。

報道稱,Ola週一在倫敦推出了出租車預訂服務。該公司的應用軟件在許多方面與Uber相似,但有幾個以乘客安全為重點的功能,這讓它脫穎而出。

例如,當乘客上車時,他們必須輸入一個獨特的四位數代碼,司機才能開始服務旅程。它還配備了一個依託人工智能技術的系統,名為“衛士”,該系統可以自動發現路線模式的偏差,並讓Ola向司機或顧客瞭解是否發生了“不良事件”。

“我們渴望成為倫敦的市場領導者,”Ola國際部主管西蒙·史密斯在一次採訪中告訴外媒。“我們相信,憑藉我們圍繞服務質量和乘客安全的主張,我們不僅為客戶,也為司機提供了絕佳的體驗,我們沒有理由不成為這個市場的領導者。”

該公司已經在倫敦註冊了2.5萬名名司機,相當於Uber在倫敦的4.5萬名司機的一半。Ola公司還與英國汽車協會AA的培訓部門、教育公司培生(Pearson)和諮詢巨頭美世(Mercer)合作,對註冊的司機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英語口語和客戶服務方面的測試。

Ola進入倫敦市場之際,其主要競爭對手Uber正在為在倫敦的生存而戰。倫敦地方監管機構“倫敦交通局”去年11月決定不延長Uber的運營牌照,理由是這是“一種失敗模式”,會危及乘客的安全。目前,Uber已經對倫敦交通局的決定提出了上訴,上訴期間仍然可以運營。

據倫敦交通局稱,一些司機可以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利用Uber的手機軟件搭載乘客。據說他們可以採取一些規避手段,比如上傳個人照片到另一個司機的賬戶來做到這一點。倫敦交通局說,這種情況至少發生在14000次車訂單中,有些司機沒有運營牌照。

當被問及Ola的系統是否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史密斯說他“有信心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有,它會聯繫監管機構進行解釋,“我們的計劃是糾正錯誤。”

Ola的應用軟件還有一個緊急通知功能,可以用來提醒Ola公司、乘客家屬或者應急服務部門。

為了激勵司機們在早期使用它的平臺,Ola在服務發佈之後的六個星期內,不會對司機收取任何佣金。在此之後,該公司將獲得18%的佣金,低於Uber25%的佣金率。與此同時,如果消費者在服務推出後的第一週內註冊,將獲得25張乘車券。

競爭激烈

據國外媒 體報道,倫敦已經充斥著許多網約車運營商,來自歐洲愛沙尼亞的Bolt和法國的Kapten也在尋求削弱Uber的主導地位。Uber和新進入者的崛起給倫敦標誌性的黑色傳統出租車帶來了生存壓力,因為網約車的票價通常要便宜得多。

儘管事實證明這種網約車服務很受歡迎,但投資者一直擔心這種業務能否盈利。Uber和Lyft的股價自去年上市以來均有所下跌,原因是投資人擔心它們的鉅額虧損,但Uber堅稱,自己能在年底前實現盈利。

Ola表示,與競爭對手相比,它更有可能實現盈利,因為在印度本土市場,它已經實現了正盈利。倫敦不是該公司在英國進入的第一個城市,Ola之前在英國伯明翰推出了服務。史密斯說,在過去三個月裡,伯明翰的網約車預訂量增長了60%,埃克塞特和雷丁的訂單量翻了一番。

澳大利亞

在印度網約車市場,Ola和Uber成為兩大行業壟斷巨頭,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隨著依靠網約車服務獲得越來越多的用戶,Ola也開始學習Uber展開業務多元化,進入了餐飲外賣、互聯網金融、自動駕駛等業務,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移動互聯網巨頭。

2018年,Ola開始走出南亞次大陸,進入了距離較近的澳大利亞市場。該公司在澳大利亞的珀斯、墨爾本、悉尼等城市推出了服務,另外在註冊早期,Ola僅僅收取7.5%的司機訂單佣金。

在澳大利亞網約車市場,Uber長期以來佔據優勢,Ola準備繼續蠶食對手在全世界的份額。

軟銀家族“內鬥”

值得一提的是,軟銀集團後來大規模向Uber投資,成為最大股東,軟銀還入股了其他地區的網約車平臺。這樣,Ola和Uber這樣一對軟銀共同持股的公司出現了相互激烈競爭的局面。

據印度媒 體報道,早前,軟銀集團曾經運作在印度市場合並Ola和Uber公司,以求擴大市場壟斷,縮減運營成本。但是這兩家公司出現了分歧,都想成為合併後新公司的主導一方,鑑於分歧,軟銀集團和孫正義策劃的合併交易並未獲得成功。

過去,Uber已經退出了中國、東南亞、俄羅斯市場,轉而把當地的業務轉讓給了昔日最大對手,換到大約兩成的股權,而許多的合併交易中都有共同股東軟銀集團和孫正義的身影。

對於軟銀集團策劃的合併同類公司,輿論也提出了批評,認為這些舉動減少了運營廠商數量,加劇市場壟斷,導致消費者費用增加。

軟銀集團被投資公司內鬥的現象仍然在繼續,最近在拉丁美洲的網約車或者餐飲外賣市場,也出現了同樣的一幕。

眾所周知的是,伴隨著美國寫字樓二房東公司WeWork上市失敗、股價暴跌九成,孫正義的投資神話畫上句號。今天的資本市場更加看重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不是“高增長概念故事”。

在過去幾個月時間裡,軟銀集團的投資組合公司爆出接二連三的運營問題,有的爆出大規模裁員,有的被迫關閉業務,外界認為,軟銀集團過去開出慷慨估值的更多科技公司還會出現“經營爆缸”。

據報道,軟銀集團已經對投資組合公司發出了要求,要求他們縮減運營成本,儘快實現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