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如何避免二戰投降的命運,最晚從什麼時候開始怎麼做?

沈庭呂


我來回答:

從現代的很多資料來看,在二戰爆發前即1939年為止,法國還是號稱陸軍最強大的國家,不但軍備整齊,人員眾多,而且士氣也還算可以。即使在被德國偷襲投降德國的時候,法國陸軍的規模還是很強大的,作戰能力僅次於德軍,更是遠遠地把意大利這種甩在了後面。

個人認為法國戰敗的最主要因素不是下次的士兵不行或者說是軍備不行,或者國力比德國弱什麼的。法國戰敗的最主要因素是法國上層特別是軍隊上層思維的固執及政府的麻痺大意等,當時的英國也是這樣,之所以法國戰敗投降英國沒有,那是因為英國有一條英吉利海峽救了它。

德軍迅速戰勝法國靠得是閃電戰及避開了馬奇諾防線,用現在的話來說閃電戰就是以局部的兵力優勢快速突襲,有點偷襲的成分,這招在二戰開始的時候屢試不爽,波蘭、法國以及前期的蘇聯都被打懵了,蘇聯靠著地大物博才反推成功,法國與波蘭到死都沒有回過神來。

所以針對二戰德軍的戰法,法國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德軍突襲波蘭的時候直接越過國境線,向德國境內推進,這樣德國就是兩線作戰了,即使能戰勝波蘭,也在很大程度上與法國開始了拉鋸戰,很大可能會回到一戰的格局,只要法國不敗,英法聯手,當時的德國很難佔到便宜。

當然,如果法國在更早,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或者進兵萊茵的時候就出手那就更快更穩。

其實德國在吞併波蘭後,法國也不是沒有機會,不要消極避戰,用陸軍兵力優勢配合英國的海空優勢,向德國進攻,很有可能也會回到一戰那種膠著狀況。

其實法國人主要是一戰打怕了,最為抗擊德軍的主力,死傷慘重,所以二戰前是能避免直接衝突最好,雖然最後也是投降了德國,但是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法國人二戰期間死亡不多,德國在法國的統治也比較寬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阿踏米


我們先來看看法國戰役的過程,雙方部署情況。法國在和德國接壤的位置上,有一個馬奇諾防線,這是個銅牆鐵壁,法國人擔心的是,德國如果發動進攻,可以從德法接壤的地方長驅直入,直接打進法國。而有了馬奇諾防線,德軍的進攻勢必就不會走馬奇諾防線。

而想從德國打到法國,還有一條路,就是從荷蘭比利時過去。法國人打的主意就是,通過馬奇諾防線阻止德軍,逼迫德軍繞路荷蘭比利時。然後法國人和德國人在比利時和德軍打一場消耗戰,這樣打消耗戰的話,法國人勝算比較大。而法國人唯獨漏掉了阿登山脈,最後德國人也恰恰就是從這個阿登山脈穿過來的。

上面是法國人設想的劇本,下面來說說德國人怎麼打的。曼施坦因的鐮刀計劃裡面,C集團軍正面進攻馬奇諾防線,這個是佯攻,法國人也知道。B集團軍進攻荷蘭比利時,這個在法國人劇本里面是主攻方向,但是實際上也是佯攻,為了調動英法聯軍主力。而英法聯軍主力被調走以後,法國內部就是非常空虛的了。

這時候,A集團軍從阿登山脈就穿了過來,這裡面部署的力量非常薄弱,也沒有多少反坦克武器,A集團軍直接就打了進來,法國內部一片空虛。這個時候,法國內部沒有防備,駐守的部隊打不過A集團軍,前線法軍都是背對A集團軍的,德國人一下子出現在法國人背後。德軍穿過色當以後,一路趕鴨子,直接趕到了英吉利海峽,回頭又撲向了巴黎,巴黎直接不設防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法國人漏掉了阿登山脈。之所以會漏掉,源於法國那些軍事家的考察,貝當等人在阿登山脈考察的結果是,阿登山脈不可逾越,只要死守比利時,法國可以高枕無憂。而這個阿登山脈恰恰就成了法國人的奪命山。

德國人在阿登山脈遇到的抵抗主要來自於比利時第一阿登獵兵團、第一騎兵師、法國第五輕騎兵師。這些防禦部隊不在一起,而且缺少反坦克武器,根本不是德軍對手。

德軍在前線調動的時候,最牽動指揮部的就是B集團軍有沒有成功騙過英法主力,將其調走,致使法國內部空虛,方便A集團軍突破。如果英法主力沒被調走,守在法國本土,能夠回頭防住A集團軍,結果可能不一樣。

如果,法國人在阿登山脈多部署兩個軍的兵力,德軍可能就會困死在阿登山脈,到時候德國人的進攻可能會遲滯。如果德國人無法穿越阿登山脈,馬奇諾防線頂住了C集團軍,前線的英法主力也不會腹背受敵,在荷蘭比利時的英法主力拖住了德軍,這會兒誰輸誰贏就很難說了,如果打一個長期的消耗戰,德國很難是對手。

上面是德軍在突破法國防線的時候,而突破之後,其實還有一部分轉機,但是法國人自己給浪費掉了。

劃一個重點,A集團軍穿越馬奇諾防線之後,一路趕鴨子一樣將英法軍隊趕到了英吉利海峽邊上。這裡看出的是,英國人法國人都已經處於絕對的恐慌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內部陷入混亂,指揮中心亂,軍隊亂,從上到下都是殫精竭慮的,混亂狀態下的軍隊根本沒法打仗。

法國戰役打到5月20日的時候,德軍其實也是強弩之末了。5月21日,英軍發動了阿拉斯戰役,對德軍進行了一波反擊,給德國也是當頭一棒,英軍雖然打輸了,但是德軍這邊也沒好到哪。

如果這個時候,英法能夠定下心神,收攏部隊去防禦巴黎,派出部隊去攻擊德軍後勤,這個後果也是很難預料的。但是法國人已經奔潰到極點了,尤其這個國家情感非常豐富,輸的不冤。


軍武文齋


隨著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繞過馬其諾防線,不費吹灰之力佔領巴黎,法國近乎亡國。

自由法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戴高樂領導的法國反納粹德國侵略的抵抗組織。1940年6月法國淪亡後,戴高樂在倫敦發表《告法國人民書》,呼籲人民繼續抗戰,標誌自由法國運動開始。1941年9月建立最高領導機構“自由法國民族委員會”(簡稱“自由法國”),1942年6月改組為“戰鬥法國委員會”(簡稱“戰鬥法國”)。1943年6月聯合其他抵抗組織成立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次年法國光復後,成為法國臨時政府。6月18日下午,戴高樂將軍在英國廣播電臺發表了《告法國人民書》,他向法國人民和全世界莊嚴宣佈:

“法國的事業沒有失敗……法國不是孤獨戰鬥!不是沒有援助!……無論發生任何事,法蘭西的抵抗火焰不能熄滅,也決不會熄滅!”

1943年5月,共產黨等16個政黨團體在法國國內共同組建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戴高樂派往國內的代表讓·穆旦擔任第一屆主席。

到1944年3月,法國國內各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約50萬人)聯合為統一的內地軍,戴高樂將軍的將士們和德軍進行著英勇的戰鬥。

1944年6月,蘇聯紅軍解放了波蘭,盟軍從諾曼底登陸後向法國挺進。

8月20日,戴高樂將軍率領“自由法國”的部隊隨同盟軍向巴黎挺進。26日,當戴高樂來到凱旋門時,他的軍隊受到了法國人民熱烈的歡迎:星形廣場和愛麗舍田園大街(即香榭麗舍大街)人山人海,他不時舉起手臂向含淚歡呼的巴黎人民致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