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發緊急通知:貸款、貼息支持防疫重點保障企業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2月7日晚,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人民銀行、審計署五部門聯合發佈緊急通知,將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施名單制管理,對名單內企業給予“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捆綁優惠政策,支持其恢復和擴大產能,保障醫療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的供給。

措施

重點保障企業納入“名單” 擴大支持範圍

措施明確,建立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實施名單制管理。“全國性名單”由發改委、工信部根據疫情防控物資調撥需要最終確定,並動態調整;部分省市可自主建立“地方性名單”。

這些企業包括醫用防護服、隔離服、醫用及具有防護作用的民用口罩、醫用護目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負壓救護車、消毒機、消殺用品、紅外測溫儀、智能監測檢測系統和相關藥品的生產企業。

同時,還包括上述物資的重要原輔材料生產企業、重要設備製造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骨幹生產企業;重要醫用物資收儲企業;承擔上述物資運輸、銷售的企業,以及為應對疫情提供相關信息通信設備和服務系統的企業。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讀稱,名單制管理擴大了支持企業的範圍。由目前的醫療、生活物質的生產企業,擴大到將重要原輔材料生產企業、重要設備製造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重要醫用物資收儲企業等都納入名單範圍,給予支持。

名單最終如何確定?通知稱,名單的確定需經由各地彙總上報,最終由發改委、工信部根據疫情防控物資調撥需要確定“全國性名單”。部分省市可自主建立“地方性名單”,這些省市包括湖北省和浙江省、廣東省、河南省、湖南省、安徽省、重慶市、江西省、北京市、上海市等。

為使醫用物資等儘早發揮作用,遏制疫情發展,通知開了“綠燈”:上述地區的重點醫用物資、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不僵化要求“先審批再放款”,未納入名單前可“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先向金融機構申請信貸支持,保持資金暢通流向企業。金融機構審核的同時,加快申請納入名單。

融資

名單內企業可享貸款優惠和財政貼息

對名單中的企業首次實施“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捆綁發力的政策,經測算可使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將至1.6%以下。此舉將使企業更有動力和資金擴大產能,開足馬力生產,保障供應。

根據通知和同日召開的人民銀行電視電話會議,人民銀行將向主要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部分地方法人銀行發放總計3000億元的低成本專項再貸款,支持其向名單內企業提供優惠貸款。

關於優惠利率水平,通知明確,人民銀行每月向上述銀行發放專項再貸款的利率為上月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250基點,再貸款期限為1年。上述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貸款利率上限為貸款發放時最近一次公佈的一年期LPR減100基點。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具體解釋,“央行給到商業銀行的專項再貸款成本是比較低的,我們要求商業銀行給名單內的企業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利率不能高於3.15%,較上個月LPR4.15%的水平下降1個百分點。”從發放的情況看,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基本在2.4%-3.15%中間。

同時,對享受專項再貸款支持的企業,中央財政給予一半的貼息支持,即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進行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

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表示,這是財政部聯合有關部門首次實施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捆綁發力”的政策。政策實施後,企業的融資成本顯著降低,實際融資成本會降至1.6%以下,這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保障

挪用優惠資金將取消優惠資格並問責

為保障優惠資金真正用於疫情防控,不被騙取挪用,出現“跑冒滴漏”,通知要求,確保專款專用,企業要將上述優惠信貸支持全部用於疫情防控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積極擴大產能、抓緊增產增供,服從國家統一調配,保障重要醫用物資、生活必需品平穩有序供給。對挪用等行為,將取消享受優惠資格,追回中央財政貼息和優惠信貸資金,並嚴肅問責。

通知提到,地方不配合國家對重要物資統一調配的,取消當地企業的相關政策支持。

審計部門也將參與到此次疫情防控中來,對疫情防控財政資金和捐贈款物進行審計,把其當做當前重大專項審計任務來抓。

審計署同日(2月7日)印發通知,提出審計中要聚焦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相關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聚焦相關稅費減免政策、財政貼息政策、貸款優惠政策等精準到位情況;聚焦中央和各級財政安排的疫情防控資金總體情況、撥付情況、管理使用情況;聚焦社會捐贈款物的總體情況、分配和使用情況等。

對審計發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截留、擠佔、挪用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等行為,堅決揭示和反映;涉嫌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將移交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

此外,也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全面客觀辯證審慎地看待審計發現的問題,促進幹部敢於擔當、積極作為。

【前瞻】

研判疫情影響,為小微企業做好政策準備

疫情當前,小微企業面臨巨大經營壓力。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政策可以擴大範圍,惠及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嗎?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五部門出臺的政策主要針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這是應對疫情的應急之策。要先抓好現有政策落實,精準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地區和人群,幫助他們儘快恢復正常生產和經營。

下一步,將統籌考慮疫情變化對經濟的影響、現有政策實施的效果等因素,加強宏觀研判,為紓解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應對疫情的經濟影響,做好前瞻性、有針對性的政策準備。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