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風險識別=打“預防針”?

成功的項目都有其相似之處,失敗的項目卻各有各的不同。


據PMI在全球範圍的統計,約有30%的項目在啟動後的某個環節被迫終止。如此高的項目失敗率極大地浪費了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的資源。對於職場人士而言,尤其是項目經理,能時刻對自己的工作及項目帶著審視風險的態度去做規劃、執行及監控,能很大程度提升項目成功率。


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高效、合理地識別風險。


首先,請務必培養自己的風險意識。沒有風險意識作為基礎,後續談任何風險管理方法及技巧都白瞎 ̄□ ̄||


那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風險意識的人呢?請時刻在心裡默唸“此事必有蹊蹺”(手動滑稽)。


項目風險識別=打“預防針”?


我們在思考問題,做項目規劃時,請持續對自己發出上述靈魂拷問。當你不斷在日常工作中考慮風險這個問題,你便開始建立起了風險意識。人類天生有厭惡風險的傾向,能主動尋找風險是需要強大動力的。而尋找到風險並對其進行合理管理、為組織創造價值是形成此動力的基石。


有了風險意識僅僅是第一步,就像你知道前方有條路,不過不知道在哪裡以及怎麼到達。我們還需要不斷挖掘風險背後的“故事”。其中,風險識別是認識風險的第一步。而當我們在做風險識別時,應儘可能採用多維度視角,以減少遺漏。


點狀維度

根據項目管理幾個知識領域來識別,如干系人、時間、質量、成本等,考量這些領域中是否存在風險。或者根據公司運營組織架構考慮項目可能與各部門間有交互的部分,例如與法務部門,財務部門,人力資源部門之間的交集,評估其中的風險。


線性維度

按照項目的過程來進行識別,如啟動、規劃、執行、監控及收尾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各階段側重點不同,自然在風險的類型及發生概率上也會存在差異。


系統維度

項目所處的環境如何,是否有政策法規等的限定。項目是否從屬於某項目集或者項目組合,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項目是否與其他項目有強耦合等。系統維度識別風險需要我們跳出單個項目本身,從全局的角度考慮項目與其他項目、組織環境等的交互及其中存在的風險。


項目的風險識別單靠項目經理一人是很難完成的,需要組織項目相關干係人共同進行識別。在識別風險的過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工具技術來做支撐。常用的方法有頭腦風暴、力場分析、EMV模型等。詳細使用方法大家問問度娘即可,本文就不再贅述了。另外,對風險的描述也需要團隊統一格式,做出類似於用戶故事的說明。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 【由於】原因(具體事實描述)
  • 【產生】風險(不確定性描述)
  • 【造成】影響(可能產生的結果)


例:由於臨時有團隊成員請假,XX任務無人跟進,Y項目存在無法在指定時間交付的風險,將造成違約的嚴重影響。


識別出風險後,項目經理需要做好風險登記冊的記錄及維護。風險登記冊可參考如下表格進行繪製,並根據組織具體需求做相應調整。

項目風險識別=打“預防針”?


從可視化數據的角度出發,項目經理還可對已錄入風險登記冊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折線圖或者堆積圖等方式對風險的現狀、趨勢進行展示,便於項目團隊及干係人快速瞭解項目風險的總體情況。

項目風險識別=打“預防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管你是否是項目經理,在日常工作彙報中加入風險相關信息,會是一個很強的加分項。因為對風險的識別,體現了你對工作的積極態度,思維認知的完整度以及專業知識的深度。不過,請注意,風險彙報一定不是打預防針式的,只告知存在風險而不提出應對方案。如果你在風險彙報中只告知老闆,人力資源不夠,所以項目有很大的延期風險。那麼老闆多半會問你,延期風險多高?我們是否能接受?如果要解決人力問題,你需要多少人力,工作多長時間?我想,沒有人希望被老闆問到啞口無言吧。


關於風險分析、風險應對以及風險監控等環節的介紹,後續將陸續推出,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