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這個春節,他們從家人變成了戰友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雅安一家四口人都戰鬥在抗疫一線

表弟作為華西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初一就赴武漢一線支援;妹妹在基層衛生院工作,除夕夜都在高速路口監測體溫;父親在村裡負責開展排查勸導;姐姐楊宇恆作為雅安中院宣傳處副處長,從1月24號到現在一直在做防疫宣傳工作。

「連線」“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他說:“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今年,因為父親值班,一大家人提前就說好,初一再吃團圓飯,關於如何過春節,一家人提了很多想法,也討論了很久。

“要整一頓燒烤……”

“要去老屋裡面看看……”

“要去做竹筒飯……”

然而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家人還沒有來得及團圓就已經分別。1月24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工作的弟弟彭雲耀接到通知:“作為四川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赴武漢支援,要立即啟程。”出發前,姐姐楊宇恆,叮囑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但弟弟沒回頭,只是在車子啟動後將頭伸出窗外:“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楊宇恆每每想起這句話都會淚如雨下。她說:“朋友圈有很多親人朋友知道他前往武漢都為他驕傲,可是對我來說,只希望他平安歸來。”

「連線」“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他說:“共產黨員,不說累”

“我是黨員!”這句話是楊宇恆父親楊永平最愛說的話。楊宇恆有時會覺得父親這是在唱高調,但是如今,楊宇恆卻為父親的“高調”而感動。

今年,父親瞞著家人向單位申請去“包村”。家人知道後都很不解,勸他放棄。因為疾病,楊宇恆父親在華西醫院做過兩次大手術。4.20地震後,他連續上班20多天,因為站立時間太長引發腰椎間盤突出,被緊急送往華西醫院醫治。現在,父親走路已經有些顛簸,甚至不能長時間站立。可是,今年他卻依然固執地要去村裡工作。

「連線」“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初一開始,村裡的幾十戶人,他每天都要挨著排查、宣傳防疫知識,與村幹部一起商量村裡的防疫工作,參加鎮裡的例會,彙報全村情況。楊宇恆說,只要問他累不累,他便會回答:“共產黨員,不說累!”楊宇恆說:“他的回答總是驚到我。”

「連線」“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我去重症病房,別告訴我媽

1月30日晚上,弟弟發來他在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工作時的照片。為了讓姐姐放心,他也跟姐姐分享了當天病房裡那些讓他高興的事情。

“我們負責的病房有個孕婦出院了,我親自送她上車的……”

“八床的劉阿姨她絕食兩天了,我護理她時陪她聊天、耐心開導她,下午她吃了一碗飯,還要求我喂她……”

楊宇恆說:“他的言語裡,我聽出他的開心。但是,前線的艱辛不言而喻,從他每天給我發消息的時間那麼不確定,我就能猜到他的忙碌。他很懂事,不想讓我們擔心,每次都是報喜不報憂。”

「連線」“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明天開始實施分級護理,我要調整到重症病房工作,那邊都是危重病人……”

“每天上班多長時間呢?危重病人的防護有特別的措施嗎?……”

“我就是專業護理重症的呀,這些都是小case,你要相信我是專業的!”

聽到弟弟要去重症病房工作,楊宇恆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一連串好多問題,弟弟一個沒回答,只說:“你要相信我是專業的!”接著便去開視頻例會了。到了深夜,楊宇恆收到弟弟發來的語音:“姐,我去重症病房,別告訴我媽,免得她擔心。”

一句跨越1288公里的平安

2月6日,完成工作,楊宇恆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可是,焦慮迎面而來:在武漢一線支援的弟弟已經兩天沒有報平安,父母居住的小區已經實施封閉性管理,聽說出現了確診病例……

楊宇恆不太放心,在微信群裡發起了語音通話。不料沒人應答,只好無奈取消。她剛走出辦公室,家裡的微信群裡,妹妹又發起了位置共享。楊宇恆迅速加入。一分鐘後,弟弟的頭像出現在屏幕上。收起共享,群聊天裡顯示了弟弟的回覆:

準備去上夜班,平安。加油,在一線的親人們!楊宇恆的眼裡瞬間浸滿淚花。這一句跨越1288公里的平安,對她來說是此刻這個世界最寶貴的字眼。

「連線」“如果我沒回來,幫我照顧爸媽!”

為了及時瞭解一線家庭成員的消息又不讓其他家人擔心,他們建了一個四個人的群。楊宇恆說,在這個“還沒來得及團圓就已經分別”的春節,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實現了“雲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