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男子出門買菜未戴口罩被感染,短暫接觸僅15秒,說明了哪些問題?

曹貓魚


事件回放:患者,男,56歲,現住江北區文教街道雙東路小區, 2月4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確診病例。目前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經流行病學調查,該患者發病前14天內無疫區居住及旅行史,未有野生動物接觸史,與之前確診患者不相識。病發前活動軌跡主要在江北轄區,活動地包括雙東坊菜場、清林閒庭菜場、青林灣三江超市、天水三江超市、江北萬達倪阿姨餐廳等場所。

根據區公安部門2月5日公共視頻比對發現,1月23日早上7:47,該患者在雙東坊菜場買菜時與路人(確診患者,女,61歲,家住文教街道翠柏西巷,1月19日應約參加祈福活動)在同一攤位有過短暫(約15秒)的近距離共同駐留,且兩人均未佩戴口罩。目前,已追蹤到患者5密切接觸者共19人,均已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新冠肺炎疫情下,你該怎樣防護?

如果你是普通居家人員

1.減少外出活動。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儘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差的場所。2.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隨時保持手衛生,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如果你是出行人員

1.日常生活與工作出行人員,外出前往超市、餐館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佩戴口罩,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2.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佩戴口罩,可選用醫用外科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3.如果需要遠距離出行,應事先配備口罩、便攜式免洗洗手液、體溫計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在人員密集的公共交通場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時要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區時公共交通票據信息,以備查詢。

如果你是特定行業人員

1.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員、出租車司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行業人員,因日常接觸人員較多,存在感染風險,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規範佩戴口罩上崗。口罩在變形、弄溼或弄髒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以及備好手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物品,注意保持手衛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一般環境下,不必穿戴防護服、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2. 對於隔離病區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疑似和確診病例轉運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3.對於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開展疑似和確診病例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4.對於標本採集人員、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5.對於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屍體處理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等。環境清潔消毒人員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不管怎樣最基礎的還是要先戴口罩,戴好口罩。


深度中醫


這個新聞剛出來的時候,我是懷疑的,這個人活動軌跡太複雜,傳播路線都沒有理清楚,怎麼能信口雌黃。直到我把新聞發給了父母,又發到了家族群裡…

十天前後對比

疫情期間到菜場買菜時,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呢?

1.不要每天去菜場。

菜場相對密閉,人群聚集,應儘量減少出入的次數。每次可多采購一些東西,備足菜量,避免每天去採購。

2.儘量錯峰採購。

應該改變原來趕早買菜的習慣,避免人群過多聚集,造成額外風險。建議大家儘量避開購物高峰,若發現菜場人多,可換個時間再去。

3.進菜場戴口罩。

進入菜場一定要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遮住口鼻。手不要接觸口罩外側,更不能拉下口罩交談、進食。

4.注意洗手。

回到家後,第一件事情要先洗手,然後再把口罩取下來,再洗一次手,避免口罩上的細菌病毒再次汙染手。處理食物前後也需要洗手。洗手前,手部不要接觸眼睛和口鼻。

5.與他人保持1m距離。

新型可通過飛沫傳播,因此買菜時與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過多說話,不要爭吵。

記住身體不佳的時候不要去市場咯。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專家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看起來要比SARS病毒更溫和些,但是傳染速度卻比SARS快得多。出門買菜未戴口罩被感染,短暫接觸僅15秒。說明病毒傳染的命中率太高了,傳染性極強。通過視頻我們也可以看出,兩名患者之間並沒有什麼交流,只是短暫駐留,卻被感染,可見速度實在是快。15秒,近距離,沒有戴口罩。

提醒

1. 所有市民出入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很多時候有人會把口罩拉下來,露出鼻子,這是不安全的。

<strong>

各公共場所經營者、管理者應當要求進入其場所的人員佩戴口罩後方可進入其經營的公共場所,並在場所入口處設置醒目、清晰的佩戴口罩的提示。

2. 所有市民一律少出門、不串門、不集聚!在疫情還沒有被控制的這段時間,大家要做的就是好好地待在家裡,非特別必要儘量不要出門,減少口罩消耗,理性購買,不要盲目囤貨,

把口罩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3. 儘量與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能不說話儘量不去說話。同時在公共場合,也要注意公共衛生,注意咳嗽和噴嚏禮儀。

4. 勤洗手,如果外出回來,回家後應立即洗手、換衣服,最好與家人實行分餐制、說話時保持一定距離。

5. 請密切關注自身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第一時間向村(社區)報告,社區醫務工作人員將主動為您服務。


東拉西扯話投資


看到這個事件,有人會覺得驚慌,僅僅15秒,怎麼這麼快就傳播了呢?

一般來說,如果新冠病毒能夠接觸到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的黏膜細胞,並且與受體結合,感染就開始了。所以,新冠傳播的途徑無非就這幾種:

1、空氣傳播:當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時,患者咳嗽、打噴嚏甚至說話時噴出的飛沫都可能會使人體與病毒接觸。

2、接觸傳播:當與患者握手、撫摸患者都有可能接觸到病毒,並不是說病毒就直接“跑”到人體皮膚,而是患者的飛沫可能在他平時不留意的時候就濺到了皮膚上,比如打噴嚏或者咳嗽的時候直接用手擋住口鼻部,這個時候手上就會接觸到帶有病毒病毒。如果其他人不知道情況而與患者接觸。若用接觸病毒的手直接接觸自己的口、鼻、眼睛,就可造成病毒的感染。

另外,並非與患者本人接觸才有可能會感染病毒。普通的群眾感染的風險可能更多來源於間接的接觸。此前,內蒙古的一名確診患者,無外出史,無野生動物接觸史,也沒有接觸過確診患者。後經證實,此名患者在確診前曾多次經過三樓,而這裡居住著另一名確診患者,這名患者家門經常敞開、門口常有生活垃圾堆放。如果病毒附著在物體表面,自己的手觸摸到被汙染的物體表面後有進食、揉眼睛等動作,也一樣可以感染。

這些事件無非就是想繼續警示大家戴口罩、勤洗手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存在僥倖的心理,這是對自己負責,這是對他人、社會負責的態度。

此外,我們丟棄口罩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避免造成二次汙染,正確摘下口罩的方式是抓住耳跘摘下,手不要接觸口罩外側,有條件的話可往口罩上噴灑75%的酒精消毒;然後將口罩用密封袋裝好丟到有害垃圾的分類垃圾桶中,丟棄後記得洗手哦!


家庭醫生在線


乍一看呢,這個消息確實令很多人覺得非常的緊張,有人覺得短短15秒就能傳染一個人,這也太誇張了!其實,哪一個患者被傳染不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呢?對於這則消息,我們要關注的不是時間,而是是否做了防護和對待這次疫情的態度!

如果您仔細的閱讀了這篇報道的話,會發現在當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病毒的患者和被感染的這位男士,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戴口罩。

鍾南山院士在談到這次肺炎有可能人傳人的時間是1月20日,之後各地就已經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要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而這二位在1月23號也就是終南山院士宣佈這條消息以後,仍然選擇不戴口罩,沒有重視口罩的重要性。

對於這例僅僅與患者接觸15秒即被傳染的病例,很多專家也做了分析,認為主要的還是在於沒戴口罩,而且很有可能當時已經感染的患者正處於潛伏期,當時的治病能力比較強,也很有可能打了一個噴嚏,或者是兩個人接觸比較近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病毒通過飛沫,導致了男士被感染!

說實在話,我們真的要感謝寧波的公安系統,在進行患者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能做到如此的細緻,工作做的簡直太精細了,令人讚歎!

接下來我們好好嘮嘮這個事兒!

令大家感到震驚的其實是這個15秒,很多人認為15秒的時間就能導致一個人的感染,說明這病毒太厲害了,然而大家仔細想一想,其實每一個患者如果是通過飛沫被感染的話,往往也就是很短的時間內。

比如在聚會的時候,很有可能屋子裡只有一個人是病毒的攜帶者,那麼由於是密閉空間,他有可能打了一個噴嚏,在他打噴嚏的那個瞬間,如果有待著病毒顆粒的飛沫進到了其他人的眼睛、鼻子和口腔內,那他就可能被感染了,這個時間您覺得會長嗎?

又比如接觸傳播,很有可能一個攜帶者,他用手擦了擦鼻涕或者是眼淚,之後他可能觸碰到了某一個門把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其他人也觸摸了這個把手,那麼後者的手上就很有可能沾染了病毒,如果他再用沾染病毒的手去摳鼻子去擦眼睛或者是吃東西,病毒也就被帶到了體內,這樣被感染的時間也不會特別的長。



由此,針對這則消息,我們應該關注的,真的應該是關於個人防護的問題和關於對待這次疫情的態度!

相信到現在大家如果看各大媒體的話,仍然會看到很多的人在人口聚集的時候不戴口罩,隨著各地病例被報道,大家會發現有很多病例是典型的聚集性病例,比如安徽的6位同學聚會,6人被感染,這個感染幾率是100%!

這說明很多人有盲目的自信,很多人都認為這些事情不會攤到自己身上,自己不會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面對全國各地鋪天蓋地的宣傳,無論是手機,電視,廣播,街道上的橫幅,有些人的選擇是視而不見……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寧波被感染的這位男士,如果非常重視這一次疫情,而且比較關注國家的新聞報道,一定會選擇戴一個口罩出門,然而他沒有!

總結

現在信息特別發達,每個人都可能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請大家要注意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不要恐慌,不要恐慌,不要恐慌!

對寧波的這個信息,雖然這15秒確實令人感覺到比較驚訝,但是是可以解釋的,這個消息恰恰證明了專家反覆強調讓我們戴口罩的重要性!

這則消息給我們提了一個提醒,就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聚集比較多的地方去的時候,比如去超市採購日常用品或者是食品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口罩。當您回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反覆清洗自己的雙手,這是第一要務,且一定不要怕麻煩,這是規避被病毒感染非常重要的一環。
而且在這裡也給大家提一個醒,現在很多人家中都有酒精或者是一些含有酒精的消毒用品,大家切記不要把這些東西放到可能與明火接近的地方,這是容易引起火災的。另外家中消毒的84或者是其他的含氯消毒液,一定要放到孩子不能觸碰到的地方,而且切記不要放到礦泉水瓶裡去儲存,避免造成誤服,這都是有慘痛教訓的!

目前這次疫情確診病例仍然在上升期,我們期待的拐點暫時還沒有出現,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於個人的防護再小心也不為過。而且也請大家有勇氣,有信心!堅信在國家和黨的領導,一定能獲得這次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的勝利!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今天這則新聞相信很多人看了以後毛骨悚然,

寧波男子(後面簡稱A)出門未戴口罩買菜,正好碰上了一後來確診的患者(後面簡稱B),兩人都未戴口罩。

但是短短的15秒,A就被感染了。

這裡面說明了很多問題:

病毒的傳播途徑:

目前我們確定的傳播途徑有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這裡解釋一下,A可能沾染上B討價還價時的飛沫,由飛沫途徑傳播;A也可能是接觸了B摸過的菜或者錢幣,由接觸途徑傳播。


當然,我們也並不能排除有氣溶膠等其他形式的傳播,但完全是有可能的。

病毒的傳播力:

病毒的傳播力比較強,至少強於普通流感。

攤主為何沒有被傳染:

原因可能如下:

  1. 病毒有人群易感性,不是每個人都容易得的;

  2. 攤主佩戴了口罩;

  3. 每個人每個時間段的免疫力是不一樣的。

我們應該怎麼做:

  1. 我們不能改變是否易感,但是我們可以佩戴口罩;

  2. 不出門,勤洗手;

  3. 保證睡眠,保證營養和水分,增強免疫力。


骨科王醫生


僅僅十五秒就被感染!相信許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15這個數字上。這是詳細情況圖

未佩戴口罩僅僅15秒就能被感染。相信如果沒有監控幫助我們回顧患者所做,真的很難發現被傳染的原因。我們都

已經知道了,新冠狀病毒能夠通過飛沫傳播。注意:飛沫有些我們是不能看得到的,但是並不代表就沒有。更難以覺察,才會讓人失去警惕性。

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接觸我們的皮膚黏膜就可感染,比如說我們的眼睛,嘴唇和鼻腔。15秒在這裡說明了病毒的傳播很快,所以我們才會採取隔離的辦法,使病毒不能繼續大面積傳播,減少感染人數。再通過醫學治療被感染者,從而使得病毒銷聲匿跡。這也就是當年很多人覺得非典“突然銷聲匿跡”的原因,不是病毒沒了,而是我們將其阻斷了。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兩點:一是出門先洗手並佩戴醫用口罩或者醫用外科口罩,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減少與他人交談,並儘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到農貿市場儘量避免與活禽接觸,不購買、宰殺、接觸野生動物。外出回家後第一時間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用含醇的手消毒劑進行手衛生。鞋子也要嚴格噴灑消毒水,並與居室隔離。二是注意咳嗽禮儀和手衛生。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者手肘處的衣服遮掩口鼻,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應立即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洗手。餐前餐後、便前便後、揉擦眼睛前後、接觸寵物或家禽後、接觸病人前後等都應及時洗手。另外個人用品應專用,手機、毛巾、牙具等物品要經常性地做好清潔與消毒。

15秒也不可怕,只要措施得當!

只要按照我上面的介紹,不會有太大問題出現。最後,碼字不容易,希望大家訂閱關注我的頭條號:向東 。把我的回答轉發到需要的人手中,我們一定會度過這個難關的,祖國加油!


向東


“15秒”並不是重點:

聽到這則新聞之後,大家的重點全部落到了“15秒即傳染”這個問題上,然而這件事情中存在的傳染並不一定就是“短時間的飛沫傳染”;除了飛沫以外,它也有可能是因為患者手接觸確診者沉澱在物體上的飛沫,導致發生後續可能由於接觸到自己的鼻子、眼睛等部位導致的“接觸性傳播”問題。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完全糾結於這個15秒,或者是50秒,傳染形式也應該是您關注的一個問題。

“飛沫傳染”的速度有快有慢:

很多人在疑惑病毒的傳染性為何會那麼強。其實,我們人體每分鐘如果呼吸20次,那15秒就會呼吸5次,這個過程本身就可能吸入病毒。另外,都知道“病毒需要蓄積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致病”,但對於新冠病毒來說,都知道它的傳染性強,目前來看可能少量病毒就會導致患病。

大家都明確,多數病毒都存在一個潛伏期,但這個潛伏期的長短並不確定,“新冠病毒”雖然存在潛伏期,但是這種病毒比較特殊,它不僅會在發病之後傳染,潛伏期同樣能夠傳染,這也恰恰代表著它的傳染性強。

面對“新冠病毒”,唯有科學預防才是“真理”:

換一種角度來說,很大程度上,其實我們根本無法判斷站在你面前的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那我們能做到的一定是“全方位的預防”。

“新冠病毒”,其主要的傳播方式就是“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播”,因此,無論您外出去了哪裡,都請嚴格、正規有效的佩戴口罩,這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徑,如果您不戴口罩,那必然會增加被感染的風險。

  • 佩戴口罩要“留神”:

普通人佩戴口罩,建議選擇“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N95醫用防護口罩”。

口罩也需正確使用,避免戴反、錯戴以及“戴無用”;佩戴口罩首先要分清正反面,特別是對於“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一般口罩顏色更深的是正面(正面朝外),顏色較淺的一面要正對臉部;醫用外科口罩上都會有“鼻夾金屬條”,這個帶有金屬條的部分應該處於口罩的上方。分清上下和正反後,請您在洗手之後佩戴口罩,口罩佩戴完畢之後,請用雙手壓緊鼻樑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緊貼於鼻樑,接下來適當向下拉伸,避免口罩出現褶皺,要全面覆蓋住你的鼻子和嘴巴。

注意,外出時請先將口罩佩戴好,回家之後將口罩反向摺疊後放入密封袋中,妥善扔掉。

  • “洗手”是預防新冠病毒中重要的一步:

預防病毒,請各位不要小看了“洗手”。正確、科學洗手是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預防“新冠病毒”,請您在生活中勤洗手、靠譜洗手。

洗手的過程中,請用肥皂或洗手液加水全面清洗;辦公、傳遞文件的前後要洗手,咳嗽或者打噴嚏之後要洗手,做飯、烹調之前、過程中要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手髒了之後要洗手;接觸過別人或者動物之後要洗手,外出回家之後要刻意洗手。

除此之外,您還需要做到:

  1. 減少到人群密集處活動的次數,及時關注自身的症狀。

  2. 好好吃飯,食物多樣;適當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 保證每日三次的“開窗對流通風”,每次30分鐘,做好家居清潔,保持乾淨的環境。

一則“15秒即被感染”的新聞,請您減少恐慌,加強預防。面對疫情不害怕,做好預防是關鍵,您自己的健康,由您自己說了算。


王思露營養師


從短暫接觸15秒被感染病毒這個事情來看,只能說明這個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是嚇得驚人,其實只要我們自己防護得當,也不要怕,辦法總比問題多,只是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大意,這個病毒是無孔不入的,我們就不要給它這個機會,只要大家都能提高警惕,我相信我們一樣的能很快的戰勝病毒,至於目前我們國家這個疫情傳播速度如此之快,主要是我們大部分國民的警惕性不高,自我防護意識不夠高,看這位寧波男子出門不帶口罩,剛好那名感染者也沒有帶口罩所以才這麼快被病毒鑽了空子,不幸被傳染,還是那句話,只要我們大家都能提高警惕,全家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


寶媽小彭的生活錄


至少說明出門戴口罩的重要性!

有人說出門不戴口罩不是自殺就是殺人!話糙理不糙!

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徑可能是:病患說話交談打噴嚏等所產生的飛沫帶著病毒,被該男子近距離吸入,而引起感染!其中兩個人最好的保護行為-口罩缺失,導致病毒通過飛沫暢通無阻的進入呼吸道中招!

還有種可能,病患挑選菜品等,將手上可能沾有的病毒通過接觸到了菜上面,該男子又用手接觸了那把菜,然後通過接觸感染到病毒!當然,這種可能小!

不過,至少通過這個真實病例我們體會到加強防護的重要性!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

少出門,少出門,少出門!

這不是口號,關鍵時刻能救命!畢竟,誰也不知道誰會是那個病毒攜帶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