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信息疫情”防控“心理感染”

今日頭條,更多精彩新聞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李濟慈)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傳染病防備事務主任西爾維·布里安德博士對媒體表示,該機構已經迅速採取行動,對網上關於病毒可以從具有傳染性的“雲”中被感染的謠言予以澄清,以確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會產生由虛假信息引發的社交媒體“信息疫情”。

歷史經驗證明,伴隨每次疫情的暴發, “信息疫情”也會同時產生。過多來源混雜、內容各異的信息甚囂塵上,導致人們難於發現真正有價值的、值得信任的、有利於公眾獲得幫助與自救的信息,甚而對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產生危害。在特定條件下,正誤信息處於魚龍混雜、真偽難辨的情況,使得人們的判斷出現“盲區”。尤其是在疫情暴發的初期,由於對無妄之災的未知與恐懼,導致大量不實與不良信息出籠,擾亂了公眾視聽,造成了社會危害。因此,面對疫情來襲,一方面要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也應同步強化“心理防疫”,應對“心理感染”。兩手齊抓,雙管齊下,尤為重要。

不實與不良信息對大眾身心健康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早年埃博拉病毒暴發時,一個流傳的謠言是進入診所接受治療的患者會被處死,器官會被收集送到國外。導致很多患者不敢進入診所接受治療。使許多患者失去了治癒的機會,也加劇了病毒的傳播。非典時期,也有“北京封城,飛機灑藥”以及“吃碘鹽能防治非典”“板藍根能防治非典”等等謠言傳播。在眼下這次新型肺炎疫情中,“信息疫情”依舊存在。其中關於接觸“具有傳染性的空氣”而感染病毒的信息不脛而走。而已被證明的事實是,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染的,只有密切接觸才會感染。社交媒體上關於某某藥物具有“奇效”的消息連綿不絕,導致人們蜂擁搶購,反而使真正需要者無從獲得。這些依舊還是之前“信息疫情”的翻版。

從個體角度看,“心理感染”容易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肌體免疫力下降,伴以焦慮、恐慌、憤怒等強烈的情緒體驗,容易導致判斷力與自控力的降低,誘發非理性失序等狀態;從社會角度看,“心理感染”容易發展為群體性不良狀況,導致群體性焦慮、恐慌與盲從的“集體無意識”。因此,防範“心理感染”,也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防範與遠離“心理感染”,需要把握注意力的指向,增強行為意識的自控力與理性。不要讓精神處於“漫遊”狀態,使心理被各種零碎、混雜的信息所“俘獲”或“綁架”,而將注意力更多用於有價值的活動中。

人類社會的“信息疫情”由來已久,並不可怕。因此,承認其客觀存在是克服“信息疫情”的第一步。尤其是在疫情暴發的初期,由於與疾病相關的權威信息、科學信息匱乏,使人們容易被各種信息填補空白,給不良與不實信息趁虛而入的機會。

重視“信息疫情”,防控“心理感染”,最好的辦法是切實瞭解人們的訴求、憂慮與關切,及時發出權威之聲,提供科學建議。值得信賴的平臺與渠道以及像鍾南山院士等科學家那樣的理性與權威聲音在信息傳播中正在起著“引導旗”與“放大器”的作用。

信息的公開透明是防控“心理感染”的不二法門。當然,所謂公開,並非是指所有信息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公開。疫情防控救治,不同於自然災害的救助,有其特殊性和專業性。對疫情的恐懼,多源於對疫情的未知,而戰勝恐懼的最好武器就是科學嚴謹地公開疫情的嚴重程度、流行性擴散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用主流媒體的權威信息和專家的科學解讀與建議來抵制各種謠言、傳言的空間和雜音,才是戰勝“信息疫情”的最好方法。


重視“信息疫情”防控“心理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