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痛苦,誰改變


在一段有衝突的關係裡,誰感覺到痛苦,誰改變。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相信有不少人表示出詫異和反對。因為:令我痛苦的不是我啊!憑什麼要我改變?

他們能說出一堆讓他們痛苦的人和事:他的丈母孃或岳父、她的婆婆、公公和老公、以及領導、同事或者舍友,等等等等。並且堅持自己在這些關係裡,自己就是佔據道德和公理的一方:這都不是我的錯!憑什麼讓我改變?

誰痛苦,誰改變

1、”這都不是我的錯“嗎?

在一段有衝突的關係裡,我們會下意識得去尋求更多外界的支援。比如吃瓜群眾很喜歡的一句話:”看到別人都在罵你,我也就放心了“(其實,關你什麼事呢?)迅速找到自己的支持者,會讓你下意識得更肯定自己的信念:看這麼多人都覺得我是有理的,他就是對不起我!

我們獲得了支持,就讓我們站在了”你對不起我,你要為我改變“的意識範圍內,再也不願意走出去。但實際上,這世界上的事真的是都能用”對錯“來說清楚的嗎?公說公有理,婆有婆有理,每個人都是在爭理,卻忽視了問題本身,以至於到最後的結局是:問題還在哪兒放著沒動,但是關係卻面臨崩潰。

關係的建立,歸功於雙方;瓦解,也同樣要”歸功“於雙方。

2、就憑”感覺是你自己的”。

這不是我的錯,憑什麼讓我改變呢?

就憑:感覺是你自己的。

在一段關係裡的感受,是愉快的,還是痛苦的,這都是你的體驗。如果快樂,別人也無法真正分享,如果痛苦,別人也無法真誠承擔。如果現在你處於痛苦之中,不為別的,就為這感受是你自己的,你也需要去改變,做點什麼。

認為“只要他變了,我就不那麼痛苦了”的這中想法,其實暗含的意義也是:我的快樂就來源於他。他變好了,我就開心了。

如果在一段關係裡,你的快樂是別人給予的,痛苦也是別人造成的,那麼“你”在這個關係裡“做”了什麼呢?

誰痛苦,誰改變

“誰痛苦,誰改變”包含兩個意思:

衝突是雙方共同造成的,你負責改變你這一方,而不是把目標指向對方;

痛苦是你的感受,你要為你的感受負責,作出改變。

這需要我們:

1:明確在關係中彼此的界限,不為對方的錯買單。

2:不和痛苦抗爭,意味著“不過分關注”它。

舉兩個生活中的例子:

第一個是,我和我父親的事情。

我爸是一個強勢的人, “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他很喜歡指示別人去做事,這讓我媽很痛苦,他們彼此之間的問題就很多。

有一次我回家,聚餐完畢之後,我和我媽一起收拾餐桌,而我爸呢,他已經坐到沙發上準備看電視了。他看我們收拾得差不多了,很習慣得就指示我:把餐廳的燈關了!

如果是在以前我和他們一起生活的時候,我也就會習慣得去把燈關了,但是我此刻意識到,正是這種細微得付出,細微得被指揮和不被尊重,是我父母之間很多問題的源頭。於是,那一刻,我想使用一下我的心理魔法,通過改變自己來影響他。

我就裝作沒有聽見,也坐到沙發上看報紙,然後我爸,指著餐廳的燈,提高了聲音繼續對我說:“我給你說,讓你去把餐廳的燈關了。你聽見了沒有?”我繼續裝作認真得看報紙,另一邊用餘光去看我爸的舉動:他開始堅持自己不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坐不住了,於是他站起來,去把餐廳的燈關了。

這個解釋很簡單:

如果燈亮著,就代表電費就要多出一些,那麼感覺到難受的是他,不是我,他需要為此作出改變。

如果我被指揮,我感覺到不被尊重,那麼感覺到難受到是我,不是他,那麼我也需要為此作出改變。

就“燈開著很難受”這件事,他不需要認為:他的痛苦,是我不聽他指揮而造成的,更不必認為:只有我聽話了,他才會不那麼痛苦。

當然,那一刻,我沒有感受到不被尊重,而是我去思考了我媽可能會有的感受,所以接下來,我就把這個事給當時在廚房刷碗的媽媽說了。我問我媽,如果我爸指示她這樣去做,她會怎麼辦。

我媽非常惱恨抱怨起來:你爸就是這樣的人!油瓶倒了都不扶!啥事都讓我去弄!懶得狠!

顯然,這種抱怨,還是隱含了很多要求對方改變的想法,它不是真正的自我改變。

所以,最後的結局經常是:我爸面對我媽的指責會更加頑固抗爭,以更暴力的言行方式來促使我媽媽聽話,滿足他的支配權,我媽會用負面評價來發洩自己的不滿,然後又會為了避開繼陷入爭吵,憤憤不平下選擇順從。最後,雙方都覺得在這個事上,自己是受到了傷害--而且都是對方讓自己痛苦的。

我跟我媽說:

如果側躺讓你不舒服,你幹嘛非要堅持著側躺呢?換個姿勢,會怎麼樣?

面對痛苦,我們要做的也許不是和它拔河,只是放下繩子。

誰痛苦,誰改變

第二個事,是電視臺民生調解節目裡的一個事件。

70多歲的老奶奶打電話給電視臺,讓電視臺曝光一下自己的兒子:40多歲了,整天窩在家裡不出門,不去賺錢,只知道啃老,孫子上學也不管。自己和老伴非常痛苦,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電視臺的欄目導演,攝像和熱心調解大媽就來了。

當攝像機闖進他們家,拍到她兒子那一刻,大家可想而知,這個中年男人的眼神裡全是茫然、驚訝、恐慌和不知所措。這個來訪,顯然,他一點準備都沒有。面對咄咄逼人的熱心大媽,他一直低著頭,坐在角落的小板凳裡,一句心裡話都不願說。

為了繼續改造這個中年男人,攝像又把鏡頭對準了鄰居:讓鄰居們也加入到這場“改造活動”裡,鄰居們當然配合得很默契,各種指責和負面評價都湧上來了。於是,在這樣的一個情境下,熱心大媽勸服了這個老奶奶的兒子:他答應出去找工作做事,不會在家裡閒待著了。

看完節目,我在想,是一個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情願避開每個人都渴望的被尊重的需求,有成就感的需求,而窩在家裡啃食自己的父母呢?如果他經歷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經歷,那麼別人有什麼資格來指責他呢?而他的父母,實際上,也並沒有真正和他建立一種情感上的鏈接—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兒子到底怎麼了。更嚴重的問題是,他們為了滿足自己對孩子的改造需求,用更大的社會情景壓力去逼迫他,這全然是在決裂她們和子女之間的聯繫,惡化彼此的問題。

如果她想改變她孩子,其實,她只需要改變她自己。

她應該想想,為什麼她孩子對她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強大的依賴一定伴隨強大的控制。他這麼強烈的依賴心,那麼到底是誰在控制他?他的母親這麼強烈得要改造他,究竟是為了滿足誰的需求?他母親需要用這麼強大的力量來改造自己的兒子,使自己不那麼痛苦,那麼他母親就沒有問題嗎?

很顯然,這位老奶奶只需要解決她這邊的問題就可以了。她要關注的不是兒子如何讓她痛苦,而是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她只需要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裡自己的界限是什麼,當不去過分“控制”對方的界限,對方的“依賴”就會減少。每個人都是有生存需求和成就需求的,這些需求會促使對方去作出改變。

誰痛苦,誰改變

所以,還是要回到那句話上:在一段有衝突的關係裡,誰痛苦,誰改變。不要指望去改變對方,因為你伴侶的錯,有一半就是你的錯。

這個改變,不是抗爭,抗爭代表著你仍對對方有期待。改變,就是自己的事,認識自己,調整自己。

對於“改變”的意思,一言以蔽之,就是:明確彼此的界限,“不過分關注”;

並且你一定要相信,你的改變,一定會影響對方!--心理的魔法,就是這麼神奇。

對於一段關係的促進和維護,不挖掘出自己的力量來改變,找到快樂,生命的力度在哪呢?

左手佩戴著希望,右手把煩惱拋光,是自己給自己的獎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