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廣深”,“學霸們”為何選擇回鄉當公務員?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羅贇 │廣東梅州報道

“以前在廣州一家外企做市場營銷工作,不用早起,但是需要經常加班,如今在家鄉當公務員,每天準時上下班。”在廣東梅州稅務部門工作的小昊表示,他比較喜歡現在的工作狀態。

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粵閩贛三省交界處,是客家人較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 ,歷史上自中原輾轉南遷而來,延續著“耕讀傳家”的傳統。據《梅州進士錄》一書記載,梅州在唐宋至明清年間湧現了283名進士。

從經濟運行數據看,梅州地區生產總值近年來一直在廣東省靠後。近三年來,梅州市在廣東省21個地級市中均排在第17位,是廣州、東莞等城市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

從梅州走出去的“學霸”很多,揮別“廣深”等一線城市回到梅州的人也很多,長久以來,考取公務員是不少回鄉人的選擇。

當年考上公務員的他們,過得還好嗎?

春節前夕的工作日裡,陽光照耀下的梅州市區還算溫暖。

中午12時許,在黨政機關工作的小果循例從辦公室走向停車場,因為離家近,小果可以開車回家吃飯,順便幫忙照顧家中三歲的兒子,小憩後再返回工作崗位,下午6點準時下班,小果的工作日常基本如此。

時光回到2014年,小果從廣州一所金融類高校畢業後,進入一家國有銀行從事櫃檯工作,每天的打卡生活對她來說並非枯燥無味,而是不停出新錯、不停扣工資,出租屋樓下的廉價麵館是小果最常解決晚餐的地方。“銀行的工作算是對口,但是房租、水電等費用,加上出錯要扣不少工資,我能賺到的錢寥寥無幾,就算後來出錯少了,但也做得不開心。”小果說。

於是,2015年小果便辭職回到梅州,2016年,通過一年的備考,她順利成為當地一名公務員。

“其實,我現在的工作更多是趕著寫材料,時間緊任務重,而自己的文字能力短期內難有突破,壓力挺大的。”小果說,成為公務員後,雖然每天基本準時上下班,但是工作壓力也沒有比一、二線城市小多少,入職以來她一直都在努力學習以適應現在的工作,但是,至少現在住在家裡,生活成本降低,還能照顧家人。

同在梅州做公務員的小瑜,則因為所在單位體量較小,需要承擔多項不同種類的工作,導致加班較多,之前還自學會計知識負責了單位的財會工作。“我現在幾乎天天加班,週末基本只能單休,中午不加班就晚上加班,晚上不加班中午就得加班。”小瑜說。

和小果不同,小瑜從廣州高校畢業後,拿到了保研資格,同時也考上了家鄉公務員的職位,她選擇了後者。小瑜對記者說,遲早要就業,既然已經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當時就回去了。

本文開頭提到的小昊大學畢業後則在廣州一家外企做市場營銷的工作,主要負責一個片區的雪糕產品,不用早起,但是需要經常加班,如今,在梅州稅務部門工作的他可以每天準時上下班。

“雖然梅州工資比較低,但是在廣州工作壓力較大,我還是更喜歡現在的工作狀態,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小昊說。和小昊想法一致的人不少,在他們看來,回到家鄉工作,擔心的事情會變少,也能夠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而在梅州,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較多數工作優越。

“廣漂”“深漂”眼中的“養老”城,如今年輕人越來越多

說起在梅州的生活,“廣漂”“深漂”們說像“養老”,家鄉公務員們卻說,這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於小姐是小瑜的高中同學,從廣州高校畢業後,她入職了一家外資企業,2019年跳槽到了廣州市增城區一家外企做行政工作,正處在職業上升期的她對目前的工作生活比較滿意。

“畢業時也想過回梅州,但是沒考上當地的公務員,也就沒回去,以後也沒打算回去發展。”於小姐說,當初回梅州的話,生活會比較無聊,現在已經定居廣州,前不久還在增城買了房子。

而在深圳從事工程檢測工作的小揚從廣州高校畢業後直接去了深圳,在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中努力學習進步,他表示從未想過回梅州考公務員,“對我來說,家鄉的生活太枯燥無趣,也不自由。”

往年從廣州、深圳回梅州過年的人,多數會吐槽假期裡出門逛的是同一條街,買東西到的是同一家商場,不過,記者今年春節前夕回梅州的時候,發現在巷子裡開了十幾年的甜品店居然關門了,增添了不少新式輕食館,原本熱鬧的服飾商業街冷清了許多,人流分散去了新開的幾家大型商業綜合體,記者住所附近林立的都是各種臨江新樓盤,街上也多了很多年輕人。

“近幾年,梅州的商業綜合體多了很多,因為回來的年輕人多了,而且比較新穎的DIY體驗工作室和公益吧等也在增加,只是不長期生活在這裡的人找不到它們而已。”小果說。

據《梅州統計年鑑2019》顯示,2015年後機關和事業單位從業人員數量逐年遞增,2018年增加至14.37萬人,占城鎮從業人員約27%的比重。這被認為不單是公務員招錄人數的增加,也是梅州市企事業單位人才引進工作不斷加強的結果。

另據中公教育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9年,廣東省公務員招錄人數在1萬人以上,梅州公務員招錄人數自2015年以來均在600人以上,佔比高於5%,招錄崗位相對較多,2019年,在廣東省公務員招錄人數有所下降的情況下,梅州公務員招錄人數仍同比上升約2.5%。

在梅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同樣提到梅州市總體經濟發展不充分仍是突出短板,首要問題就是產業結構較傳統、單一、脆弱,菸草、電力、房地產等產業佔比較大,與此同時,新產業新動能發展聚集緩慢,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梅州在政府專項管理人員和企事業單位技術人才的需求缺口將繼續擴大。據近幾年梅州市公務員招考信息顯示,在城市規劃、水利和各職能部門承擔專項事務的職位增多,企事業單位人才引進信息則顯示,作為梅州第二產業支柱的電力、建材、電子信息、機電製造和礦業加工等行業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有所提高,並且政府也加大了對高學歷引進人才的補貼力度。

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梅州工作,梅州的人才配套項目和娛樂設施在數量和質量上均有所提升。《梅州統計年鑑2019》顯示,2018年末梅州個體經濟從業人員達到37萬人,僅次於集體經濟從業人數。

“回到梅州最大的感受就是,樓盤變多了,我家周圍原本是荒地,現在是一片片的新建樓盤。”在廣州從事文化工作的梅州人劉小姐對記者說,最開始她家周圍是荒草地,後來不少地產公司開始過來開發項目,今年回來,發現多了很多高質的新樓盤和配套商業體,荒草已不見蹤跡。

在劉小姐住所附近,最早僅有一處臨江樓盤,後來萬達廣場建起來了,這幾年恆大和保利等地產公司也紛紛入場,較高端的房產項目增多也加快了周邊交通設施和商業綜合體的建設進程。

梅州的未來:擁抱大灣區?

其實,小昊一開始並不想考公務員,2015年前後回到梅州的他跟幾個朋友一起創業做教育培訓機構。“當時梅州的創業環境不好,導致公司發展不太順利。”

2015年辭職回到梅州的小果,起先在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上班,拿著一個月2500元工資的小果基本養不活自己,於是半年後她決定辭職備考。

目前在北滘鎮(廣州和佛山城區交匯處)地區做高中日語老師的陳先生也在梅州工作過一段時間,只是後來他選擇出走大城市。2014年,陳先生大學畢業後在梅州一家報社做新媒體編輯工作,但是因為工資較低並且專業不對口,一年後,陳先生便選擇到廣州讀研並尋找新的工作機會。“我大學是學日語的,在梅州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只能去比較發達的地方。”

2015年的梅州,經濟總量僅945.14億元,城鎮人口占比36.6%,城鎮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810元,與當時廣東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距較大。另外,《梅州統計年鑑2019》顯示,自2014年以來,梅州市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人均工資高於企業。同時,2015年以來,梅州市第三產業中,旅遊業收入佔比超70%,其他營業性服務業發展不充分。梅州在經濟發展程度上的不足和經濟結構上的特點,也決定了回鄉當公務員這個選項備受青睞。

挥别“广深”,“学霸们”为何选择回乡当公务员?

2016年-2018年梅州的地區生產總值一直處於廣東省第17位,雖然省內排名上沒有變化,但是,相比起2015年前後的經濟狀況,三大產業結構漸趨合理,第三產業生產總值自2010年開始高於第二產業,2018年時佔比已過半。

“當時我工作過的那家文化傳播公司後來熬過了艱難時期,越做越大,現在承擔了不少有新意的短視頻拍攝工作。”小果表示,如今在梅州創業應該沒有那麼難了,文化和教育的產業化發展亦趨成熟。

《梅州統計年鑑2019》顯示,2011年至2018年梅州市城鎮人口年平均增長速度超過其他統計時間段,達到6.4%。城市化進程加快。營利性服務業在2018年也獲得了23.5%的增長,年末個體經濟從業人員僅次於集體經濟。

在春節假期的家庭聚會上,記者又聽到了親戚家的孩子考上公務員準備回家發展的消息,同樣地,也有一批從這裡走出去的年輕人選擇留在“廣深”。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批從廣州、深圳回鄉的人們通過人才引進已在梅州開啟新的職業生涯。

2019年,梅州市地區生產總值1187.06億元,同比增長3.4%,三個工業園區獲得增長。從行業投資看,2019年梅州市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投資同比增長46.1%,拉動工業投資增長23.8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5.7%,高於傳統產業投資增長率,顯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速度加快。由此,梅州製造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將繼續提升。

梅州,有人離開,也有人回來。

在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的廣東,在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產業佈局越來越突破城市邊界的2020年,去哪裡或許都同在一個“都市圈”,都有機會擁抱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未來。(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