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流行音樂不流行”?你認為問題的根源在哪兒?

吾常醉


這段時間,我回答過一些流行音樂的問題。

尤其是批評過一些沒有傳唱度的所謂一線歌手,認為這種狀態是華語樂壇的一種嚴重不正常現象。

華語流行樂樂壇2010年以後的這近10年我們是不是在原地踏步?

因此,總是會有一些粉絲跑過來說。

他們的偶像做的東西很高級,音樂性很高。所以流行不起來。

你為什麼要用流行性作為唯一的指標呢?

你看《學貓叫》《佛系少女》多流行,難道它們是好歌?

看上去說的是頭頭是道。

然而流行音樂,音樂前面不還掛著流行兩個字。

沒有流行,叫什麼流行音樂。

古典音樂可以不流行。

歌劇可以不流行。

美聲可以不流行。

可是流行音樂,如果它不流行。那它又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歷來那些為人稱道的流行歌手,無不是擁有為數不少的傳唱歌曲和巨量的聽眾群體。

邁克爾傑克遜出不出名。難道他的《Beat It》《You Are Not Alone》《Billie Jean》《We Are The World》在當時傳唱度不廣。

張學友,《吻別》《一路上有你》《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慢慢》

周杰倫《龍捲風》《雙截棍》《七里香》《夜曲》《稻香》《東風破》

泰勒斯威夫特《Love Story》《You Belong with Me》《Shake It Off》《Blank Space》

這些流行樂壇的天王天后的地位的奠定,靠的正是一首首的流行歌曲。

如果一個歌手,從來沒有大熱單曲,那他(她)如何被稱為流行歌手。

一個不流行的流行歌手,他又在是在哪裡引導流行的。

就像鄧麗君假如從來沒有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大陸引起了暴風般的收聽狂潮,而僅僅是少數精英人士欣賞的作品。她如何會在今天會被那麼多人懷念呢。

每次一說流行,就有一些人跳出來說。

你看《學貓叫》流不流行。《佛系少女》流不流行,《離人愁》流不流行。

然而歷史上流行歌曲只有這些嗎?

我們都不用看世界其他國家。只看華語樂壇,就會知道這種說法完全是站不住腳的。

《光年之外》《年少有為》《天黑黑》《歐若拉》以及周杰倫大量歌曲,都說明流行歌曲的音樂性和流行性是完全可以統一起來的。

為什麼這些粉絲不拿她們偶像的作品跟這些作品相比,卻反而要跟《離人愁》《學貓叫》這些確實並沒有太多音樂性的作品相比呢。似乎只要在音樂性上勝過它們,就可以作為流行性根本不重要的證據了。

恕我直言,這個道理,我並不是很懂。

在我看來,流行音樂的流行性和音樂性的關係,有點像你知識面和考試的關係。

一般來說,你知識面更廣(音樂性更好),是可以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的(流行性好)。

可是如果你知識面很廣,看上去無所不知。但是在關鍵的考試中,卻每次都失敗。(流行性差)

那這種知識面廣泛就沒有多少作用。

反映在流行音樂上就是無論你使用了多少音樂技術,用了多少高音、轉音、發聲技術,借鑑了多少新潮曲風。可是你做不來的東西總不流行。那你就是不及格。

相反,其他一個學生可能沒有那麼廣泛的知識面(音樂性不那麼夠)。並不知道很多冷門的小知識。

可是偏偏能夠考出好成績。

那他就是個優秀的學生。

現在那些如《學貓叫》《佛系少女》《離人愁》這些歌,就是知識面不廣,剛剛夠合格的學生。

而周陶王林,就是知識面廣泛,同時能取得高分的好學生。

而某些流量歌手,就是知識面廣泛(或者看上去廣泛),可惜一考試就考砸的學生。



Seven音館


2018年的臺灣金曲獎頒獎,過去得無聲無息。其他各類音樂獎頒獎,大概也是如此。 已經有好幾年,評委會、專家或者媒體評出的“年度歌曲”“年度十大”,基本上沒多少人聽過;見到榜單,人們也再不像從前那樣,沒聽過的想方設法尋來一聽。 流行音樂不流行,大眾流行歌曲不復存在。這樣的狀況,已經有好幾年了。我們是慢慢走到這一步的。首先是價值多元化後,焦點的崩散。這個影響非常深遠。不同領域、各行各業,都感受到這一鉅變,整體不復存在,個性不斷膨脹,聚合越來越難。 拿流行音樂打個比方,過去你要守著電臺、等著電視,去持守某個熱愛,否則你就會錯過。現在,你要聽、你要看的,都留存為一個地址,你隨時可以去訪問,你有一種無限擁有、盡在掌握、不在話下的幻覺。 互聯網帶來了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傳播,由此帶來了深刻的演變。 發表門檻降低後,人人都可發聲,人人都是作者,創作的高貴性崩散,作者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幾十億分之一。 進一步的,作者的重要性,作品的重要性,藝術品的神聖性,崩散。 互聯網廣泛的共享、免費欣賞,導致珍貴感的降低,珍貴感的消散。 海量成就了多樣性、豐富性,但海量也導致蕪雜,驅逐精品,使精品的信號減弱,作用力降低。這導致卓越的人、物及其關注度的削弱、離散。 流行音樂不流行,優秀作品失去大眾,卓越創作不再有無上榮光……以及這背後的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方向,這種狀況並非中國獨有,全世界都在面對相同的問題。 如今這種現象、形勢,並非完全負面,也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但它不是永恆的。原因無他,只因為那些根本的東西從不改變:人生是有限的,現實感、真實感是健康存在的基本品質,社會雖然不斷髮展,但人性有恆,世界萬物與人心中共有著那確實不虛的真、善和美,卓越性是優秀藝術最重要的品質。





檸檬ccc


流行音樂為什麼不流行,我覺得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

從我們的角度講,以前聽歌是為了滿足精神生活;現在聽歌是為了各種刷數據、捧偶像。

從他們的角度講,以前寫歌、唱歌是為了生存、掙錢,競爭,贏取較高的地位;現在寫歌僅僅是為了騙那些nc粉、刷數據,很少有專心寫歌的了。

以前的歌手,寫歌、唱歌是主業,演戲、綜藝是副業;現在的歌手,顏值、偶像氣質最重要,然後才能演戲、參加各種綜藝節目——至於寫歌、唱歌?呵呵^_^。

以前,是神仙打架;現在,是菜雞互啄。明天……也許連菜雞都愈發的少了。

另外補充一下,很多朋友對流行音樂的定義不清楚,可能存在誤解,下面也順便說明一下。

流行音樂這一名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流行音樂指的是我們平常最經常接觸的,諸如搖滾,民謠,嘻哈說唱等等都可以被歸類到流行音樂,因為這些音樂往往具有商業性,以消遣娛樂為目的,所以稱作流行音樂,對應英文是popular music。

而狹義的流行音樂則是指一種音樂流派,與之並列的是搖滾,爵士等其他流派。流行流派的音樂往往通俗易懂,吸收了其他許多流派的元素,流行於大眾,所以被稱作流行流派,其對應的英文是pop music。

還有一點很多人有誤區,與廣義的流行音樂並列的並不是古典音樂,而是嚴肅音樂。流行音樂並不是因為其誕生於現代才被叫做流行音樂,而是因為其商業性和娛樂性。


卡普西洛


一種認為流行音樂不流行了:華語樂壇最有影響力的流行音樂獎項“金曲獎”落幕得悄無聲息,而就在同一晚,某選秀節目總決選卻能引來全民狂歡,一支偶像女團應運而生。相比於“金曲獎”上拿下“最佳男歌手”、貢獻過不少流行金曲的陳奕迅,粉絲似乎對自己真金白銀票選出的“火箭少女101”更有興趣。

  而另一種聲音認為流行音樂還在流行,只是隨著平臺、風格與形態的多元,進而受眾分化,形成相對穩定的圈層。回顧近兩年的樂壇,歌手與作品層出不窮,再不是幾家唱片巨頭壟斷樂壇。不僅唱將張信哲、羅大佑等重出江湖;也不乏周深、張碧晨等“好聲音”頻頻推出新歌;創作新秀汪蘇瀧、毛不易更是每隔一兩個月,就有新歌問世。

  在業界看來,與其說是流行音樂不再“流行”,不如說是新的時代背景下,流行音樂的創作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其 “流行”的衡量標準與影響力也在發生改變。互聯網取代傳統傳播媒介,削弱了一首歌能存在於集體中的記憶週期和影響力,卻也釋放了音樂人多元化創作、愛樂者個性化收聽的無限可能。基於這個意義來看,流行音樂不“流行”,也挺好。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一首流行歌的生命週期

  西方流行樂界有一種理論——當你覺得流行音樂變“糟”了,那是因為你成熟了。流行音樂消費主力軍是青少年。回溯不同時代的人心目中的流行歌曲會發現,“70後”是Beyond的 《光輝歲月》、張學友的 《吻別》;“80後”是朴樹的《那些花兒》、許巍的《曾經的你》,“90後”是周杰倫的《雙截棍》、王力宏的《愛的就是你》……這些流行歌,無一不是在代際群體各自的青少年時期紅極一時。

  只是,過去動輒能紅上幾年十幾年、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兩句的流行金曲,如今確實很少有了。這就顯然不能以“成熟”一言蔽之。

  舉個例子。任賢齊的一首《心太軟》先是在1996年憑藉同名唱片發行而走紅港臺地區。1998年的春晚舞臺,趙麗蓉與鞏漢林合作的小品《功夫令》中,趙麗蓉改編其經典副歌,令其通過這個觀眾以億計算的平臺迅速傳播。進而紅遍內地,成為此後任賢齊演唱會、商業演出的“必唱曲”。從實體唱片發行,到電臺電視通過節目、晚會的二次傳播,再到演唱會、大街小巷的大眾傳播,這一週期延續好多年,其反覆、集中的出現也加深了音樂在大眾心中的印象。

  互聯網時代為流行音樂帶來了不一樣的迭代邏輯。樂評人李皖認為,實體轉化為信息帶來的一個關鍵變化就是稀缺性的消失。在流行音樂領域,過去要守著電臺、等著電視,生怕錯過;現在,你要聽、你要看的,都留存為一個地址,你隨時可以去訪問,讓受眾有種無限擁有、盡在掌握的幻覺。

  因而,一首歌的流行生命週期大大縮短,同類型歌手與作品層出不窮。薛之謙憑藉《演員》《醜八怪》等歌曲翻紅,歌詞“簡單點,說話的方式簡單點”成為網絡流行語。

  不到一年,他擔任導師的綜藝選秀中, “徒弟”毛不易就憑藉 《消愁》一戰成名,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靈魂不再無處安放”。兩人作品無論歌詞意境與曲風都有相似之處。而更有意思的是,作為薛之謙這些熱門歌曲背後的創作推手如李榮浩、郭頂,他們本人也有歌手身份,累積了 《模特》 《李白》 《水星記》等熱門作品。

  流行音樂研究專業博士、上海理工大學音樂系教師郭昕說,音樂創作理念在升級,製作在進步,這些作品與二十年前的 “流行金曲”作比較,未必會敗下陣來。可快節奏的生活和龐雜的信息流,卻無法給一首好歌留下在聽眾心底回味沉澱的空間。與其說是流行音樂不再流行,不如說是互聯網時代、泛娛樂環境下其傳播軌跡、生命週期,甚至創作邏輯發生了改變。

  單一化被消解,多元化創作和個性化選擇崛起

  無可否認,基於這樣的時代與環境,一些伴隨並見證著華語流行樂蓬勃發展的產物正在式微。

  比如音樂獎項。流行樂的黃金時期,僅香港一地就有 “叱吒樂壇流行榜” “十大中文金曲” “十大勁歌金曲” “新城勁爆頒獎禮”四大音樂獎。今年, “十大中文金曲”辦到第40屆,索性連電視直播和現場演唱環節省去,選擇在下午時段的高校禮堂 “悄無聲息”地頒出了獎項,現場只有李克勤一位知名獲獎歌手獨撐場面。

  不過另一邊,各大音樂平臺的新歌榜、熱歌榜、個性化電臺應運而生,權威專業的選擇被個性化推送和社交分享所取代。不管是基於更廣泛的網絡收聽數據 “算”出的熱歌榜,還是基於每個用戶個人聽歌習慣 “算”出的私人歌單,都給受眾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選擇。

  再比如產業規模。無可否認,一度因為互聯網而元氣大傷的音樂產業,尚未建立起支撐流行音樂大步邁進的新業態;而動輒數千萬的網絡收聽次數所能帶來的收益,其實也很難與過去同量級的唱片銷售收入相當。

  然而,產業的蛋糕雖然小了,但在郭昕看來,音樂人的創作空間卻大了。要知道,唱片時代那些膾炙人口的通俗歌曲未必是創作者、演唱者的心頭好,更多的是商業包裝下,迎合大眾口味的。最初拿到 《至少還有你》的小樣時,林憶蓮是拒絕的,認為有些“土”。范曉萱以 《我愛洗澡》 《健康歌》這些口水歌樹立起來的 “小魔女”形象,也是公司硬塞給她的。相比之下,如今的年輕音樂人更有自我顛覆和持續創作的條件。因為今日的流行樂壇,不再只有過去 “愛情”一個主題;同一時期流行的,也不只有一種風格:民謠 《成都》是都市人對閒適安寧生活的嚮往;中國風的 《悟空》是對西遊經典形象的再解讀,而李宇春、周筆暢、尚雯婕等從爭議中走出的選秀歌手,已然勇敢向電音、哥特、EDM等前衛音樂趨勢探索。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流行音樂不復往日的流行 “盛景”,或可視為流行音樂在互聯網時代生存的一種 “代價”;不過往好的方向看,多元參差的樣態未嘗不是在為超越 “流行”的 “經典”積蓄能量。


獵奇62


一種認為流行音樂不流行了:華語樂壇最有影響力的流行音樂獎項“金曲獎”落幕得悄無聲息,而就在同一晚,某選秀節目總決選卻能引來全民狂歡,一支偶像女團應運而生。相比於“金曲獎”上拿下“最佳男歌手”、貢獻過不少流行金曲的陳奕迅,粉絲似乎對自己真金白銀票選出的“火箭少女101”更有興趣。

  而另一種聲音認為流行音樂還在流行,只是隨著平臺、風格與形態的多元,進而受眾分化,形成相對穩定的圈層。回顧近兩年的樂壇,歌手與作品層出不窮,再不是幾家唱片巨頭壟斷樂壇。不僅唱將張信哲、羅大佑等重出江湖;也不乏周深、張碧晨等“好聲音”頻頻推出新歌;創作新秀汪蘇瀧、毛不易更是每隔一兩個月,就有新歌問世。

  在業界看來,與其說是流行音樂不再“流行”,不如說是新的時代背景下,流行音樂的創作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其 “流行”的衡量標準與影響力也在發生改變。互聯網取代傳統傳播媒介,削弱了一首歌能存在於集體中的記憶週期和影響力,卻也釋放了音樂人多元化創作、愛樂者個性化收聽的無限可能。基於這個意義來看,流行音樂不“流行”,也挺好。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一首流行歌的生命週期

  西方流行樂界有一種理論——當你覺得流行音樂變“糟”了,那是因為你成熟了。流行音樂消費主力軍是青少年。回溯不同時代的人心目中的流行歌曲會發現,“70後”是Beyond的 《光輝歲月》、張學友的 《吻別》;“80後”是朴樹的《那些花兒》、許巍的《曾經的你》,“90後”是周杰倫的《雙截棍》、王力宏的《愛的就是你》……這些流行歌,無一不是在代際群體各自的青少年時期紅極一時。

  只是,過去動輒能紅上幾年十幾年、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兩句的流行金曲,如今確實很少有了。這就顯然不能以“成熟”一言蔽之。

  舉個例子。任賢齊的一首《心太軟》先是在1996年憑藉同名唱片發行而走紅港臺地區。1998年的春晚舞臺,趙麗蓉與鞏漢林合作的小品《功夫令》中,趙麗蓉改編其經典副歌,令其通過這個觀眾以億計算的平臺迅速傳播。進而紅遍內地,成為此後任賢齊演唱會、商業演出的“必唱曲”。從實體唱片發行,到電臺電視通過節目、晚會的二次傳播,再到演唱會、大街小巷的大眾傳播,這一週期延續好多年,其反覆、集中的出現也加深了音樂在大眾心中的印象。

  互聯網時代為流行音樂帶來了不一樣的迭代邏輯。樂評人李皖認為,實體轉化為信息帶來的一個關鍵變化就是稀缺性的消失。在流行音樂領域,過去要守著電臺、等著電視,生怕錯過;現在,你要聽、你要看的,都留存為一個地址,你隨時可以去訪問,讓受眾有種無限擁有、盡在掌握的幻覺。

  因而,一首歌的流行生命週期大大縮短,同類型歌手與作品層出不窮。薛之謙憑藉《演員》《醜八怪》等歌曲翻紅,歌詞“簡單點,說話的方式簡單點”成為網絡流行語。

  不到一年,他擔任導師的綜藝選秀中, “徒弟”毛不易就憑藉 《消愁》一戰成名,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靈魂不再無處安放”。兩人作品無論歌詞意境與曲風都有相似之處。而更有意思的是,作為薛之謙這些熱門歌曲背後的創作推手如李榮浩、郭頂,他們本人也有歌手身份,累積了 《模特》 《李白》 《水星記》等熱門作品。

  流行音樂研究專業博士、上海理工大學音樂系教師郭昕說,音樂創作理念在升級,製作在進步,這些作品與二十年前的 “流行金曲”作比較,未必會敗下陣來。可快節奏的生活和龐雜的信息流,卻無法給一首好歌留下在聽眾心底回味沉澱的空間。與其說是流行音樂不再流行,不如說是互聯網時代、泛娛樂環境下其傳播軌跡、生命週期,甚至創作邏輯發生了改變。

  單一化被消解,多元化創作和個性化選擇崛起

  無可否認,基於這樣的時代與環境,一些伴隨並見證著華語流行樂蓬勃發展的產物正在式微。

  比如音樂獎項。流行樂的黃金時期,僅香港一地就有 “叱吒樂壇流行榜” “十大中文金曲” “十大勁歌金曲” “新城勁爆頒獎禮”四大音樂獎。今年, “十大中文金曲”辦到第40屆,索性連電視直播和現場演唱環節省去,選擇在下午時段的高校禮堂 “悄無聲息”地頒出了獎項,現場只有李克勤一位知名獲獎歌手獨撐場面。

  不過另一邊,各大音樂平臺的新歌榜、熱歌榜、個性化電臺應運而生,權威專業的選擇被個性化推送和社交分享所取代。不管是基於更廣泛的網絡收聽數據 “算”出的熱歌榜,還是基於每個用戶個人聽歌習慣 “算”出的私人歌單,都給受眾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選擇。

  再比如產業規模。無可否認,一度因為互聯網而元氣大傷的音樂產業,尚未建立起支撐流行音樂大步邁進的新業態;而動輒數千萬的網絡收聽次數所能帶來的收益,其實也很難與過去同量級的唱片銷售收入相當。

  然而,產業的蛋糕雖然小了,但在郭昕看來,音樂人的創作空間卻大了。要知道,唱片時代那些膾炙人口的通俗歌曲未必是創作者、演唱者的心頭好,更多的是商業包裝下,迎合大眾口味的。最初拿到 《至少還有你》的小樣時,林憶蓮是拒絕的,認為有些“土”。范曉萱以 《我愛洗澡》 《健康歌》這些口水歌樹立起來的 “小魔女”形象,也是公司硬塞給她的。相比之下,如今的年輕音樂人更有自我顛覆和持續創作的條件。因為今日的流行樂壇,不再只有過去 “愛情”一個主題;同一時期流行的,也不只有一種風格:民謠 《成都》是都市人對閒適安寧生活的嚮往;中國風的 《悟空》是對西遊經典形象的再解讀,而李宇春、周筆暢、尚雯婕等從爭議中走出的選秀歌手,已然勇敢向電音、哥特、EDM等前衛音樂趨勢探索。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流行音樂不復往日的流行 “盛景”,或可視為流行音樂在互聯網時代生存的一種 “代價”;不過往好的方向看,多元參差的樣態未嘗不是在為超越 “流行”的 “經典”積蓄能量。


0孤月痕0


當你覺得流行音樂變“糟”了,那是因為你成熟了。流行音樂消費主力軍是青少年。回溯不同時代的人心目中的流行歌曲會發現,“70後”是Beyond的 《光輝歲月》、張學友的 《吻別》;“80後”是朴樹的《那些花兒》、許巍的《曾經的你》,“90後”是周杰倫的《雙截棍》、王力宏的《愛的就是你》……這些流行歌,無一不是在代際群體各自的青少年時期紅極一時。

  只是,過去動輒能紅上幾年十幾年、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兩句的流行金曲,如今確實很少有了。這就顯然不能以“成熟”一言蔽之。

  舉個例子。任賢齊的一首《心太軟》先是在1996年憑藉同名唱片發行而走紅港臺地區。1998年的春晚舞臺,趙麗蓉與鞏漢林合作的小品《功夫令》中,趙麗蓉改編其經典副歌,令其通過這個觀眾以億計算的平臺迅速傳播。進而紅遍內地,成為此後任賢齊演唱會、商業演出的“必唱曲”。從實體唱片發行,到電臺電視通過節目、晚會的二次傳播,再到演唱會、大街小巷的大眾傳播,這一週期延續好多年,其反覆、集中的出現也加深了音樂在大眾心中的印象。

  互聯網時代為流行音樂帶來了不一樣的迭代邏輯。樂評人李皖認為,實體轉化為信息帶來的一個關鍵變化就是稀缺性的消失。在流行音樂領域,過去要守著電臺、等著電視,生怕錯過;現在,你要聽、你要看的,都留存為一個地址,你隨時可以去訪問,讓受眾有種無限擁有、盡在掌握的幻覺。

  因而,一首歌的流行生命週期大大縮短,同類型歌手與作品層出不窮。




三哥笛子葫蘆絲教學


流行音樂不流行。大眾流行歌曲不復存在。今天,最大的流行歌手、最大的流行歌曲,無論多大,也不過只在小部分歌迷中流行,頂多算是小眾流行歌曲。這樣的狀況,也已經有好幾年。

流行音樂為什麼不流行了?這個現象背後,有著時代的某些變化。變化的絕不僅是流行音樂,也不只是各類藝術作品的失焦、失勢、失去大眾性,變化的是人,是我們的人生以及精神生活的狀態。

我們是慢慢走到這一步的。首先是價值多元化後,焦點的崩散。

這個影響非常深遠。不同領域、各行各業,都感受到這一鉅變,這鉅變籠罩下無所不在的支配、瓦解、再造力量。不同領域用不同的名字去稱呼它,有時跟它強相關,有時跟它弱相關,有時跟它看似不相關卻還是相關,實質內核卻只有一個:分眾市場、分眾傳播、自媒體、定製服務、小而美、去中心、獨立製作、自我發行、微信公號、代溝、“70後”“80後”“90後”“00後”、部落格、朋友圈、網格、群……這些不同名稱、不同稱謂的現象內部,是價值、審美、趣味、道德、生活方式、消費生活的分化。整體不復存在,個性不斷膨脹,共性不斷攤薄,聚合越來越難。

互聯網成為一種載體,唯一的載體,最後整個人類都被其載乘。本來人類被天地、被時空、被城鄉載乘,但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深的演變——門戶網、搜索引擎、客戶端、數字化、地理信息系統、天眼……整個人類,整個人類所處的時空,變成了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巨大鏡像,映射一切,載乘一切。

值得往深裡看一看,往廣處看一看,看一看這互聯網的本性,才有可能真正知道,發生了什麼。

所有的信息,消失了實體。所有的實體,轉化成了信息。衣食,客店,交通,路況,山水,博物館,人工智能……你的臉、你的行蹤……信息化一方面提供各種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使虛擬現實、虛擬生活,越來越具有真實現實、現實生活的品質——人其實不是在現實中,而是在信息中獲得了生活的感覺和實質,網絡遊戲、VR、AI機器人,都不斷地在這個方向上提供著新的例證、新的體驗、新的感悟。

好像扯遠了。不遠。我們撤回來,繼續說流行音樂。撤回來看這些東西與流行音樂的關聯,與創作與藝術與藝術生活的關聯,將有助於讓你醒悟:以上我們說的這些變化,跟一切的變化或都有關係,而且是至關重要的關係。

失去實體帶來的變化,有很多。其中一個變化很關鍵,就是邊界的消失。書、專輯,都是一種邊界閱讀。邊界閱讀是有限的、容易聚攏心神的閱讀。

實體轉化為信息帶來的變化,也有很多。其中一個變化也很關鍵,就是稀缺性的消失。拿流行音樂打個比方,過去你要守著電臺、等著電視,去持守某個熱愛,否則你就會錯過。現在,你要聽、你要看的,都留存為一個地址,你隨時可以去訪問,去“寵幸”,你有一種無限擁有、盡在掌握、不在話下的幻覺。

互聯網帶來了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傳播,雖然這中間有種種社會、商業、人為力量干預,可以降低、消減、阻斷這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傳播,但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傳播,是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本性,深蘊著傳播及其背面——獲知和欣賞,加速向著“四無”方向發展。由此帶來了以下這些廣泛而深刻的演變:

——發表門檻降低後,人人都可發聲,人人都是作者,創作的高貴性崩散,作者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幾十億分之一。

——進一步的,作者的重要性,作品的重要性,藝術品的神聖性,崩散。

——互聯網廣泛的共享、免費欣賞,導致珍貴感的降低,珍貴感的消散。

——海量導致蕪雜,成就了多樣性、豐富性;但海量也驅逐精品,使精品的信號減弱,作用力降低。這導致卓越的人、物及其關注度的削弱、離散。

——整個信息環境的變化,大眾性的崩散,導致持有為大眾歌唱信念、為人類寫作志向的藝術家,不復存在。

我們回過頭去,放眼去看,流行音樂舊有唱片體系的瓦解,客觀上徹底阻斷了大流行、大歌手創作路向的那種變化,不過是這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鉅變中的一個小小幻影。惟因如此,它也不可能再一時恢復。而回到作品的基本單元——創作、發表、藝術選擇權——去觀察:前網絡時代,是一個藝術的權威體系,選擇權由專業渠道篩選,最後選出鳳毛麟角進入大眾管道;網絡時代,是藝術的草野體系,選擇權由每個人做出,導致了選擇分散、標準喪失、時間浪費、贗品橫行,優秀的、卓越的、高邁的、超拔的,凝聚著普遍、崇高、美與智慧的東西,反而被淹沒其中,難以得到普遍的、一致的肯定。

流行音樂不流行,優秀作品失去大眾,卓越創作不再有無上榮光……以及這背後的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方向,這種狀況並非中國獨有,全世界的、整個人類,都在面對相同的問題。

如今這種現象、形勢,並非完全負面,當然也絕非完全正面,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但它不是永恆的。永恆的還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常情。歷史確實深蘊著來回擺動、自我反動、自我修正的力量。原因無他,只因為那些根本的東西從不改變:人生是有限的,現實感、真實感是健康存在的基本品質,社會雖然不斷髮展但人性有恆,世界萬物與人心中共有著那確實不虛的真、善和美,卓越性是優秀藝術最重要的品質,這才是藝術世界、人類歷史為什麼變動不居卻又如此穩固,像一條從古至今滔滔不斷的大河。今天的似乎顛覆了我們的這鉅變,無論多巨大,無論多天翻地覆,確實,只會是一個小插曲。




小兜芽


現在的流行歌曲總的來說按韓紅的話講就不像歌,跟本就沒有悅耳的旋律聽了使人亂馬七糟。像韓紅的天路,騰格爾的天堂,還有酒醉的蝴蝶都有自己的悅耳的旋律,使人聽一遍還想聽。有的歌曲我只能聽半句因不知道他唱的是啥詞聽不懂聲調也不吸引人這樣的歌就失去了意義。


蘇姍7820sf


首先我認為流行音樂不流行是因為大眾審美的疲勞,現有現在歌手對大眾的過度消費,還有有些歌手獲得名氣之後為了延續熱度必須要不斷的出新歌,但新歌沒有經過好的沉澱打磨,出來的歌反而是爛歌!一些經典的歌往往過了很多年依舊好聽讓人懷念,是因為歌真的好,而不是為了賺錢才寫的一個商品!流行音樂不在流行,因為商品社會再腐蝕歌手的精神與情懷,他們往往為了掙錢而唱歌,不是為了打動大眾的耳朵而唱歌!


吹牛不打草稿哥


流行流行,就是一陣風,刮來時很猛,刮過去就消聲匿跡了!就象浪波一波一波的。但不可否認,也有諸多好的流行音樂作品,能打動人心、能引發共鳴的流行音樂作品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快節奏的今天,不知還有多少創作者在創作時能細斟慢酌地,象老一輩創作者那樣靜下心來那麼真情投入創作的?好在,我們有流傳下來的百年經典歌曲,好在,我們的百年經典還深受諸多輕年人的喜愛和傳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