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之中,守城的將領為什麼不把攻城的梯子推倒?

用戶73776428897


剛好最近看了一部看過的歷史劇,名字叫做《安市城》,雖然是韓國人自己拍的,美化了所謂高句麗的戰鬥力,但總體拍的還行,戰爭場面也挺優良,除了最後有個雷人的把李世民射成獨眼龍以外。上面就有高句麗的守城兵士用特定的杆子推唐朝軍隊假設的登城梯的鏡頭,總體來說,我覺得古代守城士兵會推攻城的梯子,但不作為主要的防守方式,另外也看對方用的梯子類型,總的來說,要根據實際情況。

平時我也喜歡看一些古代歷史戰爭劇,就我所知道的情況,簡單分析一下,什麼時候,守城士兵會推到梯子,什麼時候不會去推梯子,和大家簡單交流一下。

第一、守城士兵會推梯子的幾種戰爭情形:

1.1、對方使用的梯子較輕,輕裝梯子

即對方可能是急行軍或者輕裝來攻打城池,從大本營沒有攜帶那種特製的攻城梯,也沒有攜帶太多工匠和製造設備,所以就從周邊砍一些樹木,製作成簡易的攻城梯使用。這種梯子一般都是比較輕的,臨時用細的樹幹以及繩子捆綁而成,製作粗糙,這種時候,守城士兵就可以兩三個人合力一起用棍子或者其他工具把它推下去。

就是類似於下面這種梯子。

1.2、自己守方人員充足,有盾牌兵和弓箭手去壓制城下弓箭手的火力。

一般看古代城牆大家也知道,有高高的防護垛,守城士兵一般是躲在後面攻擊下面的攻城的士兵。或用滾石,或用熱油,此時你要是想去推梯子。那麼你就得向前,因為梯子假設在城牆上,必須靠近它用力去推,這個時候城牆下攻城一方的弓箭手和標槍投擲手就會向你射擊,所以很危險。

此時,守城一方如果有專門的盾牌兵和弓箭手為你作掩護,那麼幾個守城士兵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去推梯子,合力去推。而且,因為梯子有重量,一般推梯子會持續幾分鐘,這幾分鐘內必須全心全意用力去推,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性命完全交給了保護自己的戰友。

1.3、自己這邊能用的弓箭、石頭、滾木、熱油都用完了,沒其他防守方式

守城士兵一般都不願意和攻擊一方短兵相接,所以,最喜歡的還是用弓箭、石頭、滾木、熱油等進行防守。只有當戰爭進行到白熱化的程度時,這些東西用消耗完畢,眼看著敵人就要爬上來了。這個時候,守城士兵也會豁出去,三五個人合力,一起去推能推得動的梯子,或者是梯子上眼看著就有人要爬上來的那種梯子。


這個情形,屬於最後的沒辦法的辦法,一般不會去推梯子。

第二、守城士兵不會去推梯子的集中情形

2.1對方梯子為重型登城梯,完全推不動

其實,大多數的古代戰爭用的都是重型攻城梯,而不是影視劇中所展現的那種簡易家用梯子。因為,古代攻城戰很多,在千百次戰爭經驗中,各個國家都鑽研出了最有效的登城梯,做到了在消耗自己一方最少兵力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保障梯子不被損毀,讓源源不斷的士兵,通過梯子登上城樓。

大多數重型攻城梯,都是帶著底部支座的,大型的有輪子,可以讓士兵直接從自己的軍營推著向城牆走去,快接近城牆時,將上面的攀登梯一下子就可以直接搭到城牆上面。並且下面的士兵由遮擋物保護,防護守城方射出來的弓箭。大致就是下面描述的這種。這種工程梯說白了就是一座移動的堡壘,靠守城的士兵是根本無法推得動的。

所以看到這種攻城梯,守城一方的士兵是沒有絲毫去推的想法,不是不想推啊,而是實力根本不允許啊。

2.2、對方每個攻城梯配備大量弓箭手和標槍投擲手

你來我往的攻城戰 ,很重要的一面就是,在攻擊對方的同時,最大程度去保護自己一方士兵的性命。所以,如果守城的士兵,看到了對方軍隊龐大,為每一個攻城梯配備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標槍投擲手,那麼基本上也不會去推梯子。

原因很簡單,你一露頭,下面立馬有幾十支弓箭射向你,很快就會把你射成刺蝟。所以,這種情況下,守城士兵一般不會去推梯子。

第三、總結:

總體來說,古代戰爭時使用的梯子是重型梯子,靠人力是根本推不動的,大多數人都是被現在影視劇裡的鏡頭所造成了錯誤的映象。其實也可以理解。拍影視劇,投資就那麼點,總不能讓導演去做幾臺真正的重型攻城梯吧,為了節省成本,臨時做幾個木質的簡易梯子表現一下攻城場面就差不多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梯子都是木質的,就算推下去,摔倒了梯子上的幾個人,但又有什麼意義呢?古代城牆下面一般都是土地,梯子摔下去也不會摔壞,掉下去幾個人,其他的人立馬又扶起梯子再次登城,所以划不來耗費那個時間。還不如多用石頭、滾木多砸幾個人來的實在,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醉觀滄海


因為古代的雲梯並不是像電視劇裡一樣的那種簡單的梯子啊!

如果只是梯子,當年楚國也就不會費那麼大功夫去請公輸班來造雲梯了。

歷史上真實的雲梯,實際上是用車輪運送的。在戰場上士兵推雲梯衝鋒實際上是推著一輛大車。


中國的雲梯車大概成型於春秋末期,車子質量很大,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推動的。在最早的時候,雲梯車是推到城牆附近,然後用木楔子反向固定車輪,隨後士兵從梯子跑上城牆。

但是這樣的設計在撤退時非常不好使,因此從漢代開始,中國人智慧的在雲梯的一段加上了鐵鉤,這樣一來就可以把雲梯牢牢的卡在城牆上。加上雲梯本身很沉,守城士兵基本上很難推動卡死的雲梯。


宋代,雲梯發展到了最高境界。可以摺疊的梯子,上面有兩個鐵鉤,憑著梯子的重量,鐵鉤可以被牢牢的砸在城牆上,如果守城士兵想要把梯子弄開,要花很多功夫,而有這個時間,攻城士兵早就上來了。

宋代雲梯更為人性化的設計是在底下的車體外面覆蓋上一層牛皮盾,另外在盾面上鋪一層用水沾溼的布面來防止敵人火攻。除此之外,士兵也不在需要從車子外面去推雲梯,而是可以在車體的庇護下躲在車子裡面推動雲梯前往城牆。

當然古代也是有那種影視劇裡面的簡易梯子,只是不叫雲梯,而叫攀城梯。攀城梯是一種非常簡易的攻城器械,一般用於攻擊山城或者防守特別簡陋的城牆。在面對大城市,攀城梯就是個給守方送人頭的坑爹神器。


火器工坊


在看影視劇時,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將軍一聲令下,大批士兵攜帶著雲梯無所畏懼的衝鋒在前,他們順著雲梯爬上城牆。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守城的士兵為什麼不直接將梯子推倒呢?而是任由其靠在城牆上,用其他手段來阻止敵人爬上城牆呢。

其實將雲梯推倒,這個看似簡單粗暴的方法,以古人的聰明才智怎麼會想不到呢?但是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守城士兵根本就推不動梯子

其實雲梯早在夏商時期就出現了,最初運用到戰爭的時候,就和我們常見的直梯一樣一推就倒。

後來在巧匠魯班大師的改進設計下,製造出了一架真正用於攻城的器具——雲梯。魯班是誰,他可是非常有名的巧匠,比如現在人們用的斧頭、曲尺、墨斗等常用工具,都是他的傑作。可以說魯班製造根本就不可能讓你那麼容易就破壞掉。

當時的雲梯下面有車輪和底座,這樣方便戰場搬運,所以雲車的底盤是相當穩固的。且雲梯還放盾、絞車,抓鉤等工具,甚至有的還帶著滑輪裝置進行升降。簡單地說,就是梯子在下面已經被牢牢地固定住了,從上面是推不倒的。

所以憑藉士兵的力量,一般來說是無法輕易推動的。往往還沒有推動梯子,攻城的士兵已經殺上來了,所以還不如投擲石塊之類的方法來的更加有效果呢。

二、守城士兵根本顧不上去推梯子

因為在古代攻城打仗的時候,進攻方可不只只是爬梯子翻城牆這個打法,要是隻爬爬梯子就攻下來了,那也太容易了。

古代攻城時,攻城方會有攻城塔。攻城塔底部有滑輪,可以移動。當攻城塔靠近城池時,弓兵就會從塔頂的戰鬥區向城池內發射弓箭。而且只要攻城塔一貼近城牆時,塔內的士兵就會從塔內爬到城牆上來。

如果第一隊的攻城者從塔上被守衛者打倒的話,後面還會有源源不絕的士兵從梯板的後面湧出。

所以守城的士兵還要對付這些攻城者,根本顧不上去和別的士兵一起去推梯子。

攻城一方還會有弓兵和弩兵在地面上,他們會以大型的木質盾牌作為掩護。在大盾的上方有一道狹小的發射口,這個發射口就可以讓士兵從後面向守城者射擊。所以守城士兵還要去面對這些攻城的敵人,他們還要做出相應的戰略措施。

當然,還有其它的攻城方式,如攻城門的等。所以說,守城的士兵都各有各的職責,各忙個的。所以根本就顧不上一起去推那個費勁的雲梯。

三、守城士兵也不敢去推雲梯

守城士兵也不敢去推雲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的雲梯頂端會塗上毒,守城士兵一碰到就會中毒身亡,所以守城士兵也不敢去推。

而且在使用雲梯攻城的時候,往往伴隨著雙方的漫天箭雨,如此強勢的火力壓制,根本不會有人敢冒著箭雨對雲梯進行破壞。

因為守城士兵一旦要一起推雲梯,必定會露出頭,這樣就暴露在敵軍的視野下了。所以馬上就會有大量的箭雨衝著推雲梯的士兵而來,這樣守城士兵很可能就會被射中,輕則受傷,重則死亡,所以說守城士兵一般也不會冒這個險去推雲梯的。

當然有人會說,雲梯一般不是木頭做的嗎?幹嘛費勁去推,用火燒不就成了嗎?

其實以前的雲梯連燒都不能燒,因為雲梯的木材包著的都是用水浸溼過的生牛皮。所以說雲梯是不容易解決的。

由此而看,雲梯是一個龐然大物,根本就不是一己之力能撼動的。而且守城者也各有各的任務,況且一起推雲梯這也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守城者是根本不會去推雲梯的。

我們看到的電視裡的,都是虛構的,千萬不要被它所迷惑了,古人的智慧可是不容我們小噓的。

那這意味著雲梯天下無敵了嗎,當然不是,在面對雲梯這個重大威脅之時,守城一方也是怪招不斷啊。對付雲梯上的敵人,守城者可以使用巨石、金針、拱木等各種方法來輔助,這樣下來攻城一方也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不過後來,隨著火炮等熱武器的出現並使用,雲梯也就慢慢地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如果小夥伴們想看一看那時的雲梯,那就得到有收藏它的博物館去看一看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為什麼守城的士兵不推開雲梯?這個問題不是很準確,我們的印象一般來源於影視作品的古代戰爭場面,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做個簡單的實驗分析原因所在。古代的城牆一般能達到6-12米不等。當你站在四樓陽臺時,拿起一本描述古代攻城器械的書,就可以開始想象分析了。

古代,攻城戰傷亡比例一般是攻城方五,守城方一。所以攻城方往往兵力遠在守城方之上才會進行攻城戰。如果你是守城方,則意味著要承受優勢人數的敵人源源不斷地進攻。

太矮的城牆,防護能力很弱,足夠長寬的雲梯或木板斜搭上,攻城士兵可以直接踩著往上衝;守城的士兵自然無法推開。很高的城牆,雲梯如果太脆弱,只怕要先摔死攻城者;而足夠強度和長度的雲梯分量則很沉重,守城的單個士兵無法用器械推開,往往需要打造專門的器械:前段帶有鈍頭鐵叉的長棒,幾個士兵合力才能將敵雲梯推倒,摔死爬在上面的敵人。缺點是梯子沒有受到破壞,敵人仍然可以使用它。

如果雲梯上方帶有鐵鉤勾住城牆牆體,還需要力氣大的士兵用斧頭先將鐵鉤破壞,或者直接用火油燒燬敵人的雲梯。(在古代火油是個貴重的玩意,守城方擁有的數量不會太多。)

其實善於攻城戰的軍隊,多半事先會探測城牆的高度,依照不同的高度打造雲梯。攻城時,雲梯搭在城牆上,不露出梯子上部,而是稍稍低一些。守城方士兵要想推開雲梯,就得探出半個身子到牆外操作,攻城方的弓弩手在城下可以從容射擊這些活靶,將原本人數就處於劣勢的守城方人手大量消耗。

所以,古代的攻城戰,一般情況下,守城者很難推開攻城者的雲梯。


英熊不問出處


呵呵,守城的士兵當然想推開攻城的雲梯,但能不能推開就另算了。

古代攻城,和今天打仗進攻敵人的陣地是一樣的,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一項多兵種配合進攻的戰爭藝術,不是我們想像那樣簡單的。先讓我們看看古代冷兵器時期攻城都需要些什麼裝備與準備。

一、遠程攻城武器,有弓箭、弓弩(弩車、弩床)、投石器等。古人進攻,特別是攻城,與現代戰爭一樣,也需要遠程炮火準備的。需弓箭、弩、投石器就是古人的遠程打擊武器。開始攻城時,首先就要先來一輪箭雨、石雨對守城的軍隊進行一輪打擊,以破壞敵方的城牆和殺傷守軍的有生力量,而且這些攻擊基本上是貫穿整個攻城全過程的。北宋金人破汴京時,古書記載金人一夜之間在城外集中了拋石車5000餘座,在汴京長達50裡的城牆外同時投石,金軍發射的石塊,打破城牆、填滿了護城河、石堆壘起如城牆一般高!徹底打垮了守城的宋軍。

(弩車,古人攻城的機關炮。弩車發射的大型箭簇,深插城牆上,還可以成為士兵攀登城牆的支點)

(投石器,古人攻城的大炮,可打破城牆、填平壕溝、殺傷守城士兵)

二、近距離攻城武器,有衝車(雲樓、樓車、巢車)、雲梯,以及其他飛梯、火車、飛鉤、渡壕車、破城錘等,這些是近距離攻城或登城用的器械。

(攻城用的巢車,古人攻城的坦克。攻城士兵可在樓車上箭射守城士兵,也可從樓車上衝上城牆)

(雲梯,士兵可從梯子衝上城牆)

(專門用於破城門用的衝車,這個是遊戲裡的衝車,科幻了一點,哈哈)

看了這些器械和古人攻城的計劃,你就知道古人不是不想推倒這些衝車、雲梯什麼的,而是這些攻城器械都是專為攻城準備的,自然考慮到了被推倒的問題,會在這方面作防禦加強的。且戰鬥中,是多兵種多器械同時使用互相配合的,攻城一方不會輕易地讓你破壞這些器械的。

其實古人在守城時也發展出一套器械的,比如滾木、鐳石、夜叉鐳、抵篙、遊火鐵箱等。其中,抵篙就是專門用於推離或推翻雲梯用的,而遊火鐵箱是為了燒燬敵方樓車用的。

(守城用的夜叉鐳,專門打擊從雲梯上來的敵兵)

(刀車,用來封堵城門用的)

(遊火鐵箱,裝滿油點火後飛向樓車,專門對付攻城敵方的各種樓車)


50後男人


提子並不是那麼好推,請看下圖,所以守城的人辦法也更多。比如遊火鐵筐,行爐,金火罐等,我們今天詳細介紹下飛鉤和金火罐。


飛鉤又名“鐵鴟腳”,其形制似船錨,《六韜·虎韜·軍用》載:“飛鉤,長八寸,鉤長四寸,柄長六尺以上……以投其眾”。唐代,飛鉤的木柄換為鐵索,並常與轉關女牆配合使用,轉關女牆是通過旋轉軸,伸出女牆外的活動小木堡。《通典·兵五》載:“轉關女牆,騰出城外,以轆轤墜鐵索,頭安鐵鴟腳,當聚鬧之處擲下拔人”;《武經總要前集·守城》又載:“飛鉤,一名鐵鴟腳。鉤鋒長利,四出而曲,貫鐵索,以麻繩續之。凡敵人披重甲,頭有鍪笠,又畏矢石,不得仰視,侯其聚處則擲鉤於稠人中,急牽挽之,每鉤可取兩三人。


金火罐一種內裝熾熱金屬溶液的泥罐。圓形,圍長九寸,口徑八分,用麻布泥漿作胎,以麥面泥、豬鬃泥逐層塗敷而成。使用時,用鐵杓將金屬溶液倒入其中,以麥面泥封住口,投入敵群之中,罐破裂後,金屬液四濺可燙傷敵人。若要拋向遠處,可通過投石砲發射,速度要快,以免鐵液凝固。


李三萬的三萬裡


在沒有先進的武器,全靠冷兵器的古代在攻城戰役中,士兵們都會採用搭建梯子的方法攻城。愛看古代片的你們肯定對雲梯這種戰爭器械非常熟悉。眾所周知,雲梯的作用就是用來攀越城牆,進行攻城的。這樣的話,就有一個問題了:

守城士兵,為什麼在戰鬥中不直接推倒敵方梯子呢?這樣不是很方便嗎?相信不是隻有我有這樣的一個疑問,你們應該都有吧。那麼下面就來揭曉答案吧

其實啊攻城雲梯都是做過特殊處理的,其頂端都是塗抹了一定劑量的毒藥的,而且這些頂端大多都被削成尖銳的形狀。所有如果士兵推了梯子那麼在推的過程中被劃了一個傷口,就很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願意去推的。

再者是推這個想法也不太現實,攻城雲梯一般都被設計的高大厚重,其質量是非常大的,又因為足夠的高度,搭到了城牆上面以後,和城牆之間的夾腳也是很大的,最起碼這個夾角單單依靠著人的臂長是翻不過去的,更何況梯子上掛滿了士兵以後,也沒有誰有力氣推動這個梯子。

以上就是他們不推梯子的幾大原因。那我們也順便看看守城士兵會推梯子的幾種情況:

1、對方使用的梯子較輕,輕裝梯子

由於急行軍或者輕裝來攻打城池,就會製作成簡易的攻城梯使用。這種梯子一般都是比較輕的,臨時用細的樹幹以及繩子捆綁而成,製作粗糙,所有這種時候,守城士兵就可以兩三個人合力一起用棍子或者其他工具把它推下去。

2、自己守方人員充足,有盾牌兵和弓箭手去壓制城下弓箭手的火力

一般看古代城牆大家也知道,有高高的防護垛,守城士兵一般是躲在後面攻擊下面的攻城的士兵。如果要推梯子,此時,守城一方也有專門的盾牌兵和弓箭手為你作掩護,那麼幾個守城士兵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去推梯子,合力去推。

3、自己這邊能用的弓箭、石頭、滾木、熱油都用完了,沒其他防守方式

如果東西消耗完畢了,這個時候,守城士兵也會豁出去,三五個人合力,一起去推能推得動的梯子,或者是梯子上眼看著就有人要爬上來的那種梯子。這個情形,屬於最後的沒辦法的辦法,一般是不會去推梯子的。

所以總體來說,古代戰爭時使用的梯子是重型梯子,靠人力是根本推不動的,大多數人都是被現在影視劇裡的鏡頭所造成了錯誤的映象。其實也可以理解。拍影視劇,投資就那麼點,總不能讓導演去做幾臺真正的重型攻城梯吧,而且還要節省成本,臨時做幾個木質的簡易梯子表現一下攻城場面就差不多得了。另外,梯子都是木質的,就算推下去,摔倒了梯子上的幾個人,但又有什麼意義呢?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古代攻城戰並不是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架個梯子往上爬那麼簡單,守城也不是推一下梯子那麼簡單。

古代攻城戰鬥可能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1,用梯子和強弩等工具蟻附登城。這樣的戰鬥,往往就是考人力往裡填,往往也是最勇敢的戰士最先戰死。而今天,電視劇為了節省成本,或者根本造不出複雜的攻城器械,把攻城作戰拍成了這樣最簡單的形勢。

2,大量冷兵器和複雜機械,代表是衝車,雲梯車以及投石機。其中雲梯車是一種裝甲車,可以伸出長長梯子並且勾住城牆。這種裝備是古代登城肉搏戰的主要器械。另外,挖牆腳,引水灌城攻心計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攻城戰方式。

3,火藥火炮和大型投石機。最簡單是城牆下塞入一棺材火藥炸城牆(以往是火燒水澆熱脹冷縮),複雜一點大炮或者大型投石機轟開城牆,騎兵突入。這時期,城牆的防禦作用已經降到最低。所以,熱兵器時代還要架梯子攻城的電視千萬別看,降低智商。

用題主的話對一個對聯,海盜跳幫戰為什麼水手不砍斷海盜的繩子?


歷史知事


二、尺寸不同:

雲梯比普通的 梯子大太多了!如圖士兵是用雲梯的斜坡走上城牆上的。寬度足夠好幾個人一起走上去(有的還有欄杆)。就這分量,手能推動嗎?難道沒轍了?不!古人會用叫推杆的來防禦雲梯——有支架的粗木杆,很多時候是一群人共同推。城牆如果能夠站是個人,那麼就需要20個人推推杆。如果此時雲梯重量以及固定措施得三十人才能推動,那推杆就起不到作用了。推杆個頭也很大,在城牆上動一下就得有人讓路,運一遍下來,那仗可以不用打了。所以很多時候採取的措施是燒。木製雲梯很容易就被點燃,側面射火箭就解決火種了。很多時候會把草、油脂等助燃的一起投下去,只有這樣,才能夠點燃雲梯那種大塊木料。


狼屠城3


夠不著,彈出身子夠就被箭射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