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後,馬歇爾為什麼牴觸英國和美國聯合作戰?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爆發伊始,歐洲各國普遍患上了“恐德症”,作為歐洲實力最強的英、法兩國組建聯軍,駐守“馬奇諾防線”嚴陣以待,試圖逼迫德國就此收手。大西洋彼岸的華盛頓對此也充滿信心,如果英、法兩國能堅持,美國就很安全。

然而,法國的淪陷,英國的岌岌可危,讓世界為之瞠目,美國更是驚得目瞪口呆。一旦,英國也淪陷,美國的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為此,羅斯福很快與丘吉爾達成了某種“默契”,全面支持英國的抗戰,但丘吉爾卻更願意當“老大”。

幫助英國戰鬥下去,符合美國利益,但丘吉爾更希望利用其戰爭潛力。

對於幫助英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態度是支持的。儘管美國的“孤立主義”180度大轉彎,同意政府的擴軍政策,羅斯福開始全方位的援助英國,但從馬歇爾內心來說,對此還是有保留意見的,不是太情願地將武器優先送往英國。

首先,美軍的軍備也不足。按照擴軍計劃,美軍要在1942年前要達到400萬人的規模,與之配套的武器裝備差距很大。也就說,美軍要想在1-2年內形成戰鬥力,應付全球各地的戰爭,武器是優先考慮的重點工作,但羅斯福卻很“慷慨”。

除了50多萬槍支、1000門火炮外,羅斯福還計劃把新研製的、已交付部隊的B-17轟炸機也運往英國。他的“無私”徹底激怒了馬歇爾,回了句:“辦不到!”國防部長史汀生和空軍司令對其感激不已,感謝他挽救了美國空軍。

其次,對英國能否堅持,馬歇爾持謹慎態度。在他看來,德軍具備渡海作戰的實力,尤其是大規模的潛艇戰,在轟炸機的配合下,完全可以封鎖其海上“生命線”,繼而在英國登陸。作為總參謀長,他必須從最壞角度考慮本國的軍備。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全力增援英國,一旦倫敦淪陷,這些援助裝備就會成為攻擊美國的武器。馬歇爾必須把國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特別是在英國前途渺茫的時候,他在儘量維護美軍的最低保障,以及有限度地配合總統的戰略需要。

丘吉爾自然明白依靠美國的重要性。為了左右和影響華盛頓的戰略,他多次和羅斯福商討兩國的戰略合作問題,最終確定了“先歐後亞”的戰略,將美國徹底地綁在英國的戰車上,從而將美國強大的戰爭潛力,作為自己的戰略基地。

但英國人的“自私”和“貪婪”,讓馬歇爾十分生氣。

1941年,馬歇爾按照“先歐後亞”戰略需要,一面將美國的大量軍備運往英國,一面也加強本國軍隊的建設,他改組總參謀部,下設空軍、陸軍、後勤三大司令部,在陸軍施行“三三制”,並組建多個特種部隊,如裝甲師、空降兵部隊等等。

擴軍必須有相應的裝備,但此時的美國並沒有參戰,產量並沒有達到戰事的需求。於是,英、美兩軍常出現搶“武器”的現象,馬歇爾對英國人的“高要求”越來越反感,但“大方的”羅斯福卻幾乎“有求必應”,讓丘吉爾認為美國人的支持是應該的。

隨著德軍入侵蘇聯,減輕了英國方向的壓力。英、美、蘇三國建立了反法西斯聯盟。羅斯福從戰略角度,決定對蘇聯進行援助,但勢必會影響對英國的支持,丘吉爾暗自慶幸英國挺過了最難的時期,但也不願美國減少支援物資的數量。

尤其是英、美雙方商定一年後準備宣戰,馬歇爾加快了擴軍的進度。這一切,讓丘吉爾即擔心援助物資會減少,又要防範美軍“做大”,威脅英軍在盟軍中的主導地位。於是,暗中煽動美國國內的“孤立分子”興風作浪,不同意政府擴軍計劃。

他們鼓吹美國可以建立一支龐大的海軍和空軍,沒必要擴大陸軍規模。馬歇爾很快意識到英國人在背後做了手腳,他嚴厲地警告對方,如果再鬧下去,將公佈其背後“黑手”。但英國人的“陰謀”還是得逞了,《徵兵法》被延長實施了。

馬歇爾也顧不上生氣,開始籌劃對蘇聯的幫助,援助的清單很快送往工廠,第一批軍援安全運達。讓他為難的是,根據《租借法案》對同盟國的援助,生產明顯趕不上需求,在優先提供的問題上,英國人的“自私”和“貪婪”讓他印象深刻。

珍珠港事件後,馬歇爾有意識擺脫英國的影響。

日本偷襲珍珠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馬歇爾也是其中之一。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儘管“損失是慘重的,教訓是深刻的”,卻促成了美國的參戰,這對改變戰局和加快戰爭進程起到了決定作用,尤其是丘吉爾自擔任首相開始,一直在渴望美國參戰。

現在,英、美兩國終於“風雨同舟”了,丘吉爾為此高興了好一陣,但隨後的事情,讓他擔心起來。原來,馬歇爾已下令各港口已經裝船的援助物資,全部停運、卸下,轉運太平洋方向。這個結果,是丘吉爾沒有想到的,他開始緊張起來。

一方面,擔心美國人會放棄先前確定的“先歐後亞”戰略,將戰略重點轉向太平洋;另一方面,美國已完全進入戰時體制,戰爭機器開足馬力地轉動起來,近千萬人的部隊規劃,勢必影響到英軍的援助數量。於是,“事件”後的第7天,丘吉爾來到了美國。

老奸巨猾的丘吉爾顯然說服了羅斯福,會晤的結果基本符合了英國人的要求。顯然,丘吉爾“做足了功課”,隨他同行還有三軍高官,雙方對聯合作戰進行談判。儘管原本計劃7天的會議延長至28天,但馬歇爾等人對英國同行卻沒有什麼好感。

一是,英國人趾高氣昂的樣子,讓人反感。英國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曾經的軍事大國,又先於美國參加二戰,作戰經驗豐富。特別是在確定戰略上,英國人常常擺出“老大”的樣子指手畫腳,馬歇爾等人對此十分不服氣。

二是,雙方的戰略目標出現偏差,牴觸情緒很大。英、美兩軍聯合作戰,這讓馬歇爾擔心美軍的戰略會屈從於英國人的想法。果不其然,丘吉爾提出北非登陸作戰的背後,就是為了保護英國的路上交通線,但有羅斯福在,馬歇爾只好無奈接受。

更令人反感的是,丘吉爾一干人等住在了白宮二樓,秘書處、辦公室、作戰室等等,一應俱全,進進出出的英國人,儼然把這裡當成自己的指揮部,反客為主了。這些事都引起了馬歇爾的警惕,他決定不再追隨英國的路線,必須有美國的主見。

馬歇爾堅持開闢“第二戰場”,在法國登陸以策應蘇聯的東線作戰,就是將美國的全球利益,放在歐洲的戰局中考慮,對英國人說:“不”,致使丘吉爾發起的意大利戰役草草收場。自此,擺脫了英國人的影響,確立了美國的大國主導地位。

沒有美國的援助,英國能阻止德軍入侵嗎?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馬歇爾》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問的搞笑!要沒英倫三島的存在,美軍在哪集結兵力、儲備物資?又從哪出發登陸歐洲大陸?難不成在冰島建立大型基地由此出發直接登陸不成?英國的地理位置和抵抗力決定了美國不得不聯合英軍投入戰爭,馬歇爾敢單起爐灶單幹怕是美軍僅能在大西洋裡遊蕩不已!他不是反對和英軍聯合作戰,不過如一戰美遠征軍樣美軍由自己人獨自指揮!而在儘快結束對德戰爭途徑的選擇上他認為應直接登陸法國,其他什麼登陸北非、意大利不過屈從於英國人的意志,好讓英、美聯合登陸法國不淪為泡影!

1941年1月馬歇爾和英軍總參謀長布魯克華盛頓簽署的“ABC—1”計劃,多瞭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