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家門口做燈籠一年掙2萬,過年給孫子發壓歲錢


週末,攝影師來到了河南鶴壁市浚縣黎陽鎮東喬莊村,採訪和拍攝這裡的民間燈籠製作技藝。圖中這位老人叫秦華榮,70多歲,她和村裡上年紀的老人一樣,在家閒不住,結伴在村上的一個燈籠加工廠裡幹活兒,按照每天加工的數量和難易程度,一天可以賺到70元錢,一年下來能夠賺到2萬塊錢。

燈籠,在中國每逢元宵節或中秋節有點燈籠的習俗。中國燈籠又統稱為燈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老人身體健朗,手腳麻利,耳不聾眼不花,幹起活來很精神,燈籠廠裡的老闆很喜歡她。老人說,家裡孩子們都成家了,也不用帶孫子,地裡的活也插不上手,自己在家門口找個事幹,每個月還能掙1500塊,給孫子門買零食,過年過節發壓歲錢,不用花子女的錢,還能鍛鍊身體,兩全其美。


長毛老繭的雙手,述說了老人平凡的一生,彰顯了偉大的母愛。本該在家享清福,安享晚年,可老人還是閒不下來,總想著為子女減輕負擔,不給他們找麻煩。閒了的時候,秦華榮老人也會幫忙穿骨架。

在古代燈籠是一種籠狀燈具。其外層多以細篾或鐵絲等制骨架,而蒙以紙或紗類等透明物,內燃燈燭,供照明、裝飾或玩賞。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綵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圖為幾位村上的婦女在用縫紉機加工張在燈籠表面的燈衣。

秦華榮老人主要是負責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給燈籠裝上線穗。在這裡打工的都是一個村上的,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因為這活需要心細手巧,男人幹不成。她們按照不同分工,分別承擔穿制骨架、縫製燈衣、整理固定成型、安裝兩端的一圈燈沿、掛鉤,最後是裝上紅色或者黃色的線穗。圖為秦華榮老人剛加工完的線穗。


秦華榮老人從小就心靈手巧,喜歡手工和針線活。說起做燈籠,老人說,小時候就跟著大人學做燈籠,一般都是過年做。那會兒都是用竹篾做成骨架,表面糊一層紅紙,裡面放上一支蠟燭,用繩子綁在小木棍上,拎著玩。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掛上兩個大紅燈籠。

傳說姜子牙封完神後,自己卻沒有什麼司職,只有某位神仙出遊時給打替班。大年三十眾神都歸位,姜子牙卻沒有地方可去,百姓見他可憐,就在高杆頭點一盞燈,讓他在燈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點燈籠的習俗。

燈籠,乃是古時燈具的一種。圖為燈籠廠的老闆趙國玲正舉著兩隻大燈籠,她今年42歲,人稱“燈籠西施”。她和丈夫劉廣明經營這個燈籠廠已經十一年了,每年生產幾萬個大小不一的燈籠,銷往全國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