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公里一個人正常行走需要多長時間?

憤世的qiaoge


七個小時!

曾經參加過幾次長距離徒步,有次狀態稍差,約二十五公里的距離走了五個小時多。

這就讓我認定,普通人每小時五公里的徒步速度,並不是很容易達到的!

理論上,步行速度是每小時五公里!作為被不少人認做是喜歡戶外的所謂“強驢”,偶爾——至少有那麼一次——連個二十五公里的距離都不能在五小時內搞定,這就可以假設,越有超過一半的普通人,同樣做不到以5km/小時的速度持續走上三、四小時以上!那樣的話,走這段距離,就肯定該加上一個休息時間。時速大約就可以按照4.5公里每小時來計,那就可以算成約七小時。


老綠89


1970年我和同學昇陽一起去縣城用板車拉貨,那時我們倆都是17歲,都在水利站工作,他管倉庫我搞測量,實際上是民工得工分那種,只是有補助。

去的時候板車用拉電杆汽車帶去的,我們那離縣城有33公里,加上倉庫離縣城有4公里,,總里程37公里。

早上吃完早飯去倉庫提貨,裝好貨是9點鐘,貨是雷管,因為雷管和炸藥不準混運,只能用人板車拖,一板車雷管10萬發,約150公斤,真的不輕。

那時公路土路,大幅上下坡,一個人拉一個人推真的好累。但是上坡慢一點,下坡利用慣性飛跑,轉彎時利用板車後尾蹭地當剎車,因為老水利工拖板車是我們強項,37公里只用了8個小時到了我們鎮上,下午5點到了倉庫。

那時中午只吃了兩個饅頭,水都沒有喝一口,稍微歇了一下,就繼續拉車走。

一年後昇陽去了縣城工作,我來到了黃石,當時區委書記讓我去縣委縣政府,他說那好我沒去,問我為什麼,我說農村人多喜歡往縣城跑,一個月30多塊錢工資不夠花,我想去武漢或者黃石,結果來到了黃石。

快半個世紀了,彈指一揮間50年,我們老了,如果那時不拖板車一個小時走十幾里路沒有問題,我們那常去羅田七道河山上砍柴,100多斤擔子50多里路,中間只歇一次,過冷水河,也只要5個小時到家。

現在我每天早晚徒步,一次10000步,時間1.15分,老了沒有年輕時那樣速度,年輕真好。


王老歪49681976


我看了那麼多回答都說是以前怎麼怎麼著的。我來一個自身的,現在的切身的體會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是70後,已年近50。我工作居住的地方距離我的老家63裡地。距離我丈母孃家來回32裡地。我經常徒步回兩個家。去丈母孃家的時候需要負重大約十斤左右。因為要給帶點吃的。去我父母家的時候,我老婆和孩子開車回去,時間允許的話我就走回去。我就帶點餅乾,糖果,巧克力,水果,這樣可以隨時給自己補充能量。還有就是二三斤水。水不夠的話,路上可以隨時補充。我一般在20裡地左右的時候休息一下。喝點水,吃點東西壓壓腿。路上需要休息兩次。一次大約十分鐘。回我父母家的時候,一般需要五個小時不到。大約還剩十分左右鐘的時間。我常年這樣健步走。或者騎自行車。去我丈母孃家就簡單多了,一般一個小時多一點,大約70分鐘就到了。


風中的承諾22486650


我年輕時長途溜達,十天半,五百五十公里。我最長步行距離,青島到天津,十五天。

本人身高一六九,小短腿,走路屬於懶散型的,好在耐力還行。特愛一個人溜達,去嶗山,六十公里,早晨走晚上到,睡一宿,第二天再走回來。別問我幹什麼,因為我什麼不幹,就是走著玩。

其實,走路玩還很容易上癮。弄個書包,裝上吃不完的東西,比方一書包花生,不緊不慢地走,不緊不慢地吃,眼嗎就很隨意了,這取決於路上的風景。

三十三公里,叫我這小短腿,怎麼也得走七個小時。我走路的一個特點,是步子很輕,一點動靜沒有。這包括走樓梯。

我在嶗山那邊下海,來回就是走,沒有車。除非想截車了,那時侯的習慣,十里二十里,抬眼就走,很習慣。現在只耍沒事,十來裡地也愛走著去。很休閒,很自在。走路是一種享受。缺點,就是你得有時間。現在,去嶗山,我改成了騎自行車。喜歡走北線,車少,空氣好。我的肺不是為淨化青島空氣的。越騎死的越快,這兩年體會到了,所以幾乎不愛騎了。騎也是四點走,六點回來,再晚空氣就不行了。少在市內騎車,死的快,屬於不當的運動方式。

中國的空氣太可惡了!好空氣,走路才真正是一種享受。斤滴!


秋歌988


33公里一個人正常行走需要多長時間?

看了這個提問,談一點自己的感受!小時候,小學五年級的時,老師讓我們準備算數課用的三角尺和圓規,到商店去買沒有了,聽高年級的學生說,某地有賣的,只好約了幾個夥伴到外地去買,12公里的路程,途徑有公路有崎嶇山路,上嶺下坡的,小夥伴邊走邊玩,用了兩個多小時。

剛剛當兵時,緊急集合訓練,不完全負重,沒有槍支,被裝,挎包鞋等,10公里急行軍,跑步齊步混行,用時不到60分鐘!完成訓練後,棉裝基本溼透了!

這些都不能準確的掌握正常情況下,正常行走每公里需要多少時間,一次和同所同事去局裡領警裝,返程時,唯一的一趟車壞在路上,我們兩人決定步行,15公里,揹著一套棉裝,鞋帽,正常行走,一氣呵成!用時三小時回到單位!

按照我們這樣的行走速度,五公里一小時的正常步伐計算,33公里大約需要6.5小時到7小時可以達到目的地!僅供參考!


清晨1706363


33km*1000/0.75=44000步。近幾年流行計步器,我4個小時走過24000步,自己一個人旅遊(南京)一天走過38000步(累癱)。我身邊一個經常運動的小兄弟倆小時20Km,正常人步行約5-7km/小時。身體耐力好,健康的正常人加上營養補充和歇腳我想8-10小時搞定(不負重),十年前我也能搞定(30歲以前)。


越野湘子哥


2018年父親節。

為了體驗父母從農村到縣城的艱辛,決定走一走父母走過的路。

4:30從縣城出發,步行2小時30分鐘到了老家,咕咚顯示為12.8km。

父親也坐車從縣城回家,他很詫異,怎麼沒開車回來了。我笑著告訴父親,這是送給您的父親節禮物,走過父輩走過的鄉村道路,方知當年父母生活的不易。

鄰居看到我回家,問我吃早飯沒有?我說等公共汽車回去。他們拉著我去他們家吃雞蛋、吃黃瓜,中午也沒有讓我回家,留在他家吃飯,再用車送我回家,感受到濃濃的鄉親、鄉情。

步行33公里將很累,中途會休息多次,而且越走越慢。走完33公里,保守時間為7小時左右。

走萬里路,讀萬卷書。每天走一萬步,加強鍛鍊,看看春花雪月,感受身邊的美好,切忌長距離走路,損傷膝蓋,掌握好一個度。

路在腳下,走好人生路。





顧小兵1


人的平均速度大約是5公里每小時,這樣算下來就是6.6小時,也就是6小時36分鐘。

那麼,人個體與個體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行走速度也不一樣,再加上途中不確定因素,造成的行走速度也不一樣。

本人有實際經歷,也是長這麼大走的最長的一次,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經常要外出,而且是經常到鄉下去,記得2008年10月份在甘肅隴南康縣,因為天氣原因,從9月22日左右斷斷續續一直下雨到10月7號左右,而成縣毛壩鎮到康縣雲臺鎮在2008年左右還是土路,路基本延犀牛江江邊,且路很窄,只能走一輛大車,那次因為下雨,從雲臺鎮發往成縣的班車停運,而我們要從雲臺鎮到成縣回蘭州,只能從雲臺走到毛壩坐車到成縣,因為毛壩能做武都(隴南市)到成縣的班車,雲臺到毛壩大約40公里,走了9個多小時,早上8點走到下午5點多才到,從來沒走過這麼長的路,在毛壩看到大車的一瞬間整個人都興奮的不成了,第二天整個跨都痛,記憶憂心啊。

所以本人的經歷所得大概平均速度是4公里每小時左右,前面體力好的時候能走快些,後面就越走越慢。

根據個人情況,33公里大概需要7個半小時,個體差異,所需時間不一樣,但大致需要6個半小時到8個小時左右,為啥會8個小時這麼長,因為現在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已經不經常走長路了,所以耗時會更長。


拍客Pai


走路跟每個人的體質和習慣有很大關係,當年,村裡有個壯漢,能挑二百斤松香到三十五公里外的縣松香廠交售又幫供銷社挑二百斤鹽巴回來,天亮出發,天擦黑回到,因為挑擔走路相當於小跑,全程七十公里十二小時已包括裝卸貨吃飯等時間在內了。但此人食量也大得驚人,曾有人賭他一頓吃十斤番薯外加三斤大米煮的飯還有三斤豬腩肉,他吃完後擦擦嘴嘟饢:勉強飽了,丟那奶,今日胃口不太開!


阿拙哥


啊我可是嘗試過長途跋涉呵一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中旬我響應中央徒步串聯的號召(當時十七歲,正念高三)帶著兩個低年級同學,徒步從湖北蘄春(黃岡)走到湖南韶山,歷時十二天行程1200裡,平均每天l00裡,每天行走九一十小時,所以說每小時走10一12里路是沒問題的,當然老了或者身體不行那就辦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