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只有南北之分,卻沒有東西之分呢?人們總喜歡說:我是南方人、北方人?

潘文兵181


這是由我國地理歷史及漢族文化特點決定。

從地理歷史上,我國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南方和北方。因為這條界線的南北兩側,風俗、飲食、文化、穿著等,都有較大差異。特別是飲食上,這線以北,以麵食為主,這線以南,以米食為主。

在漢族文化方面看,這線的南、北兩側,也存在很大差異。“橘生淮南側為桔,生於淮北側為枳”就明顯暗喻這種差異的巨大性。這線以北的漢族,粗擴豪邁、剽罕。這線以南的漢族,機巧靈敏、細膩。這種差異,成了南北漢族的明顯特徵。

而在東、西部方面,西部為巍巍的青藏高原,西北部為人跡罕至的荒漠地帶,漢族的文化相對較淡。因而,在人文地理方面,多以南、北方為區間,東、西方則少論。


憤怒野虎


這次我到四川重慶,有人問我是哪裡人,我說是東方人,因我是安徽東部的,也確實是中國的東部區域。我說是南方人,福建,浙江人不樂意了。他們說我們是北方人,我們也不接受。我說東方人可能大家就都沒有意見了。希望,大家接受這種說法。可是,重慶人聽了一頭霧水。


潘文兵181


長江黃河都是東西貫通。人群一般在兩河流域生活,發展。而兩河之間的人文,經貿往來頻密,久而久之簡化稱呼對面的人和地方就用南北。所以河對面的就叫南北。我以前在廣州讀書,珠江分界,廣州同學都說河南河北。開始我還聽不慣😂


恩企業諮詢顧問


題主的問題顯然是錯誤的,中國既有南北之分也有東西之分。南北之分比較好理解,一般而言有2種劃分法,一是以秦嶺淮河分界線氣象意義上的劃分為南北方。二是以長江分界劃分為人文地理意義上的南北方。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認可的是那種行政區域意義上的南北方。比如,人們一般都比較認可東西走向從山東開始向中部河南至西部的西藏以北的所有省市自治區都列為北方,而四川、湖北、安微以南的省市自治區都被列為南方,那麼男方人與北方人之分也就順理成章了。另外題主所說中國沒有東西之分顯然是錯誤的。在行政區域上,東部沿海地區都屬東部地區,甘肅、寧夏、陝西、廣西、雲貴川都屬西部地區,其餘的都列入為中部地區。至於東西部地區的人為什麼不會被稱之為東方人與西方人,原因很簡單,因為”東方人"一般專指東亞、東南亞的黃種人,而”西方人"一般專指歐美髮達國家的白種人。如把我國的東西部地區的人也稱之為東方人和西方人就會引起不必要的歧義,這就是中國為什麼只有南北方人之說而沒有東西方人之稱的唯一的主要原因。但筆者以為如把東西部地區的人稱之為東部人或西部人還是可以說得通的。


風帆


因為“東方人”和“西方人”已被地球人先佔用了。所以🇨🇳人只能用“南方人”和“北方人”表示。


虎虎生威71221679


中國人好用南、北來分界,是受地理條件的制約後產生的方位感。我國的大江、大河、主要山脈大都東西走向,把國土切割成一塊塊南、北板塊,自然而然形成:河北、河南、江北、江南、山北、山南、湖北、湖南的地域摡念。

古時交通不發達,大江、大河、大山的阻隔成為了天塹,也對氣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生存,二地民眾首先會選種適合夲地生長的,或耐旱、或耐澇的農作物;其次被阻隔的兩地民眾,時間一長,又各自派生出自身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方言、民風、民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文明。這種地域差異必然會強化南、北區分的地域概念。後國家將處北緯30一35度間的秦嶺、淮河一線,統一作為中國南、北的分界線。對地域南方、北方的概念進一步規範。古代水運發達、方便,東、西交流不是問題。"千里江陵一日還",當天就可返回。

而實際上古人也講究東、西方位的。如: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東吳、西蜀、東土、西域;東京、西京、西涼。唐詩中:"故人西逝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但這些僅用在去向方位,不用於對人群地域的區分。

今天的中國,逢山開道,逢水架橋。目前長江已建大撟100餘座,在建還有十餘座。全國開通高速公路14餘萬公里、高鐵2.4萬餘公里,成為世界之最。現從最北的黑龍江到最南的海南島、最東的上海到最西的西藏、新疆,幾千公里路程,單程也只十幾個小時;就算海峽隔斷,廈門到高雄,坐飛機也只過把小時。改革開放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國各地56個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誰再去分你家住哪兒?哪裡人?都是:中國人!


福榮


因為南北有差異,東西沒有那麼大。比如人的長相北方人高大,南方個頭小。北方寒冷,南方溫暖,北方吃麵食,南方吃米飯。北方話有捲舌音,南方人沒有。北方人粗獷大大咧咧性格外向,南方人細膩內斂。而東部和西部卻沒有這些差別,比如東南和西南都吃大米氣候都溫暖,而東北華北西北說話都一樣,以麵食為主,天氣都是冷。文化主要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


川東楊哥哥


南北分法主要歸功於遊牧民族。北方歷來是中國最容易被侵擾的地方,這些遊牧民族就常常入侵這裡,並屢屢得手。他們得手的地方就在秦嶺淮河北方,給這裡的人種帶來極大的變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令人難忘的歷史著名事件: 五胡亂華,衣冠南度,漢人女子被當兩腳羊。

南方的漢人比較頑固,民族氣節比較高昂,也自豪於自己楚人開創的漢朝的漢文化,就算遊牧民族已全面攻佔北方,甚至多次聯合北方土著強攻南方,南方也很難被攻佔。因此南方持續保留了漢人的固有文化。

不過遊牧民族因此也在北方貢獻了他們的文化,這文化有別於南方漢人的文化,尤其是在語言,衣著,飲食和言行方面。而且正好遊牧民族都在北方,入侵界限一般都被南方漢人強行阻斷在淮河秦嶺處,因此南北文化的差異一般就在這裡作為界限分別。所以中國只有南北之分,沒有東西之分。

但是文化並無高低之分,只有不同之分。我們應該以寬和的心看待遊牧民族對北方的深刻影響,對中國豐富的文化又一次一次的充實。我們也應該開始給於遊牧民族的身份正式的承認。











南楚的漢朝


很多人對地理位置不是很清楚,中國地理位置東西分界線是賀蘭山脈,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也是中國冬季最明顯的分界線,也有部人以長江為南北之分。

但是東和西確沒有地理位置的真正分界線,只有城市位置的大概分部,東部主要是沿海城市廣西不在內,中部和西部九省一市。

還有就是人文地理分界線,東北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西南邊陲的雲南省騰衝市,這條線的東部人口最多,經濟文化發展也是集中在東部地區,而西部人口少資源也相對匱乏,西部大開發以來才引起大多數人對東部和西部的印象。


雲波浩渺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種認同,我是北方人或我是南方人。廣東人看誰都是北方人,東北人看誰都是南方人。我是上海人,我認同長江為南北之界。長江在古代的作用好比長城,北方的遊牧民族打到長江就打不動了,它們甚至不敢在長江邊長期駐紮,因為北方軍隊作戰的樣式是騎馬射箭,一鼓作氣,它不適應南方溼潤的山林水田,長期駐紮在長江邊會被騷擾,離長江不遠的城池會被南方軍攻破,所以兩軍會在淮河一線對峙,這是長期拉鋸的結果,再往北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南方軍要吃虧。這大概就是南北方認同的由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