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景一:熟悉的人,身邊的事

我今天要介紹的人是我的兩位老師。一位是我的碩士導師,他在科研上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另一位是我的英語的老師,她對我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

首先說說我的導師,他是個有意思的人。在我第一次在辦公室遇到他,感覺他比較溫和和藹。 他家的小孩喜歡看《名偵探柯南》,隨後幾次見面他總是把我的名字記成工藤新一。學術上,他是青年千人專家,審稿任務與會議很多。課題組以縱向課題為主,每年都發表很多論文。老師對於學生屬於半放養型,大家在研究方向和課題上都是自由選擇的。雖然在課題組事務較多,但實驗室氛圍其實比較自由,大家可以在工作疲勞之際看看電影,進行一些娛樂活動。

初來實驗室時,我甚至感覺有些過於自由,好在實驗室的師兄們給了我很多指導,沒有荒廢時間。實際上,氛圍的自由下,還是存在許多任務的,每週都有例行的組會,需要有人彙報自己的研究。在聽完彙報後,他總是讓課題組的其他人對彙報人進行提問,最後他再對彙報人的內容做總結與評價,根據經驗提出後期可發展的方向。由於氛圍相對自由,大家在討論內容時總是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問題。

如果他認為我們有些散漫時,就會在組會調侃到:“theory is when you know everything but nothing works,practice is everything works but no one knows why. And our lab combine the two,nothing works and no one knows why.(理論即是你知道一切但什麼也沒有發生;實踐就是一切都在運轉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我們實驗室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踐,什麼都不運轉,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在科研上總是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難題,有的同學有時會變得比較浮躁,這時導師總是能勸告我們應該不要放大自己的情緒,而是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的導師喜歡忽悠我讀博士,有時候會套路我說:“你覺得我給你發的工資待遇還行嗎?”我答道:“還行吧,夠恰飯。“他就會說:“你可以讀個博士啊,我們組博士待遇挺不錯的。”

我的導師在學術上總是追求創新,而在待人待物上總是和藹可親。我很感謝他給我提供的科研條件與平臺。

2

另一位要介紹的人是我的英語老師Caroline,我們稱呼她為C媽。她上英語課的方式非常有趣,每次教完我們一節課的英語內容,就會讓我們分組練習排show,根據學習的內容想出一個情節進行對話。在下節課時,每個組要進行表演對話。由於自由的氛圍和想象力,大家總是能編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劇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與傳統的老師相比,她更像是電影《死亡詩社》裡的基廷老師。她擅長英文教學,而對學生的發音要求極高,喜歡糾正學生髮音問題,嘗試去教學生如何讓自己發音更飽滿,句子的語調更有張力。

她是一個比較浪漫主義且靈性的人,而且每次上課都能說一堆雞湯類的人生感悟。她與每個人關係都很挺好,總是能恰到好處地表揚學生的進步與優點,並在此基礎上指出可以上升進步的地方在何處。鼓勵學生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自由。

想必無論是誰都希望能這樣的老師,有趣、有活力,對生活富有激情,不循規蹈矩,而似乎無論是誰捫心自問後只能慚愧的承認自己很難成為這樣的老師,她不僅僅教了我們英語,也在教我們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我們嚮往的生活方式,有點兒可望不可及,卻其實並非不可能。我總覺得自己少了些面對生活的勇氣,總是不能用“槍打出頭鳥”或“出頭的椽子先爛”來安慰自己,漸漸的習慣了妥協,習慣了沉默,習慣了人云亦云,成為了集體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再也沒有了自己。我總是希望能像她那樣,能夠去感染其他人。我十分感謝她,她使我的性格變得稍微好了一些,並且更能感受到生活中積極的一面。

景一: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