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茶文化中的"茶道"?

亦可yikes


茶道,是烹茶飲茶的環境、流程及精神理念的綜合。

茶道既是一種審美之道,也是一種修身之道,更是一種人生領悟之道。總之它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美學。

茶道在中國提出比較早,但事實上後來是在日本得到了發揚和發展。早在南宋時代,日本的南浦昭明禪師來到了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取經,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後來,在日本的豐臣秀吉時代,通過千利休將茶道進行了發揚,形成了飲茶的一套非常嚴格的儀式和理念。

就我個人的理解,茶道從形式就是一套規範的流程,從形象上就是以一個優雅的茶空間,從理念上就是一套清靜儉雅的理念。這些都結合了茶本身的特點,從而讓人對茶達到一種更高的感悟。





茶者劉吉雲


答題友》》


按照茶道的創始人、被譽為中國茶仙、世界茶聖陸羽的觀點,茶本身所承載的人文體驗便可稱之為茶道。


茶與陶瓷、絲綢一起構成了東方華夏文明的三大元素,也就是傳播文化的載體。古時沒有世界通用的貨幣,代表地域文化的物質便可以以貨易貨,產生了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茶與西方的咖啡一樣,並不是單純的飲品,而是一種硬貨幣和人文媒介物。


中國的道教思想有“格物致知”之說,萬事萬物都起源於道,茶作為飲品可滿足人味覺的需要,有排滯納新的作用。而茶生於日月光華之中,特定的生態環境造就了特有的品種,每一種茶都有它來自於自然環境的特徵。因此,喝茶最講究的是度,把握自然與人體之間的度,包括水質的好壞、水溫的高低、泡茶的時間、泡茶的器具等……無一不非常講究,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具有禪學深厚的內涵。


茶的起源無從考證,但世界第一本《茶經》則出自於公元760年(唐上元初年),由唐復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 陸羽(字鴻漸)所著。陸羽因相貌奇醜而被遺棄於竟陵城西郊的一座小石橋邊,是龍蓋寺的智積禪師路過時收留了他,後又交給當地的名儒李公收養。長大後,他遍訪各地茶園,歷經艱辛,完成了一部集種養、採收、儲藏、泡煮、品鑑為一體的系統茶葉專著,是世界上第一本茶葉百科全書,自此開創了中國的茶道文化。


中國的茶葉曾一度成為荷蘭航海家的綠黃金,西方將茶葉視為王室貢品,成為東方絲綢之路文明的象徵物。遺憾的是,世界茶聖的故里——湖北天門,一千多年後,那裡依然保留著陸羽小時候生活泡茶用過的那口井,那個湖,還有那座小石橋,有以他名冠名的陸羽大道、鴻漸街、雁叫街、古雁橋、陸羽井、陸羽湖等……。奇怪的是,唯獨整個天門卻找不到任何種茶的茶園。

天門,是全國有名的棉花之鄉、狀元之鄉、蒸菜之鄉、華僑之鄉,有茶聖故里之稱卻不是茶葉之鄉。每年的陸羽聖誕日我都會應邀參加當地舉辦的慶誕活動,但場面十分冷清,著實太令後人為之惋惜。

天門是養育人才的風水寶地,但大多人才都走出天門甚至湖北,成為國家和世界的名人,如泰康人壽的陳東昇、外交部的張業遂、陸羽則十九歲就離開去了安慶才著書《茶經》。

品茶之餘,應該好好感謝這位湖北天門人,是他讓茶走遍天下,讓世人都能品茗天香,愛上茶!


而於日本茶道,則更多偏向於展示像棋藝、武藝、茶藝等才藝表演層面的形體之美,是以大見小的日本式學派,只注重形式而缺失真正禪意的中華文化精髓。


名人文化郭大哥 | 如果喜歡的話請多點贊和轉發——多謝粉友支持!



名人文化郭大哥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劉貞亮)

中國茶文化中的“茶道”,究其文化內涵,不單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還有給予人們精神寄託,精神愉悅,精神喚醒的積極作用。

(一)健康的精神寄託。

大家都知道,茶葉自從發現到利用,其根本目的就是生活,生存,健康,要不然,就沒有推廣發展的可能。

很現實地講,茶葉同糧食,果蔬等生活必需品來比,其給人作用卻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和實際缺點的。

單獨來講,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個人的現實生活主體,而茶葉,只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健康的食物,是促進健康的一類食品而已。

但是,單一的茶,對於一個的身體健康的人來講,其作用確實微乎其微,如果不是人們寄託了健康的價值意味,喝茶的目的性就歸零。

(圖片為網絡載圖)

(二)美好的精神愉悅。

當然,茶葉的內含物質一一如:咖啡因,兒茶素,茶多酚等等,能夠讓人提神益思,愉悅心情。

但是,要達到效果,還是要通過主動的方式一一泡茶,飲茶,食茶,才能得到一定的效果。這不同於文化的感染人心,深入人心。

因此,許多人以及茶葉生產者,經營者,在使用和推廣茶葉時,就以文化的意識,健康的理念,把茶賦予文化內涵,來推行茶文化。

並通過以茶的文化價值推廣,來讓大家來共同認同茶的精神愉悅價值,以達到人們接觸茶,就會讓人高興,就是愉快的,就是美好的推廣目的。

(圖片為網絡載圖)

(三)積極的精神喚醒。

古人說茶的“可雅志,可行道”,以及“以茶養生氣,以茶散鬱氣”,這些文字表敘,切實表明茶有精神喚醒的作用。

也就是從文化意義上來說,茶葉有讓人們在生活中,工作中,社會實踐中,不消沉,不鬱悶,不散漫的健康思想作用。

當然,茶葉對人們的一一積極進取,積極響應,積極向上的精神喚醒作用,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但是,對有信念的人,能長期堅持下去的人,其積極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圖片為網絡載圖)

實際上,中國茶文化中的“茶道”,是一個廣義上的文化範圍,人們認知的角度不同,其意義也是不同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健康思想,健康生活的理念,是茶葉能夠傳承推廣的主要目的,也是茶文化能夠廣泛接受的現實意義。

一一喜茗堂龍新久

2019年9月14日


喜茗堂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是文人墨客的高雅之飲;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所好。它發源於神農氏,聞名於魯周公,興起於唐朝,繁盛於宋代。中國的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等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燦爛輝煌的奇葩,它芬芳而甘醇,歷久而彌新。

說到茶文化,我們不得不提一下中國的茶道。眾所周知,道是老子開創的一門學說,我們視之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它是宇宙的奧秘、人生的法則、自然的規律。

所以,我們中國人不輕易言道,不像日本那樣,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劍有劍道,就是摔跤搏擊都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國飲食文化以及活動中能昇華為“道”的有且僅有茶道。

什麼是茶道?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它沒有一個科學準確的定義,而要憑藉個人的悟性去探索,領悟它。

早在唐代我國就出現了“茶道”一詞,例如,在《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而宦官劉貞亮也曾在飲茶十德中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儘管茶道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但是對它的理解,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並沒有統一而論的定義。

“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在《茶經述評》中說:

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飲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作家周作人則比較隨意一些,他認為:

“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其實,不管是修身養性,還是忙裡偷閒,茶道的精神都在那裡。如果真要給它下一個明確的定義,總感覺會失去了它本身的神秘感,讓它蒙塵。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是萬事萬物都能用言語所能描述出所以然的。

所謂茶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

日本茶道的“開山之祖”村田珠光提出茶道有四諦:“和(主客和氣,和諧)、敬(相互尊重,有禮有節)、清(趕緊整潔)、寂(莊重,寂靜)”,這是日本茶人幾百年來一直所奉行的茶道準則。

而中國人的所推崇的茶道精神是“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認為的“和、靜、怡、真”。

“和”是中國茶道的核心思想

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和不僅是儒家的思想,也是道家和佛學的理念。茶道是從金木水火土五行中調和而出的平衡之道。

泡茶時,掌握“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

待客時,講究“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

飲茶時,奉行“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

而品茗的心境和環境要兼備“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德行。

所以說,中國茶道的核心便是“和”,它是品茶的靈魂所在。

“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

寧靜致遠,中國的茶道就需要創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和空靈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氤氳清潤你的心田時,人的心靈便體現出一種絕無僅有的空靈之感,精神隨之而昇華,慢慢地到達“天人和一”的境界。

清代名士溥山說: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

這才是茶道中靜之所在,彈琴品茗,聞茶香清冽,聽琴聲悠揚。

“怡”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

茶道給人的體會,便是愉悅身心,清香怡人。

中國的茶道是雅俗共賞之道,不論是高官權貴通過品茗來附庸風雅,還是平民百姓喝茶養性,它的本質都是來怡情養性的。

清代醉月先生說“茶亦醉人何須酒”,說明喝茶能陶醉身心。

南宋文人鄭清之說: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

僅僅是一杯春茶就能留著過往的客人,喝上幾口,飄飄欲仙,人生之樂莫不在此?

茶道給人的體會就是怡情悅性,陶冶身心,盪滌靈魂。當你煩憂乏躁時,不妨靜下心,喝喝茶。

“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人不喜弄虛作假,我們做什麼事都講究一個“真”字,品茗如是。真茶,真香,真味,真心,真情等是我們喝茶的終極目標。

我們追求茶道之真,在飲茶中真真切切是自身體會,發自內心的領悟。

我們追求情義之真,主客之間相互尊重的同時,更應該真心以待,情真意切。

我們追求茶性之真,在品茗中能夠真正的放飛自我,達到無我之境。

中國的茶道,“真”字見情見性見理。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

不同的人品不同的茶,文化背景不同,社會背景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茶道流派。中國有四大茶道流派,他們分別是:貴族茶道、雅士茶道、禪宗茶道、世俗茶道。

貴族茶道,由貢茶衍生,喝茶的人大都是達官貴人,豪門鄉紳等,他們的“茶之品”,意在顯示富貴。

雅士茶道,主要是知識分子的品茶之道,他們品的是“茶之韻”,意在欣賞藝術。

禪宗茶道,主要是佛門僧人飲茶,他們品的是“茶之德”,意在參禪悟道。

世俗茶道,主要是大眾的飲茶,主要品的是“茶之味”,意在享受人生。

茶為雅俗共賞之物,不管你喝茶目的是什麼,歸根結底都是在享受生活。要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茶道所在。


扁擔圈生活


回答這個問題前,大家有必要先弄清楚另一個問題——“茶道”這詞是何時出現的,起源於哪?(發現有人竟認為茶道是日本文化,所以覺得有必要過來抒發己見)

茶道起源於中國。在皎然寫於785年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有“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一句,此外,唐代《封氏聞見記》(作者封演,成書於785—805年)中有這樣的記載:“茶道之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可見,“茶道”一詞,在中國唐代就已見諸詩文中。在唐或唐以前,茶飲就被中國人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

茶,為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茶道,是以養生修心為宗旨的飲茶藝術,簡言之,茶道即飲茶修道,由此,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的昇華,這是中國茶道的最高境界。

中國文化中的“茶道”,我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一,中國茶道的核心靈魂——和

中國茶道追求的“和”,源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寓為世界萬物皆由陰陽組成,只有陰陽協調,才能保全普利萬物。和是度、宜、當,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在茶道中,“和”一直貫穿其中。製茶過程中,焙火溫度就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泡茶時,投茶量要適中,不能多也不能少,多則茶苦,少則茶淡;分茶時,要用公道杯給每位客人均勻地分茶;品茶時,講究閉目細品,心神合一。

二,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靜

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追尋自我之道。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體悟宇宙的奧秘?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味人生,明心見性?答案只有一個——靜。

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莊子說:“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老子和莊子所啟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修身養性,感悟人生的無上妙法。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這種空靈虛靜的心境氛圍。如烏龍茶茶藝表演中那道“焚香靜凡心”,就是給品茶者營造這樣一個溫馨祥和的氛圍,讓他們的心靈在靜中顯得空明,精神得以昇華,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虛靜”境界。

三,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怡

中國茶道是雅俗共賞之道。王公貴族講茶道,重在“茶之珍”;文人墨客講茶道,重在“茶之韻”;佛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德”;尋常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動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暢適。怡然自得,這就是中國茶道的“怡”。

四,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真

“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終極追求。中國茶道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用的器具最後是真木、真竹、真陶、真瓷;環境也最好是真山、真水,還包括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心境要真閒。茶事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要認真,求真。在茶事活動中,人們將自己的感情和生命都融入大自然之中,使自己的心理能契合大道,達到修身養性,潔淨心性,品味人生的目的,此乃追求道之真也。

中國茶道收放自如,只要你欣喜於一杯茶,在氤氳的香氣中敞開胸懷,便總能體悟到生命的妙處。





婷婷玉立治癒影賞


經常聽到別人說茶道,偶爾也有人叫我教他茶道,但什麼是茶道呢?我也不知道茶道是什麼,道是什麼我都沒搞明白呢,怎敢去教別人道。

還沒見那個人能解釋得清楚什麼是茶道,或許是每個人對道的定義不同吧。看到的很多解釋多在於知識面的淵博,見識寬廣,技藝的精湛,茶的藝術化與生活的融合等方面。


說到茶道不得不提一下日本,日本的茶道是茶道嗎?我覺得只是日本人什麼東西都喜歡用道這個字而已吧。或許也能說是有道在裡面,但和茶有什麼關係呢?

茶在這裡所佔的比重其實很小啊,就算是換成水,其他的東西都還是在的嘛。日本茶道從一開始就摻進了太多的政治成份,千利休和他的優秀弟子古田織部,最終都被不同的當權者命令切腹自殺了。

不過我到是挺欣賞他們那種通過一板一眼的去學習茶,通過這些行為體會到他們提倡的思想,再把思想融入自己的人生的學習方式。認認真真的學習一樣學問,把所學到的東西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並且一直去踐行這些事情的道。


我的感覺,中國人潛意識中所以嚮往的茶道應該是比較生活化,能利於自身修行的吧。道畢竟是一個帶有崇高含義的詞,除了掌握事物的規律,還要能帶來美好,不止是為了自己,才能稱之為有道吧?

認識一位老師,製作一款有調理身體功效的茶,從茶樹的管理、製作、存儲、沖泡方式、設計器皿、教導別人如何健康飲茶,堅持了幾十年。他帶出了幾個非遺大師級人物,但自己從不求名利,他說還要堅持下去,直至生命終結。

我認為這就是茶道,充分的理解茶,利用茶,默默的盡著自己的力量,有所為,又有所不為。有能力、有道行的人不少,但無所作為,不在道中,怎能稱道?


山石言茶


茶道,在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業大辭典》裡是這麼解釋的。

茶道: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活動。起自中國,傳至海外,並在域外形成日本茶道、韓國茶禮等。茶道之“道”,有多種含義:一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二指事理的規律和準則;三指技藝和技術。茶道強調環境、氣氛和情調,以品茶、置茶、烹茶、點茶為核心,以語言、動作、器具、裝飾為體現,以飲茶過程中的思想和精神為內涵。茶道在品茶約的整套禮儀、排場中體現個人修養。因此,它是有關修身養性、學習禮儀和進行交際的綜合文化活動。
茶道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中唐詩僧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即出現“茶道”二字:“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代封演約於8世紀末撰寫的《封氏見聞見記》亦載,“開元中”“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中國茶道成熟於唐代陸羽,其“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陸羽茶道強調“精行儉德”的人文精神,注重烹瀹條件和方法,追 求恬靜舒適的雅趣。

唐代茶道以文人為主體,至宋代文人茶道更加系統化,有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等基本程序,追求借茶勵志的操守,淡泊清尚的規度。宮廷茶道突出茶葉精美,茶藝精湛,禮儀繁縟,等級鮮明,以教化民風為目的,致清導和為宗旨。民間還有以爭香斗味為特色的鬥茶,“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的分茶。明代朱權改革傳統茶道,“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朱權晚年崇尚道家思想,認為茶發“自然之性”,飲者要“清心神”、“參造化”、“通仙靈”,追求秉於性靈、迴歸自然的境界。明清時代,紫砂茶具興起,茶由煮向沖泡發展,茶道程序由複雜轉為簡單。但茶道仍追 求用水、茶具、茶葉俱佳,明代張源《茶錄》講究“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
現代茶道雖然衰微,卻未失傳。據《金陵野史》載,抗日戰爭之前,中國茶道專家夏自怡曾在金陵舉行茶道集會,所用為四川蒙山野茶、野明前、獅峰明前三種名茶,烹茶之水汲自雨花臺第二泉,茶道過程有獻茗、受茗、聞香、觀香、嘗味、反盞六項禮序。茶道是產生於特定時代的綜合性文化,帶有東方農業民族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情調,追求清雅,嚮往和諧;茶道基於儒家的治世機緣,倚於佛家的淡泊節操,洋溢道家的浪漫思想,借品茗倡導清和、儉約、廉潔、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閒玩間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



陸羽贊


摘自阿飛論道。

心痛!

現代中國人不去讀古聖先賢的經典,卻把東瀛那些膚淺做作的儀式當成寶貝!

東瀛人素來仰慕華夏的藝術,卻能力有限,做不出精品,只能在概念上下功夫。比如,燒不出汝官哥鈞那樣的官窯瓷器,只好學中國民窯燒些土瓷陶器,卻美其名曰“侘寂",本來就是工藝粗糙,卻硬要說成是美學追求,真是貽笑大方!

連區區藝術模仿尚如此,更不要說在文化上的學習。東瀛沒有諸子學說,也沒有蘭亭西園玉山那樣的文化大咖雅集。於是徑山寺中的茶禮、東渡僧人的香事,這些文化皮毛都被他們視為大雅之事,經過一番本土化之後自詡為茶道、香道,自以為可以附庸風雅了,殊不知沒有文明土壤的儀式只不過是裝逼的工具而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才是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道!而品茗、焚香、插花、掛畫只是中國文人的“四般閒事”,哪裡配得上“道”字?

今天,九州處處以談論日本茶道、香道為榮,華夏文明之凋敝可見一斑!

即使我們退一大步,不談經史子集等中華文明的核心經典,只談與生活雅趣相關的“閒書”,祖先們也一樣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茶有《大觀茶論》《茶經》,香有《香譜》《香乘》,花有《瓶花譜》《瓶史》《梅蘭竹菊譜》,食有《山家清供》《隨園食單》,琴有《琴史》《溪山琴況》,棋有《棋經十三篇》,書有《書法雅言》《印典》,畫有《林泉高致》,古玩有《格古要論》《骨董十三說》,造園有《園冶》,家居有《長物志》,連美容都有《香奩潤色》。(中華書局《中華生活經典叢書》)

如果嫌上面的太專業無趣,還有《浮生六記》、《閒情偶寄》、《陶庵夢憶》、《小窗幽記》(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小品叢刊》)等散文閒筆可以一探古人的閒情雅緻。

如果實在不想看古文,還可以找來宗白華、李澤厚、李霖燦、王世襄、孫機、楊之水這些現代大師的著作讀一讀。

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我們在繁忙工作之餘,去感受體驗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風雅嗎?身為華夏正朔的我們,需要那些東洋迴流的山寨貨嗎?看到現在北上廣深那些“反認他鄉是故鄉”的茶道熱,我深深地憂慮:祖先創造的文明是被我們傳承發揚,還是遺忘歪曲?


業餘吃貨VIP


道字,一陰爻,一陽爻,自,走四部份組成。

陽為天,乾卦,君子健,自強不息。

陰為地,坤卦,地勢坤,厚德載物。

清華以此為校訓,告誡學子要在天地之間自已走路。

黃帝:“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皇帝下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天不怕地不怕的水泊梁山打出的旗號只是:“替天行道”。

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鬼兒子,喝了幾口茶湯,竟厚顏無恥自詡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