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晉南北朝時很多人名字後面有一個“之”字呢?

燈火闌珊37677


古代名字後面善用“之”字,之是-個附帶詞,對於姓氏輩份名來講,也可稱作強調或者介詞之用。如:毛潤之,周潤之,王羲之,王獻之等等。在特殊背景下,多用於文人代名詞比較多見。


鬱香墨


晉朝人多用之字命名,比如書聖王羲之一家,兒子有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徽之子楨之,獻之嗣子靜之。祖孫三代,名字中都帶“之”字。一般來說除了姓氏和輩分名字很少有重合的,因為要避諱,以敬祖先,但是像南北朝這樣都用“之”是比較罕見的。

“之”這個字在晉朝之時,通常是天師道的的標誌。天師道是現在道教在歷史長河中存在的一種形式,自從黃巾起義天公將軍張角利用政教合一的手段創造了太平道,來反抗漢朝末年腐敗的統治,太平道迅速發展起來,在中國第一次掀起了如此大的宗教信仰。後來隨著黃巾起義被鎮壓,太平道的發展也隨之陷入了低潮了。

經此一役,人們逐漸認識到信仰在底層百姓中的影響,可以深入人心到這種地步。所以統治者需要利用宗教來統治人心,由於原本太平道已經被張角玩臭了,名聲不好聽也不好用。於是曹操名五斗米教的張魯進京,許一高官,而後由於曹氏聯姻。在曹操的有意引導和張魯的大力推行,於是原本信奉太平道的地區紛紛改信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慢慢的五斗米道也就傳開了,人們逐漸默認他為天師道,因為五斗米道來自天師張道陵。

隨後在司馬篡權和三國一統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晉朝時,已經成為第一教了,信奉的人極其多。但是這也不能成為世家大族如此信奉此教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司馬家太不要臉了,司馬家一開始也如東晉謝氏和王氏,甚至崔氏般是世家大族,故在這些大族心底是不把司馬家當皇帝的。但是司馬家一連廢殺了三位曹魏繼承人,這樣不合規矩呀,在此之前的秦漢之時,都是天子無道再加上大臣有無上功德,然後才能誠惶誠恐的接替皇上,自立為皇上。但是司馬家不是這樣,三位魏帝皆是想有一番作為,統一中華之人,但是司馬家卻只顧自己利益,篡權謀政,為人所不齒。

在東晉雖然大家沒說但也心知肚明這些醜事,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表面屈服和苟且,但是自己實際上建立了一套自己大族的統治,貴族莊園經濟。但是畢竟在明面上低頭,必然要在別的方面找回面子,所以魏晉許多世家大族特別喜愛天師道,來寄託自己無處安放而高貴的靈魂。相信皇天至上的神明能夠幫助他,擺脫人世的塵汙。這也是他們特別愛吸食五石散的原因,吸完了就飄飄欲仙了,就可以與神明溝通得到成仙了。

特別愛天師道的王羲之一家,還將天師道信奉貫徹到痴迷的狀態。時任會稽太守的王凝之,平日裡就愛練習書法畫符,將天師道信奉為自己的依靠。在面對孫恩等人的叛亂之時,竟然閉門不出,開壇做法,請求鬼兵來抵擋。但是天師道終究是沒有保護他,被孫恩攻破城池殺了。


新知識的探索者


純屬巧合,也許是因為羲獻父子書法名聲太大,給人造成的錯覺。








趙富忠筆名破石


說明這些人是五斗米教的人。五斗米教是道教的前身,最初是在貴族士大夫之間流行的,加入該教,其實也是一種地位和省份的象徵。名字中帶之字,是教派高層的象徵,表示是教中的核心人物。


鳳凰花兒開


魏晉南北朝以前很多人的名字是兩字名,這時出現了三字名還不太成熟一般最後一個字總之來結尾。你看看歷史名人魏晉是一個參照,魏晉南北朝後才興起了真正意義上的三字姓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