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一個錯字,為何歷代皇帝不改正它?

北辰


見證中國500年曆史的北京故宮真的是後人發掘不盡的文化寶藏。



根據1973年專家的實地考量,故宮裡大約有980座房屋。古代文化人的雅興,總是樂意給房屋掛匾題字,更別提歷來是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故宮了。

因此故宮中大大小小的房屋,少不了有各種各樣宏偉正氣的名稱。什麼“乾清宮”、“永和宮”、“坤寧宮”、“隆宗門”、“午門”等等等等。

這些宮殿上面題的匾額既具書法形體之美和意義深遠之韻,同時還有建築構造之妙。也正是點點滴滴的這些美麗構成了故宮整體的恢宏和大氣。

然而,有人發現故宮這些匾額所題的字竟然也有“錯別字”——門。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最後一筆沒有彎鉤,這和我們如今接受的字形有出入,故宮是什麼地方,匾額怎麼能隨隨便便出現錯字呢?


首先,如果要說這個字是錯字,其實也有些不妥。中國書法的字體本來就會出現多一筆或少一筆的情況,可能是為了追求字的形體美,又或者是為了避諱。

比如明代出土的《張遷碑》,碑文中的“門”字就沒有下面的鉤。此外還有不少隸書字體中的“門”都沒有彎鉤。

其次是因為古代的人大多迷信,在方方面面都有講究,寫的字也不例外。關於因為迷信把門寫錯有三種說法。

這個鉤把人才都給擋在門外了不吉利。

這來源於一個關於朱元璋的小故事。朱元璋請當時著名的書法家詹希原來寫門匾,想讓他寫“太學集賢門”五個字。

皇帝來請寫字,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只見詹希原意氣風發,大筆一揮,筆走龍蛇後留下了這五個字。

由於他過於激動,最後一個“門”的勾被他寫得格外上揚。朱元璋不高興了,這個鉤這麼明顯,這麼張揚,難道想把我的人才全部擋在門外嗎?


皇帝一發怒,不管有沒有道理,後果都不堪設想,悲催的詹希原覺得自己也沒幹啥壞事就不幸丟了腦袋。

有了前車之鑑,從此以後誰還敢輕易把門的那一筆——豎鉤寫的那麼誇張?索性就一筆到底,一點勾也不帶。

“門”字的豎鉤容易鉤來火災

故宮自建造完成以來,發生過大大小小好幾次火災,這樣的天災是皇帝非常不想看到的。其實歸根結底也是因為迷信。皇帝是天子,他的職責和權利都是上天賦予的。皇帝誰都不怕,但唯獨忌憚上天。

若是發生火災,就不免有人會猜想,是不是因為皇帝做了什麼不對的事,遭到了上天的懲罰?皇帝最忌諱別人這樣猜測。

因為人心晃動才是統治者最害怕的,他需要的是每個人都對他忠心耿耿。一旦發生火災,皇帝就會命令部下徹查這件事,一定要找出原因。


但是有時候實在找不到著火的原因,怎麼交差呢?有人向皇帝說,都怪匾額上那個“門”字帶了彎鉤!皇帝也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主,最後就會下令,禁止“門”字寫彎鉤。

彎鉤代表倒刺,對皇帝不利

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穿的是龍袍,坐的是龍椅,睡的是龍床,出行工具是龍輦,他的孩子是龍子龍孫,連一張臉都被叫做龍顏。

皇帝是多麼尊貴啊,他不會讓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然而,“門”字的彎鉤卻被認為是倒刺,說嚴重一點是龍的逆鱗。都說“龍之逆鱗,觸者殺之”。

逆鱗象徵著皇帝的軟肋,皇帝是什麼人?是最高統治者,他的軟肋就不說碰了,連知道都不應該知道。

一旦你知道天下第一的軟肋,那你不就是可以打敗天下第一的人了嗎?說到底,不就是有能力推翻現任統治的人了嗎?
話說到這你說這該不該避諱?因此,“門”字彎鉤不可有。皇帝不會讓任何可能謀反的跡象存在。


史之策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一個錯別字,為什麼歷代皇帝沒有改正?

必須搞清楚,故宮總共就住了兩朝皇帝,明朝和清朝。入住了經歷了明朝14位,清朝10位皇帝的故宮,為什麼那麼多的“門”字都是錯別字,而且沒有改正,難道皇帝和皇帝身邊的人都是文盲嗎?

漢字的書寫,叫做書法,書法代表的文字含義,遠超過了原本的字面意義。這就是答案。

一,門字的不同寫法。

在繁體字時代,門是這樣寫的:

可以看出,這個門的右下角是有一個很漂亮的鉤子。可是故宮的大多數匾額上的“門”是沒有勾的。

可是你如果看看,更早的隸書,你會發現門是這樣的:

隸書之前是纂書,拿出更古老寫法的“門”你會發現他們是這樣的:

這樣來看,故宮的“門”字,實際上沒有寫錯。只是不符合楷書出現後的主流寫法而已。

二,故宮“門”字的兩種說法。

有種傳說是,古代宮廷“門”字的寫法,從有勾到無勾,有兩種傳說。

第一種說法,來自於南京城裡最愛殺人也最愛才的朱元璋。

馬撲《談誤》裡記載了這個故事:太祖初命詹希原書太學集賢門……遂殺之,而以粉塗其鉤……

這個故事明確提到了朱元璋建設集賢門的時候,塗掉了門右下角的勾。當然,朱元璋的理由十分正當——門下面有勾,怎麼能讓人才進來,這不是要虐待讀書人嗎?

朱元璋為了引進賢才,實現“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霸業,也是操碎了心。

後來,不管是朱棣遷都北京,還是清朝入主中原,都十分崇尚朱元璋這個說辭,這個門字,就沒有改過。

第二種說法是,來自於兩宋之交最懦弱的皇帝趙構。

趙構遷都杭州後,發生了一次宮廷大火,皇帝剛蓋好的房子就燒了,十分心疼。於是追究責任過程中,沒有人承擔責任,就讓老天爺背上了這個黑鍋。事故調查小組一致認為“都是因為我們匾額上的門字有勾子,代表地火,勾動天雷就形成了大火!”

這在愚昧的農業社會,是最完美的解釋。可是,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天雷勾動地火的話,就啥事都沒有了!去看看近代最重要的發明——避雷針,就是要勾你的雷,只要你敢來,全給你勾到地下去!

三,那些書法裡的“錯別字”。

據我說知,很多地方的書法題字都是錯別字。

簡單給你說幾個,看圖:

蘭州火車站的“蘭”字頭重腳輕,這是現代人寫的,據說是書法名家,可是我們看著可真難受!

避暑山莊的“避”字,很明顯多了一小橫,這是康熙皇帝寫的。康熙說,這個避不是逃避的避,而是避暑的避。當然,更多人說,這是康熙皇帝平定三番之後志得意滿不小心寫錯的。

這是江蘇揚州大明寺的平山堂的“風流宛在”匾額,很明顯發現“流”字少一點,而在字多了一點。這個匾額出字近代湘軍領袖兩江總督劉坤一,原因不清楚。後人的解釋“多一點實在,少一點風流”,十分貼切。

這是天津薊縣獨樂寺的一個匾額,據說是慈禧太后的老公咸豐帝寫的。寫完之後才發現少些了一橫,身邊大臣趕快拍馬屁“皇上寫的好啊!佛恩、父母恩、國土恩,哪一樣是報得完的,所以,完字不能寫全!”

你還知道那些匾額上的錯別字,歡迎提出!


歷史知事


答:古代敬惜字墨,對文字迷信的虔誠程度不亞於宗教。

比如“伏羲造字,鬼神皆驚”,便是一例。

即“避諱學”就此而來。

他們認為,帝王及其祖輩中出現了某個字,那麼,自己在行筆作文時,就必須敬避開這個字,以示對他們的尊敬;而一旦直書此字,就相當於直呼其名,相當無禮;嚴重者,會詛咒到他們,讓他們在世時不得安生,死後不得安寧。

初中我們學習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裡面有這麼一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人風”?“人風”是什麼鬼啊?

後來老師告訴我們,這“人風”應該寫成“民風”,但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寫成了“人風”。

原來如此!

作文時遇上了要避諱,就用同音、或同義的字來代替,這個好辦。

但是,如果是臨摹傳世碑帖,亦即是在書法界內,偏偏要寫這個字,又要避諱,那該怎麼辦?

好辦,用缺筆的手段來解決。

比如唐柳公權楷書《大唐回元觀鐘樓銘》中有“世”字,又要避唐太宗李世民諱,那麼,這個“世”字中間就少一“丨”。

又如唐顏真卿楷書《東方畫贊碑》中有中有“民”字,又要避唐太宗李世民諱,那麼,這個“民”字就少寫最後一筆斜鉤。

同樣的道理,李世民有個弟弟名叫李玄霸——李玄霸這個名字在史書上存在了幾百年了,到了清朝,因為康熙的名字叫玄燁,那麼,李玄霸被避諱成了李元霸。

而在書法界,人們在寫“玄”時,就故意缺寫最後一“丶”,問題就解決了。

說回了這個,再說回故宮匾額上的“門”字。

這個“門”字嘛,本來先前是末筆直下不帶勾的,但按照書法發展,書寫者到了末筆,意猶未酣,往往一筆勾上,不但可以使字的重心更正,也更有氣勢。

所以,“門”字漸漸就帶勾了。

但故宮匾額上的“門”字為什麼又不帶勾了呢?

這裡面,又夾雜有許多如同避諱一樣讓人忌諱不願多談的奇聞、傳說。

這些奇聞、傳說已經難辨真假了,反正,凡聽過它們的人,在給大門匾額寫“門”字時,都會想起它們,致使到了末筆,都心存障礙,以頓收筆,不再上勾。

都有哪些傳聞呢?

傳聞一、南宋高宗朝臨安(今杭州)“玉碟殿”失火,被宰相王博彥認為是“門”帶鉤屬“火筆”,容易招致火災。

傳聞二、明朝太祖朝朱元璋重修“集賢門”,一來認為“門”字帶鉤容易招致火災,二來認為帶鉤不利於賢路暢通。

以後帝王因循此說,大門匾額上的“門”字都不帶鉤。


覃仕勇說史


大家都知道故宮有很多處宮殿,每個宮殿的命名都是有由來的,按理說宮殿被賜名後,就應該有一個專門刻好字的牌匾掛上去了,這上面的字每天來來去去都有人看到,上面的字是錯不得的。

但故宮最顯眼的午門上的字卻是錯誤,而且經歷了這麼多朝代的變遷,都沒有一個皇帝要把它給修正過來,這點很奇怪,是為什沒人去改它吶?

原因有好幾個,一個最明顯的原因是各國字體的變化。在宋朝時,門的寫法都是有規定的,在它的最後一筆時應該是帶鉤的,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所以這個門字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

有一次,都城裡頭專門用來放御旨的玉碟殿不小心發生走水,燒燬了很多皇帝放在裡邊的資料。皇帝因為這件事大發雷霆,一定要找到走水的原因,命令內監們徹查此事。

不過找來找去,原因也不過就是內廷宮人處事不機靈,疏忽導致了走水事件的發生,處置了也挽救不回什麼了。並且這種事情的連帶責任也是很麻煩的,大家都在思索怎麼讓皇帝息怒,還是宰相比較聰明,靈機一動,想到了可以代罪的物件,那就是宮門牌匾上的字。


宰相從五行之術出發,給皇帝講了這一番說辭的由來,正是因為這個門下邊帶的是火筆,這才會有這走水事件的發生。得把這些牌匾都燒掉,重新上一遍才可以避免這樣的禍事發生,聽了宰相的話,皇帝連忙命令宮人把牌匾都換了,從此牌匾上的門字都是一筆直下,再沒有帶鉤了。

而在明朝,也有關於這個牌匾字體變化的說法,當時,朱元璋命令重新修葺宮門,把牌匾等都重新寫一邊,本來負責寫這個牌匾的官員剛想炫耀一下自己的筆法,所以在寫門字微鉤起。

沒想到被朱元璋看到了,忙喝罵道, 說這樣的做法明顯是欺負皇帝我不懂文學嘛,這樣很明顯容易生出火災來。

再者,這學府本來就是為了招納更多的有學之士,你在這個門上帶鉤,不就是給他們設置阻礙嗎,堂堂一個聚賢門,如果沒有招納到學士,那麼又有什麼意義,這點道理你都想不明白的嗎?你這樣做怎麼會有更多的學士來報效朝廷,詹希真是給皇帝罵的狗血淋頭,不敢出一口大氣。


這個做法惹得朱元璋惱火得很,說了一通氣話後,還不能冷靜下來,最後索性下令把這個大臣直接斬殺了,可憐詹希的本意只是想獲得皇帝的稱讚,卻莫名其妙的丟了腦袋。可見,這個門字在牌匾上不能帶鉤的忌諱有多大了,在有生殺奪予大權的皇帝面前犯錯,就是在給自己的腦袋落地挖坑了。知道一些必要的忌諱,多一點謹慎的心思,就不至於犯下大錯了。

反正自打這些事情以後,這些匾額上邊的門字就默認是不帶鉤的了,所以後代皇帝在修葺宮門時都會把牌匾上的每一個門字都不帶鉤了,所以現在呈現給人們的就是故宮牌匾上面的樣子了。


夏目歷史君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個繁體字,但是卻沒有右下角那一鉤,歷代帝王為什麼不加上那個鉤呢?



一、首先是兩個相關的歷史傳說


提起皇城的故事自然離不開皇帝,關於這皇宮匾額上門字的傳說,那可都是皇帝惹的禍。


1. 南宋趙構在臨安皇宮去掉了門字的鉤


南宋定都臨安城,也就是現在的杭州,首任皇帝是宋高宗趙構。一次宮中的玉碟殿失火,趙構非常惱火,群臣也被嚇的不輕。因為玉碟殿是個非常重要的檔案資料庫,存放著皇帝平時閱覽的聖旨。


趙構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下令嚴查嚴辦。下面的官員都心知肚明,失火無非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是總得有個辦法搪塞過去,不然就得有人受罰,可誰也不想當這個倒黴鬼。


宰相王博彥靈機一動,對趙構一通忽悠,說失火的原因是宮殿匾額上的“門”字惹的禍,因為從五行學來解釋,“門”字最後一筆直下帶鉤是火筆,就是這一鉤招來了火災,只有去掉這個鉤才能不再發生火災。



趙構覺得言之有理,於是下旨所有宮殿匾額的“門”字最後一筆都是直下,不能有鉤。 話說這些官員推卸起責任還真是理直氣壯。


2. 明太祖朱元璋嫌擋了他招賢納士的路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洪武年間重修集賢門,裝修完畢後讓中書舍人詹希原寫匾額。詹同學自作主張的在門字末筆帶一小鉤,誰想朱元璋看了勃然大怒。


他斥責詹希原欺負他不是讀書人出身, 門字帶鉤易招火災,再說學府的門要暢行無阻,給朝廷選拔可用之才。帶個鉤分明是腳下使絆子,難不成讓集賢門只留你一個人才?結果詹希原為此被砍了頭,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到了明成祖朱棣修建故宮時,各大殿的匾額上的“門”字也都統統不帶最後那個鉤了。


3. 清乾隆皇帝怕那個小小的鉤把他的江山鉤沒了


清軍入關後,故宮匾額門字的鉤又重現江湖,直到乾隆皇帝即位,他左看右看都認為這個鉤戾氣過重,這不是要把大清江山給鉤走的節奏嗎?



於是一道聖旨下來,故宮匾額上所有門字的小鉤都不見了,也就成了我們今天在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那樣。


二、用易經來解釋


以故宮午門為例,用易經來解釋門字無鉤這件事,首先從時辰說起。


一天之中午時生陰,子時生陽。午時是11點到13點,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同時一絲寒氣開始醞釀併產生,之後氣溫逐漸降低。


可見午時是陽氣轉化為陰氣的時刻,人從生到死也是從陽到陰,所以古代都是午時三刻問斬。有句臺詞是“推出午門外問斬”,可見這午門外是行刑的場所。


易經八卦的排列次序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圖中震四在東,東為春天,兌二在西,西為秋天。


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定數,延伸到漢字就是其筆畫數。古人數文字的筆畫只有橫和豎兩個方向,有拐彎的地方就算第二筆,比如豎鉤“亅”算兩筆。


有了上面的鋪墊,就和有書君一道來看看午門這兩個字有何玄機。午字共四筆,按八卦算是震四,定數為春天,表示生。“門”字按八卦數應是十一筆,去掉最後的鉤為十筆。八卦中超過八就算新的一輪,十折算成定數是兌二,不帶鉤的“門”字定數為秋天,代表死。


可見故宮午門的門字少一鉤不是寫錯了,是為了讓其定數為兌二,使得午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死門,而整個故宮有門字的匾額都如法炮製。


三、看官們給出的解釋


關於故宮匾額上門字沒有那一鉤的緣由,看官們也給出了五花八門的解釋。


有人說用的是顏體字,原本就是有鉤的,只不過這個鉤看上去不那麼明顯,其厚重感反而更能盡顯皇家風範。



還有人說這個鉤會讓宮中勾心鬥角的事頻發,所以一律去掉,可這皇城裡哪朝哪代少過爭權奪利的事?


又有人說這是當時寫匾額的人故意去掉的,因為門字被掛那麼高,沒鉤比有鉤要好看的多。

也有人說門有兩扇,左右對稱則穩固,寓意江山穩固。


四、門字本無錯,惶惶的都是人心


其實看漢字的演變史,從甲骨文到篆書和隸書,門字原本就沒有那一鉤,都是左右對稱的。直到行書的寫法中,行筆連帶著最後的豎筆末尾出現了鉤,之後楷書寫法固化了門字這個鉤。至此可見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沒有鉤算不得是錯字。



門字有鉤無鉤都不是錯,演變出這種種的故事傳說,只是在彰顯那些妄圖皇權永固之人內心的惴惴不安。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幾百年來全國的政治中心,無數重大事件在此醞釀發生,影響整個國家的變遷。

帝制結束後,這裡成為了博物院,供人參觀,每天都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駐足觀望。可是大家是否發現每一塊匾額的門都是“錯別字”,所有的門都沒有彎勾,直通到底。


難道普天之下的讀書人就沒有人看見這麼明顯的錯誤嗎?那些至高無上的皇帝就允許這樣的錯字堂而皇之的存在幾百年嗎?那麼明明故宮匾額“門”字是錯字,歷代皇帝為何不改正它?讓我來給大家揭秘。


第一種解釋:來源於一個關於朱元璋的小故事

話說朱元璋做了大明的開國皇帝之後大興土木建設各種皇家宮殿府邸,一些年過去了,這些宮殿都差不多造好了。接著,朱元璋就找些人給他這些宮殿的門寫門匾,找來找去,他選了當時號稱書法“獨步當代”的中書舍人詹希原去寫門匾。

詹希原是明初最有名的書法家,經常為達官貴人的府邸題字題門匾,大家都以能獲得他的真跡為榮。詹希原不知道是什麼因素,總是,這寫了幾個門匾,那個“門”字的內鉤總鉤得那麼高了大了一些。

一見這“門”字,朱元璋那臉就板起來了,越看越不對勁,越看心情越差。最後,皇帝怒了:朕這地兒是要召集天下士子賢達來的,你這鉤這麼大,是要堵住賢士進門的路嗎?還是要堵住朕招賢納才的路?這皇帝說啥就是啥吧,反正這事兒也很符合朱元璋的性格和風格。

總之,可憐的詹希原寫著寫著就被拖出去砍了頭,簡直再是竇娥之冤。

於是,詹希原寫過的“門”字的鉤都被塗掉了鉤。

此後,明朝各處宮殿、衙門、城門的“門”字都不帶鉤,朱棣在北京建都城時也遵循了這個習慣。


第二種解釋:想了解錯字產生的原因,就必須先了解中國古代的錯字文化。

古代人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不發達,比較迷信,凡事都圖個吉利。尤其是那些統治者,對於自己日常的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點都非常講究,生怕有什麼影響自己的皇位和皇家千秋萬代的。


也因此避諱了許多東西,改了許多字,當然其實就是一種避諱。如古代帝王的名字不允許百姓用,已經出現的名字要改名,甚至要改姓。最極端的是玄姓,因為避諱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燁,而改姓元,導致現在沒有玄姓存在。



另外,皇帝基於政治需要,顯示其功德,也把字改成自己需要的。如乾隆皇帝把魚底下的灬改為三點水,三點水代表水,有了水,魚就能夠快快樂樂的活著。類似的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形成了比較獨特的錯字文化。


下面我們結合古人的錯字文化來分析匾額門字下面沒有彎勾的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因為皇帝是真龍天子,門下面的彎鉤容易刮壞了龍鱗,影響龍體,對皇帝的身體和長命百歲有影響。因此皇帝害怕門字有勾,為了避諱這個勾,強行把門字的勾都去掉。


第二種說法:是故宮曾經著火,但是卻找不到著火的原因。皇帝很震怒,負責此事的大臣怕被殺頭,就隨聲附會說是這是上天的震怒,通過匾額的門字下面的彎鉤把火引出了的。皇帝就害怕老天,馬上進行一系列的祭天行動。


總結:故宮匾額上的“門”字,之所以歷代皇帝都沒有去改,一方面是出於某種避諱,圖吉利的寫法,一方面則是有關招賢納士、防火的說法,而嫩人最為認同的是“門”字本就沒有對錯,只是漢字演變過程當中的一種寫法而已。從一個字的錯化異變可以看出皇家裡面的每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大說法。唯獨可憐一個門,入了宮門還需要自去一腿。


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路之意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老梁捋著五天沒剃的鬍子,歪了歪嘴巴子,扶了扶眼鏡框先給大傢伙來這麼一句:“啊!這個叫老太太嫁人,他事出有因啊!”

“滾!”估計有撐不住的人,拿鞋拔子要抽老梁大嘴巴子。

別介,就題主這問題,俺都想抽他倆大嘴巴子,啥錯別字?還,歷代皇帝都不改正?就您這問題不扯到皇帝身上,還真沒人理你。

所以老梁先給大傢伙下個結論,這字他就不是個錯字。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這為啥不是個錯字呢?小時候老師教的時候,確實要提那麼一鉤的?”

這事說起來他就有點遠了,知道篆書和隸書不?(咱先聊聊這倆書的來歷打個底,然後再說題主的問題。)

篆書和隸書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望著大好河山那開心的不要不要的,向著全國頒佈秦律,這個時候他發現一個問題。這六國的文字他不通用,舉個例子光一個馬字,六個國家就有六種寫法。這還算少的,有的國家為了保持傳統,一個字能整出好幾種寫法,六個國家這一細算下來,運氣不好這一個字就整出十幾種寫法。

到時候秦始皇發個詔書,為了讓大傢伙都能整明白了,這最少就得寫六份詔書,弄不好這詔書旁邊還得整個註解上去。

請問您這是詔書啊,還是字典!秦始皇怒了,這就搞了書同文,讓李斯以秦國文字為藍本,六國文字為輔助,創造了篆書。

這篆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書寫的快捷便利,所以筆法瘦,他直線多,以後為了書寫更加的便利,又在篆書的基礎上發展了隸書,這隸書也是直線多,而且講究左右對稱。

聽到這裡估計大傢伙也明白了,就這兩種書,他寫出來的字大多都沒有鉤,所以這門字沒鉤他也是對的,沒錯!

寫到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那為啥後來又有了這鉤呢?”

這是因為後來的行書講究寫字連帶,這一帶好嘞這豎筆他就帶出了鉤,跟著後來的楷書把這個習慣給固化了,所以到了現在這門就帶上了鉤。

他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有鉤門無鉤門,開門閉門他都是門,窮講究啥!

寫到這裡估計有人想要了解一下題主說這事的出處。老梁就和大傢伙扯扯這事。

題主的事

話說宋朝時期,就那個被金人攆的滿世界亂跑的趙構。這人先是在南京應天府這地繼位當了皇帝,當了皇帝之後一腳就把主張抗戰的宰相李綱踹了,帶著一幫子寵臣小人放棄了中原跑到揚州臨安,開始做皇帝。

在這地過了幾年安穩的小日子,但有這麼一天,他那玉蝶殿著火了。

這是玉蝶殿是幹嘛的呢?這地放置宗室族譜的地。

就這麼個場所被燒了個精光,但祖宗的畫像到是保留下來了,趙構氣的大嘴炮都起了不老少。

“查!一定要查出來!全給俺剁了腦袋!”

這事弄的,這真要殺起來,那可不是一個兩個的,就算是不呆在玉蝶殿辦事的人,估計也得吃點掛勞去。

咋整?忽悠唄!

於是辦這事的大臣,瞅著趙構這氣稍稍的平息了,這才說:“這門下帶鉤他把天火給引下來了,這事不是人為的,是天意!”

“啥意思?”趙構有點發蒙。

“咱大宋屬於火命,咱這匾額是黃底紅字,這就是一把火不是,您這門字帶了鉤,可不就把這火給鉤出來了嗎?”大臣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這事都扯到大宋的國運上了,趙構一顆躁動的心算是平息了下來,得,一大坨人的腦袋算還是保住了。

事是這麼個事,但老梁覺得這事編的有漏洞。為嘛呢?這故事裡被燒的地叫玉蝶殿,可您這牌匾咋就弄了個門字上去,難道這上頭沒寫玉蝶殿而寫著玉蝶門?這太不靠譜了吧!

咱再說說其他的說法。

一種是,這故宮的大門他進來出去的人裡可是有皇帝的,而是皇帝是啥?這就是真龍天子啊,那麼這龍的身上有啥?龍鱗啊!對嘍!

您這門裡帶了鉤,是想刮龍鱗?這不找死嗎?刮壞了龍鱗,可就影響了龍體,這龍體受到了影響,皇帝就會生病,皇帝一生病,這天下就要出事,皇帝本身還得玩完。

所以為了避諱這種事情的發生,所以就強行把這門上的鉤給去了。

好吧,這事聽的似乎靠點譜,可老梁就想問了,故宮裡有匾額的門多了去了,他有的匾額上的門就帶著鉤,這你又咋解釋。

比如說大清門,隆恩門等等都帶著鉤呢?

所以這解釋也不靠譜。

所以老梁總結一句話,人家這門字就是這麼寫的,沒你想的那麼多,因為這本身就是個對了的字,需要改嗎?需要嗎?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歷代皇帝為啥要改?當然是不改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本題說故宮匾額上的“門”是個錯別字,大概是說“門”字本該有提鉤而無提鉤吧。小學老師早就教過:門是“一豎一點橫折鉤!”最後一筆,須帶一鉤(提筆)。

但說不帶鉤就錯,其實是個大誤解。

中國古代的用字習慣,有三大特點:

1、字體較多,不同的字體,書寫也不一樣;

2、寫字不規範。拼音文字沒書法家吧?可漢字有。書法尤其講究個性,尤其是草書,許多草書寫出來,宛如鬼畫符,認都認不得,你能說它錯?書法特講究變,一篇文字裡,如果出現多個相同的字,每個人還不能寫得一樣,好比這個“門”字,你去翻翻書法大字典,右邊這一筆,什麼寫法都有。

3、禁忌文化對漢字的影響。比如有“逢溝(勾)必火”一說,存著這個心理,一些人寫字時,刻意將門不提勾腳。禁忌文化對漢字書寫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漢字的故意缺筆省筆上,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卻不以為是寫錯了。

據明朝人馬愈所著《馬氏日抄》講,“門”字為“兩戶相向,本無勾踢”。如下圖:

商周金文,以及秦漢小篆,最後一筆都沒有勾腳。

門字不帶鉤腳才對。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門字正是象“門”之形而來,從古至今,都是“兩戶相對”,誰家的門框是歪的?在入門入戶的地方伸出一腳,是想絆人一跤嗎?

隨著文字的發展,門的最後一筆就多了一鉤。

為何如此?我想大概是在寫字時,有此一鉤,才好停筆吧!

漢字裡,末筆僅為一豎的字,非常的少。這就是書寫的韻味和筆勢。

後世寫門字不帶鉤,屬於變例,多因為上述第三種情況,即出於某種“禁忌”的目的。

馬愈就舉了一個例子,說南宋都城臨安的玉牒殿,不小心遭了回祿,大火延燒,把殿門都燒燬了。

在檢討起火原因時,有人提出來,玉牒殿門的“門”字,“有勾腳,帶火筆”,所以才遇火厄。於是下令,殿門更換新的門匾,新寫的“門”字就是左右肥豎的兩筆,沒勾了。而且自此形成一種習慣,凡書宮殿門額,多不勾腳。

馬愈說本朝舊都南京的城門額,由詹孟舉(名希元,孟舉是字)所寫;北京皇城外的大明門門額,是朱孔易所寫,這些“門”字,都沒有鉤腳。

據古玩家趙汝珍《古董辨疑•雜辨》“北京城門門字之所以不鉤”條記載,詹孟舉因為寫南京太學集賢門的額門,門字有鉤,為朱元璋所殺。朱元璋說:“吾方欲集賢,乃欲閉門塞賢路耶?”認為詹孟舉題寫太學(國子監)集賢門門額,在門字上加一鉤,懷疑他有“閉門塞賢路”的惡意。趙汝珍說:“是門之不鉤,不僅避火,且忌其塞路也。”

如果如明人馬愈所記,南京的城門額也是詹孟舉所寫,那麼他寫城門的門字不提鉤,寫太學集賢門的門字偏帶一鉤,這很正常,這就像我前面說的,書法家講個性,同樣一個字,不能雷同,沒想到碰到善猜忌的朱元璋,一個鉤,竟勾去了卿卿性命。

趙汝珍是清末民初人,據他所見,當時北京城門所有額書之“門”字均無鉤。下圖為北京正南大門正陽門的門額,“門”字果然不帶鉤腳。

下圖為北京宣武門的老照片,門字亦無鉤。

今故宮門額(門匾),門字也多不帶鉤。

下圖為近年復建的北京永定門,它的門額,右腳帶鉤。據說這塊門額是2004年仿刻的,屬於當代的“書法”了。

大家知道了這個情況,以後南北遊覽大好江山時,便可注意這個字,看所見之“門”,到底帶鉤還是不帶鉤,可佐遊興呢!(皇帝不稱朕/胡丹答題)


皇帝不稱朕




(北京故宮)

在南宋宋高宗趙構之前,“門”字書寫都是正規的,就是門字的最後一筆直下帶鉤。發生了一件事後才改了,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次,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的“玉碟殿”不慎失火,損失老大了。原來“玉碟殿”是存放大宋朝的皇帝御旨的地方。好比現在的檔案資料。皇帝很生氣,大臣很緊張。總得找出失火的原因吧,防止以後類似事情的發生。

失火的原因還用找嗎?無非是官員管理不善,安全意識薄弱罷了。可是誰也不想承擔責任,還是宰相王博彥頭腦聰明,他上書道:“陛下,失火原因找到了,都是宮殿匾額上的『門』字惹的禍,按五行學說來看,『門』字最後一筆直下帶鉤屬“火筆”。這樣寫容易招致火災。將這些匾額全部燒掉方能免災。”

趙構覺的說的有理,於是下旨照此執行。從此以後,凡宮殿的匾額“門”字末筆都直下,不帶勾了。 (春秋君認為是官員推卸責任找的藉口)



話說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重修“集賢門,”等修飾一新後,命中書舍人詹希原寫“集賢門”匾額,可能詹希原想賣弄一番。於是末筆微微勾起。明太祖看罷勃然大怒說:“你丫的欺負我學識淺薄吧!“門”字帶鉤容易招致火災,再者說了,學府是人才薈萃之地。這扇門一定要大大敞開,讓各路賢才暢通無阻地進入朝廷。你丫的帶鉤分明是設置障礙下絆子。難道堂堂的集賢門孤芳自賞?就你自己一個賢才嗎?不安好心,簡直自尋死路?拉出去砍了,詹希原稀裡糊塗的丟了腦袋了。


鑑於以上諸多原因,當明成祖朱棣修建故宮的時候,就把各大殿的門匾上的“門”字最後一筆直下不帶鉤了。這就是歷朝歷代皇帝不敢改正“門”字的原因。


秉燭讀春秋


1、門字從古到今的變化不是很大,是一個象形字,它的形象就是兩扇對開的門,早在甲骨文時代就是這種寫法了,如下圖就是甲骨文時代的門字,和後來的繁體是很接近的。


2、我們現在的簡化字的門其實在古代就已經有了,只不過是用在行書裡面,楷書裡面一般都是用繁體字的寫法。如下圖是王羲之寫的門字,和我們現在使用的門字是不是已經很像了?


3、門字其實一開始是不帶鉤的,事實上隸書和篆書裡也基本沒有鉤這個筆畫。比如下圖漢代的《曹全碑》裡的門字,就是兩個豎,同時代的其它碑刻也沒有鉤。


4、漢代的簡牘帛書其實是行書和楷書的濫觴,早在漢代的簡牘裡就出現了鉤的寫法,後來出現在草書、行書和楷書裡,至此,中國書法的筆畫也發展完備了。如下圖就是漢代簡牘書裡的門字,已經出現了鉤畫。

5、故宮裡門上的牌匾裡,門的寫法不帶鉤,歷朝皇帝也不改,一是由於迷信,認為這個門字的鉤是“火腳”,不吉利,容易失火。

古代消防系統不是很發達,那麼大的宮殿建築群,一旦失火很難撲滅,會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損失,所以對這個也比較敏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避免火災的出現。

6、另外,這個字也不能完全算一個錯字,歷史上也有很多書法家寫門的時候不寫鉤畫,

如明代的王鐸,他的楷書裡有的門就不帶鉤。如上圖。

不知道你對這個事怎麼看?他到底是不是錯字呢?歡迎大家在討論區留言討論。

碼字辛苦,同意的朋友麻煩賞個贊關注一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