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行合一這麼難?

一柱雜學


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你不是真知,請參考第1條。

生活當中知行不能合一怎麼辦

1.並非真知,只是瞭解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末有知而不行者,真知即能行。我們在學習很多理論的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幻覺,對所學的事物瞭解一個大概,知道一點皮毛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就像我們學習王陽明的思想一樣,所有人基本都知道王陽明的思想,心既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但是你知道以後對你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其實你並不是真的知道,只是瞭解了一點皮毛。

方法論:當你學習一個理論,你發現你知道,但是不能做到的時候。的追問為什麼?在追問的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出現新的問題,不斷的解決這個問題,隨著你的追問,你的思想會變得越來越深沉,你對所學的這套理論會變得越來越完善,你學習一個東西足夠深刻以後,更本不用你時刻提醒自己我要去實踐這個理論,這個理論已經融入到你的思想當中,變成了你的一種本能,直接影響你的行為,孔子其實隨心所欲而不欲拒,這是自由的最高境界,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但是也不會超出仁的範疇,孔子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把仁內化到自己的思想體系裡面。把剛開始反本能的東西,慢慢的內化成自己的本能。這個時候知行就就能合一。

2.知行不能合一的第二方面,被私慾阻斷。

今天中午吃完飯,你突然想看一下書,學習學習上,沒看兩分鐘拿出手機來開始刷抖音,刷著就停不下來了,看書這回事被忘到九霄雲外。等你刷完兩個小時的抖音又覺得有深深的愧疚感,感覺我怎麼會這麼頹廢呢?你也知道看書好看書能夠增長知識,但是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就是堅持不下去,被你心中的私慾所阻斷,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天理和私慾,而且天理和私慾在你的內心當中不斷的較量打架,當天理占上方的時候,你就能秉除私慾去看書,當私慾站上方的時候,又去刷抖音去打遊戲,抓抖音打遊戲會分泌多巴胺讓你很爽。

方法論:這時候你需要格物,格除私慾,保存天理。存天理去人慾。

3.知而不行,對你影響不大

假如你和你仇人兩個人站在懸崖邊上,你心裡知道你再往前走到邊上去,你仇人一定會把你推下去,那麼試問這個時候你會往前走嗎?我想絕大部分人不會,為什麼這個時候你知道你立馬就能做到,知行能夠合一,因為這個時候知而不行,對你的影響極大,甚至會讓你沒命。

方法論:知而不能行的時候,就想一下不行的後果,以結果倒逼過程,


知行至善


我來談一個純屬個人的視角。

知很難,為何難呢。

知識,即使你背誦了,也沒有用,因為知識沒辦法生成思維。

那些讀經的兒童,會背四書五經,都記住了,也只是記住。相應的從知識到思維沒辦法完成轉化。

比如自媒體裡經常會有有秀出一句金句,外加一副美圖,但這一句金句很可能是知識,但不一定會成為它大腦裡的思維。為什麼呢?

因為知識跟思維就象隔著一條河,你要設計一個橋,才能把知識變成大腦裡的思維。什麼設計這個橋呢。

瞭解一些背景知識

  • 大道至簡,以簡馭繁。

大道至簡落實在知的層次。以簡馭繁落實在行的層次。如何理解呢

大道要表述到簡的層次,要用簡來表述道,因為大腦裡能使用的是【簡】,大腦沒辦法直接駕馭複雜得道。因此大道要做到至簡,才會有下一句,以簡馭繁。

  • 知識也一樣

知識都是很複雜,要去表述,設計一個簡單的形式來表述知識。而這個簡單的形式就是大腦能用的思維,大腦沒辦法直接駕馭抽象的知識。因此要轉一手。把知識表述到簡的層次。最後大腦通過表述出來簡的【形式】反向駕馭知識。

  • 知識跟思維是通過【設計】聯繫起來的

你把知識背下來,用處不大。但當你設計成一個簡單的形式來表述知識時,這個簡單的形式就是大腦能使用的思維,大腦通過能使用的簡單形式去駕馭知識,這樣知識跟思維就聯繫起來。

再回過頭來看知行合一。

知識通過設計變成大腦的思維,大腦裡的思維經常使用知識時,就會在心智生成信念。

知識生成思維,生成信念是一串的,這是落實在知的層次。

而心智中的信念,通常會比較簡單、粗略,要設計一個簡單的形式來表述信念,而這個簡單的形式就是大腦裡的思維,這樣就從信念過度到思維,思維會改變人的行為。這是落實在行的層次。

知行合一是困難的。知也困難要透過自己的表述設計。行也是困難的,也是要透過自己的表述設計。當這一整條鏈路都貫通時,知行才能做到合一。有一個環節未能打通,知跟行就不能合一。

這樣的知行合一是可以被實踐的

知識-思維-心智-思維-行為,這一串要貫通下來,可見難度之大。但通過設計,知行合一是可以被實踐操作的。與其空談知行合一,不如透過對知識的設計做到知行合一。


認知框架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麗霞(頭條號 王麗霞):


王麗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京懋德工作服務中心項目及行政管理組組長。

我看到了您的描述中,提到孔子的一句話:“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說的是,有個叫樊遲的人,問孔子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穫的結果,他得在人後,這可以說是仁了。”這也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相同的意境。

再來看“仁”,它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所以,首先,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難”是客觀存在的現象。

不難的話,每個人都可以輕鬆抵達了。唯其難,才體現出達到的珍貴,您會看到表面的雲淡風輕背後,要走過的其實是各種艱難困苦;唯其難,才有“事上磨”、針針入骨的必要;而對您來說,更為重要的是,當您知道“難”時,也意味著您步入了真正的“事上磨”,認為“不難”的人,其實把玩的仍只是文字而已。

其次,進入“事上磨”之後,我們要面對自己許多不願承認而掩藏的東西。

譬如,有一些事情,做了沒什麼好處,甚至還會有人笑話你、委屈你、打擊你,但它會對整個集體有好處,你做是不做?在這個時候,其實,我們內心很容易產生種種衝突,有時候也會退縮。這很難。隨大流很容易,人云亦云很容易,但承認我們自己懦弱、沒勇氣、沒原則很難,而遵從自己、與整個大流對抗更難。所以,“事上磨”,磨的就是我們在左右為難的困境中的心境,直到我們克除私慾,找到那條正確的路。

第三,“難”還體現在方法的不恰當上。

克除私慾,不是要你打壓自己的慾望,消滅自己的慾望。如果你越是打壓慾望、消滅慾望,你就會為自己製造更多的慾望。慾望此起彼伏,會如海草般將你纏入慾望之海中。 慾望源於恐懼。如果沒有在自己內在建立安全感,恐懼就會不斷地出現,慾望也會不斷地出現,它們像一個無法終止的鏈條一樣,扯著你轉動。“事上磨”就會變得無比艱難。 要知道,王陽明是已參透生死,拋卻了死亡的恐懼,在龍場悟道之後,提出的“知行合一”與“事上磨”。而若我們自己尚懷著對生死的恐懼,在外在要消滅慾望時,這就會變得極為艱難。

所以,“事上磨”、“克除私慾”,最終還是要找到真正的不為外物所動的內心和平之處,安住在此。若能安住,“事上磨”、“克除私慾”,便會變得簡單了。

為了更好的服務頭條讀者,婦專委組織專人成立了,頭條讀者微信交流群,歡迎您的加入,詳詢請發私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事實。

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孔子72賢人,最欣賞的是顏回,因為他不二過、不遷怒。由此可見,絕大多數人都會犯同樣的錯誤。


現在回到正題。我們從書本上看到的知識,認為無比正確,但是在行動中卻做不到。你是否會因此而懊惱呢?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正如我前面所說,一個人犯同樣的錯誤,從知行的角度來看,就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犯了一次錯誤,認知得到提升。應該說已經擁有了從實踐中得出的正確結論。但犯同樣的錯誤還是在所難免。何況是粗略的看一本書上的知識或聽別人說的知識呢?


知行合一之難,難就在這個地方。佛法中講理則頓悟,事非頓除。意思就是你明白了一個道理,能夠深解其中之意,是一瞬間的事。但要改變這個事情,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也是一個普遍規律。

知行合一,也可以從質量互變規律來探討。明白一個道理,其實是量變的開始。要達到質變,還需要反覆的實踐。如果不能一以貫之,堅持不懈,很有可能半途而廢。正所謂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最後通俗的來講吧。要做到知行合一,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每天早上刷牙,晚上洗腳,你能做到。其他類似的事情,把它養成刷牙洗腳的日常習慣。你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總結一句話:由知到行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積累。做到知行合一,就是把複雜的事情養成簡單的習慣。


Fandy


就王陽明來說:真正的知,已經是天理了,已經是至善了,已經是見性了,已經是道體了。大家想一想啊,明心見性,道體,這是多高的成就?能不難嗎?


三教一家共華夏


自個兒闖進來的喲!知,願望的表達。食色,生存繁衍壯大。看,到處找吃的,在地上轉悠,有的誤食中毒,發現樹上果子不錯,爬不易,砸吧,守住,種植,防災防偷。要實現這些,行吧,何其難!族群乃至國家也在行如此邏輯。知,另一層面,不斷神話自己,當主宰。行能落實嗎,不能。違背了自然的律令,道早在那兒。知行合一難在個體與環境(自然)的協調同一。


退醒


什麼叫知行合一?知就是知道,就是知識,就是概念性的東西,我們學知識是為了什麼?為了指導行為,沒有行為沒有行動,你懂再多的知識也沒用,和傻子沒什麼區別。所以孔子強調學習,就是學和習結合起來才是正確的學,學就是學習知識,習就是實踐,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王陽明重新定義學習為知行合一,所以聖人們認識問題是一樣的。

為什麼我們普通人做不到學和習結合起來,也就是知行合一了,感覺理解容易做起來難,是因為我們對知識理解的還是不徹底,如果徹底了,實踐起來也就不會那麼難了,一句話就是智慧不夠,達不到聖人的高度,實踐起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這就需要你您繼續提高自己,繼續學習,不停的修德,然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智慧慢慢開了,做事情好像變得容易了。


中陽夢金園覺悟講堂


行是修行,是需要在傳承和前人指導下進行的一種徹底的修正,修正,對原來你的物質慣性而言是逆的,自然需要緣分,努力。不然,那麼容易的話,每個人都是得道的咯?不要灰心,其實很公平的,一個人非常想做到,會有相應的外緣,加上內在的心力,總能進步。怕的不是不能,是沒有決心和勇氣,你可以看看問道之修網站。


無涯無涯亦無涯


不論你學得再多.只能是知道得多;但你沒有經驗過,可想你所知道的就談不上(深解所學的知識之義趣)的真實可行之處!只有曾經親身體驗過的人和事讓你百思不得其解時.再刻苦扎進知識的海洋,仍似……思之.思之.而不可得、乃思之.思之.再思之,專等鬼神來通知;待你回憶起經過的一切.再回頭看作者所述……你……會……豁然開朗如白晝,此時方知……我太弱智.除我之外.都是能人,那.就讓能者多勞吧!說實話:是今非昔比呀?過去是.長江後浪跟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到如今.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又世上新人斬舊人了嗎!所以.知足常樂.知止不恥;還是放下的逍遙.放下嗎……就得解脫!


華繼善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來的。在他的概念裡,知行是一體的,沒有不知的行,沒有不行的知,所以也就不存在先知而後行,或者先行而後知。即,只要是真知那麼自然知行合一,行是沒問題的。

但是難點在於,怎麼確定是不是真知?這裡舉一個例子:讀一本書,你學習到的僅僅是以你的理解而獲得的知識,至於它是否是真知,你是不能確定的。所以這就要通過“行”去驗證,假如是真知,那麼所行自然無礙,因為真知一定是真行,但是若是“行”遇到了困難,那麼這個知就並非真知,而是需要通過“行”的經驗來進行修正,這樣才是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