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道,到底是什麼?

文竹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的意思是說:“道”,能夠引領人們的思想、指導人們的言行;但它卻很難說清楚。人們可以去踐行,也可以去描述;但是,一旦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就已經不是它原本的樣子,不是那個恆常不變、恆常永存的“道”的本來面目了。

“道”是什麼?

老子所說的“道”首先是一種物質,是形成宇宙、產生萬物的那個最元始的物質。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意思是說:在宇宙天地產生之前就自自然然地存在著一種東西。它寂靜無聲,空虛無形;它獨立運行,循環往復,無始無終。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確認為宇宙的起源和萬物的元始。但是,我並不知道它長什麼模樣,也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那麼,就給它起個名字,叫做“道”吧。

因此說,老子所說的“道”,首先是指形成宇宙、產生萬物的那種最原始的東西——萬物之母。

其次,“道” 又是指宇宙萬物生存與運行的所有的法則和規律。

老子認為,宇宙萬物的生存與運行都是有法則、有規律的,而這些法則與規律,其實都來源於“道”。或者說,其原本就是“道”的法則、“道”的規律。因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總之,老子所說的“道”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形成宇宙、產生萬物的最元始的東西;二是指宇宙萬物生存與運行的法則與規律。

“道”的形象特徵有哪些?

其一,混混沌沌,渾然一體。源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其二,寂靜無聲,空虛無形。源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寂兮寥兮。

其三,無始無終,循環往復。源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其四,無形無相,無聲無息,無大無小。源自《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其五,不發射光線,不反射光線,也不阻擋光線。源自《道德經》第十四章——“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其六,幽靜深邃,無明無暗,恍恍惚惚,難以名狀。源自《道德經》第十四章——

“繩繩兮不可名,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像,是謂惚恍。”

“道”的運動特徵有哪些?

一是走向反面;二是循環往復。


草田國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道德經》中開篇的兩句話。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

  “道”就是規律,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生的規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人生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是可掌握的,但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識的那樣。

  在《道德經》中,對“道”進行了詳細的解說,其中最重要的觀點是“存在”與“無為”,是對立統一的兩方面。

  “名”在這兩句話中有兩個含義,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內在的、實際存在的東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虛的東西,即平常所說的“虛名”。

  “名可名非常名”是說,真正的名與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認為的那種“虛名”。

  這兩句話是告訴我們要正確認識人生的規律,只有從人生的規律中才能求得實實在在的名與利,即老子所說的“非常名”。

  這裡所說的“名”並不是只指名字,但也說明了名的重要性,好名可以讓人名上加名。



葉布衣BY


我認為的“道”字,有三層意思,一是指道理,二是指道路,三是指說話。我們也可以把這三種解釋給連貫在一起去理解,那就是:做人,要講道理、要走正道、要說對話。

做人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大學問,有的人活了大半輩子,依然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有的人吃一塹長一智,很快就融匯貫通,心領神會。世上真正懂做人、會做人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話不多,但一言九鼎。

這世上那些不懂得為人處世的人也有著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閒言多,假話多,抱怨多,藉口多。平時喜歡說這四種話的人,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言的失道人,他們就是一些不明道理、不走正道、不會說話的“小人”。

閒話多的人就是坊間所說的“八婆”,這類人最喜歡拿別人的事來做為談資,背地裡只要是有人挑起了話題,“八婆”就會特來勁,放肆的詆譭別人,無下限論人是非,這就是“八婆”們討人嫌惹人厭的原因。

假話多的人就是指那些“大忽悠”。滿嘴跑火車,說話從來不經過大腦。這種人言而無信,說話從來不算數。吹起牛逼來狂話大話滿天飛,大有一副“老天第一老子第二”的醜惡嘴臉。騙人一次終生無友,謊言與大話多的人,其人生註定是悲哀的。

抱怨多的人就是坊間所說的“怨婦”。世上沒有人會喜歡聽那些喋喋不休、無病呻吟的消極抱怨,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如意的時候,遇到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人和事,你偶爾向好朋友發發牢騷就得了,但逢人就唉聲嘆氣、大倒苦水,試問誰又能受得了呢?

藉口多的人就是負能量慢慢的“衰人”。這種人在面對所有善意的提醒、規勸、批評和指正時,總是第一時間就推卸責任,然後再找一大堆的理由和藉口來歸罪於外。這樣的衰人從來不會承認自己有錯,這種人活在這世上本身就是一個錯,而且是大錯特錯。

“道可道,非常道。”所有的道理都是可以道說出來的,但是面對一些迷途不知返的“失道人”,再用常規的說教已經沒有用了,得讓這類人在社會上再多吃點兒虧、多碰幾次牆、多受點冷落,或許,他們才能重新迴歸到正道上來。

我是牛哥,歡迎友友們關注【牛哥談人生】,謝謝捧場!


牛哥談人生


道,到底是什麼?

老子學說的“道”,指的是最初直接觀察到的事物活動;是超越時空的永恆存在;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整個世界萬事萬物都由它派生出來的。

這個“道”很玄之又玄,老子提出的最高哲學範疇。

  • 建議要懂老子說的“道”,先要知曉他的“道”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論點;然後瞭解一下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基本概念;最後才能明白老子的“道”。

㈠ 唯心主義

舉幾個不同的例子,便於理解什麼是唯心主義,如下:

⒈ 你看見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主要是你先意識到這是一片草地;當你看不到這片草地時,草地就隨即消失沒有了。

唯心主義對立方是唯物主義,因為這片草地在那裡,所以你看見了草地。

⒉ 你希望今天豔陽高照,因此天上掛著紅紅太陽;你又希望下場暴雨,涼快一下,所以天空降下傾盆大雨。

唯物主義可以理解為兩種:

⑴ 因為今天你看見有太陽,所以知道是個晴天;因為你看見傾盆大雨,所以知道是個雨天。

⑵ 出太陽或者下雨,都與你無關,該出太陽自然會出,該下雨也自然會下。

  • 簡單瞭解一下唯心主義的意思,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說,容易理解一些。

㈡ 客觀唯心主義 ‖ 現實世界之外,獨立並且永恆存在著一種意識(可以理解為精神),它是世界的本來源頭,世界萬物都由它產生。

這個它就是老子學說的“道”。

總結一下:

  1. 老子學說的“道”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論點;

  2. 唯心主義的基本含義是意識先於物質;反之,唯物主義是物質先於意識;

  3. 客觀唯心主義,指的是意識之外的意識,它獨立永恆存在,它就是老子學的“道”。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⑴ 道:前面我們基本瞭解,老子提出的“道”屬於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範疇,它有多種意義。

舉個例子,如下:

王守仁的陽明學思想“心即是理”、“吾心即宇宙”,“心”就是人的主觀精神,這是主觀唯心主義。

那麼老子的“道”說到現在,你清楚到底什麼是“道”了嗎?

恐怕回答不了,這不怪誰,因為“道”本身就是個昇華了的概念詞。沒有可以用來作答“道”的物質,這就是客觀唯心主義。

⑵ 可道:可以、能夠說得出來。

⑶ 非常:這裡的“常”,要理解為“恆”(永恆);“非”就是無法、沒有、不是的意思。

⑷ 名:指的是名字、名稱、叫法。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可以說出來的道理,不是永恆的道理;可以表達出的概念,不是永恆的概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激。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老子

果笑


老子《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道”到底是什麼?

“道”就是規律,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生的規律。

“名”在這兩句話中有兩個含義,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內在的、實際存在的東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虛的東西,即平常所說的“虛名”。

世間萬物都有其規律,大到寰宇天地,小到野草螻蟻,都有它們自己的規律,老子把這種規律稱之為“道”。

而這種“道”一旦被人總結出來就可以口述傳播。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一篇就說到:“道可道”意思就是說,"道"是可以被傳播講述的。天地萬物何其之多?每一種事物,就有它自己的一個規律,就有一個不同於其他事物的"道",所以道德經中老子緊接著說道"非常道",意思是說:道不是恆定不變的。因為萬物有萬物的道,各不相同,不能用一種事物的“道”,去囊括天地萬物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給萬物命名自然可以,但是名字也不是恆定不變的,只是一個代表罷了。


小馬談古今


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根據《道德經》中解釋就是,“道,如果可以說出來,那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了,如果名可以叫得出來,那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了”。

雖然這個解釋很抽象,並不好懂,但是“道”就是道家思想“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形成的“道”。那麼“道”到底是什麼?那我就來解析一下:

非常道,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歪門邪道。另一種是當走陽光道,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張按自然規律運動變化形成永恆不變的常“道”。

名可名,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嗅名貶傳。另一種是芳名冠世。同樣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張按自然規律運動變化體現言行形成的常“名”聲。

其實“道”就是一個人思想和思悟的道,是隨著人的思想和思悟變化認知這個永恆不變的“道”。

一個人還沒有來到世上,是沒有名的,出生之後才有名,但這個名並不是指姓名,而是指人走自然規律運動變化之“道”體現言行的“名”聲。

同樣,一個人還沒有來到世上,“道”也是沒有的,從來到這個世上,隨著一天天長大,就開始有思悟,那麼“道”就隨著長大變化而認識。就會認識天地萬物,自然生命,運動變化這些自然規律之“道”。

一個人生、老、病、死這個過程,就是在認識體驗“道”的過程,也就是人的生命運動變化自然規律之“道”。就是永恆不變的“道”。

就現實生活和工作而言,自身的言行就要符合這個人生自然規律之“道”。否則,人就在走惡“道”,而不是走善“道”。比如,為了追求利益,不擇手段來達到目的,甚至仗勢欺人,強人所難,霸道行徑顯露出來。這種慾望就是違背自然生存規律。

合符自然規律求生存,就是走誠實,本份,善意之“道”。比如,憑自己能力並適應社會發展動力,來求生存或發財致富,這才是走幸福之“道”,就是善“道”。

總之,人生之道和人生之名是緊密相連,用自己的本能來求生存。這個本能就是要合符天地萬物,自然生命,運動變化的規律之“道”。當然也包括為人之道,謀事之道,養生之道。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的道德經,我們要理解“道”是指的什麼我想,道說的是人一生,你要入哪門生涯,走哪門道路,。

道,你可選擇走邪門,可選擇走正道。走邪門違背社會規律殺人放火,欺詐搶劫,入山成匪,這是一條道路,走入非常狀態,將會受到道德的遣責,毀滅自已,是非常之道。

你可選擇入廟入寺,吃齋唸佛,修身養性,成為高僧留名空門,也可謂非常之道。

你可為官為宦,造福社會造福人民,流芳百世,也是非常之道矣。

道可道,道路多多就看你入哪門道,造化至深淺,結果各不相同。

道可道,哲學深奧你自去體會!

名可名非常名,在各自的道路上你的名自已去創造.。

人一生自已道路自已選,可有不出名,不要名,平平一生也是名,不出名的名。

你為社會為人民多造福,鞠躬盡碎,死而後巳,這是非常的出名,留芳百世。

你為國家效力,捨身成仁,也是名,乃非常之名也。

為名之道多多,看你在哪條道上有名,出非常之名。

為非作歹,不以善為本,不以為民為本,違背時代潮流,自已走上不歸之路,這也是"名",也是非常之"名"。

道多多自已創造,名譽多多自已把握。

道德經是一部非常深奧的人生哲學。



用戶心快活


道德經中的道是微觀物質,不是什麼哲學名詞。

道:在道家文化中,道有體有用,以道體來看,它是宇宙的本源,作為宇宙中天地萬物之始母,具有物質性,虛空性,潛在性,能量性。道是微觀物質能和場。

以道用來看,道是法則和秩序,具有周行不殆,天人一體,自然無為的規律。

名:名稱或名號,形名己立,聲號以建,根據道性,為道立名,撲散為器,各有名號,用名惑形,用名知形。形而上為道,不可立名,形而下為器,可以立名。

道可道,非常道。注:為避漢文帝劉恆之諱,通行本將恆改為常,恆即常。

所以原文:

道可道,非恆道。

釋文:笫一個道字,和第三個道字是名詞,第二個道字是動詞。道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人感官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沒有辦法用語音來描述它的存在。

凡是用語言來描述道的。

都不是自然長生亙古不變的道。

名可各,非常名。

原本:

名可名,非恆名。

釋文:

第一個名和第三個名為名詞,第二個名為動詞。因為道不可見,不司說,可以說出具體特徵的名,就不是自然恆常不變的名。

形而上者為道,形而下者為器。

道不可見,不可說,不能命名。

器有質有形可非命名,

恆名是恆常不變的不會消亡的。恆名如宇宙之末或,如嬰兒之末孩!


逍遙谷逍遙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所說的“道”和可以稱作的“道”,並不是通常所說的“道”。我所說的“名”和可以稱作的“名”,並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名”。怎麼個“通常所說的”?這期碼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老說“道”和“名”了。怎麼個“不是”?老子在下面有所論述,以下各章,都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宗。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個“玄之又玄”即是指“道”。“道”是眾妙之門。怎麼個眾妙之門?集中起來就是玄之又玄,分開來講就多了比如,“多言數窮,不若守中。”就是可道可名。因為如上述,名可名與道可道是不能分開的。再比如“吾有三寶……”也是道和名的體現。一本書講了那麼多,怎麼把握道和名?就是經書最後兩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怎麼個利而不害?怎麼個為而不爭?這就是領會全部經文內容的核心或題目。也就是,你領會經文的每一部分的含義,都要理解到“利而不害”的天道和“為而不爭”的聖人之道。這樣,經文在認識中也就如同活了一般。你此時雖明瞭道,但依然不能確切地回答出。因為“道”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總之,道是用心領會的,唯有親歷者知其味。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如何正確解讀老子的這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們首先要破解第二個道字和常字的內在含義。

第一個道字,即是指老子所言的根本之道。

第二個道,則應該包含言,論,行。

可,即是指可以。

非,即否定。

而常字,則應該帶有一般性,尋常性,及日常,經常,或常常如此性。

統一在一起,即應釋為:道,是可言,可論,可行之道。

但是,我所言的這個道,其本質內涵,並非是指人們日常之中,所經常或常常感識的那種帶有一般性及尋常性的世法為用之道!

為什麼?

因為世法為用之道,僅僅屬於人們運用於世間萬事之中的那種人文智慧性及變轉性的普遍性規律!

所以,此世法為用之道,應屬人文智識的智慧範疇!

亦僅僅屬於世人盜用道義的一種廣義式表述而已!

而所謂的世法之道,即是指治國,用兵,經商,成功,及智慧比拼類的制勝之道!及那種在世為人的處世之道。

那麼,老子所言的根本之道,到底是指什麼呢?

一,即是指宇宙大化及演化的天道規律。

二,即是指存在於自然萬物生滅的顯象背後,所隱含著的那種唯人類智慧所能把握,及如何把控自我生命興衰式的修為之道!

反者,道之動。

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吾,貴食母~~

即是指老子所言的那種大智慧式的用於自我把控生命興衰的修為之道!

除此兩項根本的道性外,第三項,才是指運用於世間萬事之中的那種人文智慧性的變轉之道。

此道,可言,可論,可行!並非具有一些偽學者所言的那種神秘莫測性!

因為言與論,皆發自於人類智慧的思辯之中!

老子也是人!而非神!

由此說來,名可名,非常名。

即應釋為:道,這個名字,由於其內涵深奧廣大,包羅萬象!所以,他並非世間萬物的那種一般性的代號及名稱,所能等價同比!

所以,道,這個名稱,只能屬:強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