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1981年的深圳市

40年前的深圳是“鄉村”

“深圳”在40年前是一個由小城鎮和散落村莊組成的“鄉村”。1979年寶安縣改組,深圳市由此誕生。

當時的中國處於一個很大的變革時期,從1966年開始持續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了,以經濟復甦作為目標的改革開放政策開始了。其主要政策是設置經濟特區,接受資本主義各國投資。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城市,其中只有深圳是未開墾的土地。拓荒者們在那裡開山,填海造地,建成了工廠林立的人工城市。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1985的深圳市

當時的中國沒有製造業等的自主技術,代加工是深圳的主要產業。通過外資企業引進技術和材料,中國工人進行組裝加工,將成品再出口這樣的方式進行。代加工業以電器產品為主,在承包中再承包,中國工人熟練地處理著最不賺錢的工作。

然而從1990年代起,深圳開始發生變化。深圳當地的中國製造商開始逐漸發力,甚至出現了致力於技術開發的企業。

在這裡出現了全球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和中興,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的一大製造商BYD、擁有全球10億用戶的社交應用軟件“微信”的騰訊、物流大型順豐快遞等大企業。不僅是中國企業,微軟和英特爾等世界性的企業也開始在深圳建立研發據點。

就這樣,40年前只有30萬人的“鄉村”,回過神來,已經變成了人口1250萬的大城市,40年來人口增加了40倍。這就是深圳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快成長的街道”的緣故。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深圳市內的電器街一角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軟件產業園中的塑像。寫著“與中國共產黨一起創業”。

辭去日本大企業的工作,在深圳創業

15年前,有一個人一直關注著這個城市的變化,他就是藤岡淳一(41歲)先生。

藤岡於2001年辭去日本大型企業工作,跳槽到家電外包企業NHJ,之後開始接觸到深圳的代工工廠。藤岡獨立門戶,開始自己做生意後也選擇了深圳為據點。為了尋找數碼相機、硬盤記錄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的製造業代工工廠,藤岡奔走於深圳的各個角落。

“2001年當時的深圳是和現在完全不同的街道。”藤岡說道。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藤岡淳一先生

藤岡回顧了當時的情景。深圳的街道上聚集了眾多到工廠上班的外出務工人,充滿了殺氣騰騰的氣氛。現在很多工廠遷往郊外或者相鄰的東莞市等地方了。原本位於市中心的工廠地帶現在變成了辦公街和商業街。

藤岡說“簡直就像是換了街道一般”。

伴隨著深圳的變化,藤岡的工作也發生了變化。最初是藤岡自己策劃、設計產品,然後以臺灣、香港企業為中介,再承包給深圳工廠製造。

他說“從2000年代中後半期開始,我與深圳的工廠開始進行直接交易。深圳的工廠在看了臺灣和香港企業的做法後,學會了如何承接海外的工作。”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藤岡先生經營的工廠

接著是2010年,真正迎來移動互聯網時代,深圳的重要性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因為在店鋪使用的平板,監視器等各式場景與互聯網連接都需要ICT(信息通信技術)機器。

同樣的東西,在日本更做出更高品質的東西,但是費用也高。深圳有眾多產品設計師、零部件工廠、模具等相關產業齊全,而且各個行業都有很多企業,競爭十分激烈,進而造成價格較低。就這樣,訂單從世界各地飛來,集中到成本低廉的深圳代工工廠。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藤岡先生經營的工廠Genesis,在進行了平板終端的測試

此時,藤岡也改變了自己的工作。他在2011年在深圳創立了EMS(電子設備受託製造)公司“Genesis”。應顧客的要求,自己轉變為製造產品的工廠經營者。

因為大部分產品都是以對方品牌名來銷售的,所以日本消費者很少看到Genesis的名字,但是日本ION的低價智能手機、日本出租車的驅動器記錄器和結算平板電腦,還有源NEX的小型翻譯器等產品都是來自藤岡Genesis。員工數約為150人並不多,但主打的產品平板電腦出貨量大,排到了日本市場份額的前10。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在Genesis工作的女性很多。她們默默地在進行產品檢驗

雖然日本也有很多工廠,但與深圳相比,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有明顯不足。

“無論製作出的東西多麼好,如果價格不合適,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時間足夠多,日本企業說不定能做出最好的東西。只是,如果有同樣的時間,深圳的企業應該完成了初級產品出廠,得到市場反饋,發佈改良版的一系列動作了吧。雖然也有人這樣吹噓說如果日本集結所有工廠的力量,絕對不會輸給深圳,但我個人認為那只是個幻想。”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人手一臺智能設備

ICT機器的需求多種多樣,工廠被要求完成快速產生少量多品種的生產。

藤岡先生認為,這種傾向今後也會繼續下去。

“IoT(物聯網)時代即將真正到來,不遠將來想小批量並且快速地在深圳量產硬件的日本企業會越來越多吧。我們公司的業績發展也很順利,我目前的工廠已經變得狹窄,需要借用旁邊的大樓來擴大生產線”。

互聯網和產品的關係正在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我們在做支援日本年輕創業家、風險投資企業的工作。我跟她們交流的時候說了:不要做和物聯網沒有關係的硬件。正如亞馬遜和谷歌製造出了硬件一樣,IT企業也要開始把物品看作必要品。”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即使到了深夜,街上照耀著LED光

深圳擁有的“製造能力”生出了創新能力,藤岡認為使用這種力量能使日本製造業復活。

“日本的東西製作很棒。但在我們這一代變得亂七八糟,真的很遺憾。日本工廠復活,從深圳奪回地位是不可能了吧。只是,靈活運用深圳的力量,使日本製造業復活倒應該是可行的。利用日本人的智慧和技術,開發適合當今時代的硬件,然後在深圳量產,這樣的戰鬥方式我相信能做到”。

迅速變化的巨大市場——在“深圳”打拼的日本人(下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