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南京gdp超越蘇州大約還要多久?

軟件分享李白


有點懸!

南京與蘇州雖同屬江蘇,但兩地有看不同的地域文化,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從客觀上講南京的gdP應該遠超蘇州,一是省會,二是高等學府,從理論上講,南京應該是省內的老大,可事實相反,這個問題需要南京市的政府和南京的百姓來回答。

個人認為:當南京市的領導和市民們找到差距的原因時就是趕超蘇州的開始。

不妥處請指正


瘦老頭797


我是南京人,我從沒有去過杭州,反正我覺得杭州比南京強,最起碼名氣沒杭州響,所以如果我是一個大學生,從新選擇的話,肯定是首選北上廣深,杭州武漢等名氣響的大城市,而不來南京。所以如果南京再不壯大自己,就徹底歇菜了


手機用戶6014565736


為什麼南京市的GDP非要超過一個蘇州市加上常熟崑山太倉張家港一起加起來的GDP呢?把常熟崑山太倉張家港撇開來比,估計只能有南京的一半就不錯了,好歹蘇州也並了吳縣和吳江兩個發達縣份!除了GDP,蘇州還有什麼可以和南京比的?比歷史,南京是六朝古都;比教育,蘇州高校是南京的零頭;比交通,南京是國家中心樞紐;比城建,南京地鐵全國第四;比政治……不用比了!蘇州不過是靠GDP“捆綁”才高過南京,就不要厚著臉皮老覺得自己是江蘇老大!帶了那麼多的縣級市,不然連無錫可能都比不過,張揚什麼?


boulder1


南京估計是追不上蘇州的,GDP基數差太多了。就以去年數據來說吧,南京在經濟增速快於蘇州的前提下,增量只有1212億,而蘇州高達1844億。長此以往,兩者的經濟規模差值只會持續放大。

不過南京畢竟是省會,而且幾乎是所有新一線城市當中人口最少的省會城市。在大家都因為南京GDP佔全省比例較低而認可江蘇發展均衡的時候,南京被上邊點名批評城市首位度不夠。首位度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座城市在省內的影響力價值以及核心作用。

那麼南京現在的首位度在各省會當中排名如何呢?

如圖,南京和濟南是兩個所在省份經濟發展最均衡的省會,因為兄弟城市壯大了,所以自身的首位度較低。但也因此而被點名核心作用和帶頭作用不夠強。所以接下來不說要像成都武漢這樣省會獨大的城市學習吧,但是至少也得達到鄭州這個分值才行。而南京的城區可開發面積以及人口規模都是有限的。那麼想要在未來與其他幾個同級別城市競爭當中不處於劣勢,就必須規劃一些周邊區域納入自己城市版圖。

比如另一個被點名的城市濟南,如今直接跟地級市萊蕪合併,雖說萊蕪只是個百萬人口的小城,但卻可以迅速提升濟南的建成區面積、人口規模,併為濟南迅速拉昇上千億的GDP,名次必然連升幾位。

別笑話這種數據疊加式的和合並,這不只是短期的數字遊戲,想想十年前的成都有如今的影響力嗎?但是兼併簡陽等區市後,不僅GDP一舉反超武漢,而且城市體量迅速擴大,獨大地位進一步提升,如今各種排名都是力壓南京,得到的重視和規劃也更多。

所以如果南京未來也走這一步的話,短期來看只是GDP數值上升,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得到更多的投資與人才吸引力,對蘇州這類城市是有直接影響的,假設屆時出現此長彼消的勢頭,那麼南京逆轉蘇州也並非不可能。


城市發展報告


根據目前的增速,南京需要20年才能趕上蘇州的GDP。詳細計算方法如圖所示。



微風拂面清風撩人


如果維持現狀的話,那就不可能超越,除非國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南京首位度,或者南京合併了一些別的地級市,不然永遠不可能,不但不可能還會被蘇州越拉越大,蘇州的短板就是沒政治地位沒機場,只是個普通地級市,說穿了已經站在最底層來跟南京比了,站的位置不一樣都沒比過蘇州,哪怕蘇州稍微提高一點地位,不用省會不用直轄市,和深圳一樣變成計劃單列,那南京更是望其項背了,南京的優勢在於教育和醫療還有政治地位,這些都是國家一句話的事,並不是南京自己努力發展起來的,所以南京要做的是發展自己的東西,別拿蘇州比了,和別的省會差距更大,江蘇和廣東差距極小,但是兩方省會卻是差了一大截,換句話說南京在拖江蘇的後腿!一個經濟落後的城市永遠成不了大都市!別說世界了,放眼全國,都一樣,北上廣深哪個不是經濟發展遙遙領先,畢竟這是和平年代二十一世紀,不看你過去的,看的就是經濟社會!經濟高人均才不會低,經濟發展帶動其他生產力,城市發展才會多元化!南京要不是國家一直在努力扶持估計不但不會進步還會越來越落後!所以別談多久經濟超蘇州了,不改變自己的話,永遠超不了!


童顏的人


從目前來看,南京的發展勢頭確實要強於蘇州,但南京GDP想要趕超蘇州可能性其實不大,因為目前的差距實在是比較大,如果未來南京能夠合併省內某個地級市,比如鎮江,近年來也有這方面的傳言,那麼南京GDP趕超蘇州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2018年南京GDP為12820.4億元,而蘇州則高達18597.47億元,兩者相差5777億元,單就這個量就能夠進入全國前40強,別說是一個市了,即使是一個省份,想要追上這個差距都十分困難。基數太大了,即使南京發展更快一點,但在增量方面也不會佔優勢。

江蘇是我國的經濟大省,發展相對均衡,南京GDP多年來都不是省內最高,還曾經低於無錫,省會首位度偏低,所以去年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南京首位度不夠,省會功能發揮不夠。所以目前江蘇省政府似乎也有意提升南京的首位度,南京的經濟增速開始領跑全省,但是南京本身發展水平已經很高了,人均GDP超過15萬元,要保持高速增長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南京GDP想要趕超蘇州,可能性比較低。

雖然南京不是江蘇GDP最高的城市,但它卻是江蘇的政治、金融、教育、醫療、交通中心,是江蘇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GDP不過是經濟領域的其中一個指標,南京也不需要每個領域都做到省內第一吧!


錦繡中源


蘇州強在縣域經濟,比如說百強縣排名第1的崑山,百強縣排名第3的張家港,百強縣排名第4的常熟,百強縣排名第9的太倉;除去縣域GDP,蘇州的5個市轄區GDP總額只有5786.44億元,佔蘇州總GDP18597億元的31.11%;遠低於南京的市轄區GDP,南京相比於蘇州弱在縣域經濟上,導致這個原因是蘇南模式,經濟學家對蘇南模式有一個經典概括:政府推動。其主要特徵是:鄉鎮企業的所有制結構以集體經濟為主;鄉鎮政府主導鄉鎮企業的發展;政府出面組織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資料,出資辦企業,並由政府指派所謂的“能人”來擔任企業負責人。蘇南模式的核心在於政府的審批獲得能力。地方政府在配置資源方面擁有絕對的決定權,尤其是壟斷著土地批租、行業准入、優惠政策等資源的權力。

蘇州比南京強在哪裡?

蘇州處於的蘇南享受了改革開放的紅利,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

(1)可開發土地:蘇南開發用地多,蘇州80%的陸地面積可以開發,而南京的可開發面積遠低於80%。

(2)稅收政策:如果有外商想在南京的溧水和高淳投資,他要負擔33%的稅收,在江寧也要負擔27%,而在蘇州隨處可見的國家級園區中,他將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待遇,前兩年不交稅,兩年後連續三年只交7.5%的稅收,減免期後,也只需交15%。

江蘇已經著手在提高南京的首位度

最近江蘇省已經著手在提高南京的首位度

  • 南京自貿區獲批,雖然面積低於蘇州,但是於前幾年自貿區不帶南京相比,已然是很大的進步,無錫沒有獲批自貿區。

  • 東部機場集團成立,總部放在南京,有助於南京打造全國地級航空港。另外寧淮鐵路的開工,拉近南京於蘇北的聯繫。

  • 另外,2005年出爐的南京都市圈,歷經14年發展,以中心城市南京為核心,將周邊的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等城市聚合起來,南京是都市圈的核心,而無錫只是長三角城市圈的次級城市,地位還要低於蘇州。

南京GDP能超過蘇州

2018年蘇州GDP18957億元,南京GDP為12820億元,蘇州GDP是南京的1.47倍,相差比較大,但是南京在努力提高首位度努力下,加上蘇南模式優勢的減少,南京GDP會超過蘇州,但是需要較長時間。


互金圈


南京超不過蘇州,除非合併鎮江。

蘇州2018年GDP規模已達18564億,比南京的12730億高出近6000億,兩者相差一個揚州都不止。

雖說南京的增速比蘇州高一些,但這點增速根本不足以縮小差距,反而差距還在擴大。看看增量一欄,蘇州去年又把優勢擴大了230億。所以差距每年在擴大的情況下,想縮小都不切實際,談何超越?

鎮江只有不到4000億的總量,為什麼疊加南京就有希望超蘇州呢?

因為這是一個1+1>2的問題。可以看看山東的濟南和萊蕪合併之後,濟南的影響力和曝光度瞬間提升了多少?

其兩城之間的銜接區域就成了一個價值窪地,很多規劃和投資紛至沓來。這也被認為是一座城市要強市崛起的信號。而南京加鎮江這樣的組合遠比濟南更萊蕪具影響力,除了兩個城市的中心區域還將出現第三極的大開發,這對於經濟的推動以及人口吸引力是非常之強的。

南京和鎮江去年的GDP總和是16678億,比蘇州只相差不到2000億,這是個差值範圍是能夠通過1.7個百分點去縮小的。16678億如果能夠保持8.67%的增速,那麼增量值是1445億,比蘇州高出200億。兩者同比例增速情況下,南京只需8年即可實現反超。

但如果這樣大級別的整合無法實現,僅依靠南京目前的體量去追蘇州,恐怕只會被約甩越遠。


魚山小主


蘇南真正有實力的城市是無錫和常州,雖然蘇州GDP高,主要是蘇州外資企業多,江蘇最早的國家級開發落在蘇州,臺資工業園落在了蘇州崑山,相比較無錫和常州外資就少的多,兩市經濟主要靠本地民企支撐起來。就拿全國百強縣第一崑山、第二江陰來說,崑山企業主要是臺資或外來企業,代工做的多,技術核心都掌握在別人手裡,而江陰就不同了,主要企業都是本地人幹起來,技術掌握在自已人手裡。

它倆誰強其實一目瞭然。所以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當然我也希望蘇州能看清自已問題向無錫常州學習,做好自已的民族品牌,真正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