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南京首位度,南京會合並鎮江和揚州嗎?

揚州二分明月


筆者認為:南京未來三至四年內,不會整體合併“煙花三月”的古城《揚州》市,更不會整體兼併,江城京口《鎮江》市。因為揚州,鎮江兩市、是“全國百強市”GDP總量,前五十名“經濟強市”。不是.長江中上游、中西部地區,弱小城市,更不是大西南,大西北.不發達;.老,少,邊、窮.——經濟發展不發達的,四線級城市!南京正在集中力量,集中規劃;集中財力,集中精力,集中資源優質打造/“國家級”江北新區,及高新技術開發區,自由貿易區;等待,→未來之星的江北新區“核心CBD金融商務中心”,己現初具規模化後,才能開始考慮,區劃調整。從幾天前,召開的《南京市人大會議》上“新市長″報告中,可以領會!

未來四至六年後,等軌道交通線載客運行,東部走廓打通運行,等待周邊,,,,,,,等……軌道交通線,城際列車載客,通車營運後。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省委,省政府,一定會把:,,,,市,等周邊五座縣級市(區),劃歸南京市管轄!.因為省會城市、“大南京”正在下一盤"非常大的一盤棋″→ 棋盤、棋局落子非常大,跨市,跨省大棋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下完這盤大棋!讓我們試目以待吧! 去年底城際軌道交通線,己開始建設鋪軌,今年城際軌道交通S6號線地鐵線→己拉開建設序幕_→將鋪軌!南京城將開啟,跨市挺進東部走廊——東進→序曲己奏響!南延渡河己開始,南京——滁州軌道交通線去年己開始動工鋪軌→南進→衝鋒號_→北擴!進軍號→_→己吹響;東進高速列車己加滿燃料,發令槍己打響!↗











衛亞平3


南京進行新一輪的行政區劃規劃調整、已然是大勢所趨,問題只是時間的遠近罷了!

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實施省會經濟的大環境下,遠的不說、相比較南京周邊的省會城市、南京的省會“凝聚力”顯得相形見拙,早些時候、中央巡視組就曾點名過幾座城市首位度不足的問題、而南京就是其中之一,南京的問題在於省會城市功能發揮不夠。

而同樣被中央巡視組點名的濟南、問題也是和南京類似(在全國主流省會城市中、南京、濟南的省會“凝聚力“排在全國末尾),但濟南去年底就對解決此問題、做出了行動上的回應、直接吞併地級萊蕪市,由此濟南的發展在多方面都已得到較明顯提高、發展前景進一步加強。

回到問題本身,我們從兩方面角度來看:1.站在南京市的角度來看:南京現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首位度接近最低,雖然江蘇省政府已經多次發聲:要提高南京的省會首位度,且採取了一定的發展政策方針、可是要想徹底轉變南京的首位度、區劃調整將是最優.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要知道南京的全域面積只有6587平方公里、幾乎是全國面積最小的省會城市之一,而這並不利於南京的遠期可持續性發展。

2.站在江蘇省的角度來看:中國改革開放已過40週年、但要論中國經濟第一強省是誰?相信中國九成人民的回答是:廣東!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而當前南京首位度、發展輻射帶動不足的情況、是第一個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以這裡有必要了解一下上世紀八十年代…對於1984年的江蘇來說,當時深圳才剛剛開始經濟奇蹟的廣東省其實還是很不起眼的一個省份,甚至連江蘇的對手都算不上!直到1988年,穩坐中國經濟龍頭老大6年之久的江蘇,終於跨過了千億GDP的門檻,但那時緊隨其後第二的卻是廣東,江蘇做夢都想不到僅僅過了一年的1989年廣東GDP首次趕超江蘇、站上全國第一的位置後、廣東站上就再也沒有讓過位了、而這一站就是30年之久、至今…中國第一強省依舊是廣東。

不過論綜合實力江蘇完全可以媲美廣東、甚至在一些方面江蘇是領先廣東的(如:科教、醫療、文衛、治安…等),但就是綜合實力如此強大的江蘇、在經濟上卻被廣東連續壓制長達30年之久、做了30年的“千年老二”,且截止目前、依舊看不到江蘇能有百分百的把握反超廣東,也就是說、江蘇要想摘掉這“千年老二”的帽子、在可預測的短時間內還沒有可能。這對於江蘇不能不說是一種“憋屈”更多的是“不甘心”和“不可接受”,江蘇也曾多次試圖打破這樣的窘境.反超廣東;在2000年廣東省GDP總量首次破萬億達到10741億、亦是中國大陸地區全年經濟總量第一個破萬億的省份,而當年江蘇省全年GDP總量達到8554億、位居中國大陸第二、僅次於廣東。二者經濟相差2188億、這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蘇經濟最接近廣東的一年,此後01年、02年、13年、14年、15年江蘇和廣東GDP差距均在兩千多億範圍內,也是最接近廣東的幾年、但遺憾的是卻都未能反超廣東。

15年至18年二者之間的差距從兩千多億逐漸拉大到四千多億、這對想持續坐穩中國第一強省位子的廣東來說、顯然是喜聞樂見的有利趨勢,但對於江蘇來說、這無疑是不容樂觀的不利局面。而且隨著廣東近年來經濟持續成功的轉型、這樣的局面在一段時間很可能依然會繼續存在下去、不過江蘇經濟轉型同樣效果顯著,但當下來看、廣東轉型的效果和腳步更明顯.更快一些,從18年廣東拉開和江蘇的差距就可以看出一些倪端!

造成現在此種局面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我們從國內外大環境、再結合兩省實際情況,可以至少看出以下四方面原因和問題:1.第一個原因便是產業模式,雖然我們都知道廣東省是一個省內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省份,優勢產業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區。這些優勢產業,不僅僅限於工業製造,更多偏向於第三方產業,比如信息技術、軟件研發,科技服務等盈利能力強悍的行業,而江蘇省的經濟,大部分還是傳統的生產製造。好在江蘇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現在正在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科研轉化第三方產業…等。

2.第二個原因是總部經濟,這個原因的產生也是基於產業模式,因為江蘇省除了蘇南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佔據了相當一部分比重,而總部有可能設立在上海或者設立在國外,在匹配經濟總量之時,有很多數據並不是算作江蘇的數據。而廣東的總部設立比較多,數據等方面都算作廣東本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江蘇省經濟發達,但是百強企業以及知名品牌不算多的原因。

3.第三個原因即地域也是重要原因、雖然廣東和江蘇都屬於沿海省份,但是廣東的沿海港口貿易顯然更加發達,廣東省也是我國海關唯一設立分署的省份,沿海貿易的數據都算作廣東省數據,所以廣東省的經濟總量一直很高。而江蘇雖為沿海省份、但唯一上規模的沿海港口卻在蘇北的連雲港、眾所周知:江蘇各方面的發展核心一直以來都是蘇南地區、而蘇南各市卻都不沿海、又和上海接壤、距離近在咫尺,這直接導致江蘇大量的進出口貿易結算和數據都經從上海,所以這方面對江蘇的影響不言而喻。從兩個省份的統計機構詳細數據中便可以明顯的看出,不過如果廣東不算貿易數據,總量應該是沒有江蘇那麼高的。

4.第四個原因也是最為至關重要的原因、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以上三點,那就是江蘇和廣東兩省各自核心城市的能級規模和輻射影響力。首先看江蘇,江蘇雖然貴為中國第二強省、整體發展相對比較均衡、沒有短板、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塌陷區”,但省內卻沒有一座一線城市,江蘇的核心城市:南京、蘇州、無錫等都是傳統意義上的二線強市、即使按最新的城市能級定義、也都只能算是新一線、依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線城市。

再來看廣東,雖然作為中國第一強省、但整體發展明顯失衡、廣東的發展核心珠三角地區已經遠遠甩開了非珠地區的粵東.尤其是粵北和粵西、這其中的差距大到幾乎不像是同一個省份、這點和江蘇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差距,不過好在廣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正在全力補救。

不過與此同時我們應該要看到、廣東的珠三角地區可是有著廣州和深圳這兩座真正意義上的一線城市、要知道…整個中國大陸地區也就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座一線城市、而北京是中國的首都直轄市、上海則是整個中國大陸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直轄市,這無可厚非;但廣州和深圳這兩座一線城市竟然都是來自廣東一省。這相當於一個大國的四大核心城市有一半都是來自一個省、一個地區,這其中的概念和意義…不言自明!

我們站在客觀第三方的立場來看:第一強省廣東擁有兩座國家一線城市、而綜合實力可以媲美廣東的第二強省江蘇卻連一座國家一線城市都沒有,從側面能反映出兩個問題:

1.江蘇能在沒有一座一線城市的情況下、和有著兩座一線城市的廣東長期競爭、而且始終保持著不大的差距,而廣東也始終無法真正甩開江蘇、這已經說明江蘇非常優秀。

2.也正因為江蘇能在沒有一座一線城市的情況下、始終能夠正面硬槓擁有兩座一線城市的廣東,這足夠說明江蘇還有著不可預估的上升空間。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情況是完全不應該一直存在下去的。至少從江蘇的角度看、江蘇完全應該擁有至少一座或一座以上的一線城市,江蘇能否趕超廣東、有無一線城市、不說是決定性因素、但至少也是具有“不可或缺”和“無法代替”性的因素。

眾所周知:大到國家、小到一個國家的局部地區,一線核心城市對支持經濟發展的引領促進和輻射帶動影響力有多大,從西方資本主義幾百年發展經驗及成果來看,幾乎都是“以點帶面”先培育出一座座核心城市,以此來更好有序快速的推進文明和經濟的發展。美國國家核心城市有: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歐洲各國,英國有倫敦、法國有巴黎、德國有法蘭克福、意大利有米蘭、日本有東京、大阪、澳大利亞有悉尼等。以這些核心城市為中心發展城市群到經濟區、從而有效帶動整個國家和地區發展、這已經是全球公認的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經濟發展模式之一。

例:美國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英國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倫城市群、歐洲以巴黎為中心的歐洲西北部城市群、日本以東京和大阪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引領帶動整個國家發展、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的合作與競爭、成為展示國家實力的窗口和載體。

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超級大國毫無疑問也擁有自己的國家級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就是中國的三大核心城市群,而這其中長三角在國際上已經被公認為是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長三角城市群到目前為止僅僅只有上海這一座一線城市,而另外華北地區的京津翼則有北京和天津兩大中心、雖然天津不是一線城市、但卻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我們再看華南地區的粵港澳有香港、深圳、廣州三座一線城市、其中香港還是國際一線城市,這樣的情況下再反觀華東地區的長三角、可以說無論從哪方面角度出發、長三角都有理由也應該再打造一座真正意義上的一線城市。首先從城市位置和輻射帶動地區經濟角度來看:離上海最近的蘇州和杭州並不是最佳選擇、除此之外整個長三角最具實力和潛力、最適合打造成為第二座一線城市只有南京,無論從國家角度、還是從華東地區和長三角這個角度看、無論是提升南京首位度、行政能級、還是打造一線城市都是不過分的、甚至是必要的。而南京要想在當前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行政區劃調整則必不可少。

所以南京進行新的區劃調整、順理成章、也是時代使然!

而放眼南京周邊最近的城市有:鎮江、常州、揚州、滁州、馬鞍山,首先排除滁州和馬鞍山、因為滁州、馬鞍山是安徽城市,行政跨省調整、涉及面太廣.不是南京或江蘇單方面可以決定的.所以排除。

而江蘇省內的三座城市、首先看常州、常州是江蘇經濟核心區蘇南的蘇錫常一員、自身具備較強的實力、輕易不會進行跨市區劃調整、且離南京也並不是最近的城市。

再到揚州、揚州本就是寧鎮揚的一員、離南京也近、揚州的經濟實力在江北也是首屈一指的水平、且近年發展也有聲有色、劃入南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大南京的江北聯動發展區域、從而和南京形成1+1大於2的效應。南京本就是跨江發展、尤其是現在正在大力發展江北新區。

所以揚州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的進行部分區劃調整、關於揚州的區劃方案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將揚州離南京最近的儀徵劃入南京,保留儀徵縣級市不變、由南京代管,保留揚州其餘區域不變,這樣南京可以很好的以儀徵為媒介、利用江北新區優勢聯動揚州擴大對江北的縱深影響力、而揚州無疑也將成為南京輻射江北的橋頭堡、短期看揚州損失了一部分地盤、但長遠對揚州的利好不言而喻,(參考上海之於蘇州崑山、香港之於深圳,這兩地由於政治和位置等多方因素考慮、行政區劃和南京行政區劃不可相提並論、請以“聲東擊西”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其次待恰當時機、揚州也可在當前的基礎上另行適當調整、比如重新合併泰州…等。

再來看鎮江、鎮江是南京周邊所有城市裡和南京“最接近”的一座城市,有很多共同點:1.主城區都位於江南、2.語言文化相差不大、3、鎮江大面積和南京接壤……等,最關鍵的是、近年鎮江的經濟發展並不如人意、2018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且也是江蘇.更是蘇南唯一出現負增長的地級市,這就很有問題了!所以相比較而言.鎮江劃入南京相比較揚州而言、更易操作、二者結合也是最優的區劃方案之一。

當然畢竟鎮江和也都是有一定實力和底子的城市、其中鎮江還曾擔任過江蘇省會一段時間,且揚州、鎮江也都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所以區劃調整也會顯得較為複雜!揚州區劃儀徵、異議和難度尚且可控,但鎮江是全部劃入南京?還是像當初合肥那樣和周邊城市瓜分?其實都有可能…

合肥沒有全部吞併巢湖、有很多考量因素、也有行政等級限制、雖然合肥是安徽省會,但城市行政等級卻是地級市,和被撤銷的巢湖市行政等級一樣;一座地級市完全吞併另一座地級市、新中國以來還沒有先例。故此退而求其次、合肥聯合蕪湖.馬鞍山採取三分地級市巢湖。而南京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南京是江蘇省會.行政等級副省級,所以南京吞併鎮江“可操作性”非常高。

關於鎮江的區劃方案我們不妨從兩方面來看:1.南京完全吞併鎮江、句容、丹陽劃區,保留縣級揚中市不變、由南京代管,“鎮江主城區保持不變.降為縣級市、由南京(代管)”,屆時南京無論在經濟、發展可塑性等多方面都將大幅度提升,城市面積也將突破一萬平方公里、首位度和影響力隨之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而鎮江的發展窘境也將隨著劃入南京而被打破、全方位新的組織規劃定位會隨之而來、而鎮江由一座普通地級市升級為副省級省會、其得到的發展資源和政策亦不可同日而語。

2.南京和常州二分鎮江:句容、鎮江劃歸南京、句容劃區、南京直管、“鎮江主城區保持不變.由南京(代管)”保留縣級鎮江市,屆時南京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杭州進入全國前八,揚中、丹陽劃入常州、級別不變.由常州代管,常州整體實力也將得到提高.並縮小和無錫.蘇州的差距、而南京將無縫對接蘇錫常、形成大蘇南片區、聯動上海、帶動蘇北.引領江蘇更高質量發展、南京也將泰然自若的坐實江蘇省會龍頭老大的地位、屆時南京的省會首位度、影響力等方面不言而喻。(以上揚州和鎮江區劃的三點方案同時適用)

總結:南京擴大調整行政區劃一事,長遠從以下四方面來看、利遠大於弊。

1.從行政角度考慮.可以精兵簡政、提高行政辦事效率。

2.從經濟角度來看.利於江蘇省域和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更好的整合資源、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提高東部地區長三角對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輻射帶動能力。

3.從民生角度出發.所涉及城市的民眾社會福利水平會隨之水漲船高、對南京、等多方是雙贏或者多贏!

4.能顯著提升江蘇在全國和長三角的話語權、影響力和決策力,為江蘇反超廣東重返中國第一強省創造不可代替性作用、為長三角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社會合作競爭中、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楊CristianoRonaldo7


從目前來看,合併鎮江的可能性較大,揚州不大可能。

主要原因在於從江蘇省總體而言,有做大省會的需求,作為發達省份,對標廣東的話,南京和廣州的經濟總量相差太大,蘇州和深圳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對於江蘇發展不利,對於吸引人才也不利,一個經濟大省,必然要有個排頭兵,南京作為省會,又是國家中心城市,必然要擔負起這個責任。對南京而言,在副省級城市中,轄區面積過小,南北長,東西短,三面環皖,在江蘇缺乏腹地和縱深,合併鎮江有利於南京拓寬東西面積,既能縮短同上海的距離,便於接受上海的輻射,也有利於加深同蘇錫常和蘇中各個城市的交流和互動。對於鎮江而言,地域狹小,人口太少也制約了其發展,尤其最近幾年經濟下滑比較明顯,今年GDP三季度竟然出現了負增長,在蘇南是經濟增速和經濟體量最小的城市。如果不同南京合併,未來發展著實有點困難。


從上述江蘇,南京,鎮江三個層面來分析,南京近期併入鎮江的可能性較大,我估計江蘇省委應該也早有這個計劃,問題在於目前大內朝中無人,而且分拆合併城市涉及工作和社會輿論也比較大,能否真正成行,尚未可知。


如果一旦成行,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因為整個蘇南的耕地紅線大部分都處於句容,也就是說,句容有三分之二的面積是不能開發利用的,就像上海的崇明島一樣,所以單獨要句容的可能性不大,鎮江市區和句容整體劃歸南京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常州目前情況也不容樂觀,而且轄區面積也較小,為了保證蘇南,蘇中整體平衡發展,丹陽被劃歸常州,揚中被劃歸揚州的可能性較大。而且從民俗和語言來看,丹陽和常州,揚中和揚州也更加接近,另外如果真要切實做大南京的話,丹陽給了常州,揚中給了揚州的話,溧陽和儀徵也有可能劃歸南京,當然這只是猜測了。


綜上所述,鎮江大部分劃歸南京的可能性較大,揚州因為距離南京太遠,劃歸南京的可能性就幾乎不可能了。


青衿會


南京我去過多次。實話實說,南京在3年前,經濟發展還是不利的。這不是說南京發展的不好,其實已經很好了,但是人與人要比較,城市與城市之間要比較。這樣一比較,南京的落後就顯露出來了。

與誰比較?當然是與大名鼎鼎的“蘇錫常”做比較。蘇州,無錫,常州,論人口總數和麵積,都遠遠不及南京,但是她們的經濟活力就是要比南京上一個檔次。大道理不談,從工資待遇就看出來。我的朋友在南京《揚子晚報》工作,後面調去了無錫,一開始就要多拿1000元錢,後來一共多拿3000元錢。蘇錫常的人均收入,就要超過南京。老百姓不懂別的,就看錢袋子。所以,別扯什麼你們有我們沒用,就看工資待遇就可以了。

不過,這幾年,南京終於開始發力了。我打聽了一下,在南京媒體工作的朋友,工資待遇在幾年之內提高了1倍。而我們基本上不怎麼動,雖然也每年漲一點,但是與他們提高1倍比,差距就出來了。工資待遇提高的這麼多,這個城市發展能差嗎?所以,我認為南京的發展肯定是上去了。

那麼,南京會合並周邊的鎮江,揚州嗎?曾經有人提出,針對蘇錫常板塊,也搞一個寧鎮揚板塊,這樣可以迅速壯大。

其實,我倒是認為,城市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衡量經濟活力,有很多指標,關鍵要看經濟是不是健康,政府提供給企業的服務是不是高效。至於規模,簡單的合併累積,並沒有意義。把10家三四流大學合併一起,它就可以打敗哈佛大學了嗎?核心競爭力是內功,不是依靠合併就提高的。


懷疑探索者


做大南京是必要的,但拆分鎮江是不對的。鎮江是一個有三千多年文明史們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東吳孫權的都城,民國江蘇省省會,是長江和京杭運河交匯點,而且八三年之前一太湖以西幾乎都屬於鎮江。鎮江小是人為拆分了,鎮江還可以大起來。要南京大,想吞併鎮江也可以,必須整體併入,不能把丹陽、揚中劃出去,保留鎮江市地級市地位,歸南京副省級城市管轄不就行了嗎?像深圳歸廣東管一樣,不是兩全其美嗎?這樣鎮江人民也滿意,也實現寧鎮一體化。另外,將儀徵,溧陽也劃入南京,不就做大了嗎?將宜興併入常州就行了。這就是我們鎮江人的看法。


用戶4467754606703


1、南京合併鎮江是遲早的事,合併揚州暫無可能。對南京而言,在副省級城市中,轄區面積過小,南北長,東西短,三面環皖,在江蘇缺乏腹地和縱深,合併鎮江有利於南京拓寬東西面積。對於鎮江而言,地域狹小,人口太少也制約了其發展,尤其最近幾年經濟下滑比較明顯。

2、將泰州拆分後分別併入常州和無錫,這是帶動跨江發展最好的區域調整,讓常州無錫變成跨江的城市自然有辦法協同發展。

3、過去江蘇對蘇北的支持是面上多口號多但無重點無抓手故無突破,正確的做法是蘇北五市應選擇一個建立大學城,然後做成自貿區的性質,併合作共建,以人才和體制創新讓蘇北五市突破一個城市則蘇北便可突破瓶頸。

4、南京合併鎮江後,則可帶動揚州發展。揚州再帶動淮安發展。

5、如今現實是:現在的南京帶動了周邊許多安徽城市發展,江蘇的領導基本不是江蘇人!只有一心發展江蘇做強南京的具有使命感的領導才會克服重重困難力爭破局,大家應該都懂的。提高南京首位度演變成了“國際主義”,不以促進江蘇為己任,而是高舉帶動南京周邊的安徽縣市共同發展為口號,實在倍感尷尬!或許政治大於使命!

6、擴大南京是必然的,既可推進蘇中蘇北發展,也可在人口與面積方面與國內其他省會城市相競爭,同時達到省內老大的規模(以免落後於蘇州)。省會城市的競爭力對一個地區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聚集和影響力效應。自古南京都是經濟文化名城,若再不做大做強,不僅首位度成為口號,而且將排名落到前五之外。


愛恆札記


南京和鎮江合併,揚州和泰州合併,無錫和常州合併。

南京和鎮江合併,可以進一步擴大南京的規模,讓南京在一眾省會中更加有競爭力,可以的話試著用利益換取安徽天長,這樣就可以緊密聯繫揚州,接壤淮安,輻射四周,還可以快速帶動安徽發展,成為江蘇和安徽共同省會,當然,名義還是歸江蘇所有。

揚州和泰州合併,促進兩大城市快速發展,將寶應、高郵、鹽城、興化、建湖作為發展重點,這片地區處於江蘇中部,上連江蘇北部,下連江蘇南部,作為連接江蘇內部的主要樞紐,寶應、高郵、興化可以促進楊泰發展,鹽城可以帶動整個鹽城地級市發展,可以被蘇南加南通輻射,也可以輻射淮安和鹽城。

無錫和常州合併。無錫和常州互相分割,合併後和蘇州互相競爭、互相進步,打造和杭州、蘇州差不多的長三角主要城市。

蘇北有淮海經濟圈,徐州作為中心城市,連雲港作為大港口打造,連同宿遷、鹽城、淮安,加上蘇南、蘇中的幫助,發展蘇北。南通靠上海,發展迅速。

江蘇發展起來可以帶動周圍省份發展。


水寒qaq


都2018年了竟然還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會,全國新一線城市,就註定了南京這座城市的人和戶口的附加價值,房價,地鐵,學區房等等一系列福利高於普通城市,涉及到這類城市的行政區域調整尤其是擴大類的,是不輕易,也不會發生在現在,特別是江蘇現在做大做強南京,車牌都開始限制外地了,行政區域隨便就兼併鎮江揚州了?去查查全國調整行政區域的城市,2018年有沒有新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擴大的案例,一線城市擴大最起碼十年前結束,新一線五年前結束,國家層面推出的城市群概念就是如此,不會輕易調整行政區劃,撤縣變區可能要多點,也只是現有行政體系的變更而已,每一次的重大調整,例如擴大城市規模,涉及的都是上百萬人的戶口問題,江蘇本就是城市化比較高的省份,人口密集,在2018年及以後,是不會輕易發生的事情。


拌二兩胡蘿蔔絲少放鹽


南京合併鎮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合併揚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最近,網上一直傳聞南京將合併鎮江,但其實是江蘇省政協公佈的一個提案。有意思的是,引起熱議之後,這個提案在官網上已經消失不見。

而且,南京即使合併鎮江,應該是先吞併其下轄的句容市。因為南京整體合併鎮江的意義不大,反而會造成大而不強的局面。

2018年的GDP已經公佈,鎮江是江蘇唯一經濟負增長的城市,相比2017年的4105億,2018年鎮江的GDP只有3947億,不增反減158億。若鎮江不能改變負增長的趨勢,南京合併鎮江反而會拖累經濟增長率。

至於合併揚州的可能性則幾乎不存在,南京自身的江北新區尚未發展起來,再去跨江兼併距離很遠的揚州,只會形成“攤大餅”的發展模式,那就是餅攤得遠大,往往就越薄弱。

總而言之,提升南京的首位度,不能只靠政策加持,也不能只靠合併。對於城市發展而言,提升發展質量才是長遠之道,一味貪圖數量反而會導致畸形。


堅果旅行


不會完整合並鎮江和揚州!

但合併鎮江的寶華和揚州的儀徵是極有可能的!

而且合情合理並且必要


地理位置上

網購都是江浙滬包郵,魔都我們就不參考了!江浙相愛相殺多年,誰都不服誰!GDP江蘇高點,但人均收入浙江反而高不少。把省會南京和杭州放到兩省的地圖上看是什麼情況?

圖1:江蘇省區劃圖

圖2:浙江省區劃圖

大傢什麼感覺?3點分析:

1、南京三個方向被安徽包圍(南、北、西)

地圖上可以看出來。南北西3個方向都是安徽的轄區。東側是鎮江(句容),東北側揚州(儀徵),東南側(溧陽)。

而且南京離省內的很多地級市都較遠,特別是徐州、連雲港、鹽城、南通4市。簡直望斷天涯!

反觀杭州3面都是省內,只有一小部分毗鄰外省。緊鄰省內5個市,不考慮舟山(島)非緊鄰的4個市離杭州的直線距離也都非常近。

2、江蘇整體上不規整,省會南京也是

相對較為規整的杭州,南京的區域是極不規整的,而且南北向狹長。3個方向靠安徽跨省不講了。東側內凹,內凹部分絕大多數為鎮江轄區(句容)。

3、對比杭州,你們不覺得南京在江蘇省內的面積太小了麼?

杭州在浙江省內面積排名第二16596平方公里,比排行第一的麗水(17298平方公里)僅僅小了700平方公里!但比排行第三溫州(12065平方公里)大了4500多平方公里!

南京呢?

第9、第9、第9!僅僅6587平方公里!

你沒看錯,比同為省會城市的杭州,少了整整10000平方公里!比省內排行第一的鹽城(16972平方公里)少了超過10000平方公里!

一張意淫圖發來供大家討論。

加了3個圈圈的意淫圖


先說明一下,此圖來源於網絡。最早出自於哪裡本編沒找到,估計是某大神的大膽猜想!

如果按照圖示,句容全市+儀徵部分區域併入南京。南京的面積會增加到8000平方公里以上。同時縮短了南京和其他地級市之間的距離。

為什麼標了1、2、3。這3個位置是南京靠省內其他城市唯3的較大的內凹。且這3個地方全部都在句容轄區內。

注意!大神意淫的儀徵部分區域其實沒有深入南京。

位置1:寶華

位置2:和尚山

(真的是座山)

位置3:郭莊

作為GDP排名第二省份的省會城市(高於排名第四的浙江近1萬億),南京真的太小了也太不規整了。

南京擴容!合情合理!

只要擴容,大概率往東!


可行性

可行麼?當然!有先例!

先看下歷史上的!

1、北京市的擴張

1956年,國務院同意將河北省的昌平縣劃給北京市,並更名為昌平區

1958年3月7日,將五縣一市的行政事權劃給北京,他們是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和通州市;10月又將懷柔、密雲、平谷三縣劃入北京市。

2、上海市的擴張

1958年1月17日,國務院批准把江蘇省的上海縣、嘉定縣、寶山縣劃歸上海市管轄

1958年11月21日,國務院又批准江蘇省蘇州專區的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六個縣和南通專區的崇明縣劃歸上海市管轄。

近年呢?有!當然有!

杭州城區的擴張

2017年9月15日,1996年掛上的“臨安市”將被新牌子取代,臨安進入“區“時代。

而杭州,也由此迎來了新階段。3126.8平方公里的臨安劃入杭州城區後,市區面積擴容64%,達到8002.8平方公里,杭州就此成為江浙滬市區陸域面積最大的城市。


必要性

實現南京的首位度

中央巡視組點名了南京、哈爾濱這兩個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其中,南京市是“省會城市功能作用發揮不夠”,哈爾濱市是“省會城市龍頭作用發揮不夠充分”

南京是唯二的中央巡視組點名批評的“首位度”不夠的城市之一。作為第二“有錢”省份的省會,不會沒有“動作”。

動作已經開始


南京的“特大城市”

發改委、住建部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 規劃 "),規劃顯示的範圍包括江浙滬皖三省一市共 26 個城市,其中江蘇省有 9 個,南京明確被定義為特大城市,蘇州與杭州則為大城市。

畫個重點:南京是唯一的“特大城市”,面積是南京2.5倍的杭州僅僅是“大城市”

結合第一、二點。南京擴容越來越顯得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