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醫院住院打針,護士明明知道患者姓名,但每一次都要確認一遍姓名呢?

zhfskgd


前些年,醫院制度還沒有健全,我們這邊一家有名的三甲醫院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醫療事故:一名扁桃體發炎的兒童,被開胸打開心臟,結果檢查心臟並沒什麼問題又關閉;另一名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急需手術,結果切除了扁桃體,中間還因為兩個孩子血型不同差點鬧出人命。後來查明,是做心臟手術和做扁桃體手術的兩名兒童進手術室的時候被搞錯了。那天主管護士在上班路上自行車出故障耽誤了二十分鐘,匆忙上崗又疏忽了一些細節問題,結果釀成大禍。這次事故,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後來主刀專家被撤職,責任護士被開除。從那以後,上級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醫護核對,確保診療安全的規章制度,醫院也接受教訓,所有的診療行為都必須嚴格核查,包括常見的三查七對。實際上憑記憶多數情況差不多,但是一旦出了問題,搞不好就要出人命。例如沒做過敏試驗的患者誤輸了青黴素造成過敏反應,本來需要抗凝的患者結果輸入止血藥,本來心動過速的患者又加上了腎上腺素,結果不言而喻。

以前,因為檢查核對不細,各地曾出現過稀奇古怪的醫療差錯。例如某丈夫長期因孩子不像自己而懷疑妻子有作風問題,後來悄悄做DNA證明孩子的確不是自己親生,夫妻吵鬧幾年後最終離婚,又過了若干年,被冤枉的妻子無意中發現孩子也不是自己親生,深入調查,原來是幾十年前醫院將同一天出生的十幾個孩子弄混了。再如某醫院,患者左腎腫瘤卻將完好的右腎切除,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由此,醫療差錯表面上看不是大事,但是從受害者角度,每個都是天大的事情,馬虎不得。


因此,對於診療行為,更細緻一些儘管麻煩卻能避免很多事故,是一種好事情。對於醫護人員,必須不折不扣堅決認真執行,決不能有一點疏忽,作為病員和親屬,應當給予理解支持,醫護工作不出差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病人。


淮北日月升


護士:阿姨,您好,請問您叫什麼名字?老媽乖乖答:我叫張x華。護士:讓我看看您的手腕帶。 老媽伸出手配合護士看完,等護士抽完血走後,老媽向我嘀咕“一天問幾十回,這個護士天天上班,我都認識她了,她還不認識我?”哈哈,作為醫生家屬都不明白護士為什麼要這樣做,更別說普通病人。


1.“30床,該你啦!”這種電視劇才有的畫面不會再存在。

在我們工作中太多因為簡單核對身份造成血的教訓。比如說剛剛舉例的“30床”這種分辨病人方法。某日清晨,夜班護士推著藥車來到24床打針,護士問“14床,xx,您需要打針”,誰知道這位病人睡眼朦朧,看到護士在問他,沒聽清楚就趕緊點頭”是是”,鬼使神差的是護士拿起14床的注射針,喊的也是14床的名字,但這位24床病人糊里糊塗答應了,結果針打錯了,恐怖的是這種藥正是該病人過敏的藥物,出現了過敏性休克,雖然最後經及時搶救,病人安然無恙,但卻是妥妥的醫療事故。


2.“阿姨,請問您叫什麼名字”,然後”阿姨,請讓我看看您的手腕帶”,這樣畫面才是正確的核對方式。

中國醫院協會為了保障患者安全,制訂了《患者十大安全目標》,把”正確識別身份”列為首要安全目標,要求至少使用兩種標識確認患者身份,如姓名、住院號等,但不包括床號和病房號。為了防止病人聽錯醫務人員叫他,一律改成由病人自述名字,由護士核對。為了減少錯誤,在辦病區入住手續時,同時打印一條手腕帶戴在病人手上,上面有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住院日期等信息,供醫務人員執行診療活動時核對身份用,就會出現文章開頭那一幕,問完病人名字,還要查看病人手腕帶名字和住院號是否相符。


3.護士雖然明明知道患者姓名,但每一次都要確認一遍,既是一種習慣,更是硬性要求。

所有的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些核對身份流程是鐵的紀律,一次不止核對一遍,而是3遍,行內話是“三查七對”。操作前中後“三查”,需要對三遍名字,還要對床號、姓名、性別、藥物、劑量、時間和用法共7個內容進行”七對”。全部正確才可以進行治療。

4.在輸血等特殊治療時,需要兩名護士獨立核對識別患者身份,那麼患者在被一名護士確認名字後,還要被另一名護士重複核對。

因為輸血非常關鍵,萬一輸錯血,分分鐘要人命節奏,事關重大,一定要雙人核對,從血庫取血開始,每一個環節都需雙人核對簽字無誤,然後由兩名護士在病床再次分別核對無誤才可以輸血。

4.手術病人除了核對名字以外,還需要手術醫生術前在病人手術部位打上標記。

曾經在業內發生嚴重的做錯手術部位事故,應該是左腿手術做成右腿,造成嚴重醫療事故。《患者十大安全目標》要求,由實施手術的醫生標記手術部位,標記時應在患者清醒和知曉情況下進行,嚴防出現手術部位錯誤情況。所以,術前醫生在病人身上寫寫畫畫,並不是貪玩不尊重病人,是實實在在的安全措施。



小結:雖然護士認識患者,但還是一遍遍確認名字,甚至兩名護士來確認,甚至醫生術前在病人身上寫寫畫面,都是制度的要求,都是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




這個問的好,我想應該也是很多患者以及家屬的心聲。也許他們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但是羞於提問。

護士明明知道患者姓名,但每一次都要確認一下姓名,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是對護士的操作管理要求。護士每進行一項操作都要查對患者的名字。大家體驗最多的應該就是在靜脈輸液的時候,護士會問你是某某某嗎?你回答是,那麼護士才會繼續輸液。為什麼?道理很簡單!雖然病人同住一個科室,但是病情不同,用藥不同。比如有的患者對頭孢類抗生素過敏,那這個時候你把頭孢用錯在他身上,這可就是醫療事故了。所以,醫院為了導致這種低級錯誤的出現就規定了靜脈輸液必須"三查七對"!



這是對患者負責,也是為了護士負責。曾經,我們急診部有個護士,由於當晚患者特別多,需要輸液的非常多,因此把護胃的奧美拉唑輸到另外一個患者身上。而過來半小時後被家屬發現了,家屬就找護士長和主任鬧。雖然,護胃的藥輸到患者身上不會有什麼問題,相反可能還是一個保護作用。但是,這個問題的性質很嚴重!該護士事後也反思,萬一是別的藥物那就麻煩大了。

第二,這是護士們的好習慣。記得,曾經我們科室的老護士長跟年輕護士們說"不管做什麼操作,首先一定要核對患者名字,越是重要的操作,越是危險的操作越要仔細!記得曾經某大醫院發生過本該做左腳手術做成右腳的。這就是醫療事故!據說當時整個手術人員都受到了極其嚴厲的處理,主刀醫生好像連飯碗都丟了。以後他不能再重事醫療,沒人敢要他啊。所以,核對患者名字是個好習慣!

總之,醫院打針護士核對名字那是流程所需,也是良好的職業習慣,你不應該感到厭煩,她是認真負責的!


普外三角針


在臨床工作時,確實有很多患者家屬跟醫生反映這個情況,有一些患者及家屬覺得受到了打擾。



尤其是有一些晚上需要點滴的患者,即使已經比較晚了,護士仍然會與患者家屬或者是患者核對他的名字、床號、年齡,有時候有的患者已經睡了,但是因為護士查對可能會需要喚醒患者,家屬認為是對患者休息的打擾,覺得很反感。醫生能理解患者和家屬的這種感受,但是這裡要跟大家說,這種認真查對才是護士對於患者很最大的負責

這種制度在護理上叫做“三查七對”!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時查、操作後查 ,七對指的是:查對床號、查對姓名、查對藥名、查對劑量、查對時間、查對濃度、查對方法。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要犯錯。因為醫療無小事,即使是同樣疾病的人,也有可能根據每個人病情的不同,需要用不同的藥。比如同樣做了闌尾手術的兩個人,一個人有糖尿病,一個人沒有糖尿病,如果沒有做好查對,給有糖尿病患者的人點了高糖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生感染。

另外現在一般醫院床位都比較緊張,有的時候病床都不夠住,需要在走廊加床,而且不排除有一些患者會發生串床的可能,那麼此時如果查對做得不好,很有可能會導致藥物的錯點。

很多人對於夜間點滴被喚醒有反感,這裡我要替護士姐妹說句話。

一般醫院護士的工作制度是這樣的。白班護士是工作到4:30或5:00以後與夜班護士做好交接班就下班了。一般的夜班護士,就是兩個人,而一個病區的患者可能是60~80人左右。試想兩個護士要負責60~80個人的點滴,如果有夜班新入院的患者,還要負責新入院患者的生命體徵評定、點滴以及術前準備,有時還要負責搶救。所以說夜班護士是非常忙碌的,這個時候,護士還要做好夜間需要靜點或注射藥物患者的查對。

如果有護士這樣做,希望您能給予理解,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認真負責的好護士。因為她並沒有被忙碌的工作打亂自己工作的節奏,仍然堅持認真負責的做好三查七對,這麼做都是為了患者好。



就是對您問題的解答,而且這麼做的護士是認真負責的。估計很多人都看過有一些手術時,做手術左右腿做錯的真實案例,這樣的問題就是出在查對沒有做好,忽略了查對的重要作用。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這是特殊崗位的程序,稱之為確認。

輸液,事關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必須明確無誤。

刑事審訊開始,也必須首先詢問姓名,年齡等,都是個人信息。

法庭審訊開始,也有這個程序。

古代刑場上,即將行刑,也必須堅持這個程序,專門稱為驗明正身。

特別行動隊出發,必須一一點名,確認人員數量。紅軍搶奪瀘定橋,首長楊得志親自點名,計數,結果確實發現多了一個,原來,這個小戰士沒有選上,不服氣,不甘落後,集合出發前,自己也混入隊伍,表現了紅軍戰士奮勇當先,勇於犧牲的精神。


青山不掩


我本身就是一名護士,為什麼明明知道患者名字了但還是每次治療先都要核對名字?

首先是制度,“三查八對”貫徹落實我們所有的工作流程之中,三查:用藥前查,用藥時查,用藥後查。八對包括: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藥品有效期。所以每次要詢問患者的姓名,準確無誤後方可用藥。

其次是對患者的一個負責的表現,詢問患者姓名,核對患者的手腕帶,查看患者的床頭卡,這樣確保我們的用藥的準確性,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特別像血製品之類的用藥,我們必須雙人查對無誤後方可使用,否則輸錯血發生融血反應將會發生嚴重後果。

再者是對我們自身的一個保護,對自我工作的負責,我們必須嚴格執行“三查八對”,曾記得我的第一個臨床老師告訴我,進入臨床首要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三查八對”,這是對患者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自己是一個白衣天使👼負責。



焱焱之星


我是護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工作要求是要‘’三查七對‘’ 。所謂三查呢,就是在執行實際操作時,要做到操作前核對,操作中,操作後核對,就是三次查對患者的床號,姓名,年齡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杜絕出現差錯。所以,最常見的是護士在給您輸液體時,最少會和您核對三次姓名的。這是最基本的工作流程。

在實際的病房環境中,由於床位緊張或者患者出院等,會出現臨時調換房間,當然,對於患者來說,就是一個人的事情,只是從這個床位換到另一個。但是對於醫生護士來說,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有的病歷,醫囑都會更改床號,還有液體擺放,口服藥等等。所以核對是防止出現漏洞的一個重要環節。

護士每天的工作面臨30--50左右床位,甚至出現加床。患者多,護士少,一天都跑不過來。而且護士的工作要求是不能出現差錯,因為關乎每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多多核對,是安全的保證。



藍莓護士


因為有同姓同名的,及時是現在這樣每次都點名,仍然存在把名字相同但是人不同的藥或者檢查報告單弄錯的情況,如果能及時發現還好點,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後果很嚴重!所以醫院一般還會問年齡!

醫院只能更加嚴謹,儘可能的避免出現上述情況!


甘二的號


送外賣遇到幾百元的高額單,送到別人家門口了還要打電話確認。送錯要賠


拼車廣州南站


不但要問,而且不能問:您是xxx?得問:您叫什麼?真有人稀裡糊塗就答應的,然後就錯了,然後就“事故”了。這規則是無數錯誤總結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